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影响手冢治虫的中国动画电影
没错就是1941年万氏兄弟拍的铁扇公主,当时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万氏兄弟拍的动画电影是为了鼓舞中国人的志气,所拍摄的反法西斯作品,就是现在看来也是妙趣横生,充满韵味,很多对于原著的改编都相当不错。虽然是模仿迪士尼的,但也绝对称得上经典。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6897191 而日本人的第一部动画长片是1943年的桃太郎海之神兵,也有迪士尼的影响,却是宣传法西斯的作品, 很早就听说了,那么这种说法来源哪里,所谓影响又有多大 之前凑合看过一版,这个是清晰的? 韩子 发表于 2017-5-11 15:16
手冢治虫自己说的,这个没多大疑点
(只是现在摁着我回头再看这片可以说是一秒都不想看,毕竟当年的制作 ...
毕竟不吹以前的就没东西吹了……现在的片子要是拿去和别人比就是一句“这是国产你们要理解要宽容”了 43年的是海鷲吧,海之神兵是45的 顺便问个问题,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到底是海鷲还是海之神兵? eplis 发表于 2017-5-11 15:41
43年的是海鷲吧,海之神兵是45的
对对海鷲是43年的,不过只有37分钟。海之神兵45年的,有74分钟 这片不是模仿迪斯尼风格,你们看见谁说这片仿迪斯尼可以放心大胆抽他脸 chinaacgman 发表于 2017-5-11 15:53
那种条件下能做出来一个多小时的动画长片真的很了不起,刚看了一个片段,感觉动作细腻,帧数比较足,特别 ...
对比一下日本人拍的桃太郎,那可是有日本政府支持的,真的那个动作流畅性就是完胜,那个时候的中国动画制作人真的很了不起。 人家迪士尼可是看了这片去邀请万氏兄弟的,只是人家爱国没有去。这样的伟大作品却被某些人看不上也是呵呵。
就许你们吹日本动画美国动画,我们中国动画就不能吹了。 韩子 发表于 2017-5-11 16:54
条件的确不容易,但你如果要说好,如果一定要说好…我…………唉……………………… ...
比当时的日本动画好这是事实,你要知道这是现存的整个世界上第9部长篇动画,能做到这个程度不是牛逼是什么,能够把迪士尼动画和中国传统结合到这个水准,日本人拍的桃太郎的水准是远不如铁扇公主的。 看着有些评论挺有意思的,建议去看点东西,比如马小褂老师,在机核的那个讲动画史的可以去听听,主要是日动,不过世界动画史也并在一起讲了点,对于某些人来说看看还是有必要的 看到这种过去的辉煌挺让人唏嘘,现代ACG文化作为侵略先头军确实会让人恨国内不争气。
不过说实话真达到日本社会那种ACG氛围,我又会觉得要亡。 这一拍一的帧数 然而实际上海神兵对日本动画意义更大 LoveAntique 发表于 2017-5-11 16:09
这片不是模仿迪斯尼风格,你们看见谁说这片仿迪斯尼可以放心大胆抽他脸
讲道理这片有受迪士尼影响的。开头八戒扯下耳朵来当扇子,这明显是迪士尼诙谐风格。 看了一下这跟以前那版也没什么区别啊.... 故事会 发表于 2017-5-11 21:26
看到这种过去的辉煌挺让人唏嘘,现代ACG文化作为侵略先头军确实会让人恨国内不争气。
不过说实话真达到日 ...
我一直在想,如果国内把喜羊羊拍个几十年拍出花来也不错啊。。。。你看人家迪士尼,拍来拍去都是童话故事。。。 link123 发表于 2017-5-11 22:22
讲道理这片有受迪士尼影响的。开头八戒扯下耳朵来当扇子,这明显是迪士尼诙谐风格。 ...
