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ieLeonhart 发表于 2017-7-31 14:33

(巨学)谏山创在画巨人前看过不少存在主义的书吧

本帖最后由 AnnieLeonhart 于 2017-7-31 17:43 编辑

在巨人故事进入收尾的阶段似乎至少主题已经明确了:选择和自由,世界的残酷和人生于其中的意义。
借利维莱纳团长等无数人之口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选择前不能确知后果,选择然后承担后果就是自由。可以说相当存在主义了。
玛利亚墙万岁冲锋前团长那番前人的死毫无意义需要我们赋予其意义的嘴炮更是露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8616/answer/80532141
来源:知乎
作者:logo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世纪中叶的哲学流派,把语言概念无法完全表达的人的存在的绝对独特性,推到了第一层次。

在19世纪丹麦思想家克尔恺郭尔的学说中,就具有存在主义的思想根源。克尔恺郭尔引入了存在的概念,以表达人在世界的自我(内部)存在的意识。物质的外部存在是一种“非真实的存在”,获得存在,是进行决定性“存在选择”的前提。通过选择,人从环境的外部因素所决定的内省感觉的存在,向唯一的、独一无二的“自我”转变。   

克尔凯郭尔区分了个性向真正存在发展的三个阶段:美学阶段——受到愉悦倾向的控制;伦理阶段——指向责任;宗教阶段——指向崇高的受难,把人和“拯救者”等同起来。      

20世纪的技术、科学和道德的进步,进而转变为世界大战和极权制度的噩梦,由此产生的悲观主义观点,成为存在主义成长的土壤。在与法西斯作战期间,正是存在主义的鼎盛时期。存在主义的基础是,摒弃传统观念,号召人们做出真正有利于人的真正价值的选择。 习惯上把存在主义分为宗教的和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宗教的和较为早期的存在主义代表有: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马塞尔。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达到鼎盛,其代表有萨特和加缪。

宗教倾向的存在主义,具有非教会的特点,接近托尔斯泰的学说。例如,马塞尔把上帝理解为“绝对的你”,是最亲密和最可靠的朋友。      

存在主义的基本问题是人的精神危机的问题,人为了走出困境而作出选择的问题。危机的特征,可能是以下一些概念,如:恐惧、“存在主义的焦虑”、厌恶、苦闷。“在人的面前,突然出现了前所未知的张着大口的深渊。人曾经平静的生活,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苟且偷安,无所作为。现在不再平静,开始追求人内心中存在的真实律令,开始冒险作出决定,并无成功的保障。”这就是“真实的存在”。宗教的存在主义,是平静的悲剧式的存在;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是无望的悲剧式存在。      

我们以加缪的中篇小说《局外人》为例加以说明。存在主义是20世纪得到广泛承认的唯一哲学,其艺术方法和科学方法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存在主义最恰当的体裁是小说和政论。加缪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叫梅尔索,他抛弃了资产阶级的一切虚礼客套。小说以第一人称形式叙述。梅尔索坦承,坐在母亲棺木前守灵,这太无聊了。母亲去世前,就住在养老院,因为儿子无力养活她。葬礼结束的第二天,梅尔索若无其事地与女友做爱。此后,他又和依靠妓女供养的人做了朋友。最后,他又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在阿尔及利亚)。在法庭上,他的“恶行”昭然若揭,被判处了死刑。加缪为何选择“局外人”作为小说的主人公,选择梅尔索的意义何在?意义在于,他想和人们用一种没有虚伪和虚礼的语言进行交流,但结果是不可能的,因为创造语言的目的,好像就是谈论虚礼,说出虚伪的话语,所以,他注定沉默,不被周围的人所喜欢,只能内心独白。加缪并不责备,也不为“局外人”辩护。这个人作出了孤独和死亡的选择,为了真诚,为了展现自“我”。没有宗教信仰,没有爱,这使得梅尔索的立场变得更加无望和悲惨。但是,《局外人》这部悲剧小说,要比寓言小说《鼠疫》有趣的多。《鼠疫》的题材和涵义是,一些人从鼠疫流行的城市(指法西斯国家)逃走了,一些人留了下来,希望拯救他人。

加缪最喜欢的主人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中的基里洛夫,此人也做出了可怕,但是诚实的存在主义选择:自杀,因为不相信上帝和善良的道德。存在主义是生活的哲学。在这个涵义上,它和分析哲学具有鲜明的对立。分析哲学也和存在主义一样,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影响的时间要持久的多。作为哲学流派的存在主义,终结于20世纪60年代,而分析哲学存在至今。试概括对比20世纪的两大思想流派:
存在主义:奉行传统的哲学价值,主要是存在与道德,指向现实生活和个性,指向直觉积极的生活立场。

分析哲学:坚决拒绝传统的哲学价值,主要是语言和认识,忽视生命和个性的,哲学价值指向逻辑学究哲学家的立场。   

有趣的是,两种流派的创始人,都和最后一点根本不和。海德格尔绝对是一个学究式的人物,而维特根斯坦完全是一个个性古怪的人。      对文化来说,广义的双语制最为典型。文化通过对知识的立体感觉,来弥补知识的不足(洛特曼 互补原则)。所以,这样对立的流派,在文化困苦的年代,一起为文化服务。

