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最近用各种安卓浏览器的感想
本帖最后由 dangoron 于 2017-2-21 13:51 编辑最近试了不少浏览器,按顺序一个个说吧。
[*]chrome: 自带就这个,性能没毛病,体验超恶心,感觉我的手指都是爬山一样爬到屏幕上方去按标签页按钮的_(:з)∠)_,这点火狐也一样,可能都是沿袭了桌面版应用的布局。
[*]via: 没啥大毛病,但是广告只能通过hosts过滤(开启强力拦截并替换hosts文件),不过滤的情况下在加载某些含广告的页面时会无线循环加载而且这种情况下长按加入广告屏蔽列表无效,耗多少流量就不说了。除此之外操作感还是不错,各种按键可以配置,用习惯了会很舒服。
[*]夸克: 体验也还是很不错的,操作感还行,个人不太喜欢标签页按钮设在左边。广告过滤也做得不错,不过网页加速的功能好像有点越俎代庖,在上面登陆了一下outlook账号结果微软发邮件说在美国异地登陆=.=。最不能忍的一点是,在长按复制选中的时候如果单词后面有标点符号会把标点同时选入,这点非常不爽(*  ̄︿ ̄),果断卸载。
[*]LightningPlus: 好像以前听说的时候还是lightning,现在怎么多了个plus。反正装了下,本地化做的不充分,菜单里中英混杂,然后也没啥出彩的地方,左右滑动界面中的标签页和收藏夹在大屏手机上要按到列表上方很痛苦,不开心。
[*]Yandex: 这个以前看s1帖子有人说过,参考这个帖子。现阶段感觉是安卓里面能用的浏览器中功能最全面的了。基本所有操作都能在屏幕中下方完成,配合adguard能很好去除广告。此外还能随意安装扩展,目前装了pocket, lastpass, tampermonkey。能用油猴脚本功能上已经没什么好挑刺的了,贴吧知乎百度云什么的都好解决。缺点嘛也有个,在浏览器内长按内容选中的时候,搜索按钮是毛子语。。而且就只有这个搜索按钮有毛病,不知为什么,就当哈拉修看看好了,反正也看不懂。
总的来说,安卓浏览器里国产注重操作感,各种操作上的小细节做的很多,给人一种可驾驭的快感,然后用久了发现各种小毛病。chrome/firefox好在云端同步表单等等,但是大屏不好玩,常用按钮手指够不着。个人觉得最能用的还是yandex,基本想要的功能都齐全了
欢迎大家交流经验~ 20L的使用体验非常详尽,供大家参考
首先,楼主说的国内浏览器,实际上应该在指一些个人/小工作室开发的,知名度较高的作品。
说说我用过或者“尝鲜”过的。
Chrome:多平台同步(但国内……),四个更新通道,体量极大,UI操作的改动频率和幅度却很惊人,有一堆实验功能,例如楼上贴图的操作栏置底(下拉进标签组的操作居然没反向,蠢)。内核强劲,用户功能却算轻量,桌面版有大量超越FF的优质扩展,却一个都没带到移动版上(估计是因为它有整个系统和一套原生应用相配合,自身不需要搞太多东西),但有很多xposed模块之类的第三方补强组件;更有一大堆变体,可能加了广告过滤,可能针对特定处理器或ROM做强化,但大结构不变。总之,变相拥有了不错的制定性。
Firefox:自带内核(以后除非特别提及,否则都是Chromium系了,统治性地位)、账户同步,三个更新通道 ,Mozilla挺认真地把扩展带到了移动平台上发威,技术力不低,然而自身有不少东西做得一般,阻尼设定,功能页,总之明明不错但我就是不太想用。虽不及Chromium,也有好几个魔改版。
Yandex:自带账户同步(顺带推桌面版),三个更新通道,移动版简约之余功能却不差,通知栏搜索导航(还针对本地化做了一套默认入口),让人惊喜的扩展(然而扩展市场根本没区分版本,必须下了安装才知道是否兼容)。实验性功能必须Alpha/Beta通道,容易出状况。毕竟俄国搜索大佬,它的其它几个应用亦都可圈可点,不妨一试。
