六花自我中 发表于 2018-4-25 18:46

yjsp114514 发表于 2018-4-25 19:18

筱原重工 发表于 2018-4-25 19:24

你也不能指望大家一边听一边把虫制作批判一番

海底铁锚 发表于 2018-4-25 19:35

vxzms 发表于 2018-04-25 18:01:30
现在大学里都有没玩过lol只玩过农药的gamer了么昨天就碰到一个,说玩游戏后就跟他讲育碧土豆,对方一脸茫然,一问才发现连育碧都不知道,问了问steam,也不知道。
尬聊大失败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海底铁锚 发表于 2018-4-25 19:37

shiromono 发表于 2018-04-25 18:32:24
不是为了传教去的啊这种亚文化介绍得按着传教的路子搞,做的很正经下场都很惨。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hysjmr 发表于 2018-4-25 19:38

我觉得前面几楼说得对,0079EVA啥的,对这块有兴趣的肯定早就听说过了,只不过可能只停留在“知道有这个梗”的程度,楼主的安利对他们来说只是把早就知道的拿出来再嚼一遍,你要是讲得再深入点,比如讲讲0079的著名梗来历之类的感兴趣的人肯定会多不少。
一般围观群众对白学也知道个东三雪碧去音乐会就到头了吧,那人讲的肯定没有这么浅吧?

vxzms 发表于 2018-4-25 19:41

海底铁锚 发表于 2018-4-25 19:35
昨天就碰到一个,说玩游戏后就跟他讲育碧土豆,对方一脸茫然,一问才发现连育碧都不知道,问了问steam,也 ...

不知道steam的挺多的,但是玩dota2的基本都知道点,以前我和我舍友互相传教结果就是,我被他拉进了暴雪坑,他被我拉进了steam坑(

YESIARE 发表于 2018-4-25 19:57

只能说选材和场景不符啊 要是这门课叫“日本动画文化”你说这些没问题 只是日本文化这样空大虚的题目随便抛些死火海再玩下流行梗就够了

伊良部一郎 发表于 2018-4-25 20:03

newfaceryo 发表于 2018-4-25 20:06

阿童木、0079和白学我都知道。
但是听到白学的时候我会想起哄,听前两者并不会

shiromono 发表于 2018-4-25 20:08

hysjmr 发表于 2018-4-25 19:38
我觉得前面几楼说得对,0079EVA啥的,对这块有兴趣的肯定早就听说过了,只不过可能只停留在“知道有这个梗 ...

就是介绍了一些动漫里有名的台词 包括wa2里的那句

gochri 发表于 2018-4-25 20:12

动画基础课上面在播今敏的红辣椒下面八成的人在玩手机,然后切过化物语讲解打斗戏下面依然死寂如灰

—— 来自 Xiaomi MI 5s, Android 7.0上的 S1Next-鹅版 v1.3.3.2

sandro 发表于 2018-4-25 20:21

选这种课的都是毛人啊
我本科时候班上也就大概1/4的人看动画

水城君 发表于 2018-4-25 20:21

现在在念大学的可以认为是00后,阿童木是5、60年代的东西,和他们差了差不多40年………………
要是有觉得他们数典忘祖的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是80后,你对1940年的流行文化了解多少?

Kirihara 发表于 2018-4-25 20:28

根据自身经历,小众一定要有小众的觉悟,能认为自己是独一份的最好,尤其在现实生活中;我自己之前三维动画培训里面也就大概2到3个懂得相当多的;后来进了一家动画公司,部门里面也没有一个懂得多的,平日见他们玩的也是火影手游、飞车之类的;其他部门倒是有见过一个还在坚持玩芳文社的奇拉拉的。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curiousnoob 发表于 2018-4-25 20:34

月临碧海 发表于 2018-4-25 20:36

你对大学生讲任何一个东西的商业模式,可能他们都不会感兴趣,除非你告诉他们可以在这个商业模式中赚到钱。

相对来说,讲一讲白学梗为什么这么流行,在社会学上可能感兴趣的人更多。

namirin 发表于 2018-4-25 20:39

讲给泥潭的人听估计大多数人也更喜欢刷贵乱国家队楼而不是听你说什么商业模式

Steinray 发表于 2018-4-25 20:41

ReginaldMorgan 发表于 2018-4-25 20:42

从阿童木和0079开始讲……楼主你是觉得完全没听说过的萌二和知道的比你还多的婆罗门哪个会捧你场呢

asda 发表于 2018-4-25 20:52

我是老人了吧,我真不明白为何知道白学,这作为黄游这种少众中的少众,竟然比知道国民番的高达阿童木的都多,而这在S1却是正常合理的常识。见到机械人就叫高达,见到白学,你谁啊,才是是正常人吧。

macos 发表于 2018-4-25 20:54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8-4-25 21:12

