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浩纪:混乱邪恶误今世,宅男堪当急先锋
本帖最后由 统一合作关系部 于 2016-12-1 00:02 编辑标题误人,实际是文史区帖子http://bbs.saraba1st.com/2b/thread-1351250-1-1.html
简单点就是社交媒体释放出群众在亚空间投影的邪神,拜色孽的宅男们表现最明显咯
这位专精宅男一百年的哲学家说的有点意思,结尾那段有种psycho-pass的感觉。老哥按照着这思路再写个剧本动画下或许会更精彩(就别找宽叔和冈妈了做了,之前fractale什么鬼)
本帖最后由 统一合作关系部 于 2016-12-1 11:38 编辑
羊廷牧关于东浩纪的这篇访谈,随手记录些想法(可无视):
1. 关于“御宅族从亚文化变成主流文化”: 这个转变和当年的浮世绘有相似之处,上不了台面的通俗商业性创作因为受外界认可,从而转为代表性艺术门类。这是社会主导力量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表征之一。
2. 关于“民主”: 大体认同东浩纪的现象描述,但不大认同他的学理分析。当下民主的问题不在于出现了“无意识”(事实上它一直存在),而在于乌合之众的盲从被放大了。
所谓“民主”,只是一种有助于 现代政府合法性 以及 平等共同体 的想象性存在。它自古以来都是以不民主的方式运作的。现代媒介的一次次进化,不断暴露了民主背后的缺陷。如同科技的变化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向社会主义制度回归一样,民主也需要向精英回归。所谓民主只是一种过去不完备条件下的想象罢了。
3. 关于“动物性”: 这个从科耶夫那借来的观点(更早当然是黑格尔的),事实上被弱化来使用了。科耶夫说到人变回动物,是从 普遍历史的终结 这个角度说的,命题要比具体的消费社会现象大得多。另外顺便说下,文中说人与动物不同在于“欲望”(好像台版书里也是这个翻译),这个词可能容易误解。科耶夫的本意大致是说人有某些“对未来的期望”,因而和动物本能不同。这里 “未来”而非眼下 的这层含义很重要,欲望这个词不大能体现。
最后,借用东浩纪自己造的术语来说,比起科耶夫以及那一代有着“宏大叙事”感的思想家们,现在流行的文化研究(包括东)其实也更像是一种“数据库”的分析。
把微博微信关了就行 在s1你什么都不用害怕 连郭敬明都有人洗地的论坛还有什么好怕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