20世纪60年代末期,存在主义完全转变为轻松读物、长篇小说和电影的形式。如萨坦.法布里的《第五印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党卫军分子逮捕了匈牙利小城的普通市民。为了摧毁这些人的意志,党卫军分子说,如果他们都能打游击队员一记耳光,就释放他们。游击队员已经被折磨得伤痕累累,鲜血斑斑(游击队员的形象,类似十字架上的耶稣的形象)。没有一个普通市民能够跨越这一步,虽然此前他们都说自己热爱生活。只有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老人同意这样做,他在啤酒店的表现,很值得怀疑。这样,他直视游击队员,在对方满是血迹的脸上打了一下,纳粹分子把他放了。此后,观众知道,这个人的生命不再属于他自己了。他在城里积极组织营救犹太孩子。没有他,就没有这些营救行动<-------------------------某人和某人   

再例如西德尼.波拉克的《神鹰三日》。主人公在中央情报局的分析处工作,是个语文学家。一天,他发现同事全部被害。他利用自己的分析技巧,开始和未知敌人斗争。如果不是电影独特的结尾,这就是一部普通的侦探片。电影的结局是,谋杀者和牺牲者最终见面了,但他们彼此不再需要对方了,他们平静地说,每个人都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某主角和某主角

CIV5 发表于 2017-7-31 15:15

欧阳明 发表于 2017-7-31 15:42

CIV5 发表于 2017-7-31 15:15
哲学思潮随着历史波动很多思想已经融入了现代生活,一般人不需要特别系统学习,脑子里就被灌输了很多哲学观 ...

简称常常自打脸而不觉

macos 发表于 2017-7-31 16:13

没有未来的未来 发表于 2017-7-31 16:18

本帖最后由 没有未来的未来 于 2017-7-31 16:24 编辑

记得知乎上有一个muv-luv相关的回答说 巨人照搬muv luv部分世界观和设定

找到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09092/answer/40800799

candygunbilly 发表于 2017-7-31 16:33

不是最普世的反抗极权么?哪有这么哲学

——发送自S1 Pluto 3.0.8

CIV5 发表于 2017-7-31 16:40

mdcdx 发表于 2017-7-31 17:19

candygunbilly 发表于 2017-7-31 16:33
不是最普世的反抗极权么?哪有这么哲学

——发送自S1 Pluto 3.0.8

你是剧情后期才知道有这么回事

剧情前期就是人类探索自身存在的主题

田多宇光 发表于 2017-7-31 17:35

如果真看过那估计巨人的剧情会更加成熟吧

水無燈里 发表于 2017-7-31 20:05

沒你吹得這麼高

20160316 发表于 2017-7-31 20:18

zadn 发表于 2017-7-31 20:22

thoutzan 发表于 2017-7-31 21:32

二创不见得文字功底比其他漫画家强,但是文学素养是不错的,至少是能让我这个年纪的人看得下去的
现在回过头去看当年那么喜欢的长篇龙珠火影钢炼,都是没法看下去的

AnnieLeonhart 发表于 2017-7-31 21:54

再回头看看,我觉得不是我想多了
一点两点就罢了,这满坑满谷的关键词和观点,说没受点影响我不太相信
这年头看过点哲学书也没啥了不起啊,何况萨特这么明星的大路货

这张就是“存在先于本质”的具象化吧,虽然是假一个没文化的家庭妇女之口
http://imglf.nosdn.127.net/img/aXZ3MWNjTEdBRUJLMXZTbUQyVmthSzF1MFVIMHBwalBIRHllQTlnb3czMXFwaUc4eStZQzl3PT0.jpg?imageView&thumbnail=1680x0&quality=96&stripmeta=0&type=jpg

c402057770 发表于 2017-7-31 21:55

zadn 发表于 2017-7-31 20:22
存在主义比谏山创娘炮多了

别闹,萨特是一战堑壕地狱里活下来的,加缪参加了二战的地下抵抗组织,海德格尔就是一直是当教授好歹也是生活在素号铁血的德三,这些人怎么会比一平成废物娘炮?就算是开玩笑人道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之间的区别也不是这个词能形容的

c402057770 发表于 2017-7-31 22:00

当初不是还有人猜测op的“D的意志”是暗喻尼采的“权力意志”吗

a8610853 发表于 2017-7-31 23:40

其实巨人是存在主义也没啥特别的,日本的文艺作品无论一般文学还是ACG还是电影,主流就一直是存在主义。

CIV5 发表于 2017-7-31 23:42

zadn 发表于 2017-8-1 00:05

dirgelegend 发表于 2017-8-1 07:30

他知道闫老西?

— from OnePlus ONEPLUS A3010, Android 7.1.1 of S1 Next Goose v1.2.1

Archlich 发表于 2017-8-1 11:06

九十九忍 发表于 2017-8-1 15:07

痛苦,几乎都是痛苦

买犁头剖你 发表于 2017-8-1 16:22

macos 发表于 2017-7-31 16:13
存在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存在

赏袁大头(举起右手翻一下)10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巨学)谏山创在画巨人前看过不少存在主义的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