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andh 发表于 2017-11-28 03:40

翻译 神圣布里塔尼亚/神圣不列颠(Britannia)帝国史

本帖最后由 wangandh 于 2017-11-28 16:36 编辑

最近和人讨论起LLX,突然想到百科中华联邦词条那个神奇的年表
N年前我看到那个年表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肯定是编的
但是苦于没有第一手资料外加当时日语基本看不懂,哪怕有第一手资料摆在面前恐怕也睁眼瞎,
然后今天掐好又和朋友聊起鲁鲁修,就又想起了这个事,决定动手去查一下,
然后发现,日本相关百科词条,没找到类似内容,于是去搜鲁鲁修的官方设定书,发现电击Data Collection出过两本,一个第一部,一个R2的,
搜了资源下载一看,
里面基本没什么中华联邦介绍,倒是有个布里塔尼亚建国史,而这个建国史倒是与网上流传(度娘百科词条也有)的布里塔尼亚年表十分吻合(也有少部分对不上的)
搜了搜也没找到什么原文逐句翻译(百科那个年表大体是总结+综合其他外传的内容和TV后续剧情)

于是大晚上闲着无聊就做了点微小的工作

以下是正文

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史


布里塔尼亚帝国的起源
将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置于其支配下的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这个超巨大帝国是如何成立的呢。现在的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成立于(皇历)1813年。但是,根据其成立的同时开始编篡的《布里塔尼亚年代记》,能够进一步追溯至罗马帝国的全盛期。现在布里塔尼亚的支配地区所使用的“皇历”,是a.t.b(Ascension Throne Britannia,布里塔尼亚即位纪)的意思。即是说,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的起源,是日本被占领的两千一十年前。由于随着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支配地域的扩张,“皇历”被作为世界各地的标准历使用。本项目全部基于皇历进行记述。

建国传说
皇历元年以前。与现在的欧洲大陆相邻的岛国,布里塔尼亚地区,不断受到罗马帝国的侵略。当时的罗马帝国将欧洲、西亚,以及北非纳入囊中,孜孜不倦地努力扩张版图。皇历前50年左右,罗马皇帝尤里乌斯·凯撒*两次尝试远征布里塔尼亚而被击退。在那之后数次击退了罗马帝国的布里塔尼亚,终于在皇历元年从罗马帝国手上获得独立。在那时,统领布里塔尼亚诸部族与罗马帝国战斗的阿尔文一世,作为临近部落之长即位称王。当时的罗马皇帝是凯撒的养子奥古斯都。《布里塔尼亚年代记》以及现在的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将这一年作为皇历元年。
当然,不止是阿尔文一世的即位年,直至现在的布里塔尼亚皇室的系谱等等,布里塔尼亚年代记所描述的历史,其可信度绝对高不到哪去。新兴王朝为了宣扬其血脉以及支配体制的正统性而编篡史书,混入后来者的历史观等各种各样的粉饰,在这世上是常有之事。但是,布里塔尼亚年代记所记载的与(一般认为的)历史事实有所出入的事件,根据之后的调查,也有部分被判断是正确的。因此,“现在的布里塔尼亚皇室代代相传着与表面历史不同的独门知识与记录”,这样的传闻不绝于耳。
(注:在现实世界的历史中,凯撒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皇帝)

传说的时代
话题回转《布里塔尼亚年代记》,阿尔文一世即位之后历经千年以上,布里塔尼亚地区与欧洲诸国反复重复着对立与和解的历史。这个时期的记录,史实与传说互相混合,年代记的记述不确定的地方也很多。但是,活跃于5-6世纪时期的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们的传说,是布里塔尼亚年代记成立以前的故事,也是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人民至今喜闻乐见的。
拔出圣剑Excalibur,展现出王者资质的亚瑟,与12位圆桌骑士(Knight of Rounds)以及魔法师一同战斗。敌人是罗马帝国之类的外敌,以及邪恶的魔法师、恶龙等等。所谓圆桌就是圆形的桌子。个个身手出众实力优异的亚瑟王下属的骑士们,能够在圆桌旁抛开年龄、家系,互相交换意见。兰斯洛特、高文(这里说的是萝卜)的命名,也源自圆桌骑士的成员。另外,浮空战舰阿瓦隆,与受到致命伤的亚瑟王临终时去往的传说之地的名字相同。
在布里塔尼亚年代记中,亚瑟王是阿尔文一世的子孙,被当作是布里塔尼亚皇室血脉的关联者。然而,当今的结论是,亚瑟王传说本身,是这个时期历史·战史·传说杂糅的产物。亚瑟王以及圆桌骑士的原型,由大量复数时代、场所的人物以及架空要素混合起来,应该这样说比较好。

