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19 21:17

请教,从其他家转富士要如何适应富士家的操作?

本帖最后由 崎元仁 于 2017-5-20 09:02 编辑

今天去数码广场把玩了一下XT20和牙膏M5,首先玩的M5,瞬间就能上手,3个固定波轮+1个自定义波轮(还能及时切换调节参数)+触摸控制EVF对焦点真的是爽到飞起,连我这样没用过佳能相机(只用过鞋厂和电子厂的可换镜头相机)的用户立马就能上手,要不是塑料机身外加那个蛋疼的15-45镜头(居然关机后不能自动缩回,要手动去拉一下),就立刻付款拿货了,之后又试了试腹肌的XT20,虽然也是4个波轮,但是那个调节快门的波轮我是没搞懂怎么用,而且整个操作逻辑跟其他几家差别太大了,那个触屏除了触摸快门以外好像没什么用处,这机器我在店里玩了半小时都没搞懂那几个波轮是怎么操作,店员也不耐烦了,我就没继续玩,走了,不过黑色的xt20外观很毒,瞬间没了银色版的塑料感,质感上升一个档次,把XT20和M5放一起我都不想多看M5一眼

Gato_shin 发表于 2017-5-19 21:19

又不是電頭怎麼可能自動縮回啊……但折疊結構縮短長度你不喜歡可以用1855那個頭啊


富士那波輪你搞不清楚就都擰到A就得了唄

二丁目拓也 发表于 2017-5-19 21:26

Gato_shin 发表于 2017-5-19 21:42

二丁目拓也 发表于 2017-5-19 21:26
富士挺简单明了的啊

這個明瞭和牙膏廠那種方向不太一樣,這個你得承認


看著屏幕擰波輪,和看著波輪擰波輪是倆完全不一樣的邏輯

lwa190212 发表于 2017-5-19 21:59

本帖最后由 lwa190212 于 2017-5-20 06:27 编辑

快门档位那么多,就是快门拨盘粗调,另外给个波轮细调吧...?
卧槽,看了楼下才想起来其他家的基本是模式转盘,是说这个?
你说习惯了模式转盘,用上富士后拍照时要思考一下转换一下模式,那是很正常
但是胖友你说你琢磨了半小时都没搞懂那几个波轮是怎么操作,是真的吗?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19 22:20

二丁目拓也 发表于 2017-5-19 21:26
富士挺简单明了的啊

上手要多久?老年人能用吗?还有那个触屏,能否只对焦不拍照?

炎之暴君 发表于 2017-5-19 22:42

正常来说,富士的波轮,利用率光圈》ISO》曝光补偿》快门,我快门基本都放在A档。

所以其实用起来很简单的。

gil 发表于 2017-5-19 22:57

用富士相机感觉不容易上手的话,说明你没弄清光圈、快门和ISO这三个参数各是干什么的,可以找相关资料看一下

理论上来说,只有知道光圈、快门和ISO在什么地方调,就可以用一台相机拍出想要的照片,即使装的是手动镜头也没有关系 。而富士这三个参数都是可以直接在机身和镜头上看到的

gil 发表于 2017-5-19 23:01

另外佳能的1545确实素质很不错,除了是塑料屁股不太爽以外。

至于不能自动缩回,其实电动变焦头的自动伸缩不是好事。比如我最近就在用三星的1650PZ,开头要等它慢慢伸出来,非常浪费时间。不是特别注重拍视频的话就不用买PZ头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19 23:18

gil 发表于 2017-5-19 22:57
用富士相机感觉不容易上手的话,说明你没弄清光圈、快门和ISO这三个参数各是干什么的,可以找相关资料看一 ...
嘛,我也是用过七年可换机头相机的人了,而且M档也用的多,怎么可能不懂这三个的含义,只是不懂腹肌的操作逻辑而已,那几个波轮,一会能用一会不能用的,光圈优先,快门优先,M档之间的切换都跟其它家不一样,才上手腹肌的机器搞不清楚不是很正常?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19 23:21

gil 发表于 2017-5-19 23:01
另外佳能的1545确实素质很不错,除了是塑料屁股不太爽以外。

至于不能自动缩回,其实电动变焦头的自动伸缩 ...

只是不明白15-45那头怎么不做成普通镜头那样16端即完全收回,非得手动去掰一下,让人不爽

Gato_shin 发表于 2017-5-19 23:23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19 23:18
嘛,我也是用过七年可换机头相机的人了,而且M档也用的多,怎么可能不懂这三个的含义,只是不懂腹肌的操作 ...

