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的潮流的逆行者——罗技G533简评
本帖最后由 Gato_shin 于 2017-11-15 02:33 编辑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o0zqj6j20xc1e07da.jpg
罗技在G230/G430/G930这一波对耳机线更新之后,着实沉寂了好一阵子。然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改则已,一改就是翻天覆地。前一代上至旗舰G930,下至入门G230,无论是USB接收器,抑或耳机麦克风双3.5插头,都是以在电脑上使用为前提的。其中G230和G430倒还可以通过3.5插头在Mac上使用,没有驱动支持的旗舰G930连这个待遇都没有,被牢牢钉在了WindowsPC这个特定的平台上。
但在2017年11月时点的这条新产品线上,上至全新设计的G933下至小修小改的G231,不管是多模多连接还是单3.5插头,都是以跨平台支持,主机电脑通用作为卖点。在PC式微主机回暖移动抬头的大潮流下,可谓是顺理成章。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品线中这款G533就显得愈发的醒目:仅支持WindowsPC平台;内置可充电锂电池;USB接收器;不提供任何其他连接方式……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特性与G930有着太多相似之处。然而G533这个编号却又无时不刻不在提醒我们,它的定位已经不是当初的旗舰。那么这款带着前代旗舰特性的中端产品,究竟与其前辈有几分相似,又有着怎样的不同?怀着这样的心情,我拆开了来自外设天下众测活动的快递箱。
*前文所述G231与G930,以及后文提及部分,可参考我之前的文章《一抹熟悉而又不同的橙色——小评罗技G231PRODIGY游戏耳机》。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dwdwyj21e01e0dru.jpg
较之前辈,G533的包装不再有夸张的半边透明,但也空出了一个完整的正面放官图以及一个完整侧右侧面醒目地标注型号。其实不只G533,这代的旗舰G933都不再有半透这种待遇——应该是简化包装缩减成本的关系,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cr7dqj21e01e0gvu.jpg
背面着重描述了几个主要的卖点:7.1声道(虚拟)、15小时/15米、可拆洗耳罩。左侧面则是规格表。顺便提一下,前辈G930的规格是10小时,本代旗舰G933是8小时(关灯)。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f95osj20xc1e0gtk.jpg
从规格上说,G533(以及上面的G633和G933)的单元虽同为40mm,但描述中多了“Pro-G”,相信是调音方面的变化。而这个阻抗值……对于一个纯无线耳机而言大概也就只有个写着玩玩的作用吧。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epbxnj21e00xcdqh.jpg
底面是各种杂项说明。只支持Windows,只支持Windows,只支持Windows。很重要所以说三遍。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go3c9j21e01e0am3.jpg
较之G933和G633的正面打开方式,G533顶面拉出内盒的方式逼格就差了很多(和下面的G231一个待遇)。同时因为没有G933那样的接收器收纳设计,于是就只能直接摆在正面了。接收器上的G字标大概是这个角度唯一让人感到愉悦的部分了。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fxombj21e00xcgrh.jpg
抬起中央的纸板梁,可以看到除接收器外,充电线和各种纸质文件也藏身其中。这种摆放方式和G231有点接近,但是通过纸板梁包裹,更美观一些。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hvtsuj20p011idnt.jpg
接收器正面只有一个G字标,镜面的外观质感很不错,不过指纹收集器怕是跑不了了。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hc94gj20xc0m847w.jpg
大概是担心全镜面太滑不好插拔,背面设置了一块橡胶垫,好评。不过白字印刷的各种序号和认证标志略密集恐惧。
http://wx3.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j3r27j21e00xcwm6.jpg
两米长的USB线又粗又硬,应该是出于充电速度的考量。但这也会让边充电边使用的体验变得非常差。不过好在G533续航够坚挺,所以这种尴尬情况应该不会很多。插头上也做了G字标,品质感Up。
http://wx3.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jvhexj21e00xctgu.jpg
全部内容合影。纸片就不单独拍了。东西比本代旗舰G933是少,但和前辈G930比数量倒是没少。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ikgn2j20xc1e010i.jpg