大航海时代的开始
进入皇历1000年,历史性的事件也会被记载在书籍中了。这个时代,布里塔尼亚作为欧洲诸国的其中之一,坚实的发展着。作为岛国的布里塔尼亚的特征,是其最大的长处也是最大的短处。虽然便于防御来自大陆的侵略,但另一方面,文化、文明上的传播较为迟缓。这个时期的布里塔尼亚,传说盛行炼金术的研究。虽然(欧洲)大陆也有同样的研究,但源自布里塔尼亚独特的科学知识与风俗的炼金术,是一种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与老土的东西。但是,这时实际上是巨石阵的周边发现了樱石,布里塔尼亚将其当作“贤者之石”在独自进行着研究。这时期的炼金术研究,因樱石的绝对储量太少进而衰退,但是为之后电气产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13世纪左右的马可·波罗所带来的亚洲相关的信息,成了当时的海洋国家布里塔尼亚进出世界的契机。他(马可波罗)所著的《世界的记述》中,日本被介绍作黄金之国。当今认为,书中说的不是黄金本身,而是暗指日本樱石资源丰富。令常温超导成为可能的樱石,被确认到在自然界中特定条件下,受到雷电等电气反应所引起的发光·发火现象。这之后樱石所发出的电气辉光的这个传说,是不是在中国大陆传播的时候内容演变成了黄金的光辉,这一说法十分有力。当然了,当时的世界别说樱石,连电气的性质也并不了解。不过,在日本,被当做是“游魂”“狐火”的发光现象在各个时代都有目击到。不论哪个都是超自然存在所带来的怪异现象,依旧是被归类为心灵现象,这里面应该有不少是樱石引起的吧。
不管怎么说,黄金之国Japan(日本)的传说,招来了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这与现布里塔尼亚(新)大陆的发现也有关联。

布里塔尼亚的兴盛
16世纪后半,布里塔尼亚都铎王朝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进行着布里塔尼亚国内制度的整备与反抗势力的镇压。海洋政策也进展顺利,到了她的儿子亨利九世*的时代,都铎王朝达到鼎盛。由于伊丽莎白终身未嫁,所以被称为童贞女王,而同时她还有着大量情人,亨利即是她和情人之间生下的孩子。
(*注: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现实世界是存在的,而这个“亨利九世”以及之后的几个都是鲁鲁修世界虚构的)
当然欧洲大陆也同样,由于大航海集中(榨取)了世界的财富。凭借集中起来的商品在欧洲境内活跃贸易,被称作商人的富裕市民的阶级诞生了。这意味着,沉溺于既得特权的贵族阶级被取代,富裕市民的话语权增加。
由于“流行迟缓”的缘故,观望到对岸风向的布里塔尼亚,这个时期执行了遏制市民力量,加强国王权利的政策。以发现新大陆为首的大航海所带来的财富也由国王独享,亨利九世到亨利十世、爱德华六世的治下,实现了绝对王权的坚持与国力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个时代,布里塔尼亚把当时称作美洲大陆的新大陆当作殖民地。(移民)中的大部分,是从伊丽莎白以来的严苛政策与宗教弹压下逃离的布里塔尼亚国民。不过,现地有布里塔尼亚王族或者贵族阶级作为总督赴任,由于地域广博,(统治上)较本国有些许宽容。