哦,你說這個啊

光圈放A,那就是快門優先
快門放A,那就是光圈優先
倆都A,自動檔
倆都不是A,M檔

psi 发表于 2017-5-19 23:24

gil 发表于 2017-5-19 23:35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19 23:18
嘛,我也是用过七年可换机头相机的人了,而且M档也用的多,怎么可能不懂这三个的含义,只是不懂腹肌的操作 ...

关于这个,其实在现代相机高度自动化之前,绝大部分相机基本就是没有APSM档的概念的,有的只是光圈环、快门转盘和ISO转盘

所以说告诉自己APSM档本来就不存在,就不用纠结这现在档位怎么调了。光圈、快门和ISO哪个参数你觉得不重要,拨到A档就可以了,然后把注意力放到你觉得重要的上

顺带一提,各家的旗舰机型,比如D810、D4s、1DX、1DX2等等都是没有APSM档的概念的。毕竟对于效率第一的相机操控来说,调个参数之前还要换个档位太浪费时间了

wzk3232 发表于 2017-5-19 23:47

benjin 发表于 2017-5-20 02:08

其实,如果没搞懂快门光圈ISO的作用的话最简单就是全部都设置到A就得了

Archlich 发表于 2017-5-20 04:06

费老师 发表于 2017-5-20 06:12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05-19 23:18:32

嘛,我也是用过七年可换机头相机的人了,而且M档也用的多,怎么可能不懂这三个的含义,只是不懂腹肌的操作逻辑而已,那几个波轮,一会能用一会不能用的,光圈优先,快门优先,M档之间的切换都跟其它家不一样,才上手腹肌的机器搞不清楚不是很正常?
腹肌的逻辑是原教旨啊,很多老厂都是这逻辑。你上手佳能快是仅仅是因为你以前用过佳能吧。

Jet.Black 发表于 2017-5-20 06:49

看来像是松下 lx100这种也是复古了

mamamiya 发表于 2017-5-20 07:19

想优先的手动调,其他参数放a档怎么会搞不懂

—— 来自 HUAWEI NXT-AL10, Android 7.0上的 S1Next-鹅版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08:33

benjin 发表于 2017-5-20 02:08
其实,如果没搞懂快门光圈ISO的作用的话最简单就是全部都设置到A就得了

哦,原来搞不懂腹肌的操作逻辑就是不懂快门光圈iso的作用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08:34

本帖最后由 崎元仁 于 2017-5-20 09:05 编辑

费老师 发表于 2017-5-20 06:12
腹肌的逻辑是原教旨啊,很多老厂都是这逻辑。你上手佳能快是仅仅是因为你以前用过佳能吧。 ...
没有用过佳能的相机,用过尼康和索尼的,拿到M5就可以立马上手,波轮和模式转盘的逻辑几乎没区别

h02t 发表于 2017-5-20 08:45

Gooddays 发表于 2017-5-20 09:44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08:34
没有用过佳能的相机,用过尼康和索尼的,拿到M5就可以立马上手,波轮和模式转盘的逻辑几乎没区别 ...

索尼的不清楚,但尼康大多數機也是用佳能那種轉輪,我用了尼康多年那些轉輪很多時是廢的,例如選了 APSM 其中一 mode 後只要不更改,基本上便不再用那轉輪。一般使用者在相同環境下便較少需要頻繁轉 mode,故把那轉輪直接用在更改攝影參數上有意義多了。

Gato_shin 发表于 2017-5-20 10:14

本帖最后由 Gato_shin 于 2017-5-20 10:16 编辑

gil 发表于 2017-5-19 23:35
关于这个,其实在现代相机高度自动化之前,绝大部分相机基本就是没有APSM档的概念的,有的只是光圈环、快 ...
和ISO转盘


Excuse me?ISO轉盤比APSM還早那當年那些自動對焦自動曝光自動卷片的膠片單反又算咋個事兒啊旁有?