主角单独亮相。G533上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黑。非要加以区别的话,就是暗的黑和亮的黑。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l15ljj20xc1e0n2k.jpg
耳罩侧面和耳罩周围的一圈是镜面材质,是为亮的黑。而整个耳机的其他塑料部分和耳罩侧面的G字标采用磨砂材质,是为暗的黑。
这里想要多啰嗦几句:前代,甚至于更前代(G35)的G系耳机线(到勉强算这代的G231),从上到下都是一个设计,全靠细节和功能分高低。而到了这一代,上面的G933和G633一个设计,下面的G233和G433一个设计,G533独占一个设计。是的,G533独占一个设计,愈发令人深感其在产品线中的与众不同。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kco0yj20xc1e0jxu.jpg
漂亮的镜面,同样跑不掉指纹收集器的命运,强迫症杀手。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mkrnsj21e00xcdp1.jpg
耳罩旋转关节上有G533的文字标识,通过材质的差异来表现。和前辈G933的橙(字)灰(底)撞色取向全然不同。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lqzhrj20xc1e0474.jpg
头梁的伸缩部分有刻度标记,却没有数字标识。较之都没有的入门级产品,和二者都有的旗舰产品,不禁对罗技的分级定位之分明哑然失笑。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obuz5j20xc1e010y.jpg
照惯例,耳机的主要功能和控制都集中在左耳,包括电源开关、可折叠的麦克风、音量调节波轮、充电口(这张看不到)和一个G按键。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nodfyj20xc1e0gtt.jpg
打开电源,蓝色的机械指示和绿色的指示灯,是G533上极少黑以外颜色的位置。拨动开关也和两款旗舰的按键开关有所区别。其实要我说的话,我其实是更喜欢拨动开关的,快速,准确。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qiw1ej21e00xcgyh.jpg
左侧耳罩下部的开口照例是充电插口,照例是MicroUSB。只不过插入方向和G930翻了个个儿,盲插的时候着实不习惯了几天。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pwqc9j21e00xcjz8.jpg
G按键上有鳞状的纹理,触感明确,大小适中,和音量调节的间距也足够不会误触,手感也不错。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peguqj21e00xc454.jpg
耳机在打开的过程中有两个段落感,一个是完全收起的位置,另一个是解除自动静音的位置。设计之用心可见一斑。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qyov8j21e00xc0vn.jpg
麦克风前端外侧有降噪用的集声孔。罗技所谓的“心形”拾音范围就是通过对外侧信号的降噪实现的。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sgannj21e00xcgok.jpg
内侧的防喷罩边上照例有一块空白,是静音指示灯的保留位置。除前面的两处以外,这个红色的指示灯是整个耳机上最后一处黑色以外的部分了。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sy89pj21e00xcgp1.jpg
麦克风前端可以向前拔出。伸缩设计使得收起时不会看上去太影响观感。顺便这一代的G933/G633同样采用了伸缩麦克风设计,下面的G233和G433就变成粗暴的直接拔掉了……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thwv7j21e00xctc0.jpg
整个圆柱形的麦克风外管都是硬材质不能弯折,而伸缩的部分是可以弯曲的金属软管。这样就可以将麦克风对准嘴部,也算是造型和功能性的一个折衷吧。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u16mpj21e00xcwnn.jpg
耳罩本体采用了网布表面,可以拆下清洗,透气性也比皮耳罩好一些,更没有碎裂脱皮之虞。但相对而言,隔音性略有不足。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oycvvj21e00xctg1.jpg
耳罩旋转关节内部有同色印刻的L/R标识,不过对于有麦克风的游戏耳机而言,这个东西基本也是为了有而有吧。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rhl7jj20xc1e046v.jpg
右侧耳罩外侧的镜面盖板逆时针旋转后可以取下,这时就可以看到内置的锂电池。控制放左耳电池放右耳也是G系列的传统了。你问我为啥知道?因为我给G930换过电池啊……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s1fvrj21e00xcjxh.jpg
虽说有环保法规之类的种种压力,但是你跟我说设计这么一个好拆的设计只是为了让用户方便回收锂电池说实话我是不太信的。不过看过这块锂电池和3枚AAA爱乐普的尺寸对比之后,你们大概能明白我想说什么。估计设计师最初应该是也考虑过这样的设计吧。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n5cvoj21e00xcdl8.jpg