华盛顿叛乱与民主革命
进入18世纪后半,远离布里塔尼亚本国的新大陆,谋求脱离本国支配的趋势高涨。1770年代,美洲大陆爆发了针对布里塔尼亚本国谋求独立的叛乱。苦于暴政的平民自不必说,对于本地出生的世袭支配者阶级来说,新大陆才是他们的故乡。由于避免贵族之间的战斗的本国意向,直至镇压花了六年的年月。在这期间,叛乱的中心人物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远渡法国在巴黎的社交界活动。尝试向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世请求独立活动的援助。但是他的工作活动以落空告终,美国的独立派被一个个逼上死路。独立派在约克镇终遭大败。首谋者乔治·华盛顿亦战死。这场叛乱之后,富兰克林不但被特赦其罪,还被赐予爵位,作为研究者度过余生。对于布里塔尼亚表现出来的宽大为怀,当时散布着“布里塔尼亚与富兰克林有私下交易”之类的说法。不过,富兰克林不但是雷与电气的发现者,在当时电气相关的研究者中也被认为是远超他者这点确为事实。富兰克林自身谨小慎微的终其一生后,暗中交易的说法也逐渐沉默。
不过,华盛顿的叛乱绝非无用之功。以这一事件为契机,法国对于没有支援美国独立的王室与贵族的非难之声日渐高涨,最终演变成了对过去封建主义的进行反抗的民主革命的风暴。并且其中的核心,正是凭借大航海时代积累财富的富裕市民。法兰西王室毁灭,然后拿破仑即位称皇。皇历1800年初,拿破仑决心登陆不列颠岛。布里塔尼亚虽说是当时掌握着欧洲制海权的头号海洋国家,但是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竟品尝到了败北。拿破仑带领十二万大军登陆不列颠岛,向伦敦进军。当时的女王伊丽莎白三世与王族、贵族们在追赶下逃到爱丁堡。更在当地遭到市民军的俘虏,不得已发表了废止君主制的宣言。此即为皇历1807年的“爱丁堡之辱”。特拉法加的战败以及爱丁堡之辱,令受到法国革命思想影响的亲拿破仑派倒戈,布里塔尼亚市民阶层也有反叛。法国的革命受到了华盛顿叛乱的巨大影响。爱丁堡之辱,可以说是四分之一个世纪年月以来,新大陆独立派遗志的开花结果吧。其结果导致了后文述及的新大陆的帝国建国,可以说是略微有些讽刺。
爱丁堡之辱后,伊丽莎白三世被迫过着幽闭生活,救了她的是布里塔尼亚公爵里卡尔多·冯·布里塔尼亚。自称亚瑟王后裔的里卡尔多,与部下兼好友的圆桌骑士首席理查德(原文是リシャール)一同救出了女王,逃到了新大陆。移居新大陆的伊丽莎白三世与各贵族,定都于大陆东岸,宣言此地为第二布里塔尼亚。
伊丽莎白在里卡尔多等人的帮助下于迁都之后的新大陆安定下来。伊丽莎白没有子嗣,临死之前指定里卡尔多为其继承人。里卡尔多也是伊丽莎白的情人。皇历1813年,里卡尔多成立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都铎王朝随着伊丽莎白之死就此断绝。

电气产业革命
像这样发生巨大变革的近代以来,与民主革命一起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的是,电气技术发展产生的产业革命。这个时期,虽然蒸汽机以及其应用的内燃机等等工业技术开始进步,但与其竞争的是电动机。随着拥有极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的发明,实现了大量与稳定的电力供给。使用电磁力的马达飞跃性的进步。得到洁净且廉价能源资源的布里塔尼亚,把过去帆船的风帆转为太阳能电池板进出于世界。然后皇历1853年,搭载电动机的四艘布里塔尼亚船只来到日本。迫使当时锁国中的日本开国。这个时候的布里塔尼亚把Japan的黄金传说视作虚无缥缈之物,只把日本当作太平洋上水与食物的补给基地。但是,在开国的同时,积极迎接电气文明的日本,独自调查下发现了富士山是樱石的最大埋藏地。确立了将其作为蓄电池的利用方法,作为头号资源国家增强国力。
一时走眼,对此咬牙切齿的正是布里塔尼亚。在发现樱石的同时本应对日本施加压力或是展开亲和政策的,但是发生了无法(分心)这么做的事件。这个时期,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陷入了建国之后第一次大规模内乱。布里塔尼亚南部居住着因民主革命出逃的欧洲各国贵族。他们的后代打出奴隶解放的旗号,南部各州发起了被称为北南战争*的叛乱。布里塔尼亚忙于这场叛乱的时候,日本作为樱石的产出国急剧成长。对这一时期的反省被认为是,布里塔尼亚的差别对待政策,以及对日本的执念逐渐牢固。
(译者注:原文就是北南,而现实世界里,日语环境里的美国内战依旧叫南北战争,这是故意反过来的。大概是因为这里面与现实世界历史是相反的,现实世界北方才是解放奴隶的,南方是蓄奴州,这里似乎刚好反了。)