Opera:“一直被模仿”的代表,本身有一大堆分支。自带账号同步,两个更新通道(只讨论完整版和mini ),经典UI被国内众多同行沿用至今,也能随时切到另外一/两种布局。即使投靠了Chromium,在传统功能上的很多细节依然强大。Opera Mobile默认显示订阅和推送但可以全部关掉,去广告必须靠那经典的Turbo预处理服务,我是觉得不太符合国内环境吧,但对本土版的欧朋实在提不起兴趣。
Sleipnir:Opera首创了弹出式标签预览和扩展式标签预览,Sleipnir将后者做得更极端,默认显示标签缩略图(包括桌面版)。移动版上的标签栏+标签组+手势令其操作便捷性爆表,但其它功能较弱,ad和账号同步聊胜于无。国产的Ninja1借鉴了该布局,但最终完成度有点低。
UC、QQ、Baidu(&360、猎豹?):国内大厂,以那套经典的地址顶栏工具底栏为基,UI逻辑大同小异;不甘受Chromium钳制,经常魔改内核;都有做总入口和平台的心,自带推送、天气、搜索引擎、网页转码,UC都改叫“UC移动”了;提供账户同步系统,也经常和自家应用联动;经常和手机厂商合作,抢占“默认浏览器”之位。可能偶尔出点夸克啊Armorfly一类的简化产品线来赚口碑,但终归要走上老路的。UC其实有点可惜的,其实力不容小觑,凭技术累积坐上国内移动浏览器的头把交椅,然后就被阿里收购了。至于那些学这个套路实力却很水的一大堆平庸作品,不提也罢。
海豚、VC、星尘、遨游:本身有点积淀,传统套路但有点自身特色的工作室作品。老牌海豚实力不差,能魔改内核,功能全 (手势/rss/插件/主题/分页/同步),我就不爽它那标志性的标签栏不像Seipnir那样能快速关闭;VC似乎是从360出来的团队之作,做得还挺贴心实用,就是宣发有点360的low味导致酷安评分惨烈,另外广告标识一直没完善;星尘也是老玩家,但做得挺纯粹,新版能保持不错的迭代进步速度,小球键手势、晃动翻页等特色功能也还行;遨游就……新版实在比较迷,不好评价。
夸克:UC新出的精简版作品,承继UC的内核和一些基本功能,账号居然不互通,另外没退出按钮这个我得探讨一下,Via也是,Chrome也是,要么觉得缓存够用随便用,要么让人后台清,如果用户希望实现退出时清记录什么的呢……?
Habit、H5:以高度定制为卖点的壳浏览器,其中比较著名的Habit是日产货,几乎每次更新都增加制定项,按钮点划、自绘手势(但识别不如Sleipnir)、丰富的Pie,它还是较早一批支持自定义hosts过滤的浏览器;国产的H5更极端,本体就35kb,想靠在线资源和扩展插件打天下(一开始甚至不打算做多标签)。可惜,这类Geek/折腾党浏览器一般难长久。讽刺的是,居然有人抄H5,命名为20k。同类还有Terld,但我感觉做得比较失败。
Via、X:和上面一样都是个人开发者的壳类浏览器,但没那么激进。Via是著名的、中规中矩的优秀作品,本地化做得很好,能调用第三方下载器 ,功能扩充得颇为丰富之余一直保持在500k以下,3.0新版改得……比较有意思;X以自带VPN为卖点吸引用户,其本身实力也不差,该有的都有,移动浏览器里它好像是第一个出手动标识广告的,也最早实现CSS+HOSTS+JS(?)三重拦截,体积同样控制在1M以下。
Lim、K9、Lightning、FireBird、Slimperience:MD(或者说抽屉)布局的浏览器,大部分是左抽屉放标签,下方是功能按钮,设计上各有想法,但也更坚定了我觉得它不适合用在浏览器上的观点。另外Slimperience这个外观派,小体积要做一堆效果,结果拖慢了运行效率,尴尬。
