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游戏机支持高清格式看法和讨论投票
不知道大家对下一代游戏机上高清有没有急迫的期望至少在SD已经普及HD全面普及的美日等国,高清应该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了吧
美国,日本应该是720 60P 1080 60i
而欧洲应该是720 50/60P,但是欧洲方面起步晚,未全面开始普及
而我们中国呢……是1080 50i,这是广电总局开始推广的,2008开始全面普及,主要是因为奥运会
然后,我国SD都没有普及,数字标清电视喊了这么几年,还是缓步不前,可以说,我们许多人对高清电视,高清游戏,说不定没有什么太大的执著,那么高清游戏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其实XB360上720P,相对于国情,更适合我们(不要理解错误,我只是说对于国内电视机而言)上到1080i,国内大部分数字电视还是支持的,当然出来质量怎么样先不谈了。
然后,
PS3说它能上1080P,随即有人质疑了,“你上了P,游戏的时候是不是比KZ2的5FPS还低啊?”,其实这完全是后话,上了1080P对于游戏制作成本可谓提升很大,但是在此之前还有问题:
1080i,有50 60之分,这只是由于各国频率的问题
1080P,有的格式比较多24p 25p 30p 50p 60p,24p是数字高清电影的格式相信游戏机不会上。
在后面4种里面其实出去频率问题,就是两种,25/30p 和 50/60p。
我们可以看看sony现有的产品,家电不清楚,专业摄制播放设备里面,也就是今年新发布的HDVS里面的几款设备也许可以上到50/60p,因为技术资料上面具体没写,我猜的,不过应该能上
接受设备,只有BVM级的几款新产品,支持高p,而新的LUMA系列根本最高只支持到24P 25P 30P之类的
而,对于线材之类的要求也很苛刻,我记得这些设备的视频头价格是60元一个,150米线大概上千了。
可以说,上p难,成本高,而上高P更难,更贵
在这里,可以看出我是坚持游戏机上50/60i最好50/60p的,原因很简单,大家都不希望晕游戏,而25-30p的情况下,镜头的移和摇会有明显的抖动和跳跃,绝对是不时候游戏的(再举个例子,电影很少有摇的镜头,移动的镜头也很慢,需要轨道车,为什么,就是因为电影是24格类似24P,会出现抖动等不良情况)
我个人觉得玩游戏合适是:480/720(50/60p),1080 50/60i,1080 50/60p
对于以上内容我的总结是,游戏上1080P,如果是25/30的,没有必要,也不适合游戏。
如果50/60p的会大大增加我们玩家的成本,甚至最终难以寻觅一个合适的显示设备(毕竟全球才刚刚开始50/60P的格式,各方面都没有正式进入轨道,除了游戏,没有其他用途,那性价比就太低了)
可能,SONY的PS3会走,类似HDV的路线,在输出编码解码上面使用低码流,第色深,等方式,降低制造成本和游戏制作成本
明年会怎么样,我不清楚,希望这方面产业发展快速,推动消费和制作
对于个人,我觉得,即使2008年,我都有可能不购入高清电视去看奥运会呢,除非领导到送我一台。希望,下一代游戏机不要额外提高玩家支出。
以上,再写类似产业报告的时候想到的,希望共同讨论,也指点本人迷津。 我是穷人,解决温饱先 “下一代游戏机不要额外提高玩家支出。”
这句话很关键,至少在中国会决定很多人的购机取向``` 俺们是穷人,射频也玩 相信会有转接头,问题不会很大 最初由 siren 发表
“下一代游戏机不要额外提高玩家支出。”
这句话很关键,至少在中国会决定很多人的购机取向```
嘿嘿~~~
我想,大多数人会想,我买这东西,平时能到它的次数多不多~~~
虽然我不会太在意额外支出,买了再说…… 选第三,对于这方面无所谓。。。。 等我孙子那辈就可以说这是必然了 最初由 playerstation 发表
上次广电总局不是说要免费送机顶盒么,让它再出点血吧.
青岛,大连好像开始送了
不过是SD的,数字标情………… 我等平民,I一台HDTV不如IZ 事物总是朝好的方向发展,高清的效果与AV是没法比的,体验过就知道了! S端玩GT4的路过,未见杂波 “上了1080P对于游戏制作成本可谓提升很大”
如何提升? 最初由 TriForce 发表
“上了1080P对于游戏制作成本可谓提升很大”
如何提升?
但单就说画面大小,画一个640*480的和一个1920*1080的图,成本就不一样
你不要和我说,把小的拉拉大就行了哦……
其实,我想问你,你的意思是成本不提升?如何做到不提升了? 最初由 hein 发表
但单就说画面大小,画一个640*480的和一个1920*1080的图,成本就不一样
你不要和我说,把小的拉拉大就行了哦……
其实,我想问你,你的意思是成本不提升?如何做到不提升了?...