布里塔尼亚的支配
当初放过了日本樱石资源的布里塔尼亚,终于在经过150年之后得到了富士山。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第98代皇帝查尔斯 di 布里塔尼亚在20世纪末即位的同时,积极宣传霸权主义政策。很快在全世界群敌环伺的情势下,展开了侵略战争。当然,其行为在国际社会上遭到了强烈指责,不过皇帝查尔斯把它当作耳旁风,继续进行着无比贪婪的侵略战争。现在的EU以及中华联邦,也都是为了对抗布里塔尼亚势力所进行的大规模重组的结果。进入皇历2000年代后,几乎所有国家都演变成了与布里塔尼亚、EU、中华联邦任意其一为同盟关系的状况。
查尔斯为何要倡导极端的霸权主义呢。当然除了他自身的性格与竞争主义还有别的,也有者世袭贵族制度已经饱和等等相关的考量。不过,查尔斯作为目标定下的国家或地区的优先顺位,他国自不必说,布里塔尼亚国内也时常抱有疑问。这其中也有不少资源或是地缘上缺乏价值的国家。关于拥有丰富樱石能源,第11个占领的日本,有必要在周边打好基础啦,又或者专家之中认为应该更早取占领的说法也有很多。另外,也有占领日本以外比如说中华联邦势力下的地区,为了维持局势投放了必要以上的战力等等效率低下的案例。但是,皇帝查尔斯的独裁体制对牢固的布里塔尼亚来说,比如哪怕是皇帝心血来潮也要遵从正是其国策,对于多数皇子皇女来说,当作是争夺继承者的好机会,积极地准备侵略战争或者支配困难地区一举成名而摩拳擦掌。
另外关于布里塔尼亚的霸权主义,对于其支配方法抱有疑问的声音也颇多。给附加上XX区的数字编号占领地区,对当地国家的居民以“Numbers”或者数字编号来称呼,与支配下的布里塔尼亚人明确的进行区分。虽也有把这当作对过去殖民地政策的反省,但像这样的政策正是孕育出针对布里塔尼亚叛乱的最大要因是十分明确的。当然查尔斯也十分了解,再加上之前的对皇子皇女进行选拔淘汰的说法,主张查尔斯比起地区支配更带有别的目的的观点有许多。
不论如何,皇历2017年的现在,布里塔尼亚支配的地区已达到18个。作为激战地区的非洲与欧洲国境线时常变动,世界经济也许处于在互相斗争下保持着的平衡这一微妙状态。在惊叹这一切都是布里塔尼亚皇帝一个人的野心所引发的同时,不得不认为是不是其背后有着我们平民无法想象的超自然力量在展开动作。我们作为历史的证人,只有见证布里塔尼亚的走向、以及世界的走向一途。

wangandh 发表于 2017-11-28 03:48

其中有些地方感觉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有大佬给我抓抓虫的话是十分欢迎的
http://wx1.sinaimg.cn/large/717bcca2gy1flx9jiartoj22a51nqx6p.jpg
http://wx3.sinaimg.cn/large/717bcca2gy1flx9jkkq1uj229r1nju0x.jpg

然后是几个跟百科布里塔尼亚词条冲突的地方
1、帝国初代皇帝的首席骑士叫リシャール,我翻译的是理查德,百科是一个诡异的二段式人名乍得·海克特,前后发音都对不上
2、这里面南北战争的时候,打出解放奴隶旗号的是南方叛军,而百科里则莫名冒出个林肯
(其他部分大致吻合)

然后是中华联邦部分
在不管R2莫名国家元首天子和宦官专权的前提下
这上面提到EU和中华联邦都是为了对抗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进行重组的势力……(百科那个年表从根子上就没法成立了)

sagogolf 发表于 2017-11-28 07:21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華盛頓被幹掉了

