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主要原因不是看电视的人少了? 现在日本电视剧收视率跌的更惨。是电视这个平台不行了。 除了少子化以外,还有一个因素是电视观众被网络和其他媒体分流了吧
海螺小姐不出剧场版。同样是高收视率的名侦探柯南和哆啦A梦,虽然近年收视率也逐渐下降,但是电影票房已经分别连续上升6年和3年了:
柯南2011年31.5亿日元,2017年68.9亿
哆啦A梦2014年35.8亿,2017年44.3亿 实际上有些东西就该干干脆脆清清爽爽的完结。
过了上升期,就是下跌、堕落的时候了。这种例子还少吗? 动画产业年年创新高,电视年年跌罢了,出版业也是年年跌 媒介的问题,和动画本身没关系
就像传统纸媒出版社难混,但并不意味着知识和讯息就不值钱了 平台换了而已
社会:日本电子漫画市场规模首超纸质漫画。出版科学研究所26日公布的2017年漫画市场规模显示,单行本电子漫画的销量比上一年增加了17.2%,达到了1711亿日元,首次超过了纸质漫画(1666亿日元),纸质漫画的销量比上一年下降了14.4%,为历史最大降幅,连续16年下降。而漫画市场的整体销量也下降了2.8%,是巅峰时期1995年的约4分之3。 死神狙击手 发表于 2018-3-2 14:19
实际上有些东西就该干干脆脆清清爽爽的完结。
过了上升期,就是下跌、堕落的时候了。这种例子还少吗? ...
所以像哆啦A梦这样的作品是真不容易,40年间起伏了多少次。剧场版1983、2002、2009那三次都是票房的大跳水,但之后都逆袭回来了。 去年邦画前10除了漫改/动画还有啥? eplis 发表于 2018-3-2 14:30
去年邦画前10除了漫改/动画还有啥?
还有“胰脏”
确实日本现在真人影视剧都太不景气了,相比之下动画已经算是繁荣产业 海螺小姐本身就不行了,不出剧场版不出碟,只是吃观众收视习惯的老本 还是因为后期之秀太多了吧
海螺小姐的播放集数是真的恐怖,一直不明白这类的像是小叮当和樱桃小丸子这些单元剧怎么播放这么多集数的
鲁邦三世这么多年了,同是单元剧,总集数都比不上他们播放集数的零头,咋待遇差这么多的呢 凉宫春R 发表于 2018-3-2 14:42
还是因为后期之秀太多了吧
海螺小姐的播放集数是真的恐怖,一直不明白这类的像是小叮当和樱桃小丸子这些单 ...
故事容易设计啊,哆啦a梦是个人就能想些道具出来;
蜡笔小新小丸子本质就是小孩子生活剧,好设计的很,就和TVB的爱回家一样。
电视不行了而已,前几天电子漫画已经超过纸质漫画了
—— 来自 Xiaomi MI NOTE Pro, Android 7.0上的 S1Next-鹅版 v1.3.2.2 都是这么老的,跌了就跌了 满月美夜子 发表于 2018-3-2 14:28
所以像哆啦A梦这样的作品是真不容易,40年间起伏了多少次。剧场版1983、2002、2009那三次都是票房的大跳 ...
新原创的那些居然看的人更多? 难道不是因为不看电视了吗? 死神狙击手 发表于 2018-3-2 15:17
新原创的那些居然看的人更多?
去年的南极大冒险是哆啦A梦2D剧场版历代最高票房纪录,也是2017年日文推特量唯一超100万的话题电影,年底获得了日本推特trend大赏。
2013年的秘密道具博物馆也是当时的系列最高纪录,这两部原创得非常成功。 收视率这个数字不是任何时段都总量100%然后各家电视台各种节目分大饼的吗,为啥会从一类节目的收视率下降得出“电视平台不行”的结论来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本帖最后由 薛定谔的包裹 于 2018-3-2 15:56 编辑
大哀之君 发表于 2018-3-2 15:49
收视率这个数字不是任何时段都总量100%然后各家电视台各种节目分大饼的吗,为啥会从一类节目的收视率下降得 ...
視聴率(しちょうりつ)は、あるテレビ番組をその地区のテレビ所有世帯のうち何パーセントが視聴したかを表す推定値であり、一つの指標である。視聴率には個人視聴率と世帯視聴率があるが、一般的に視聴率といえば世帯視聴率のことを指す。
视听率是某一地区拥有电视的家庭中收看某一节目的所占百分比
也就是可能家里有电视但不看 满月美夜子 发表于 2018-3-2 15:28
去年的南极大冒险是哆啦A梦2D剧场版历代最高票房纪录,也是2017年日文推特量唯一超100万的话题电影,年底 ...
