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lifra」关于02,以及一些随想(chuibao)。
本帖最后由 deidara 于 2018-2-4 16:09 编辑02是集中表现“欲望”的一个角色:强烈的食欲,追求感官刺激,强烈的x欲(剧中表现为狂野的驾驶风格),和对“爱(darling)”的渴望甚至独占倾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穿戴千篇一律,通过观剧镜看小孩子,还带着面具的大人们,被严格控制培养的小孩们,消失的海洋,死去的大地和“无论哪里都差不多”的移动都市。
强烈欲望的背景是一个残酷灰暗的世界,这种富有张力的对立,和《黄金时代》之类现代文学作品中对性的描写可谓是如出一辙:不同于新海诚世界系中克制而柔弱的青涩感情,锦织和王小波是用炽烈的爱,性等欲望作为反抗苍白外部世界的堡垒和起点,因为只有它们尚未被巨大的外部世界吞噬[注]。不同在于,动画总是比严肃小说浪漫得多,我们大可以放心:即使结局不尽如人意,也绝不会是黄金时代的荒谬。说人话就是,这里的反抗必定不是徒劳的:世界一定会被改变。而这改变的核心和原动力,自然就在欲望(意志)与社会现实(世界)的尖锐对立的活样本,02身上。
正因为这些欲望(原初动机)和极高的行动力集中在02一人,我们才会觉得02其实是男主角。她目前甚至比晴子在flcl里的地位更加核心,她不仅是hiro的引导者,还是直接的剧情推动者甚至是策划者。她逐步引导hiro成长和黄金时代的王二引诱陈清扬搞破鞋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叙事视角仍然在hiro那边而已。hiro突破自我开萝卜自然是他的成长和胜利,然而难道不更是从第一话就深谋远虑的02的胜利么。
她的另一方面,则是与“性”同样纯粹直接的占有欲和对弱者的轻视,这是“去社会化”的负面。广和莓为首的小队组织与她如何磨合,是后面的一个看点。反叛的火种要燎原必然需要有条理的组织,我并不期待本作描写的反叛能有多么合情合理,但希望至少把磨合过程写好。
联合戏里戏外,02不仅是在反叛她在的世界,还确实嘲讽了我们这个世界许多迂腐之人。而第四话单回的播出效应,仅仅在中国看,很难不让人回想起7年前那次地震后恢复播出的圆神救世。
PS:现在如果还大谈性暗示和践踏女权,只能罚他看十遍了。性暗示?制作组就差把“我们整个出发点就是性这些无法被剥夺的东西”这句话贴到franxx身上了,他们要的就是性暗示,而且还不是简简单单那么一点,他们是系统性的,从机设到驾驶舱,从台词到标题。不女权?抱歉这部片男主角就是女生。
对了鸟羽p什么鬼,居然宣称这是合家欢动画?算了我就当这类似于小圆脸宣传自己是子供动画吧。
注:举个例子,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wg的上山下乡,谣传知青陈清扬跟王二搞破鞋,陈气不过问王二如何证明自己没有,同为知青的王当即就向陈指出,这无法证明,除非能证明王二已经被阉割,并且王建议陈,既然洗不了不如真搞破鞋。这个情节既是说那时候你对社会评价无从辩解,又是表明好在社会没有剥夺你面对谣言的最终选择权,到底是自我阉割还是干脆搞起破鞋的选择权。
关于hiro我已经写过两篇分析了,目前看来基本没有问题,而且我很满意现在广的成长速度。因此我下一步重点观察02,这一集里02轻视他人的性格显露无疑,伏笔已经埋好。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吹逼就算了
认真的话,其实思路还是很明显的。
第一集PAPA(们)的尖帽,白袍,面具,明显是有宗教统治的意味。而宗教最大的禁锢之一,就是对性意识的禁锢。这就跟数字少年们性知识的淡薄拉上关系了。
而另一方面,franxx的兽态跟叫龙相似,双方同样以岩浆为能源,那很明显就是“敌我同源”的老路子。
而敌我同源的例子,绝大部分,背后都有一个设计者在(参考假面骑士)。
再者,以岩浆为能源的叫龙跟franxx,都难以离开地球。那么安全的敌方就很明显了,月球,空间站,宇宙,这也很好解释了第一集为什么papa(们)都是投影。
那么,让思维跳跃,将这一切虚构纳入推理吧。远在大气层外的,富有宗教意味领导者,被设计的怪物和机体,被刻意设计为无知的少年少女。将这些联系在一起,答案就是
这是一场真人秀
----发送自 Xiaomi Redmi Note 4X,Android 6.0 藤井紫 发表于 2018-2-4 11:01
吹逼就算了
认真的话,其实思路还是很明显的。
第一集PAPA(们)的尖帽,白袍,面具,明显是有宗教统治的意味 ...