gpx234mqx 发表于 2017-11-28 07:51

帕林马哲理 发表于 2017-11-28 08:27

发财就手 发表于 2017-11-28 09:09

武田赤音 发表于 2017-11-28 09:31

gpx234mqx 发表于 2017-11-28 10:03

发财就手 发表于 2017-11-28 09:09
鸡鸭死教团对CG世界的历史干涉有多大

CC不干涉的话,19世纪的布国第一次内战时是铁定分裂的

archcross 发表于 2017-11-28 10:05

发财就手 发表于 2017-11-28 10:07

amk4amk4 发表于 2017-11-28 10:18

本帖最后由 amk4amk4 于 2017-11-28 10:19 编辑

archcross 发表于 2017-11-28 10:05
看了这个我还是不太懂为什么布国皇族的命名方式那么不英不法不德,比如鲁鲁修和查尔斯是法国名,修老二是德 ...
因为现实的英国王室就是法国贵族征服了盎格鲁撒克逊诸王上位的外来征服者,然后又不断通婚引入荷兰、德国等国的异国贵族的后代,现任的温莎王室是德国后裔
当然按照这张年表不列颠连罗马行省时代都没有经历过。。后来突然冒出来的都铎王朝就很迷了233

风尘遗梦 发表于 2017-11-28 10:33

amk4amk4 发表于 2017-11-28 10:18
因为现实的英国王室就是法国贵族征服了盎格鲁撒克逊诸王上位的外来征服者,然后又不断通婚引入荷兰、德国 ...

为了引入亚瑟王传说,把不列颠诸王史虚构的历史当背景了,但是后面又编不圆呗。

风尘遗梦 发表于 2017-11-28 10:37

动画里那本历史书出现了好多次

OrianaThomson 发表于 2017-11-28 11:49

wangandh 发表于 2017-11-28 13:15

sagogolf 发表于 2017-11-28 07:21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華盛頓被幹掉了

还有挺多反转的
生下私生子的“童贞女王”(原文是处女王)
特拉法加海战在现实世界历史里战败的是法国
还有那个北南战争南方打着奴隶解放旗号作乱

dunkel_liebe 发表于 2017-11-28 14:35

wiki上的年表,EU的也有(参考阿基德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ode_Geass%E4%B8%96%E7%95%8C%E8%A7%80%E8%A8%AD%E5%AE%9A%E5%8F%8A%E5%B0%88%E6%9C%89%E5%90%8D%E8%A9%9E%E5%88%97%E8%A1%A8#.E4.B8.8D.E5.88.97.E9.A2.A0.E5.B8.9D.E5.9B.BD.E5.8E.86.E5.8F.B2.E5.B9.B4.E8.A1.A8





wangandh 发表于 2017-11-28 14:50

王留美 发表于 2017-11-28 15:06

wangandh 发表于 2017-11-28 15:16

王留美 发表于 2017-11-28 15:20

没记错的话是一两句话而已,别太看重了

真炮灰 发表于 2017-11-28 16:00

wangandh 发表于 2017-11-28 14:50
这里有冲突的地方是,上面写着日本没有发生黑船来航事件,而2L官方资料写着日本是被4艘布里塔尼亚舰船搞 ...

中文wiki的显然有问题,DC的这篇布国历史概述就是基于1的DVD的鲁路修的布国史讲座,其中第8回就是黑船来航(北南战争也在这回),此外后续作品里,如亡国的akito小说版里也都有提到黑船来航

wangandh 发表于 2017-11-28 16:14

本帖最后由 wangandh 于 2017-11-28 17:59 编辑

王留美 发表于 2017-11-28 15:20
没记错的话是一两句话而已,别太看重了
emmmmm……网上R1的册子不全,只有第一卷的……又找了个R1全DVD BK的种子,看了下,有价值的也就是楼上提到的鲁鲁修的历史讲座……基本与主楼内容一致
R2的册子倒是全的,但是提到种花联邦部分也的确是一笔带过

http://wx3.sinaimg.cn/large/717bcca2gy1flxv952vvnj21kw12hqv5.jpg

R1老皇帝讽刺均富制度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影射共产主义……没想到这STAFF脑洞大开真的就射腚成共产主义了……共产主义的国家元首天子+宦官专权,霓虹人这脑子是实在有点……

wangandh 发表于 2017-11-28 18:04

真炮灰 发表于 2017-11-28 16:00
中文wiki的显然有问题,DC的这篇布国历史概述就是基于1的DVD的鲁路修的布国史讲座,其中第8回就是黑船来航 ...

