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买水货都是二手真爱饭啊,呵呵
三桑 Note2 续航杠杠 de,成了真爱粉。现在一代不如一代。提不起精神。 lovepenny 发表于 2017-7-10 11:23
这价钱应该是美版吧?话说美版为啥特别便宜?
----发送自 samsung SM-G9200,Android 7.0 ...
北美有活动,是个智能机就能抵扣200刀。 新闻不是说棒子要回家了
—— 来自 ZUK Z2121, Android 6.0.1上的 S1Next-鹅版 v1.2.1 中关村的三星展示厅这俩月直接装修了,
店面只保留维修柜台。
当初其实S7E时口碑还是不错的。
贵点,外观够惊艳,也值回票价。
结果BOOM7直接把口碑砸透了。
S8至今只见评测不见人用。
周围中老年人里边,上一台大都用的NOTE2-4,
现在口碑也远不如华为。 谁给一个4500的s8淘宝店的链接,不要美版 note8改回双卡+tf卡我就买首发 melvin117 发表于 2017-7-9 13:44
和国产旗舰比当然很少, 和爱疯比也是.
但和别的安卓旗舰比就很多了 ...
除了国产和三星以外的安卓旗舰不都是others么,我就听说过htc和索尼。 被充值了,买了一个港版s8 64g 4400但愿不要翻车 赶紧跳跳跳我好把手上的
s7换了 续航有点尿崩了 博叔 发表于 2017-7-9 18:19
所以说国产废物们什么时候能不搞抢购不搞噱头敞开供应?
去京东看了一圈,菊花P10、Mate9基本都是下单就到,荣耀系这种一开始模仿小米起家的V9和9也全部是直接下单即可,虽然有个把颜色得过两天才能到货,当然你要做好抽奖的准备~
lzs631127 发表于 2017-7-12 12:40
被充值了,买了一个港版s8 64g 4400但愿不要翻车
4400是港行吗?还是港水? 看了眼hk价格,s8 64 4900,s8+ 128 5900港币了 刚看到新闻说两个月全球一千万,大陆三十万,这战斗力 lj205 发表于 2017-07-13 07:23:12
4400是港行吗?还是港水?港水吧我4300买的港水
-- 来自带麻将脸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angel13th 发表于 2017-7-13 11:39
刚看到新闻说两个月全球一千万,大陆三十万,这战斗力
说明国内的生态环境成功了,软件通用也能形成一堵墙围给你看 国际大厂在国内都死光了,静等iPhone。。 john 发表于 2017-07-13 11:52:38
说明国内的生态环境成功了,软件通用也能形成一堵墙围给你看全家桶太可怕了
-- 来自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RE: S8在国内销量如何?
本帖最后由 gane1010 于 2017-7-14 11:27 编辑angel13th 发表于 2017-7-13 11:39
刚看到新闻说两个月全球一千万,大陆三十万,这战斗力
全球980万s7同期是1200万 开卖前不少人奶s8销量会比s7高 s7系列销量5500万 不知道s8能到多少 dab23 发表于 2017-7-14 11:25
和软件有什么关系,你三星买来装的APP和其他国产安卓APP有区别?
定制rom的后台控制能力,流氓太多了 angel13th 发表于 2017-7-13 11:39
刚看到新闻说两个月全球一千万,大陆三十万,这战斗力
正常,在中国大陆除了苹果其它外资品牌都是otehr的份 jestime 发表于 2017-7-14 11:33
定制rom的后台控制能力,流氓太多了
为啥不是S8自身太弱没有吸引力呢 素还真 发表于 2017-7-14 11:45
为啥不是S8自身太弱没有吸引力呢
s8除了rom,其他都很好啊 jestime 发表于 2017-7-14 12:14
s8除了rom,其他都很好啊
除了屏幕其他都没什么吸引力啊 刹帝利 发表于 2017-7-13 11:46
港水吧我4300买的港水
-- 来自带麻将脸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4400应该是港行,周六香港直接买的,时间紧没选最便宜的店,含刷卡点数也就4500 jestime 发表于 2017-7-14 12:14
s8除了rom,其他都很好啊
现在手机的销量又不是靠堆料堆的,普通消费者谁对这些感兴趣
品牌形象最重要,但是三爽这形象。。。 lightingstar 发表于 2017-7-18 13:49
现在手机的销量又不是靠堆料堆的,普通消费者谁对这些感兴趣
品牌形象最重要,但是三爽这形象。。。 ...
主要还是太贵了舍得花这个钱的人一般都去买苹果了 lightingstar 发表于 2017-7-18 13:49
现在手机的销量又不是靠堆料堆的,普通消费者谁对这些感兴趣
品牌形象最重要,但是三爽这形象。。。 ...
国内不少人觉得有两颗摄像头拍照就上天了,普通消费者对宣传上的堆料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