梦结局严重削弱了作品的主旨,而且毫无意义 藤井紫 发表于 2018-02-04 11:01:23
吹逼就算了
认真的话,其实思路还是很明显的。
第一集PAPA(们)的尖帽,白袍,面具,明显是有宗教统治的意味 ...主楼没有脑洞的意思,只是就现在资料分析02这个人物而已。当然你的想法很有趣,不过这些设定上的东西和孩子们成长可能没多大关系。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藤井紫 发表于 2018-02-04 11:01:23
吹逼就算了
认真的话,其实思路还是很明显的。
第一集PAPA(们)的尖帽,白袍,面具,明显是有宗教统治的意味 ...我一直觉得博士很奇怪,ape其实是由天才科学家组成的,但是其中好像没有博士。博士真身示人,并且划水3集了。如果宇宙投影这么好的技术,博士为什么没用呢?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引用第5楼deidara于2018-02-04 11:17发表的:
引用:藤井紫 发表于 2018-02-04 11:01:23吹逼就算了认真的话,其实思路还是很明显的......
@deidara
“罪人说”跟“管理员说”,挑一个吧
----发送自 Xiaomi Redmi Note 4X,Android 6.0 忘了在主楼说了,我现在倾向于认为02没有前任,毕竟王二也没有前任,这说明这样“熟练”的角色不需要一定有前任。她第一话初见说“我也一直是一个人”我认为没有故意欺骗广的意思。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藤井紫 发表于 2018-02-04 11:21:04
@deidara
“罪人说”跟“管理员说”,挑一个吧
----发送自这两种说法我都不知道是什么。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这话给papa的几个镜头让我怀疑papa们是不是人类。 deidara 发表于 2018-2-4 11:27
这两种说法我都不知道是什么。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博士犯有严重过失于是被扔下来当处分
或者
博士是负责对“地球”这个表演场地维修调整的管理员
藤井紫 发表于 2018-02-04 11:41:56
博士犯有严重过失于是被扔下来当处分
或者
博士是负责对“地球”这个表演场地维修调整的管理员
...哦,普罗米修斯或者领主。
不过总部在宇宙还是有个问题,这个设定里人类稳定能源似乎只有熔岩能量了,太空能源成本太高。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ayouayou 发表于 2018-02-04 11:38:35
这话给papa的几个镜头让我怀疑papa们是不是人类。他们到底为什么要给自己的机构取ape这个名字。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deidara 发表于 2018-2-4 11:13
主楼没有脑洞的意思,只是就现在资料分析02这个人物而已。当然你的想法很有趣,不过这些设定上的东西和孩子 ...