DVD BK那个讲座看了下……可以作为主楼内容补充部分的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真的是被当时布里塔尼亚公爵收买了这部分……
DVD BK和DC那个那册子都只写着富兰克林请外援的计划落空了(空振り),倒是度娘百科又凭空冒出个路易16的干涉军队被伏击翻船了的段子不知道哪里来的

cools 发表于 2017-11-28 18:47

本帖最后由 cools 于 2017-11-28 18:50 编辑

amk4amk4 发表于 2017-11-28 10:18
因为现实的英国王室就是法国贵族征服了盎格鲁撒克逊诸王上位的外来征服者,然后又不断通婚引入荷兰、德国 ...
确实完全无法自圆其说,如果按照设定中的历史脉络,布里塔尼亚应该是一个完全的凯尔特国家...绝对不会出现任何英语甚至古英语元素
甚至国名都不应该叫做Britannia(罗马称呼),而是不列颠凯尔特原始语中拟构的*Albiion或者*Pritanī(Albiion转写成了古希腊人对不列颠的称呼阿尔比昂Albion,而Prit的第一个辅音被拉丁语转写成B(ritannia),但p还保留在威尔士语中)
这段历史中所有的人名地名都应该是凯尔特化的,比如乔治是Siors,伊丽莎白是Bethan,亨利是Anraí甚至Eanruig;爱丁堡应该是Din Eidyn(-burgh是个典型的古英语词根),这种错位感具体表现出来对于熟悉现代英格兰的人会很有意思

感觉日本人做世界观设定对语言的敏感程度相比西幻一贯比较低,能看出来做这个设定的人对于上古历史将会造成多大语言变化完全没有概念,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sagogolf 发表于 2017-11-28 19:14

cools 发表于 2017-11-28 18:47
确实完全无法自圆其说,如果按照设定中的历史脉络,布里塔尼亚应该是一个完全的凯尔特国家...绝对不会出现 ...

說白了不就是......編撰的人歷史讀的不夠

sagogolf 发表于 2017-11-28 19:17

wangandh 发表于 2017-11-28 13:15
还有挺多反转的
生下私生子的“童贞女王”(原文是处女王)
特拉法加海战在现实世界历史里战败的是法国


我覺得吧,魯路修這個世界的設定如果要自圓其說,其實還蠻需要熟讀世界上的歷史的每一個部分的,要不然破綻太多了

archcross 发表于 2017-11-28 19:20

玖羽 发表于 2017-11-28 19:48

cools 发表于 2017-11-28 18:47
确实完全无法自圆其说,如果按照设定中的历史脉络,布里塔尼亚应该是一个完全的凯尔特国家...绝对不会出现 ...

日本人对外国了解的平均水平一直就在巴黎有铁塔荷兰有风车中国有旗袍和小笼包的程度

你在期待什么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7-11-28 22:36

直到R2才有飞天机体还有核弹,CG在科技树方面故意压低了设定的,打斗场面也就那么一回事。反而阿基德在战斗、画面上是没得黑的,其他的完全被鲁路修吊起来打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7-11-28 22:48

不需要和现实历史什么的无缝连接。特想吐槽一个月就倒在人型兵器之下...这个很扯淡的背景交代,当初就因为这点我放一边了,感觉太能YY了

另外CG的世界观本身就有很大的可挖掘性。三癞子也不可能让你都知道压箱底的资料情报,这些玩意还得留着日后分拆圈钱的

还有R1就看得出这片就不是主卖萝卜的,和萝卜相关的剧情可谓很少,绝大部分篇幅都留给了塑造人物上了。如果说讨论设定的话,倒是双貌的奥兹的贴吧好像有人爱专研这类,楼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PS:双貌的奥兹的协力有谷口和大河内,阿基德没有两人的参与,只是挂个名

风声雨声炒菜声 发表于 2017-11-28 23:04

cools 发表于 2017-11-28 18:47
确实完全无法自圆其说,如果按照设定中的历史脉络,布里塔尼亚应该是一个完全的凯尔特国家...绝对不会出现 ...

这个就涉及到语言学和民俗学的专业知识了,不单单是历史沿革上的差别,能看得出做这个设定的人没有(钱)请相关顾问来校正。

玖羽 发表于 2017-11-29 15:56

风声雨声炒菜声 发表于 2017-11-28 23:04
这个就涉及到语言学和民俗学的专业知识了,不单单是历史沿革上的差别,能看得出做这个设定的人没有(钱)请 ...

