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兽娘有感,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其实是发明了文字吧
本帖最后由 名津流 于 2017-3-26 14:43 编辑http://wx4.sinaimg.cn/large/615f9184ly1fe06rilaghj21300rpx6p.jpg
常见的关于动物与人类区别的讨论会说人与动画最大的区别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反对的声音认为,动物也存在制作简单工具及使用工具的行为,动物的筑巢就不用说了,猩猩用树枝吃蚂蚁,海獭用石头砸贝壳等等
其实说白了,最大的区别还是人类发明了文字吧?也就是用一种现实中的材料按一定规则去记录表示另一件事物
就是说动物看刻在石墙上的壁画、文字依然还是石头(材料),只有人类用来描述了另一件并非是石头的事物
兽娘里各种动物使用人类制作好的工具也并未让人觉得有太大违和,毕竟我们身边也见过动物使用现成工具的例子,潜意识里似乎还能接受。所以影片中“博士”用来区别人最大的一点果然还是识字及阅读书籍呀,这也就是只有人才做得到的能力
文明、科技的出现及发展是建立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的,而先辈的经验总结只有通过某种形式记录下来,后人才得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前进
我相信动物也是会不断总结经验的,然后依靠刻在基因里的本能,依靠声音,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后来者少走弯路
但“口口相传”总会使原意有折损,这就是动物能产生经验但却没法不断进步的原因——因为前人总结的人生经验在这一代死去后基本就消失了,只以极低的效率通过基因传递了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人类的民族里最落后的都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部落)
而文字的效率领先了基因实在太多,在一个个体生命周期里就能进行一代甚至多代的经验总结传递
总之,文字的发明实在太可怕,能让一个物种远远领先于所有的生物本能,这才是真正的一种违背自然大逆不道的发明吧?
我相信浩瀚的宇宙中肯定还存在着别的有生命的星球,但这并没多大意义,因为只是没有进化到产生记录能力的生物的话,就算在外太空发现了新生物也不过是跟在地球上发现了一种以前未曾见过的新物种一样没多大区别嘛,换了个地点而已
拥有记录能力,这才是生物的最大门槛
在漫区发,答案还用问?
你自己都说看了兽娘,那么我的标准很简单,只要拥有美少女的造型,在社会学上就算一个『人』。
兽娘就是美少女为基础加上一部分动物的器官嘛。 黄天双舞 发表于 2017-3-26 14:20
在漫区发,答案还用问?
你自己都说看了兽娘,那么我的标准很简单,只要拥有美少女的造型,在社会学上就算 ...
嘛,光动画里来说片中已经比较明显的暗示兽娘同人类的关系了,这个不用多说了
只是从兽娘开始发散思维而已,虽然是漫区,但讨论能时常延伸到各种领域呀,比如当年的从小黄本一步步讨论上升到共产主义 macos 发表于 2017-3-26 14:25
不同物种,甚至同物种不同种族,可能都不会讲统一的语言
所以这就是文字同语言的优势呀
不同种族间语言不通,但都可以通过一些象形符号一定程度上正确传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包括身体语言其实也是一种象形符号嘛 macos 发表于 2017-3-26 14:34
动物本能是进化上很奇怪的东西,有时候能在同种群但不同个体上实现共通性,所以动物间交流是很谜的,总的来 ...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人类也保留了很多动物本能
不是火吗 名津流 发表于 2017-3-26 14:15
我相信浩瀚的宇宙中肯定还存在着别的有生命的星球,但这并没多大意义,因为只是没有进化到产生记录能力的生 ...
应该说“wen'ming“文明的门槛 有个兽娘的科普文写的很好,人类有几点特殊能力其余动物没有。淀粉的分解能力,可以更好的消化淀粉食物获取更多的能量,更多的能量给大脑。排汗能力让人类有更好的耐力。语言能力和情绪,类人猿的大脑没有该区域,所以他们不会觉得语言交流是重要的和娱乐。大脑发达后使用火可以使植物和肉类的成分变化,可以被吸收,而其他动物无法从该食物获得更多能量。比如蒸米饭,猩猩虽然可以吃,但是它们缺少酶,无法分解米饭 文字之前,由使用到制造工具才是飞跃。 storm 发表于 2017-3-26 15:12
有个兽娘的科普文写的很好,人类有几点特殊能力其余动物没有。淀粉的分解能力,可以更好的消化淀粉食物获取 ...
最核心的还是足够长的寿命和父辈传授子辈经验的能力
鹦鹉螺在数亿年前已经拥有小型哺乳动物以上的智力,进化了几亿年出来的章鱼已经是智力最高的动物之一了。但是它们花几亿年也没有发展出文明,因为章鱼(以及乌贼墨雨)寿命太短,并且生了孩子就死,没法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孩子。所以每一代章鱼都要重新学习怎么拧瓶盖。 是的,文字的出现意味着信息的传递和保存,是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 是人脑会思考 是思考,或者说是大脑的开发程度 storm 发表于 2017-3-26 15:12
有个兽娘的科普文写的很好,人类有几点特殊能力其余动物没有。淀粉的分解能力,可以更好的消化淀粉食物获取 ...