世界系作品本质就是将少年少女与复杂的社会构型的简化,由于简化造成的信息丢失,导致观众依靠自身经验脑补后产生不同的阅读经验,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吧?反过来说,作品跟现实世界存在着扭曲的的映射关系,理解了设定,才能更好地套路人物的成长与相互关系。
回到DRFR的设定上,一个较为简单的映射就是“城市≈学校”,其他元素依序归位,“博士跟七姐”≈“新校董+班导”。
“驾驶机器人打怪物”呢?如果说是考试,那双人一组未免多余,比较可能的映射是探戈、伦巴一类的交谊舞。这样就跟看起来充满**感的驾驶舱、操作服对应上了,交谊舞本来就是求偶的舞蹈,服装更是各种风骚的设计,什么紧身衣、流苏,低胸、露腰都有。
“高居安全地方,穿着统一服饰,远程观看着少年少女”这个更好理解了,高楼的统一服饰,不就是各种上班族。远程观看这个更好理解,通过手机APP和监控用摄像头,远程观看子女上课情景的父母。
所以拓扑上来说,DRFR这片约等于一群跳交谊舞准备参赛的青春期少年少女。他们本能觉得这个舞蹈有着什么暧昧,但是受限于被限制的性知识(国内应该很好理解,特别是生理健康课程就丢本书叫你们自己看的那些),并不懂这青春的骚动到底是什么。老指导早已看穿,教委继续把持着“动作完成度才是分数,优美程度跟感情投入就是个蛋”的标准,随着年纪渐长,加上02这条早熟的鲶鱼,新的世界在向他们敞开…… 好评,的确感觉02这一点强烈体现了个人原始冲动欲望,所处环境也是僵化系统。ape名字我能脑洞到两个可能:一是原始崇拜,二是自诩新人类始祖?? 老实说,楼主用《百年孤独》来解读国家队或世界系,与B站那位用《1984》来解读京紫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百年孤独》里的性?我只记得那句“革命就是让人连亲妈都能娶”,其他有相关的吗? 02也不算是轻视他人吧,只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她当怪物,道具。
所以听到nana说小队的孩子是同伴的时候,才会说”同伴?那算什么” 无法同场竞技 02迟早吃瘪,就看后面怎么演了 666666,你们也太厉害了吧,感觉好文学又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我还是当个无脑萌豚吧 其实马尔克斯不是特别有反抗精神和批判意识的作家。《百年孤独》是比较难读,不过马尔克斯并不难读的作品也有很多,如《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等。读得多了你或许就会发现,马尔克斯并不是猛烈批判现实、强调反抗精神的作家。就拉美大作家来说,与马尔克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批判现实色彩浓重的略萨。
说用人的**来对抗社会性,虽然《百年孤独》的可解读性巨大,但老实说这样的意识在《百年孤独》里并不鲜明。具有这种鲜明性的,是莫言的一些作品,如《红高粱》。
如果非要用文学作品来解读国家队或世界系,我觉得村上春树的作品是比较合适的。 疑问关键词:前线(我感觉前线不是跟叫龙打架,是错觉吗...)
被污染的雄蕊(b站是污秽的雄蕊)
那片荒芜的土地真的是地球吗 Adelais 发表于 2018-2-4 14:42
其实马尔克斯不是特别有反抗精神和批判意识的作家。《百年孤独》是比较难读,不过马尔克斯并不难读的作品也 ...
啊,我指的是百年孤独里家族第六代人和他姑妈搞起来那一段,那里两人对性的沉迷达到病态的程度。
你举的这些例子当然也对,实际上我想拉大江健三郎。 王小波关心的只是一个人的解放,陈清扬或者鱼玄机之类的人物,只是主人公那些永远无法达成的纯粹欲望的指示物。
照锦织这种群像卖人物的套路,赵02肯定是要入世的,中期吃个瘪磨磨棱角溶入小队羁绊里,后期再被小队反哺黑历史
具体请参考偶像大师 mengyao 发表于 2018-2-4 16:10
王小波关心的只是一个人的解放,陈清扬或者鱼玄机之类的人物,只是主人公那些永远无法达成的纯粹欲望的指示 ...
是的。拉黄金时代只是为了说明这个强欲角色的作用。王小波只能关心个人解放,因为世界无从改变,哪怕他x功能再怎么强都毫无办法。
我自己没怎么见过日式作品里有哪个主角如此强欲的,所以只有在文学领域找。 deidara 发表于 2018-2-4 11:50
他们到底为什么要给自己的机构取ape这个名字。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ape这个名字感觉有得好挖。处于人类之上的机构,取的却是一个人类之下的名字。 藤井紫 发表于 2018-02-04 12:10:55
世界系作品本质就是将少年少女与复杂的社会构型的简化,由于简化造成的信息丢失,导致观众依靠自身经验脑 ...对应是很清楚,但是担心这种架构可能没法承载后期展开?以及设定的父母辈也太过无情了。的确,世界系本身就是因简化而缺失信息的,但是访谈里面也只是说要做偏向世界系的动画,目前看这部作品离标准世界系还有距离,对社会描写不算少。我还是倾向于直接带入那个sf世界,而不是猜测他可能的映射。
映射好处可能在于,找到原型以后,有助于理解剧中一些关系和线索。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deidara 发表于 2018-2-4 15:46
啊,我指的是百年孤独里家族第六代人和他姑妈搞起来那一段,那里两人对性的沉迷达到病态的程度。
你举的 ...