Sunrise没有钱你在逗我

就是不走心,请个设定监修根本没多贵,Sunrise的一堆动画都有设定监修

hououmon 发表于 2017-11-29 16:19

標題一眼看成塔希裡亞....

beer 发表于 2017-11-29 17:40

本帖最后由 beer 于 2017-11-29 17:42 编辑

风声雨声炒菜声 发表于 2017-11-28 23:04
这个就涉及到语言学和民俗学的专业知识了,不单单是历史沿革上的差别,能看得出做这个设定的人没有(钱)请 ...

相关平行历史题材的基本都这样,就算做得最好的高堡奇人(亚马逊电视剧版)细究起来也是一堆bug。
为啥呢,在这方面花功夫要投入十倍的精力,带来的额外观众或者他们的花费可没有那么多增长。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7-11-29 18:10

beer 发表于 2017-11-29 17:40
相关平行历史题材的基本都这样,就算做得最好的高堡奇人(亚马逊电视剧版)细究起来也是一堆bug。
为啥呢 ...

设定是让观众接受的,不能接受的即便你再完善也是吃力不讨好。能接受的也不会死钻牛角尖。

cools 发表于 2017-11-29 19:45

本帖最后由 cools 于 2017-11-29 19:54 编辑

风声雨声炒菜声 发表于 2017-11-28 23:04
这个就涉及到语言学和民俗学的专业知识了,不单单是历史沿革上的差别,能看得出做这个设定的人没有(钱)请 ...
只是没有这个心思而已
西幻写庞大世界观设定的,很多都把语言作为设定的重头戏,自己发明语言的也不少吧......托尔金这种大佬自己发明了几种语言;冰火的电视剧不但发明了好几种原作中提到的语言,甚至还为不同角色设计了不同口音;就连波兰的猎魔人系列也是(北方人类语和精灵语的差异,南方人类帝国受到精灵语影响的词汇,白狼经常嘴里冒的精灵语词汇,这些细节都能衬托世界观的历史设定)
也看过一些论坛上鬼佬自己写着玩的东西会很自然的注意到这些,比如诺曼征服时期逃亡到古普鲁士的撒克逊政权的P社游戏小说体战报,作者就把盎格鲁撒克逊古英语词根(-scir,-ceaster)和普鲁士地名(prosja,marien)联系起来重新命名了小说中出现的地名,有一种错位的文化代入感。有人想写维京人统治埃及的战报,也会先发帖讨论在诺斯语里可能怎么称呼埃及(最后模仿诺斯语里称呼阿拉伯的Saekland造了个词叫Suðrland)
我是感觉日本人的幻想世界观里语言设定一贯是缺位的,就像很多弹幕里经常笑的“全宇宙都说日语”,这种设定问题在他们看来根本不存在

风声雨声炒菜声 发表于 2017-11-29 19:46

玖羽 发表于 2017-11-29 15:56
Sunrise没有钱你在逗我

就是不走心,请个设定监修根本没多贵,Sunrise的一堆动画都有设定监修 ...

背景是日升,怪我眼拙,按这么讲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查了下你说的设定监修,我只找到一个设定制作的位置,设定监修这个职位能在哪里查到?

轮太 发表于 2017-11-29 20:08

风声雨声炒菜声 发表于 2017-11-29 20:09

cools 发表于 2017-11-29 19:45
只是没有这个心思而已
西幻写庞大世界观设定的,很多都把语言作为设定的重头戏,自己发明语言的也不少吧. ...

背景是日昇,以鲁鲁修播放的那个时候没道理请不起语系顾问,大概是不重视,或者是你说的没那个心思。
那么在亚洲这边属于欧洲幻想题材创作的作品里,有没有和你所提到的这几个例子一样重视文字与口音的地域性差别的?
冰火和杰洛特倒还好说,指环王的作者就别提了(几乎每个讨论文学作品的专有名词设计的地方都会提到他),这位是语言学家出身,特例中的特例,自然会注意到这些打基础的东西,也有这方面的优势。

PS:谈起自创语言,《星际迷航》里的克林贡语,《阿凡达》里的纳美语,这都是好例子,但好像扯远了,原本话题应该是鲁鲁修里的人名设定不符合其背景设定里的文化背景

发财就手 发表于 2017-11-29 20:13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翻译 神圣布里塔尼亚/神圣不列颠(Britannia)帝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