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为叙事节奏的问题,做的不是非常完美,总感觉遮遮掩掩的差那么点意思,不够痛快。 拖太长了,把感情爆发点分成三段的结果 没!有!天!门!
天门如果在的话,在山顶那一段份的感情迸发可想而知。 不如《穿越时空的少女》+1 山顶对话太无厘头的,哪怕能挤出点时间做个相顾无言的剧情都好
结果是摸胸,跟第一部一样的拌嘴,然后就笑了…女主也就罢了只是昨天发生的事情,男主怎么也这样
依我说天元突破最后西蒙和大哥见面都做得比它好 的确是蛮可惜的。 明明可以做的,更加动人。结果居然又开始玩儿男女互换的梗,估计是不太会写电影剧本,不知道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道理。 Prolun 发表于 2016-12-4 14:26
スパークル第二段响起,女主看到手里的すきだ的时候,应该就是感情的爆发点。
但是因为叙事节奏的问题,做 ...
这一段最赞,尤其是和歌词搭配 Prolun 发表于 2016-12-4 14:26
スパークル第二段响起,女主看到手里的すきだ的时候,应该就是感情的爆发点。
但是因为叙事节奏的问题,做 ...
这一点当时我也挺震撼的,没想到看了就结束了,明明可以再渲染下 与其说铺垫不够,不如说那一段整体在构思上就有问题
观众情感的在知道三叶在三年前就因为彗星坠落而死去的时候已经经历过一个低谷了,这里包括之后再设置一个小的低谷不是很好。
如果把两人在5年后的相遇看做后日谈的话,彗星坠落那里就应该是整个事件的结尾了,这片既然要走HE,哪有在事件末尾再设置一个感情低谷的道理
再加上后日谈式的结尾本来就会让观众的感情趋于平静,反过来就导致之前那一段的渲染不够强烈了。
我猜那里诚哥是想抓一抓观众,可惜他对观众感情的掌控还是不如细田守,人家毕竟是演出出身 本帖最后由 Julien 于 2016-12-4 19:40 编辑
新海诚的爆点功力不差,但这种爆点都要虐,或多或少都要让人不舒服一下甚至不舒服好多年(看看秒五的病人)
我的猜测是这一部电影是真金白银的撒钱进来做的,估计东宝有内部要求必须做成合家欢,如果按照新海诚的老路数来,专业评分能从6.9升到8甚至8.5,但观影人群可能就要少一个数量级了,投资人就要斯巴达了。
所以现在这部电影算是一部投名状,新海诚表示我能接受体制束缚做出对得起商业片标准投资的有票房的大众电影,这样大家的合作能继续,以后每部电影也不用做到这么极端的合家欢才行。
他访谈中提到过“现在我对做完完整的商业电影把握更大了”之类的话,可谓踌躇满志,我还是挺盼望他的下一部作品的。 旁边的妹子都看睡着了,失策 Julien 发表于 2016-12-4 19:37
新海诚的爆点功力不差,但这种爆点都要虐,或多或少都要让人不舒服一下甚至不舒服好多年(看看秒五的病人) ...
本来商业大片就比小众清新片的剧本难,你是不是对商业片有什么误解? Julien 发表于 2016-12-4 19:37
新海诚的爆点功力不差,但这种爆点都要虐,或多或少都要让人不舒服一下甚至不舒服好多年(看看秒五的病人) ...
本来商业大片就比小众清新片的剧本难,你是不是对商业片有什么误解? nanrendu 发表于 2016-12-4 19:51
本来商业大片就比小众清新片的剧本难,你是不是对商业片有什么误解?
错。
商业大片是整个电影工业的产品,是一个工程问题不是一个科学突破问题。
艺术片的探索才是科学突破问题,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难度还真是两回事的。 最后的最后,两人在两个电车上发现对方,同时片尾歌一响,这个场景鸟肌 引用第24楼Julien于2016-12-04 19:53发表的:
引用:nanrendu 发表于 2016-12-4 19:51本来商业大片就比小众清新片的剧本难,你......
你的意思是商业片要拍好看很容易了?
----发送自 Xiaomi MI NOTE LTE,Android 6.0.1 临界点 发表于 2016-12-4 19:59
你的意思是商业片要拍好看很容易了?