头梁顶部也有醒目的G字标,和接收器正相反的材质构成,细节之用心又见一斑。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v3c9aj21e00xcwla.jpg
头梁内测也同样是网布包裹。不过这部分似乎就没办法简单的拆下清洗了——G533使用了六角梅花螺丝,这工具大概不是谁家都会常备的。网布下包裹的似乎是记忆棉,支撑感更舒适。
G533的外观看得差不多了,也是时候请出前辈G930同台了。
http://wx3.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w5s7pj21e00xctd1.jpg
头梁顶部的G字标和型号标,可以看出设计取向的不同。G930的头梁虽然更宽,但实际支撑部分的海绵宽度却并没有。
http://wx3.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wo4roj21e00xc770.jpg
刻度和数字标识。有刻度和数字标识的话,就不用戴上摘下的调了。但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固定在家用的一般不需要反复调,而这个耳机设计说实话也不太方便带出门,虽然确实方便一些,但用处有多大,我觉得很难讲。只有刻度线的话虽然没数字标识直观,但至少记得自己用的刻度数的话还是可以快速调整、确认的,所以这个缩水的地方影响还好。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xaae2j21e00xcgs6.jpg
两者都有镜面零件,但是位置却完全不同。G533的按键数量较之旗舰,被缩到聊胜于无的一个,但比起一个都没有的4系和2系,也只能说是局限于定位了。但讲良心话,但凡能在键盘鼠标上解决的功能,我是绝不会设到耳机上的,抬手这一下再快再准也比不过直接键盘鼠标上按吧……而G930上独立的环绕声开关(还是拨动开关)被取消了是我感到最遗憾的地方(顺便这个开关在G933上变成了按键开关)。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y0ifyj21e00xcdla.jpg
G930原配的是人造革头梁,经过岁月的洗礼早已不堪重负碎裂剥落,于是我在更换时索性将其换成了网布包裹的(流用自G430)。不过G533的头梁海绵(应该是记忆海绵)弹性和支撑性明显优于前代。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zb95oj21e00xc7a1.jpg
得益于伸缩设计,麦克风收起状态的G533显得更为和谐、内敛。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yor1sj21e00xcws1.jpg
而头梁部分钢板染黑也让G533的颜色一致性更好,设计师在外观上着实是花了心思的。
http://wx3.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zy4lcj21e00xcgv5.jpg
人造革耳罩软,触感好,隔音;但同时热、不好清理、寿命堪忧;和网布各有优劣萝卜白菜。而给G930配橙色头梁的原因,正是耳罩内这闷骚的一圈橙色(笑)。其实G930的耳罩已经换过一次了,下次再换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索性考虑也直接换成骚橙色呢?我觉得这个可以有。而挡在单元前面的网布,G533来的要比G930更透一些,G533能直接看到单元而G930只能看到一个圈,相信也是调音方面的考量。
欣赏过外观和与前辈的对比之后,自然就该拉出来遛遛了。把接收器插到前辈的底座上……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un5cij21e00xcteq.jpg
好像还不错,唯一的问题是G字标倒了……真不知道设计师怎么想的,正常也没让人把接收器朝上插的地方吧……不过既然效果不错……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vnksej21e00xctgv.jpg
前面说过G533的配件数量没比G930少,但是这个充电底座个人觉得是罗技最棒的设计:接收器拉到桌面加强信号;一口两用接收器充电两不误。所以G533少了这个配件不得不说是最大的遗憾。既然是遗憾那就必须弥补咯,嗯。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9q79vj20ry0kunch.jpg
插上电脑,最新版G驱动自动识别出G533,同时主界面上就有电量和续航时间的显示。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8w0qxj20ry0kudum.jpg
唯一的按键默认是麦克风静音。还记得我前面说环绕声开关取消了我很不开心么?还等什么,果断改成环绕声开关。
http://wx3.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bakuzj20ry0kuk1s.jpg
电池页面有更详细的电力数据,不过并没有像鼠标那样给出节电之类的设定可供调整。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c4ge0j20ry0kuqbl.jpg
调音台里有无音频输出时延时关机的选项,但说实话这个选项放到电池页面是不是更合适一些呢?
