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几个月后翻出来看,卧槽!什么傻逼玩意 无法兼顾戏剧性娱乐性以及合理性 蠢不重要,卖不出去才是问题 你自high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也是自觉惊为天人的……问题在于staff那么多人都没人觉得有问题吗?也许他们在剧本讨论的时候被奇妙的氛围所感染了吧,让我想起绝望老师里面某一集了…… 写的时候容易代入角色想得太多,进入八奇的思考领域迭代很多层。 请看大鱼海棠 你想出来的和演出表现的效果有偏差呗 现在回头看看自己高中写的剧本也有这种感觉... 就算写出很蠢的东西也得大胆地放出来给人看这才是作家啊。 写得时候不一定蠢,但经过一系列制作变成动画之后可能就没法让人理解角色的想法了。 参与制作的士大夫人太多了吧,加上一直赶工, 你想要的答案叫做:groupthink。 日本人的常态不就是互相吹捧把庸作吹成旷古神作然后坐等销量打脸嘛,很少会有人当面喷吧 有几个人觉得自己的工作狂暴酷拽屌的? 風駿 发表于 2017-3-27 02:50
日本人的常态不就是互相吹捧把庸作吹成旷古神作然后坐等销量打脸嘛,很少会有人当面喷吧 ...
你这个说法好像很有道理,大概冈妈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吧 也未必看不出。不过既然观众不在乎这个,脚本家也就无所谓了 zakufa782 发表于 2017-3-27 02:21
现在回头看看自己高中写的剧本也有这种感觉...
别说高中了,上星期帮领导写的讲话稿今早再看都觉得很多地方不完善。 n**in 发表于 2017-3-26 23:01
无法兼顾戏剧性娱乐性以及合理性
还不是卖角色就赚钱
因为要追求戏剧效果,主角已经吊炸天了,那就必须要一些人死蠢,都碉堡了还看个p的主角啊,再说都碉堡了再兼顾合理性写剧本的人脑细胞会烧死 缺乏读者角度的审视。
藤田和日郎:
“不会有这种人” “这种事很奇怪”,其实有两种类型。
1.狗屁的写实主义,直接无视即可。
作为娱乐产品的漫画,可以与现实不同。
比如《潮与虎》,古代中国兽矛上刻着现代汉字。
女性角色遇难,男主角及时赶到,但男主之前在需要十分钟以上才能赶来的地方……
虽然很粗暴,但这事可以干。
作为神的作者,为了简单与有趣,可以违反现实撒谎。
2.如果是“不像个活人”这样的“不会有这种人”,那就改
另一种“不会有这种人”,就是这种“不像个活人”的感觉。
为了有趣什么都能干,并不是说只要奇葩就好。
过去有个动画,主人公被送到平行世界。在那里的普通城镇出现了巨大机器人,
初次见到这个场景的主人公的台词是“到底是谁在操纵它?”。
喂,来自连巨大机器人的影子都没有的世界的人。
第一次见到巨大机器人,要干的事不是问“谁在操纵它”,而是吓一跳吧。
虽然你也笑了,但脑袋转不过弯,失去客观性的新人就是这样。
武者正昭提的问题,就是这种“不会有这种人”。 群体思维(group thinking)是指高内聚力的群体认为他们的决策一定没有错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所有成员都必须坚定不移地支持群体的决定,与此不一致的信息则被忽视,即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是有这个旁观者清的原因,此外,有些人,比如冈妈。本身性格跟正常人不一样,成长也扭曲。就像我们不能理解抑郁症一样。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7-3-26 23:22
你自high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也是自觉惊为天人的……问题在于staff那么多人都没人觉得有问题吗?也许他们在 ...
有个情况就是,
所有事情上,当企划、设计(和脚本)的,如果没能说服执行的人认同自己的案子的话,这事做下去很可能就sb了...
也不是给策划洗地,反正几乎所有做的事,成品跟最初设计能有8成相似已经算完成度很高了 编剧的任务就是按照制作人以及参与制作的STAFF还有导演的要求写出剧本,自己说了不算的 有时候明知道是这样也得硬着头皮写下去不是么 不要低估人类说服自己的能力以及高估说服别人的能力 大部分人只是当糊口的工作,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创新钻研的,与其他行业差不多,只有少数人比较用心 walkerman 发表于 2017-3-28 08:06
其实就是自己的口臭和体臭闻不到而已
不可能,闻不到说明鼻子不好使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