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n 发表于 2018-1-27 22:34

【SBL】抛砖引玉聊动画界的阿凡达。

本帖最后由 hein 于 2018-1-27 22:49 编辑

到底啥才是动画界的阿凡达呢?在此本人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先把我想到写上,大家多多纠正和补充:
一、欧美
19世纪三十年代法国,跑马灯,动画原理。
20世纪初,动画之父埃米尔法国动画片《幻影集》,负片技术应用。
20世纪一十年代,errl hurd BobbyBumps系列,使用塑料片绘制动画
1928年迪士尼,有声双色米老鼠动画《汽船威尼号》
1937年迪士尼,《白雪公主》彩色动画长片,多层动画摄影台等各种新技术。
1955年迪士尼《小姐与流氓》 宽银幕
20世纪八十年代,迪士尼,《小美人鱼》数字描线、无纸上色。即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
1995年皮克斯,首部全3D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
1999年迪士尼《人员泰山》,3转2动态捕捉技术。

进入新世纪之后3D动画技术突飞猛进,实在太多,随便说说:
比如梦工场逆转作品《怪物史莱克》光源拟真、毛发、流体、肢体、表情等等。
此后基本所有迪士尼、梦工场、蓝天等等都是为绕这些进行的技术革新。实在太多了。

此外数字适量动画技术也大量革新,比如《疯狂约会美丽都》这种,其次是如今一大票欧美的TV动画,但是有开创性的著名作品我不熟悉,所以说不出。

二、相比欧美的世界级技术革新,亚洲地区就要差些,我随便说一些:
万氏兄弟《铁扇公主》,动画长片、转描技术【基本都是自己摸索的】
60年上海美影《小蝌蚪找妈妈》,手绘水墨动画【这技术应该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通过CG技术可以完美制作优秀的水墨动画,但是效果是有区别的】
手冢治虫《铁壁阿童木》一拍三,低成本技术

至于3转2技术的动画,应该是日本比较重视,但是我第一个想起的是街头涂鸦和塞尔达这种游戏………你们来补充吧。

那么说京紫是阿凡达,是指光污染、外包3D背景还是工匠们的手绘呢?

hlazd 发表于 2018-1-27 22:36

不是钓鱼吗

gutzz 发表于 2018-1-27 22:37

现在全潭病人都在等着舔02,钓不上来的

— from OnePlus ONEPLUS A3010, Android 7.1.2 of S1 Next Goose v1.3.2.1-fix-play

hein 发表于 2018-1-27 22:37

hlazd 发表于 2018-1-27 22:36
不是钓鱼吗

你觉得我写的内容像钓鱼吗?

帕林马哲理 发表于 2018-1-27 22:41

版主也下场了么。瞎吹的人还是别理了好。

c12hero 发表于 2018-1-27 22:52

GONZO的青之六号?战斗妖精雪风?攻壳TV?

schneehertz 发表于 2018-1-27 22:52

"在S1,喜欢京紫的人都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因为他们没有品味, 不能认识到真正好看的, 真正有内涵的动画是什么样子的."

"这动画我不喜欢, 所以你们不能夸."

能不这么霸道吗?

hlazd 发表于 2018-1-27 22:57

hein 发表于 2018-1-27 22:37
你觉得我写的内容像钓鱼吗?

那么说京紫是阿凡达,是指光污染、外包3D背景还是工匠们的手绘呢?

我回答这句罢了

法则碎片 发表于 2018-1-27 23:0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SBL】抛砖引玉聊动画界的阿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