左侧是类似鼠标一样的多种预设,而且耳机内提供了片上存储,可以将一种调音设置存在耳机内方便(在不多的机会下)带出门使用。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ak4m4j20ry0kun79.jpg
环绕声设置页面,右边是各声道的音量平衡和试听按钮。左边则给出了音效的几种选项可供选择,分别是:
房间模式:DTS7.1、FPS、罗技认证录音间;
超级立体声模式:前方为主和广域。
这里要说一下环绕声模式的支持。G930那一代(包括G430)支持的是Dolby音效。然后到了这一代加入了DTS的支持,但Delby音效的支持只在G933和G633上保留了。这两个型号可以在两种音效方案之间切换。而下面的G533、G433就只有DTS可用了。这里不得不再感叹一次罗技刀工之精湛,跟黄老板不遑多让啊。
http://wx3.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nd90dcj20e60g0wf1.jpg
选项里还有一个额外的设置就是在关闭调整音量时的哔声提示,不过要升级固件之后才可以使用。
调整完毕,先冷静一下……嗯?
因为Windows系统只能有一个默认的音频输出设备,所以除非手动指定设备,否则非默认设备中应该是完全没有声音的……嗯,这个大家都知道,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底噪。
其实底噪正常不该在说耳机的时候说,但无线耳机的话情况就又不太一样。G930的底噪是基本听不出来的程度,但G533就相对明显一些,不过也就只停留在“有”这个程度,以我的标准离“大”还很远,在游戏里应该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算是一个小瑕疵吧。
于是时不我待,把设置调成FPS,出发跳伞去吧。
http://wx3.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o59ma8j21jk0v9tow.jpg
不过遗憾的是,跳伞并没有原生提供多声道环绕立体声设置,游戏中实际听到的环绕声效果应该是使用罗技驱动中的算法计算而来。声场的宽广度和定位较之二声道立体声的确是有了较大的提升。(环绕声开关的作用这时候就出来了,方便对比。)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o6kxtuj21jk0v9b29.jpg
尽管如此,其临场感仍然强大。游戏中多次在房间里扫荡时,听到楼下开门上楼梯的脚步声,迅速放慢脚步蹲好隐蔽地点发起偷袭成功,都应该归功于它。
http://wx2.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o828utj21jk0v9hdt.jpg
碍于水平问题,即便手握海景房外加G533助力,鸡还是没吃成。那索性换个原生支持环绕声的游戏吧,这次我们玩2B小姐姐。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o268d8j21jk0v9hdt.jpg
3A大作再没有原生环绕声支持也就别出来卖了。游戏只有在侦测到环绕声设备时才会给出环绕声选项供选择。
http://wx4.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o4f22wj21jk0v9wr0.jpg
而在与原生的环绕声支持配合下,G533带来的临场感更上一层楼。Very Hard模式下被任何一个小怪摸一下都可能是致命的,而有一个足以听声辩位的声场辅助,意外跑尸体的次数明显减少,清起怪来也更有信心了。
然后姑且也说说音乐表现。按说买这个耳机的人但凡听音乐的,应该都另有听音乐的耳机吧……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o3mxogj20dw0dw0ve.jpg
试听曲一下就暴露了死宅属性了(笑)。开着环绕声的话,不管怎么调,强行拉大声场的痕迹都很明显——虽然在游戏里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尽管罗技认证录音间那个调调还有那么点意思,但用上混的环绕听交响还是别闹了。这个说到底是软件算法的问题,倒不能算是硬件的锅。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o35q06j20dw0dwnba.jpg
没有《僕らの戦場》听我要死了……
啊不对,至于说关掉上混的情况呢?