没有多少人对历史感兴趣的

pgain2004 发表于 2018-4-25 21:22

报的是日本文化,说动漫亚文化没问题,但光引起宅共鸣有什么用?
所以楼主这是小型综述?由此提炼出了什么观点?白学主题的那位实际又是要讲啥?

zkc1991 发表于 2018-4-25 21:36

阿童木是在电视上放过的,但00后那时还小

poshui 发表于 2018-4-25 23:07

先安慰下楼主吧。泥潭很多已经是业内人士的估计更有感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体验,大多人就是喜欢浅显易懂的


萌二为什么是萌二,因为人多呀

Julien 发表于 2018-4-25 23:22

讲的大家兴奋不已和学术水平高低没任何关系,知乎有些二次元公众号的水平连给白鹅纪提鞋都不配,但关注量和点赞量白鹅纪并没有任何优势。
做学术是装不了逼的,只能你自己知道你自己有些道行,以后遇到这个领域的问题困惑会少些会自信些;但对于其他人而言你没有任何优越可言,这是天经地义的。婆罗门那篇文章如果有任何正面的意义的话,那就只能是点明了这一点了。
如果一个行业深度是100,那么在公众那里装出你特别懂行的样子指点江山笑傲江湖需要的专业水平10就够了,剩下的靠传媒技巧来解决,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和在公众里获得号召力这两点之间没什么必然联系,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搞科研的也整天骂记者捕风捉影瞎编乱造,职业编剧也抱怨老板打死也必须要找网络段子手写剧本,他们自己又读又写一辈子一肚子东西根本没人给活儿干。所有的专业都是如此,无论你怎样努力,你的努力成果都只有你们专业内的人才能赏识,偶尔有娱乐效果能被大众念叨一下,他们其实也不在乎你们那些专业标准到底是啥,怎么算厉害怎么算菜,他们高兴就好。

ruio 发表于 2018-4-25 23:30

这东西你发到S1看看有没有人看

reficul 发表于 2018-4-25 23:36

阿宅的演讲太尬了吧,晚上冷静一下回想今天的演讲,是不是本身就很尬?

未来起航 发表于 2018-4-25 23:39

本帖最后由 未来起航 于 2018-4-26 00:35 编辑

最广大的公众先不论,这都报上“日本文化”的课了,还浅成白学这样也忒叶公好龙了吧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yoshiron 发表于 2018-4-25 23:41

日本动画史那个你可以只做个标题目录,然后说今天讲这个肯定没人感兴趣,然后转到别的东西上,这样既维持了婆罗门的逼格又讨好了大众

精疯MAN 发表于 2018-4-25 23:46

字里行间一股子优越感,“唉,我这么厉害,又是211又混迹s1又混知乎,你们怎么会对我讲的没兴趣,真是一群伪宅”
你真有这么懂业界,作为小众亚文化爱好者,自己心里没点数?还特地热脸去贴冷屁股?

卡罗斯 发表于 2018-4-25 23:49

楼主你演说的方式可能有问题,我13年的时候同样的课结合日本时代背景和zz局势介绍了哥斯拉、奥特曼以及其他一些特摄,就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只要主义真 发表于 2018-4-25 23:53

10年前讲过一次初音妹,似乎也是

alitonz 发表于 2018-4-25 23:54

面对学生,只有堆满了哏的东西能让大家起哄,如果要的是起哄的认同感的话。

花葬红蝶 发表于 2018-4-26 00:05

精疯MAN 发表于 2018-4-25 23:46
字里行间一股子优越感,“唉,我这么厉害,又是211又混迹s1又混知乎,你们怎么会对我讲的没兴趣,真是一群 ...

业界不包括观众吧,“特地冷脸贴热屁股”有点无稽之谈的意味了。

田多宇光 发表于 2018-4-26 00:09

任何课同学上台讲ppt,下面玩手机才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自己认真就要求别人看是不现实的

tokimon 发表于 2018-4-26 00:14

本帖最后由 tokimon 于 2018-4-26 00:16 编辑

asda 发表于 2018-4-25 20:52
我是老人了吧,我真不明白为何知道白学,这作为黄游这种少众中的少众,竟然比知道国民番的高达阿童木的都多 ...
很多人都只是玩梗不深入了解的,白学别说游戏,动画真正看过的又有多少,而高达梗之类的就需要一定阅片量筛除不少跟风者了,至少我身边很多这样,某985.

Mr.BBWoLf 发表于 2018-4-26 00:22

也不是动画只有这种现象,经常玩游戏的不知道马里奥、林克、冒险岛、恶魔城、银河战士的都有的是。

杜庶仁 发表于 2018-4-26 01:45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该死的幸存者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