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mberham 于 2017-3-5 12:22 编辑
从你的描述来看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你探讨的是关于「日本漫画」,那么对于日本漫画业界而言,「画师的上色功力真的比不上他们的线稿、构图等能力吗?」,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的确是这样的。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日本漫画起源于十九世纪晚期,在当时由于印刷成本以及漫画还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介存在的关系,基本上在世界范围内,漫画都是以黑白的textcomics(现代漫画人物语言写在一个类似气球形状的气泡内,早起漫画文字部分是写在画面上方的)的形式存在。而到了1930年代,之前附庸于报纸的漫画,开始获得了更广泛的读者关注,并且出现了comicstrips(拥有分格、对话气泡等现代漫画要素)这种新形式,并且在一开始就采用了彩色绘画这种冲突强烈、娱乐性强的形式。 日本漫画(manga)在同期也掌握了基本一致的格式作为行业标准,但是(以下是个人推断时间),由于二十世纪早期的日本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并没有和美国或者西欧国家旗鼓相当,因此我猜测其读者的购买力并不能和西方国家读者相比,因此出版商为了降低漫画杂志或者漫画单行本的价格,必须采用相对廉价的纸张以及印刷技术。
此外,早起的欧美漫画,是作为报纸内容的一部分存在的,因此,其主题多与时政、社会相关,多展现讽刺与幽默的内容,因此其受众以成年人为主。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美漫门类,比如超级英雄和Disney的小动物系列都在1930年代之后才出现。而日本第一本漫画专门杂志在1862年就已经出现了,(由KanagakiRobun 和KawanabeKyosai创办),因此我认为,日本漫画在一开始就有「兼顾低龄读者」的倾向。请注意,我这里不是说日漫「低幼化」,而是它从一开始就将青少年读者包含在内了。而青少年相比于成年人来说,购买力肯定是要相对弱一些的,这也从市场的角度更加促进日本漫画在早期朝着低成本的方向发展,而从创作到印刷到最后的发行,无疑黑白漫画是要比彩漫来得更加亲民的。
最后,谈一谈国人对于漫画的品味的问题。我个人是90后,从小接触到的漫画以日漫为主,美漫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变形金刚和超级英雄动画,实体美漫除了小的时候看的《科幻世界 画刊》偶尔有登载之外,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因此,我冒昧地推测一下,大部分大陆读者都是读着日漫长大的而非美漫。因此我们的漫画欣赏习惯也受日本漫画业界的影响,偏爱黑白漫而非彩漫。此外,还有一个更加主观臆测的毫无根据的猜测,也许黑白在构图和线条上也更符合东方人对于「留白」这个概念的偏爱,因此我们可能在看同一个画师的彩漫和黑白漫的时候,觉得黑白漫要更好。
至于说日本漫画家创作的分工,个人没有什么了解就不妄作揣测了,还请高人另作回答。只是从「熟能生巧」这个常识上来说,如果一直以来漫画作业都以黑白为主,那么当然同一个漫画家上色的能力要输给他自己的线稿能力了。以上,是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参考了wikipedia的「manga」、「comics」、「historyof American comics」、「Histoirede M. Vieux Bois」词条。
下图是1898年的漫画yellow kid,从那时起,西方漫画就已经开始了彩漫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