还记得前面我说过,G533这个40mm单元比G930多了个Pro-G标注么?事实证明罗技收购了UE没白收购,其对耳机调校方面的经验肯定是对罗技做耳机大有裨益的,G533的纯二声道表现比G930还是有明显的提高的。对于那些不烧的,尤其是没有单独的解码器和放的同学来说,应该不至于说是不能接受。非要找个对比的话,价格一半的Live2直推基本可以干赢这货,配个大法家的放就可以来回摩擦了。
但话说回来,G533是什么呢?罗技G系列无线环绕声游戏耳机。敲黑板,游戏耳机。游戏环境中临场感的渲染比起发烧那点玄学重要太多,而G533在这一点上完成的并无需要被指摘之处。不支持Dolby环绕声效算是那么一点点遗憾,但DTS的表现我认为已经足够好。虽然在音乐表现上较G930有进步,对于不发烧的玩家来说偶尔听个MP3没有问题,但底噪控制不够完美却不得不说是个减分项,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固件更新中加以优化。配件方面碍于定位,并没有配备接收器延长线充电线二合一底座略有遗憾,充电线材也较为粗硬但优秀的续航和信号掩盖了这方面的不足。总体而言,瑕不掩瑜,G533这个在主机化、移动化潮流中坚守PC平台的逆行者,不为时事所动,不忘初心专念Windows平台游戏,交出了一份堪称优秀的答卷。
不多废话,我跳伞去了,不知今晚吃得到鸡不?
http://wx1.sinaimg.cn/large/541fe6f7gy1fli5o0h1hmj21e00xc7b5.jpg
总的来说,值这个钱?同价格水平,还有什么竞品么。优缺点? 蓝牙我还是挑个便宜的魅族算了,对音质没要求听个响的程度,大耳还太重了。 其实在ps4上也能用的,我就用过几次,当然不支持环绕
—— 来自 Sony G8142,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1.3.2.1-play 既然是楼主的罗技贴我顺道问问,现在罗技的鼠标如果不接受G900那个左右对称的设计,最好的还是G700s么? 正在用,两个缺点:底噪和阻尼,前者尤其讨厌 暗铁 发表于 2017-11-15 11:51
既然是楼主的罗技贴我顺道问问,现在罗技的鼠标如果不接受G900那个左右对称的设计,最好的还是G700s么? ...
限定无线?一定要MG?
不限定无线的话G502RGB啊(就是有点重)
不限定MG但要无线的话G603/403无线/703啊
又要无线又要MG……那可不是只有700s了 Gato_shin 发表于 2017-11-15 12:40
限定无线?一定要MG?
不限定无线的话G502RGB啊(就是有点重)
不限定无线,要MG,看起来是502比较合适,但是502据说那滚轮普遍有回滚? 本帖最后由 Gato_shin 于 2017-11-15 12:53 编辑
jxyy2002 发表于 2017-11-15 09:38
总的来说,值这个钱?同价格水平,还有什么竞品么。优缺点?
正价有点坑,有活动可以入。
无线稳定性较前代大有改善,钢厂灯厂败家眼都有竞品,不过都比它贵——但是那些应该都是瞄准G933干的。
不过等等,国行G933是不是还没上?我看官网上还特么是G930,神特么1499……停产这么多年了逗谁呢……
优点么,续航稳,全网布好清洁不怕爆皮,信号稳定性秒杀友商,音效妥妥的音质凑合。
缺点是,太低调(灯都没),没有3.5连接(不能接手机掌机),底噪略闹心,配件缩水需要自己咸鱼一个G930的底座配着用。 dark_saber 发表于 2017-11-15 10:54
其实在ps4上也能用的,我就用过几次,当然不支持环绕
—— 来自 Sony G8142,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 ...