Flynx、Flyperlink、Dynamic、Link Bubble:都是浮动气泡浏览器,方便用户快速切换查看网页,功能比较简单,一般没地址栏,也都能指定副浏览器,方便进一步操作。Flynx操作比较顺滑,最近一个版本才终于能复制内容;Flyperlink功能较强,支持去广告、两种气泡布局和Custom Tab(然而Custom Tab每次打开都必须重载,还是全屏,尴尬);Dynamic意外地有地址栏,除此之外都很简陋;Link Bubble嘛是首创者所以提一提。
Colombo、Ninja2、Glow:简单派。Colombo宣扬线性浏览,开新tab比较麻烦,通过多任务键切换。意外地有adblock。现在的问题是左右滑手势太敏感了;Ninja2延续全底栏策略,也是多任务里一页一标签,不再有书签栏而用添加到桌面代替,可以用指纹传感器操作,能调用第三方下载器;Glow浏览器也是底栏设计,做得更炫酷些。
Tangram:逻辑比较新奇,分从左到右、从浅到深的“查阅”“分类”“收藏”三个层级,通过截图,高亮,创建笔记,较方便地查找和管理网络资料。然而快一年没更了。
-----
更新:
之前用了一段时间via,小巧而且功能性强,不过美中不足在于网页加载速度不怎么样。所以现在换回了Chrome,毕竟谷歌亲儿子,内核做的确实不错,网页加载速度比via快不少,操作上的不足现在用ChromePie来弥补,基本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就是广告过滤比较麻烦点,暂时没有发现针对Chrome定制的广告过滤插件,不过有替代方案,比如使用unbelovedHosts和adaway,同样添加vokins的hosts文件来去广告。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懒得折腾了,默认要是做的烂就装个UC凑合,反正要上的网站基本都有app 本帖最后由 dangoron 于 2017-2-13 16:16 编辑
cert 发表于 2017-2-13 16:07
还有个x浏览器也不错
这个也试了下,好像风评好有部分原因是自带番茄,不过人在国外不太需要
反而因为他代理的原因google会出现ERR_SOCKS_CONNECTION_FAILED。。 https://public.lightpic.info/image/F09F_58A194DD0.jpg
这样的chrome你能接受吗? 感觉yandex用的不习惯,试了一下楼主推荐的,还是via比较好用 Sakura 发表于 2017-2-13 19:14
这样的chrome你能接受吗?
厉害了有链接么可以试试看
—— 来自 Xiaomi MI NOTE LTE, Android 6.0.1上的 S1Next-鹅版 腾讯浏览器,不折腾了,算了
RE: 说一下最近用各种安卓浏览器的感想
dangoron 发表于 2017-2-13 21:03厉害了有链接么可以试试看
—— 来自 Xiaomi MI NOTE LTE, Android 6.0.1上的 S1Next-鹅版 ...
好像是新版加的功能 habit这么小众?因为所有操作都在屏幕下面,我一直用它。
—— 来自 HUAWEI KNT-AL10, Android 7.0上的 S1Next-鹅版 更新一下,via自定义hosts之后还不错
参考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vokins/yhosts/master/hosts
—— 来自 Xiaomi MI NOTE LTE, Android 6.0.1上的 S1Next-鹅版 夸克和QQ浏览器一起用,
反正平时手机上浏览器用的不多,多数功能还是通过单独的APP,夸克对我来说就够了,
带上QQ是因为电脑上也是QQ,办公室-家-手机同步起来方便一点 dangoron 发表于 2017-2-13 16:15
这个也试了下,好像风评好有部分原因是自带番茄,不过人在国外不太需要
反而因为他代理的原因google会出现 ...
