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up 发表于 2018-3-6 21:00

[吃螃蟹]铁三角DSR9BT无线耳机入手简评

本帖最后由 gearup 于 2018-3-6 21:08 编辑



买这个玩意也是机缘巧合--过完年,发现陪伴自己许久的HD600坏的有点厉害了,准备翻修,顺便买个想要许久的无线耳机当备胎,还可以连PS4或者出门用,最开始的备选只有森海家的无线馒头和大法的MDR-1ABT,结果前者定价上跟我过不去(别人买的都1900,我买的时候就2300,我下单别的耳机了它又调回1900,妈个鸡!),后者不能守护姨夫的微笑了,瞬间没有购买的欲望(其实是买的时候缺货了),最后研究了一圈,干脆玩个没玩过的不带模拟输入的铁家DSR9BT。

关于这耳机吹嘘的纯数字传输,说是全程没有DAC过程,直接数字信号驱动线圈..........我是不信的,编码脉冲buffer以后直驱线圈能发声什么的,不要欺负我没读过书好么.....现实中要么铁三角定做了一个高驱动能力的解码DAC一体的玩意,一个单芯片直驱线圈(这特么也值得宣传?);要么就是没有“传统”DAC过程,编码信号解码以后,用一个斩波器(就是个受控开关),斩成调制波脉冲群驱动线圈(线圈还能充当LPF),妈的,实际上就是和个class-D或者sigma-delta类似的玩意,严格的说还是是“DAC”,哪天拆了用示波器看看线圈引脚的波形就知道了。

说完了最大的噱头,来说说实际的,这耳机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做工很好,不愧是家具厂,工业设计以及做工精致真让我这种用惯了low B玩意的人眼前一亮---模具几何设计很有科技感,无论是金属件还是塑料件的表面处理都很到位,特别是三角logo那个面应该是用特殊刀头铣出来的;装配工艺也是严丝合缝,每个关节都衬有特氟龙垫圈增加阻尼,拿起来不会有隔壁那个HD600那样松散的感觉;


比较可贵的是,细节上考虑了使用痕迹的问题,各个面的倒角都做的挺到位,刚性活动部件的接触面也安装了柔性材料垫片,避免磕碰后的痕迹(下图中黑色垫片避免了耳罩部件和头梁接触面的磕碰):



与人体的接触面,还是采用了铁三角祖传的蛋白人造革,透气性和耐用性都不如真皮革,唯一的优点是柔软 =。= ,这玩意保养不好,不到两年就会龟裂掉皮......不过铁三角还是尽量考虑了磨损的问题,比如头梁部分容易摩擦受力的皮面裁剪/针脚做了非平行处理(三千块的耳机,真舍不得上块真皮么?):



不过总的来说,它是目前我觉得市面上5k rmb以内外观最好看的耳机之一了(嗯,森海系的无论是馒头还是HD系列都特么是排倒数的)。

再来说说人机学处理--头梁的阻尼还可以,略有点大力,耳罩和头梁的接触面都非常柔软而有弹性,佩戴起来称得上舒适;操作开关都在耳罩筒的底部,很容易摸到,但是有点松松垮垮的,操作逻辑也简单(对比大法家那个胡乱划拉来说),但是暂停键和音量键靠得有些近,容易误触;再就是USB接口太特么反人类了--首先要对付一个非常蹩脚的防尘胶套,而后是一个收口紧固的模具(市面上一半以上的线都因为这个收口而根本捅不进去),最后是一个又紧又没有任何到位提示的USB接口,每次都要玩大力出奇迹的把戏,不然根本不知道插到位没有(没插到位能充电,但是电脑识别不出USB音频设备)。

评耳机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音质,但是这玩意偏偏比较主观,随便谈谈好了--正好我的手机有aptX功能,然后USB连PC传输带宽能接受24bits/96k的采样信号,总的来说无线有线的传输带宽是够用的;对比组是用改过LPF的华硕老虎卡二代驱动的古董HD600(修复版),听得主要是一些早年存的管弦乐和金属乐的flac。表现上,解析力度尚可,没有糊的问题;但是低频表现力上比HD600要差,略有些偏音,毕竟有线耳机能用大力出奇迹的AMP去推.....高频表现力尚可,可以顺利还原出一些让人汗毛竖起的声音;最大的优点还是继承了铁三角家祖传的女声甜美,圆润的音染特点,还有对一些活泼的乐器(比如各种木管乐器),听上去虽然还原度不敢说,但是感官上绝对还是比HD600要更令人愉悦。