----发送自 Xiaomi MI NOTE LTE,Android 6.0.1 ...
你怎么理解的。我说的是商业片儿比小清新片儿剧本更难写啊。 意思当然是商业片拍好看,更不容易。 同感
想办法整理一下剧情 把“泷看着手上的绳子回想起三年前”、“三叶发现手心的喜欢你”、“彗星碎片坠落”这三个场景结合起来也许不错?
在两人的心意最终传达到的这一刻,抬头却是从头顶落下的彗星碎片,这样的绝望感多有意思。 Julien 发表于 2016-12-4 19:53
错。
商业大片是整个电影工业的产品,是一个工程问题不是一个科学突破问题。
艺术片的探索才是科学突破问 ...
艺术片有艺术片儿的形式。商业片有商业片的形式。能拍艺术片的并不比能拍商业片的更加了不起。本身一些所谓的艺术片,就是建立在反商业片的基础上的。一个导演最好是先从拍好商业片儿,掌握形式之后,再开始在排好自己的艺术。我觉得《你名》加了很多商业片的元素,自己对主题的把握却处理的水平不高。比如说拯救女主角,比如说爆炸场面,比如说女主角多次揉胸,又骑车露内裤,结果到了情节高潮女主角去见她爸爸那段,跑步动作的双臂挥舞得非常不自然,却不肯修一修。 在情感方面我觉得是故意冷处理的,所以我非常不同意有些影评说君名矫情,说实在不少情景换个导演可能往死里煽情了。 nanrendu 发表于 2016-12-4 20:14
艺术片有艺术片儿的形式。商业片有商业片的形式。能拍艺术片的并不比能拍商业片的更加了不起。本身一些所 ...
没有任何人说这个了不起或者那个了不起,你能说科学家跑跑数据,发发论文,就一定比风餐露宿,呕心沥血几十年的世纪项目的总工程师更了不起?我憧憬科学家绝不说明我有哪里看不起工程师,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科学家的可能性和影响力更大,所以大家肯定更关注科学家啊,这不是什么歧视或无知导致的问题,用不着非要去批判和纠正的。 liangjiami2 发表于 2016-12-4 20:24
在情感方面我觉得是故意冷处理的,所以我非常不同意有些影评说君名矫情,说实在不少情景换个导演可能往死里 ...
这么一想 换个长井龙 黄昏那幕肯定爆炸
不过就是觉得彗星那里差点 ....前半拍的挺喜欢的。 环形山要见面的时候我精神还挺紧绷的,但两人的对白设计当时却让我有点泄气的感觉 Julien 发表于 2016-12-4 20:38
没有任何人说这个了不起或者那个了不起,你能说科学家跑跑数据,发发论文,就一定比风餐露宿,呕心沥血几 ...
对于商业片难,还是艺术片难,这涉及到一个传统主题好写,还是反传统主题好写的问题,哪边拍起来难,成就更高,寿命更长,本身在业内也是值得一讨论的话题。你觉得两边儿都一样。我支持先做好基本功的那边的观点,商业片比艺术片难。 我觉得楼主说得很对!很得我心! nanrendu 发表于 2016-12-4 20:54
对于商业片难,还是艺术片难,这涉及到一个传统主题好写,还是反传统主题好写的问题,哪边拍起来难,成就 ...
工业上的基本功和科学界的基本功是两回事。搞数学的人和搞物理的人学的数学就是两种数学。 Julien 发表于 2016-12-4 21:03
工业上的基本功和科学界的基本功是两回事。搞数学的人和搞物理的人学的数学就是两种数学。 ...
写剧本和你说的科学,本身是两个行业不能类比。
商业片的剧本难点在于必须向观众解释所有的逻辑,完美的解决所有问题,而艺术片不需要。这就导致商业片创作起来更难。这个难度对主创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你写的那种哪种层面上的争议。如果硬要类比的话,逻辑自治是商业片的基本要求,也是剧本的基本功。你要是想跳过这环基本功,直接去拍小众艺术片也是可以的。艺术片你可以自由发挥。 泷(in三叶)骑车上山穿插三叶独身前往东京那段儿挺好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