不是早就费了么 苏格拉底叔 发表于 2017-2-14 15:39
不是早就费了么
Play和酷安好像挺不一样的,酷安版本确实打不开谷歌,play版可以。不过感觉界面没有via和夸克讨喜(这个比较主观),设置页面进去还要加载。。亮点在于广告拦截,不过现在hosts够用了,已换回via
—— 来自 Xiaomi MI NOTE LTE, Android 6.0.1上的 S1Next-鹅版 cert 发表于 2017-2-14 16:40
这个在哪设置的?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设置里面广告拦截->强力拦截,然后会下载一个hosts给你,你把它替换掉
—— 来自 Xiaomi MI NOTE LTE, Android 6.0.1上的 S1Next-鹅版 夸克看s1的贴图没法缩图导致我老是看不全 本帖最后由 pgain2004 于 2017-2-19 16:45 编辑
首先,楼主说的国内浏览器,实际上应该在指一些个人/小工作室开发的,知名度较高的作品。
说说我用过或者“尝鲜”过的。
Chrome:多平台同步(但国内……),四个更新通道,体量极大,UI操作的改动频率和幅度却很惊人,有一堆实验功能,例如楼上贴图的操作栏置底(下拉进标签组的操作居然没反向,蠢)。内核强劲,用户功能却算轻量,桌面版有大量超越FF的优质扩展,却一个都没带到移动版上(估计是因为它有整个系统和一套原生应用相配合,自身不需要搞太多东西),但有很多xposed模块之类的第三方补强组件;更有一大堆变体,可能加了广告过滤,可能针对特定处理器或ROM做强化,但大结构不变。总之,变相拥有了不错的制定性。
Firefox:自带内核(以后除非特别提及,否则都是Chromium系了,统治性地位)、账户同步,三个更新通道 ,Mozilla挺认真地把扩展带到了移动平台上发威,技术力不低,然而自身有不少东西做得一般,阻尼设定,功能页,总之明明不错但我就是不太想用。虽不及Chromium,也有好几个魔改版。
Yandex:自带账户同步(顺带推桌面版),三个更新通道,移动版简约之余功能却不差,通知栏搜索导航(还针对本地化做了一套默认入口),让人惊喜的扩展(然而扩展市场根本没区分版本,必须下了安装才知道是否兼容)。实验性功能必须Alpha/Beta通道,容易出状况。毕竟俄国搜索大佬,它的其它几个应用亦都可圈可点,不妨一试。
Opera:“一直被模仿”的代表,本身有一大堆分支。自带账号同步,两个更新通道(只讨论完整版和mini ),经典UI被国内众多同行沿用至今,也能随时切到另外一/两种布局。即使投靠了Chromium,在传统功能上的很多细节依然强大。Opera Mobile默认显示订阅和推送但可以全部关掉,去广告必须靠那经典的Turbo预处理服务,我是觉得不太符合国内环境吧,但对本土版的欧朋实在提不起兴趣。
Sleipnir:Opera首创了弹出式标签预览和扩展式标签预览,Sleipnir将后者做得更极端,默认显示标签缩略图(包括桌面版)。移动版上的标签栏+标签组+手势令其操作便捷性爆表,但其它功能较弱,ad和账号同步聊胜于无。国产的Ninja1借鉴了该布局,但最终完成度有点低。
UC、QQ、Baidu(&360、猎豹?):国内大厂,以那套经典的地址顶栏工具底栏为基,UI逻辑大同小异;不甘受Chromium钳制,经常魔改内核;都有做总入口和平台的心,自带推送、天气、搜索引擎、网页转码,UC都改叫“UC移动”了;提供账户同步系统,也经常和自家应用联动;经常和手机厂商合作,抢占“默认浏览器”之位。可能偶尔出点夸克啊Armorfly一类的简化产品线来赚口碑,但终归要走上老路的。UC其实有点可惜的,其实力不容小觑,凭技术累积坐上国内移动浏览器的头把交椅,然后就被阿里收购了。至于那些学这个套路实力却很水的一大堆平庸作品,不提也罢。
海豚、VC、星尘、遨游:本身有点积淀,传统套路但有点自身特色的工作室作品。老牌海豚实力不差,能魔改内核,功能全 (手势/rss/插件/主题/分页/同步),我就不爽它那标志性的标签栏不像Seipnir那样能快速关闭;VC似乎是从360出来的团队之作,做得还挺贴心实用,就是宣发有点360的low味导致酷安评分惨烈,另外广告标识一直没完善;星尘也是老玩家,但做得挺纯粹,新版能保持不错的迭代进步速度,小球键手势、晃动翻页等特色功能也还行;遨游就……新版实在比较迷,不好评价。
夸克:UC新出的精简版作品,承继UC的内核和一些基本功能,账号居然不互通,另外没退出按钮这个我得探讨一下,Via也是,Chrome也是,要么觉得缓存够用随便用,要么让人后台清,如果用户希望实现退出时清记录什么的呢……?