再者,DSR9BT是个封闭耳机,天生在表现清澈方面不如同价位的开放耳机,和顶级封闭耳机相比,没有做谐振腔声学设计,简单的在振膜背面腔体开了个孔让压力平衡,不过金属谐振腔加工好像挺难的,要做也是万元以上级别的耳机才会去做了......所以在“通透”或者“空灵”感官上,比HD600差很多。

最后一个主观定量评价(对比组还是以跟了我10年的HD600为标杆):

外观造型--HD600 10分,DSR9BT 100分;
佩戴舒适度/人机工程--HD600 10分,DSR9BT 7分;
音质--HD600 10分,DSR9BT 8.5分(plus 女声表现力HD600 10分,DSR9BT 12分);

至于值不值得买嘛,日版2700块买个玩玩我觉得还行,毕竟里面包含了一片还凑合的声卡和驱动器,国行那杀猪价就算了;如果你喜欢一些年轻的,通俗唱法的流行乐女歌手的话就更值了。


real_zyf 发表于 2018-3-6 21:19

确实可以直接超高频的PWM直接推动线圈...问题会很难听吧

gearup 发表于 2018-3-6 21:23

本帖最后由 gearup 于 2018-3-6 21:25 编辑

real_zyf 发表于 2018-3-6 21:19
确实可以直接超高频的PWM直接推动线圈...问题会很难听吧
PWM直推线圈不难听,你想想电感的频响....斩波斩的足够陡,载波基频足够高就行了,大法当年玩的不要了的技术。

铁三角这么吹,我估计不是普通PWM,而是类似于sigma-delta调制波的玩意,用线圈当LPF,用振膜的工艺trim了一下非线性...........“光芯片不是DAC,芯片加上耳机线圈才是,你看铁三角好聪明的哟~~”

lwa190212 发表于 2018-3-6 21:27

class D放大器嘛,就是pwm加个滤波

gearup 发表于 2018-3-6 21:31

lwa190212 发表于 2018-3-6 21:27
class D放大器嘛,就是pwm加个滤波
应该是没有滤波(但是线圈本身能滤,振膜也调整到对高频响应很差);

不过真要仅仅是个class-D,铁三角这么吹(直接印在盒子背面一大坨),不怕隔壁玩了多年S-master的大法笑掉大牙?????

lwa190212 发表于 2018-3-6 22:25

gearup 发表于 2018-3-6 21:31
应该是没有滤波(但是线圈本身能滤,振膜也调整到对高频响应很差);

不过真要仅仅是个class-D,铁三角这 ...

我刚看了几个数字喇叭设计
反正也逃不出电->磁->振膜动能的圈子,该pwm还是得pwm,设计成多音圈的也就相当于物理层面做了delta-sigma,不管是电子的还是物理的反正高频也总得滤波
可能的好处可能就是省电
听起来就像不管用了什么能源最后还是烧开水一样的感觉
能不能做好还是得每个环节都做好,这方面我对传统dac+amp的结构更加放心
至于封闭耳机我还是觉得更关心音腔声学设计,做得好不好失真不是一个数量级
扯远了,明明这耳机的定位是方便好玩才对吧

zyrhxs 发表于 2018-3-7 04:58

耳罩部分还好说,不行就换嘛,但是头梁部分也是人造革简直脑抽,现在我一拿人妻就掉皮……

superwza 发表于 2018-3-9 16:07

有点长草…请问这耳机能兼顾游戏需要么 连ps4或者pc有没有延迟

—— 来自 HTC 2Q4D200,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1.3.2.1-fix-play

gearup 发表于 2018-3-9 17:04

superwza 发表于 2018-3-9 16:07
有点长草…请问这耳机能兼顾游戏需要么 连ps4或者pc有没有延迟

—— 来自 HTC 2Q4D200, Android 8.0.0上的 ...
如果手机是AAC或者APTX连接的就可以玩绝大部分游戏,音游可能差点....

btw,安公公你跟我这么客气干什么?

superwza 发表于 2018-3-10 04:25

干 我到现在不知道都你是谁啊

—— 来自 HTC 2Q4D200,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1.3.2.1-fix-pla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螃蟹]铁三角DSR9BT无线耳机入手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