2D时:
1)原画画纸上,通过扫描仪扫描成电子版本。这种情况下不增加任何成本,只需要把扫描时的分辨率开大
2)原画直接在电脑上制作。这种情况好象不多,原画基本是线条组成,在专业美工用的设备上,画大一点成本顶多添个零头
3)上色。这一步据说一般在电脑上进行,大画上色多少增加点成本,但也加不了多少
3D时:
1)3D建模。分辨率的提升不增加任何成本
2)表面纹理。看怎么得到的了,用相机直接拍摄的、纯色直接填充的都不增加任何成本。自己画的好象不多,就算有,这种美工的要求也根本没法和2D的比
纯粹的2D游戏:
以后会越来越少。就算画时直接制作电子版本,同样场景不增加任何细节时,640*480和1920*1080也不差多少
所以觉得分辨率提升,增加的是主机的硬件成本,软件成本的增加不会怎么起眼 最初由 sbl 发表
trs和bws相比,成本提升了么?
没有
所有解析度提升只对引擎有意义
对美工无影响
建模要求提高了,必须使用多的多边形或者更新的技术
引擎要求高了,绘制大面积图像的时候,效率和准确性要求更严格
关卡设计的要求高了,严谨性更为重要,单位体积下需要考虑的物品设置难度是抛物线增长的
材质并非简单的拍照,后期需要美工尽心修改的,精细度的提高,是高动力的倍增
游戏测试设备高投入,越高的分辨率,需要越高端的设备
这是我的想法,游戏多多少少比以前难做了
起步阶段更麻烦些 保持观望,就目前的发展形式我觉得还没到购买的时机
高清电视还没有对相关参数严格监管,价格还没稳定。光要选购液晶和等离子之间就要费不少脑细胞。
另外还是要看游戏本身制作对应情况,如果用一般的电视画面不能让人接受自然就不用讨论了。
PS: 也许现在的一代根本不知道黑白电视机也能用来玩游戏,一样能带来游戏的快乐。 告诉大家,楼主是一个对SONY开价3万美元的9寸彩监SAY YES的阔少 原来楼主是这种人 不要诬陷我啊~~~~~~~~
我怎么会那么有钱
再说……那个9寸的也就4000多刀啊…………
5555 9寸这么值钱究竟有哪里好? 我已经买了SONY KD-30XS955
720p完美。1080i 虽然没有点对点,但效果已经是非常好了
现在没有CRT HDTV原生支持1080i,1080p就更不用想了。
鉴于成本和利润问题,估计CRT走到头了
对于我们玩家来说,
DLP,液晶同尺寸的太贵,PLP又有burn-in问题,不太合适玩游戏。
从色彩上来说,也还是CRT最强
CRT HDTV还是最适合玩家的,物美价廉。
另外跟楼主说一下,日本我不知道,但是美国还远远没有达到普及HDTV的地步
首先信号源太少,就那10来个台,而且比一般的CABLE都还要贵。
看电影的话DVD又不支持高清。效果还不如普通电视看起来爽
HTPC又太麻烦。
看来这次NEXT GEN的推出倒是能推动不少HDTV的普及步伐 最初由 正版万岁 发表
我已经买了SONY KD-30XS955
720p完美。1080i 虽然没有点对点,但效果已经是非常好了
现在没有CRT HDTV原生支持1080i,1080p就更不用想了。
鉴于成本和利润问题,估计CRT走到头了
对于我们玩家来说,
DLP,液晶同尺寸的太贵,PLP又有burn-in问题,不太合适玩游戏。
从色彩上来说,也还是CRT最强
CRT HDTV还是最适合玩家的,物美价廉。
另外跟楼主说一下,日本我不知道,但是美国还远远没有达到普及HDTV的地步
首先信号源太少,就那10来个台,而且比一般的CABLE都还要贵。
看电影的话DVD又不支持高清。效果还不如普通...