但是故事明明就不怎么样啊…… 大哀之君 发表于 2018-3-2 15:49
收视率这个数字不是任何时段都总量100%然后各家电视台各种节目分大饼的吗,为啥会从一类节目的收视率下降得 ...
收视率的分母是样本家庭的总户数。没有打开电视的那些也在分母里。 死神狙击手 发表于 2018-3-2 15:55
但是故事明明就不怎么样啊……
南极大冒险的故事很可以了。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下的时间线闭合,最后二十几分钟的剧情对前面伏笔的回收相当巧妙。整个故事很有秘境冒险的气氛,这方面像是藤子老师早期大长篇的感觉。冰下遗迹的场景描写和一些剧情设置明显借鉴了小说《疯狂山脉》,这一点则是在日本网上成为话题的关键因素。围绕“雪球地球”理论的科普也比较到位,由此引申出来的关于远古星际移民的科幻内容,还挺有思考和想象空间的。有科普杂志就影片科学方面的内容刊登了特集,甚至为此而咨询了“雪球地球”理论的提出者本人——加州理工的Joseph Kirschvink。
当然,毛病也不是没有。人物情感表现得比较薄弱,节奏有些前拖后紧,还有“真假哆啦A梦”的那段尬戏应该删了才好。
秘密道具博物馆,则是剧中那座博物馆本身,就对哆啦A梦爱好者如我有着梦幻般的魅力。我一直希望能再有以道具博物馆为舞台的故事。
而且友情的主题表现得很好。作为推理剧,“犯人”通过秘密道具而实现的诡计也挺有意思的。 fantuanxiaoyi 发表于 2018-03-02 14:57:15
故事容易设计啊,哆啦a梦是个人就能想些道具出来;
蜡笔小新小丸子本质就是小孩子生活剧,好设计的很,就 ...那柯南呢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收视率下降其实不是太糟糕的问题。
日本动画最大的危机,还是本土市场的缩小。
这一点上,日本电影和电视剧已经深受其害了,动画也是迟早的一天。 本帖最后由 满月美夜子 于 2018-3-2 17:13 编辑
fantuanxiaoyi 发表于 2018-3-2 14:57
故事容易设计啊,哆啦a梦是个人就能想些道具出来;
蜡笔小新小丸子本质就是小孩子生活剧,好设计的很,就 ...
哆啦A梦跟其他日常生活剧还是有点不一样的,非常考验创作者的想象力,其实很难弄。TV版能播那么多年,一个重要原因是藤子F不二雄真的太逆天了。他本人一共创作了1300多个故事,以至于全部拍一遍至少也要十几年。等十几年后观众的主体变成了下一代人,又可以把以前的故事再重新翻拍一遍。1979、2005年开播的两版动画都是以这个路线操作的,同一个故事隔十来年翻拍一次。
事实上,哆啦A梦动画的编剧阵容一直都挺强,辻真先、桶谷显、岸间信明、志茂文彦、大野木宽、佐藤大,各个年代都有能在其他大制作担任系列构成的人参与编剧。尽管如此,直到今天TV版仍然是以藤子F不二雄原作的故事占多数,没有被原创剧本所全面取代,可见藤子老师的才华有多高,不可替代性有多强。比如去年的《大象与叔叔》、《有生命的森林》、《红鞋女孩》,今年的《神枪手大雄》、《我爱机器少女》,都是以对藤子老师经典原作的重新演绎而博得了观众的很多赞赏,甚至成为日本推特上的话题。 overlook17 发表于 2018-3-2 16:48
收视率下降其实不是太糟糕的问题。
日本动画最大的危机,还是本土市场的缩小。
这一点上,日本电影和电视剧 ...
没事,有海外,而且这几年算产值其实是走高的 不不不原因是资方的东芝名声臭了 长谷川町子也去世三十年了吧,现在还有两位数收视率已经够逆天了。跟老藤子比要求太高。
----发送自 Xiaomi MIX 2,Android 8.0.0 yym 发表于 2018-3-2 17:10
没事,有海外,而且这几年算产值其实是走高的
依赖海外就是最大的危险啊,尤其对面是中国这个怪物。
像香港电影那样的命运会再一次重演。 是电视这个平台不行了,尤其是网络兴起后,各位一年开电视机的时间多长? 比如我家有五台电视,三个人,在看两个节目。这种情况要怎么统计收视率 无论怎样电子书真的比纸质书方便太多。纸质书的储藏真是噩梦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