PS3不能做游戏音频输出,但是可以做语音设备,能响能说话。PS4我没买,大法这是放宽USB设备限制了?
物理上说是2声道啊,环绕全靠算法虚拟。PS4又没驱动当然二声道呗。 ArowRocher 发表于 2017-11-15 12:27
正在用,两个缺点:底噪和阻尼,前者尤其讨厌
我严重怀疑这个网布耳罩就是故意的,放点外界噪音进来盖掉底噪,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不过说实话,游戏激烈起来我是没闲心管底噪的,只有发呆时候就明显了。
阻尼你是说音量滚轮么?G930也差不多…… 暗铁 发表于 2017-11-15 12:46
不限定无线,要MG,看起来是502比较合适,但是502据说那滚轮普遍有回滚?
滚轮自身太重,加工精度稍有偏差的话是会有回滚(你想象一下偏心轮)
可能我信仰比较足只有一个偶尔(真的是偶尔)有一两行程度的回滚,客服说他们判断回滚的标准是6行(别传)
当然不在乎保修的话,换个G900的滚轮(轻,胶面),基本解决G502所有问题。 Gato_shin 发表于 2017-11-15 12:51
我严重怀疑这个网布耳罩就是故意的,放点外界噪音进来盖掉底噪,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不过说实话,游戏 ...
阻尼是说两个旋转起来放飞自我的耳罩
玩游戏还好,不玩时太打扰了 ArowRocher 发表于 2017-11-15 13:04
阻尼是说两个旋转起来放飞自我的耳罩
玩游戏还好,不玩时太打扰了
后一句是说底噪,走路打字匆忙 Gato_shin 发表于 2017-11-15 12:48
正价有点坑,有活动可以入。
无线稳定性较前代大有改善,钢厂灯厂败家眼都有竞品,不过都比它贵——但是 ...
那么,如果不需要无线,是不是433就足够了?也有低噪的问题吗 耳朵大的戴这个久了会不会夹的疼?吃过930的亏,很在意这个。 cosx 发表于 2017-11-15 13:47
耳朵大的戴这个久了会不会夹的疼?吃过930的亏,很在意这个。
感觉这个的头型设计比930大一点。
我耳朵不算大耳垂稍微大一点倒是没觉得这俩有啥问题。 jxyy2002 发表于 2017-11-15 13:31
那么,如果不需要无线,是不是433就足够了?也有低噪的问题吗
有线耳机有没有底噪取决于你输出那边啊233
但是433 533 633是三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你说够不够么……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了解,罗技的4系耳机一直是2系耳机加USB声卡的产物。去掉声卡就是一3.5插头的耳麦。这一代更是可以把耳麦的麦拔掉用线控麦当手机耳机用(希望没记错)。(虽然633也能,但你真打算用耳麦而不是线麦打电话?)
所以就音效目的而言的话,433我是不推荐的…… ArowRocher 发表于 2017-11-15 13:04
阻尼是说两个旋转起来放飞自我的耳罩
玩游戏还好,不玩时太打扰了
原来说这个233
G930在轴那里垫了个胶圈,结果现在反倒有点涩……各有各的毛病啊233 我感觉带着有点重,除了语音之外基本吃灰了。 非常细心的测评,赞楼主一个。
目前是E5加大法MDR-1000作为打游戏的配置,看到一半都有点心动了,但是看到有人说底噪感人.....不好意思我psss。经常喜欢玩不同游戏中途停个几十分钟刷网页,这期间要是有底噪相伴想想真受不了。
看来我再研究一下开放式大耳+AntLion ModMic 4.0的解决方案吧。要是能兼顾听歌和游戏,没有无线这点我都不会太在乎了。
说实话一直有种游戏耳机音质很差,麦克风勉强能用的印象,看了楼主的帖子,发现随着时间有些厂家还是有进步的,这点很欣慰。(再看看某些厂的骗钱货,叹气,除了上灯和凹造型别的什么都不会,叹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