我也喜欢CRT,不过据说现在LCD色彩已经很好的……我只是据说,不过有不少LCD看上去倒也不错
其实……美国日本对HDTV的定义挺奇怪的,他们好像480P也算的
至于那个9寸的……主要是技术指标准,黑白平衡可调,色彩还原是技监级的,分辨率1280*960,1080也没有达到点对点
这个是我看到的2004年的一份报告里面提到的HDTV的情况,随便参考参考
――――――――――――――――――――――――――――――――
据CEA的报告显示,2003年美国售出的所有DTV产品中有87%为HDTV电视机;高清电视机的价格从2002年的$5105到2003年的$2627;在美国高清产品数量从2002年的20种增加到2003年的59种,增长了195%;2000年销售约1百万高清电视机,2003年销售了约400万台。
HDTV的地面广播情况为:各电视台的HDTV节目增加迅猛,像CBS和ABC电视台几乎所有的黄金时间节目都是高清播出、NBC和WB电视台大部分的黄金时间节目为高清播出、PBS电视台中文化和艺术节目为高清播出。在美国,HDTV的高清节目播出频道数目大大增加,比如像HBO、Showtime、Cinemax、Starz HD、The Movie Channel HD、TNT HD、Discovery HD影院、HDNet、 HDNet Movies、Bravo HD+、Encore HD、ESPN HD、NBA HD和Madison Square Garden Network、Comcast SportsNet INHD、INHD和INHD2(高清视频点播节目);即将开通的频道有:A&E、History&History Intl. Channels、Biography Chanel、Starz On Demand HD、ESPN2、Outdoor Channel、Sharper Movies HD。在美国,通过卫星播出高清节目的电视机构有:DirectTV、Dish Network 和Voom;有线高清节目播出服务(截止2004年1月)覆盖整个有线电视市场中210个网络的177个,并覆盖了所有排名前100名的网络。现美国境内共有约1600个电视台(电视频道),在已经正式进行数字电视广播的1344个电视频道所构成的210个电视市场中,全美1.06亿用户的99.8%至少可以收看到1个高清电视频道,88%的用户至少可以收看到5个数字电视频道。即插即用高清电视机也在2004年夏季登录消费市场。2003年美国的高清晰度电视的家庭覆盖率已达1/3,到2006年将达到85%。
在今天的美国终端市场上,数字化率已达到100%,市场上现在大约有800种数字电视/高清数字电视产品,其中246种平面数字高清晰度显示器(最低价为$449),92种平面数字标清显示器;354种其它平面数字高清晰度显示器(最低价为$449),27种平面数字标清显示器;115种集成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接收机(最低价为$799),25种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机顶盒(最低价为$298),4种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视频录像机(最低价为$449),14种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有线机顶盒,12种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个人视频录像机,3种集成DVD放机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显示器,8种计算机接收卡(最低价为$150)。
全世界高清电视发展走在前列的另外一个国家是日本,日本是数字电视研究与开发起步最早的国家。在HDTV初创阶段,日本人的技术曾一度领先。早在1985年它就建立了1125线、每秒60帧的MUSE制式。1988年率先在汉城奥运会进行大屏幕HDTV试播。1989年,NHK开始进行面向HDTV的广播演示,到1991年底,这种广播每天已定时播放8小时。1996年6月日本Perfect TV用CS卫星开始卫星数字电视广播。2000年12月,开始用BS卫星进行广播,共有7套HDTV节目,3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节目和7套数据广播。2003年12月开始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拟在2011年7月全面停止模拟电视播出。现在的播出状况是模拟、数字、高清同时播出。
截止2002年11月,共计销售了170万个高清晰度电视/调谐器。目前,日本所有的电视广播机构都播出1080i制式的高清电视节目,其中NHK电视台在三大主要城市东京、名古屋、大阪的电视节目播出中更是有90%的量是高清节目,商业网络电视台在东京地区的电视节目广播中提供50%的高清节目量。 你列举的这些数据只是DTV,整个美国的电视市场才占多少比例?
还有那些台。一般人家的cable 60多个台里面根本不带。要专门花钱定的。
普及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近期能看到的寻常百姓家的应用前景还是HD电影和游戏机 最初由 TriForce 发表
9寸这么值钱究竟有哪里好?
SONY的BVM级的彩监BVMF24纯数字版的价格我记得是2万多英镑 中央电视台购买的价格
32的要便宜不少9寸的话应该是BVM-9045D
上面一台彩监的荧光粉可以买一台HR36都不止还不用说其他技术了 我的观点是,打游戏宁愿要屏幕大一点 BVM在发烧友来说 是用来做对比校正用的测量工具 配合前投使用 最初由 hein 发表
我也喜欢CRT,不过据说现在LCD色彩已经很好的……我只是据说,不过有不少LCD看上去倒也不错
其实……美国日本对HDTV的定义挺奇怪的,他们好像480P也算的
至于那个9寸的……主要是技术指标准,黑白平衡可调,色彩还原是技监级的,分辨率1280*960,1080也没有达到点对点
...
美国480P叫EDTV。
液晶显示静态画面没得说,可是一旦出现复杂场景下高速运动的情况就会有颗粒感,我看过的所有LCD电视包括上万美金的都有这问题。
另外没有1080点对点的是不是只有CRT电视啊? 最初由 凯恩 发表
美国480P叫EDTV。
液晶显示静态画面没得说,可是一旦出现复杂场景下高速运动的情况就会有颗粒感,我看过的所有LCD电视包括上万美金的都有这问题。
另外没有1080点对点的是不是只有CRT电视啊?...
~~~~
EDTV阿
主要是我在XB游戏上面看到
对应HDTV标签
但是都是480P的,16:9的
1280*960……的LCD应该没有点对点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