就像B站那位用《1984》来解读京紫,你用《百年孤独》解读国家队也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百年孤独》并不是特别有反抗精神和批判意识的作品,“性”在《百年孤独》并不是鲜明地为反抗权威的主旨服务的;另一方面,世界系是在日本左翼思潮衰退后出现的,并不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反抗精神,甚至于,在世界系的作品里宏大叙事或存在主义式的反抗等恰恰是遭到不断消解的。
国家队里的“性”多半还是为了服务死宅,我就看得非常兴奋。而文学作品,即便是谷崎润一郎、渡边淳一的作品,也几乎不具备官能刺激性。 deidara 发表于 2018-2-4 16:17
是的。拉黄金时代只是为了说明这个强欲角色的作用。王小波只能关心个人解放,因为世界无从改变,哪怕他x ...
还是指望这是锦织对受众性癖有深入了解的成果为好。
真像丰饶之海那样写逐色逐到天人五衰的幻灭本死宅受不了啊 本帖最后由 Adelais 于 2018-2-4 17:17 编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日本近代以来的文学传统来说,描写“性”未必是为了反抗权威。
坪内逍遥在《小说神髓》反对文学艺术是为了劝善惩恶、服务于教化风俗的目的,他认为小说的眼目是写人情,其次是写世态风俗。
所以日本文学大体上并不以批判性和教育性见长。例如谷崎润一郎、渡边淳一多是以性倒错为美的取向,而不是旨在用人类的原始本能对抗权威。
我觉得对待日本文化,不要过分地以中国人的视角来解读,一定要追求文以载道之类的教育意义。
至于国家队,就是供阿宅娱乐的动画片,不宜抬得过高。虽然不是不能做深入的解读,但老实说有些东西只有你懂得才能解读出来,要不然就成了生搬硬套。 icebearQAQ 发表于 2018-02-04 12:15:40
好评,的确感觉02这一点强烈体现了个人原始冲动欲望,所处环境也是僵化系统。ape名字我能脑洞到两个可能: ...ape这个名字结合日本文化的猴子形象来看,更显得奇怪,因为日本人眼中,猴子尽管聪明但是也十分狡猾,有一定贬义。很难想象这些大佬自称ape。反倒是在西方流行文化中猿猴往往是人类导师和智慧象征,近一点比如守望里的温斯顿,这个meme和摩根弗里曼的黑人老爷爷有重叠。我倾向于ape们自我命名时是以西方心态,猿猴即具备人类智慧甚至更加深谋远虑,然而没有人类“卑劣”的一面,往往比人类更加值得信赖。但是观众尤其是日本观众却会从他们自己的文化作为参照来理解猿猴,戏里戏外又有了张力。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藤井紫 发表于 2018-2-4 12:10
世界系作品本质就是将少年少女与复杂的社会构型的简化,由于简化造成的信息丢失,导致观众依靠自身经验脑 ...
“远程观看着少年少女”
==========================
那场景老让我想起电影《饥饿游戏》... 本帖最后由 新闻工作者 于 2018-2-4 18:24 编辑
我觉得还是从少年少女的角度出发比较好。
02与小队的少年少女的差异主要是1.早熟2.叛逆3.强大。这些特质都和她的叫龙血脉有一定渊源,比如:她因为叫龙的血脉无法而得到人类的认同;她因为叫龙的血脉过早的见到了世界的部分真相(可能和她前线经历挂钩)。
她排斥这个世界但是同时她(似乎)并没有颠覆它的想法,她提出的应对是”逃“,所以02并不完美,甚至可能存在非常”软弱“的一面,比如她可能其实很迷茫,并不知道什么世界是她所期望的。她现在对世界的态度,对于欲望的处理更多可能出于本能和逆反心理,而不是真正的认识与了解。这是她与主角队的共通点,应该也是人物成长的关键点。(我觉得年轻人的特质是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决定未来是理所当然的,02貌似没有跳出这个圈子)
(先推测这么多吧,看后面剧情再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