Habit、H5:以高度定制为卖点的壳浏览器,其中比较著名的Habit是日产货,几乎每次更新都增加制定项,按钮点划、自绘手势(但识别不如Sleipnir)、丰富的Pie,它还是较早一批支持自定义hosts过滤的浏览器;国产的H5更极端,本体就35kb,想靠在线资源和扩展插件打天下(一开始甚至不打算做多标签)。可惜,这类Geek/折腾党浏览器一般难长久。讽刺的是,居然有人抄H5,命名为20k。同类还有Terld,但我感觉做得比较失败。
Via、X:和上面一样都是个人开发者的壳类浏览器,但没那么激进。Via是著名的、中规中矩的优秀作品,本地化做得很好,能调用第三方下载器 ,功能扩充得颇为丰富之余一直保持在500k以下,3.0新版改得……比较有意思;X以自带VPN为卖点吸引用户,其本身实力也不差,该有的都有,移动浏览器里它好像是第一个出手动标识广告的,也最早实现CSS+HOSTS+JS(?)三重拦截,体积同样控制在1M以下。
Lim、K9、Lightning、FireBird、Slimperience:MD(或者说抽屉)布局的浏览器,大部分是左抽屉放标签,下方是功能按钮,设计上各有想法,但也更坚定了我觉得它不适合用在浏览器上的观点。另外Slimperience这个外观派,小体积要做一堆效果,结果拖慢了运行效率,尴尬。
Flynx、Flyperlink、Dynamic、Link Bubble:都是浮动气泡浏览器,方便用户快速切换查看网页,功能比较简单,一般没地址栏,也都能指定副浏览器,方便进一步操作。Flynx操作比较顺滑,最近一个版本才终于能复制内容;Flyperlink功能较强,支持去广告、两种气泡布局和Custom Tab(然而Custom Tab每次打开都必须重载,还是全屏,尴尬);Dynamic意外地有地址栏,除此之外都很简陋;Link Bubble嘛是首创者所以提一提。
Colombo、Ninja2、Glow:简单派。Colombo宣扬线性浏览,开新tab比较麻烦,通过多任务键切换。意外地有adblock。现在的问题是左右滑手势太敏感了;Ninja2延续全底栏策略,也是多任务里一页一标签,不再有书签栏而用添加到桌面代替,可以用指纹传感器操作,能调用第三方下载器;Glow浏览器也是底栏设计,做得更炫酷些。
Tangram:逻辑比较新奇,分从左到右、从浅到深的“查阅”“分类”“收藏”三个层级,通过截图,高亮,创建笔记,较方便地查找和管理网络资料。然而快一年没更了。
目前via+uc,能让我留下uc的原因就是缩放排版这个功能,试了好几款缩放都没这个好用 ,不知道有没可以代替的css样式或者其他东西…… 以前一直没删UC的一大原因是,视频有个下载功能,很方便就能下载91的视频……
----发送自 ONEPLUS A0001,Android 4.3 用了这么多浏览器,我觉得UC和MIUI浏览器速度最快,现在用MIUI浏览器 十二国 发表于 2017-2-19 09:32
用了这么多浏览器,我觉得UC和MIUI浏览器速度最快,现在用MIUI浏览器
MIUI浏览器我记得在MIUI5的时候标签页管理按钮那里直接上滑就能关闭当前页,现在这个功能被取消了就不太想用了,原来真的是用起来无比顺手 本帖最后由 dangoron 于 2017-2-20 12:38 编辑
pgain2004 发表于 2017-2-19 06:51
首先,楼主说的国内浏览器,实际上应该在指一些个人/小工作室开发的,知名度较高的作品。
说说我用过或者 ...
这个厉害了,有不少没有用过的,谢谢分享~
不过via是有"退出时清除缓存"的设置选项的,在通用里面
可惜via这样的壳类浏览器在页面载入速度上怎么都比不上chrome,也算是一大缺憾
楼主用Opera Mobile了么……感觉怎么样 yuriyang 发表于 2017-2-20 12:57
楼主用Opera Mobile了么……感觉怎么样
试了一下,Opera自带的省流量功能对于流量少的人来说应该还是蛮实用的,可以压缩图片和视频同时也可以去广告。不过操作感比较差,地址栏在上方,点击不方便而且没有类似via长按主页按钮激活地址栏的功能。此外界面本身的流畅度也不太好,总体感觉一般般。 问一下,我想找一个能够很好的屏蔽悬浮式窗口广告,还能够流畅flash视频播放的浏览器,应该用那个?
火狐屏蔽不了。。。 lightingstar 发表于 2017-2-20 15:55
问一下,我想找一个能够很好的屏蔽悬浮式窗口广告,还能够流畅flash视频播放的浏览器,应该用那个?
火狐屏 ...
只论广告屏蔽,火狐移动版+ublock不是很强了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