求原文
淀粉分解能力很普遍,淀粉酶不是什么罕见的酶,因为淀粉是植物的储能物质,动物只要食谱中有植物,就能产生淀粉酶
黑猩猩显然有情绪,至少会发怒
使用火烹饪食物并不会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只是让蛋白质变性,提高消化酶工作效率;改善食物口感和味道。但并不会无中生有。烹饪后食物所含总能量不会增加 最近在补这片子,我一直想看它们什么时候用火 不是工具么,不过话说回来 文字也是工具的一种啦 lyflyflxf 发表于 2017-3-26 17:26
求原文
淀粉分解能力很普遍,淀粉酶不是什么罕见的酶,因为淀粉是植物的储能物质,动物只要食谱中有植物 ...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2068/刚好才爬过专楼 uko 发表于 2017-3-26 18:44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2068/刚好才爬过专楼
原文的说法就严谨多了…… lyflyflxf 发表于 2017-3-26 17:26
求原文
淀粉分解能力很普遍,淀粉酶不是什么罕见的酶,因为淀粉是植物的储能物质,动物只要食谱中有植物 ...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88835926532699
原文。人有5~6个唾液淀粉酶基因,黑猩猩只有两个。这些增加的基因,会产生更多的酶,加速淀粉的消化分解。 本质是劳动 特征是社会性和使用工具。从某种意思上来说,小孩婴儿不算人类但是具有成为人类的资质。 本帖最后由 lyflyflxf 于 2017-3-26 20:55 编辑
storm 发表于 2017-3-26 19:04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88835926532699
原文。人有5~6个唾液淀粉酶基因,黑猩猩 ...
“会产生更多的酶”的意思是,黑猩猩不是没有淀粉酶,但比人的少
黑猩猩也是杂食动物,所食植物中不可能不含淀粉
没有文字语言的传承也非常稳定,但是因为文字的权威所以我们直觉的认为语言不稳定。尤其是文学语言勃发、正字法出现后文字甚至开始使语言畸变。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举了立陶宛语的例子,直到1540年才出现文字的立陶宛语其结构却和公元前三世纪的拉丁语类似,不依赖文字也稳定的传承了十几个世纪;还有德语中某些词语的形态素在消失了几个世纪后又重新出现,足以见语言本身生命力的顽强。
人类语言本来就和动物语言有巨大鸿沟,现在还没发现动物语言能表示不实际存在的东西,也没有动物语言能用少量符号组合起来表达(有人工训练的大猩猩/倭猩猩能用塑料片组合起来表示意思,但仅限于对人类)。
人和近亲的灵长类相比喉管是最长的,所以我们用声带发声时比起其他灵长类更清晰,但是也增加了被呛到的风险。 goodzaky 发表于 2017-3-26 20:48
使用工具还有得说,社会性肯定不算人类特征
人类的社会性在生物界只能算二流 ...
社会性是定性,意思不是说具备社会性的动物就被称为人类。而是说人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想这种问题就应该在知网上找答案,无论是哲学的还是自然科学的答案都比这里的靠谱 根本上来说,人类的超越之处还是复杂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对抽象概念。语言文字高级工具都是在这一基础上的产出。 加帕里的Friends由砂之星获得了语言能力,但这就像蓝胖子给大雄一件未来道具,Friends只能借此进行基础的日常交流。除了几个剧情上高智商的,大部分普通水平的Friends估计连野棰蛇走桥右侧引怪的水准都没有。 小包作为人类,失去了记忆但保留了中等以上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事件中了解基本状况后很快能够很快进行处理。折纸飞机引怪,搭设浮桥,开java培训班,组织二人施工队,寻找迷宫出口,制订作战计划……在Friends都具有语言能力的加帕里,逻辑思维才是人类的立身之本,让观众每集都不由心生感慨。 至于“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更是“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升华,令人心潮澎湃也是由衷而发,顺理成章。 文字的出现代表文明产生,比起人类和动物的差别可高级太多了。
没看过动物朋友,实际上以以大部分动物的大脑情况来看,给他他语言能力先得让他学会逻辑思维。
初中课本说的比较清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最终分开人与动物。但随着这几天对生物的研究,这一定义开始变得模糊。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太多了,例如会按门把手的猫。
制造工具的也能举出几样,例如拿到木棍会咬尖的猩猩啥的。你不能否认他制造工具,但是你也不能说他是人。现在一般用是否能自主的使用火来区分人与动物。因为会用火代表该生物拥有逻辑思维了。 本帖最后由 夏虫语冰lyang 于 2017-3-27 12:19 编辑
文字不是工具吗…
抽象符号不是高阶的思维工具吗…
所以为什么要在动漫区讨论这个? 百度 文明三要素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