但是貌似大家對於富士這個操作邏輯適合會調的人這個看法比較一致。

但是我就是想隨手拍拍不想想那麼多,富士這套確實還是有點煩人的,17樓旁有也提到了這一點。

還有一點就是,富士這套邏輯,我想同時調iso、光圈、快門的話,很難不把機器從拍攝位置(眼睛對取景器)拿開,而M5是沒問題的

gil 发表于 2017-5-20 10:53

Gato_shin 发表于 2017-5-20 10:14
和ISO转盘




这个我稍微解释下,胶片机上的“ISO转盘”其实并不能调节ISO,因为对于胶片机来说调ISO唯一的方法就是换另一种ISO值不一样的胶片。所以说胶片机依然需要ISO转盘,只不过只有在换不同ISO的胶片时使用,以保证测光元件能读出正确的数值

当然ISO转盘还有一些其它用法,比如在装了ND滤镜之后用来平衡测光元件的测光误差之类,不过这种是比较深入的玩法了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10:59

再请教一个问题,XT20能够连接手机,用手机操控相机拍照吗?

h02t 发表于 2017-5-20 12:20

gil 发表于 2017-5-20 12:39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10:59
再请教一个问题,XT20能够连接手机,用手机操控相机拍照吗?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13:17

本帖最后由 崎元仁 于 2017-5-20 13:22 编辑

准备下单了,16-50和18-55用起来区别大吗?还有就是那个廉价的长焦头能用不?我看到处都没货,有S1er出的吗?

rhotov 发表于 2017-5-20 13:25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05-20 13:17:15


准备下单了,16-50和18-55用起来区别大吗?还有就是那个廉价的长焦头能用不?我看到处都没货,有S1er出的吗?XC1650画质比较屎

XF1855性价比最高画质不错

XF1655画质好但是太贵还不带防抖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13:32

rhotov 发表于 2017-5-20 13:25
XC1650画质比较屎

XF1855性价比最高画质不错

不打算深入烧镜头,最多再配个狗长焦和一个定焦,那么18-55就是最合适的了?

gil 发表于 2017-5-20 13:43

1650和1855画质差距并不大,差距主要在畸变控制,以及最大光圈带来的弱光和景深优势,当然还有金属镜身和光圈环什么的

总之有钱1855没钱1650

50230我有一只可出,几乎全新。不过要说明一下这头对焦在XT1上一点不快,至少打鸟是没戏的

暗夜行路 发表于 2017-5-20 13:53

1855是良心好头,拍人拍景都能胜任。如果不是钱太多就是想烧着玩,一个1855再加一个广角和定焦已经可以适用大多数场合了。50230能用,但是手感太塑料了,尤其用过1855会觉得没法忍,我买过用了三天觉得很鸡肋退货了。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14:13

暗夜行路 发表于 2017-5-20 13:53
1855是良心好头,拍人拍景都能胜任。如果不是钱太多就是想烧着玩,一个1855再加一个广角和定焦已经可以适用 ...

广角有什么廉价的解决方案吗?10-24肯定是买不起的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14:15

gil 发表于 2017-5-20 13:43
1650和1855画质差距并不大,差距主要在畸变控制,以及最大光圈带来的弱光和景深优势,当然还有金属镜身和光 ...

多少出呢?我打算出去旅游拍雪山,并没有打鸟的打算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14:16

现在预算只有1w,买了18-55套机就只剩2000了,不知道这2000补个什么镜头好呢?马上旅游用,定焦旅游用处似乎不大,就暂时先不买了

峰大介 发表于 2017-5-20 14:45

请问m5的缺点就是塑料和1545镜头吗,还有什么缺点导致楼主不选?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14:55

本帖最后由 崎元仁 于 2017-5-20 15:16 编辑

峰大介 发表于 2017-5-20 14:45
请问m5的缺点就是塑料和1545镜头吗,还有什么缺点导致楼主不选?
15-45那个镜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看photozone的评测,素质不错,就是伸出去之后要手动拖回来不爽,机身怎么说呢,以我的审美来看,当阶段微单里最丑的一台,就是80d的缩小版,真要买佳能的微单,我建议M6,实体店便宜1200左右,比起M5只少了个取景器,自定义的波轮要进菜单切换以外,其他都一样,翻转屏还比M5灵活一些,外观更小巧耐看

Gato_shin 发表于 2017-5-20 15:30

崎元仁 发表于 2017-5-20 14:55
15-45那个镜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看photozone的评测,素质不错,就是伸出去之后要手动拖回来不爽,机 ...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要買買M5不要買M6

M3正在用,有沒有EVF使用體驗差非常多,單買EVF非常貴超過差價,而且新的EVF比老的DC1 EVF還取消了翻轉功能,簡直不能更坑。而翻屏M5也有,無非是往下翻(躲開EVF)而已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从其他家转富士要如何适应富士家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