讲真,啥叫迪斯尼风格建议找本《生命的幻象》看一看,要是158块一本书有点贵,下个pdf也成。
万氏兄弟走了另一条路,他们自己摸索出的原理后来形成了中国学派,毕竟铁扇公主的实际意义上的下一步就是大闹天宫。
说起来,铁扇公主如果真的受了迪斯尼技法的影响,恐怕工程也不会那么艰苦
万籁鸣、万古蟾招聘了60多位画画不错的年轻人,分成打稿组、勾线组、上色组、清洗赛璐珞片组等,准备拍摄心心念念的《西游记》。
……
关于拍摄过程,万古蟾之子万百五回忆:
由于画动画的人都是新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少了“运动规律”的学习,大家对于一个连续动作,不知道上一格与下一格之间到底应画多大的距离,动多少?人动的时候其他的地方,比如衣服,应该怎样跟着动?等他们画完一段后拍摄出来一看,衣服和手都是抖的,根本没法看。
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我父亲索性请真人来表演并拍摄一段。拍摄之后,他们将每一格胶片放大在照相纸上,大家一格一格地照着画,从中比较、感受每格之间的差别。动画人员对运动规律的掌握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
这些放大出来的照相纸我都看到过,拍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堵在铁扇公主的门口,找她要强借扇子的一场戏。饰演铁扇公主的演员可能叫童月娟,猪八戒是殷秀岑,孙悟空是韩兰根。他们都化了装,衣着也都是剧中人的打扮。后来影片中人物的声音就是他们配上去的。 SUNSUN 发表于 2017-5-11 22:54
我现在就可以抽你,这片就是仿照的迪斯尼风格,因为本身就是跟风的白雪公主,万老回忆录上写的 ...
跟风白雪公主≠模仿迪斯尼风格,谢谢
我估计你也是听哪个前辈或者哪本书上胡扯的,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万老书里清清楚楚写的是白雪公主在上海上映后他们也想搞个长片出来,就弄了这么个片,根本没提模仿风格的事
实际上,我国解放前所有动画人模仿的都是美国东海岸而不是好莱坞。
国内最早的动画教材是翻译的20年代的一个纽约动画师写的,我当时查20年代申报的时候看到过。
万老提到最多的影响源是Fleischer,钱家骏还说过国内第一代动画人都是学的Fleischer。
我手头还有国内解放后1950年第一本出版的动画教材,那个风格就是典型的Fleischer风格。
当时学的是美国没错,但是这里面根本没有迪斯尼什么事。解放前根本没有学迪斯尼的途径,国内真正开始学迪斯尼风格已经是解放后的事情了,这都还是从苏联绕了个弯子
我就这么说了,凡是说铁扇公主模仿白雪公主或者模仿迪斯尼风格的,都是不懂装懂 本帖最后由 LoveAntique 于 2017-5-11 23:42 编辑
link123 发表于 2017-5-11 22:22
讲道理这片有受迪士尼影响的。开头八戒扯下耳朵来当扇子,这明显是迪士尼诙谐风格。 ...
你们是不是没看过迪斯尼以外的美国动画?就这还“明显是迪斯尼诙谐风格”?
我就这么说,你给我找一个30年代迪斯尼的片子能把身体某个部位扯下来的,我就认错服你?
破坏身体结构的gag早在迪斯尼出现十年前就有了,迪斯尼还在给人打工的幸运兔奥斯华时期是用过,那也是跟人学。30年代以后迪斯尼根本就不这么玩 你们搞清楚一点,受某片激励≠受某片风格影响,这是两码事。前者是创作动机,后者是创作手法。
铁扇公主是受白雪公主激励诞生的,万老看美国人搞了个长片出来,觉得我们也可以搞长片,于是有了白雪公主,但实际风格并不是受白雪公主影响,而是学的Fleischer
而日本人看了铁扇公主也是受到激励,觉得亚洲也能自己搞长片,日本也可以搞,就拍了桃太郎,但实际桃太郎风格也没有受铁扇公主影响,而是直接学的迪斯尼
现在很多人喜欢把前者当后者,动不动说谁影响了谁,实际上风格根本不沾边纯粹是强行扯关系 三环境看见 发表于 2017-5-11 17:09
比当时的日本动画好这是事实,你要知道这是现存的整个世界上第9部长篇动画,能做到这个程度不是牛逼是什 ...
这样说,动画技术在发展,老一批动画在那个年代很辉煌没错,但是你不能说老古董就一定好看啊
反过来说,日本动画从那些年拍的不行到现在自成一派顶起动画至少半边天,国内反而只能说这当年自己多牛逼多牛逼,也没见现在的片子学到点啥,只是一个劲阿Q的话,吹多了真没意思,看久了都会烦啊
况且也没人说这片子当年不行,但是技术力不够、表现手法不如现在,所以看起来有的地方很蛋疼,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在顺带一提,有个老美Rolf Giesen前年出了一本中国动画史的参考用书,全是罗列片名和staff给西方人用的,对中国研究者的实际价值不是很大
那本书里面人名翻译错的挺多,但是作者有一点看的很准,他评论把铁扇公主和美国Van Beuren公司的作品相提并论。潜台词就是这片,一是学的东海岸风格,二是制作比较糙完成度不高。
正经了解美国动画史的都不会把这片认错成迪斯尼风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