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聊聊对任天堂开关的看法
本帖最后由 S.I.R 于 2016-10-21 16:18 编辑原文首发于触乐:http://www.chuapp.com/2016/10/21/274062.html
Nintendo Switch,拨了谁的开关?
任天堂代号为NX的主机终于在昨晚尘埃落定,也结束了关于这款主机真真假假的小道长跑。这款主机最终定名为Nintendo Switch(任天堂开关),一个十分奇异,又散发着一些任天堂式的可爱的名字。其采用了掌机与主机双用的模式,本体与手柄可以组装成掌机,而插在台座上又能接上电视,不难看出这家百年老铺对于设计依然有着自己独到的追求,公布之后,互联网上的反映虽然褒贬不一,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热度有目共睹。
关于主机的细节,预告、官网均有介绍,就不再复述。但对于这家正在走过转折点的传奇公司来说,依然有一些问题等待回答。激情之余,不妨一起冷静思考。
1、家用主机,还是掌机?
Switch究竟是主机还是掌机?许多看了预告的玩家可能不难回答,两者皆是嘛!诚然,Switch的预告以一位成年男性玩家在电视上玩《塞尔达传说》开始,随后这位玩家将在电视旁的Switch本体从底座上取下,两侧接上手柄的握把,便可带出去独立游戏游戏。任天堂看似模糊了主机与掌机的界限,创造出了一件前无古人的新产品。然而,在我的眼中,这其实是一台不折不扣的掌机。
其实想要打破主机与移动设备的界限,想法古已有之。PS4,XBOX1均有将游戏画面传输至移动设备的方案,通过网络推流的方式实现。尤其是PS4可与PSV互联,在网速允许的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在任何地方都使用PSV掌机来享受PS4游戏。
但事实上,这一功能是典型地”看起来很美“,存在着两个严重的问题,首先是网速要求极高,在带宽与流量有限的地区使用是不现实的。其次,家用机大作在这些移动设备上会有很严重的画质损失,甚至是操作的劣化。会有多少玩家仅仅只是为了上班路上打发时间而牺牲宝贵的体验?我想寥寥无几。
说回Switch。Switch是典型的逆向思维产物,你从家用机推,从高到低行不通。我拿移动设备作载体,逆流而上,总成了吧!诚然,Switch的确巧妙地回避了上述两项问题,一不需要网络,两端都是独立运算(实际上是同一硬件),画质无缺损;二手感一致,掌机的手柄就是主机的手柄,打不过去只能怪自己手残。
但是,与此同时,switch有出现了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对着电视玩掌机。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switch是不可能移植现在的第三方顶尖大作的。即便他使用了可能是最好的移动设备硬件。
我知道有些任天堂粉丝对此嗤之以鼻。认为“第三方大作算什么,任天堂游戏就够玩了。”我声明,我非常认同任天堂游戏非常好玩,紧抓游戏本质。但是,并不是你的游戏好玩,玩家就一定得玩你的游戏,就一定玩你的游戏就够了,这是两回事。
因为市面上好玩的游戏太多了。你必须给他们选择。
玩不到《战地1》,《无限战争》与《荒野大镖客2》的“主机”。是不能与其他主机竞争的。
也正是由于任天堂如此富有魅力,才有这么多玩家会单独为任天堂游戏买单。是的,作为一款掌机购买,作为市面上以经没有同类产品的平台,这也是我们依然会看好switch的原因。任天堂可能也心知肚明,主机方案只是找一个台阶下。体面地退出主机市场的竞争,才是它的真意。
2、派对明星还是宅男神器?
先说说我的直感吧。我觉得能够让我产生“想买”冲动的产品,它必须有足够的传统游戏价值,必须满足我这样的核心玩家的深度游戏需求。而这一切都 是与轻度,短暂的派对游戏是毫不相干的。Switch的确是一款我想购买的掌机。
但是预告片里处处却充满着一股美国90年代广告的“人生赢家”气息。似乎假定了多个使用场景,在家电视上玩完,出去溜狗时玩;机场候机室看到妹子也有Switch,于是上前搭讪联机;出门玩的时候,坐在后座的人把屏幕架着,两个人捏着小手柄玩马车;打完篮球,一群人拿出几台Switch主机,一起玩NBA对战。
我不得不说,这些使用场景假到爆了。
如果一直关注任天堂,就会发现他们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到来之后,依然非常努力地推广线下Coop。对于他们来说,线上游戏的普及意味着游戏变得越来越个人化。而他们将让所有年龄群活跃起来,必须打造“现充”的使用环境。这并非我空穴来风(Anyway,我知道这个成语的用法很含糊,请不要攻击此处……谢谢), 在PS4上我们几乎找不到使用四个手柄的机会,仅有一些附视视角的小游戏可以如此游玩,而任天堂则提供了各种全价的派对游戏,甚至《马里奥3D世界》都可四人线下游玩,可见支持力度。
但是,这些尝试在近年来已经越发微妙了。首先,Wii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固然与线下同乐脱不开干系。但它创造了个极端平易近人的使用环境——抛弃手柄,完全体感控制。主打产品Wiisports,Wiiparty,瓦里奥制造等,均无需任何按键,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巨大的直观优势。帮助你快速让所有人进入游戏状态,而非解释规则。
其次,如今传统游戏人口飞涨。《使命召唤》最高单作销量直逼3000万,《三男一狗5》则破5000万大关,女性玩家的比例也占到了40%,年龄层覆盖到了几乎所有年龄段。这也就意味着,游戏对大部分人不再是一件陌生的东西,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会让你更难说服非玩家的用户在派对或户外活动中拿着手柄玩游戏,因为他们每天都有机会去玩。
然而,Switch的预告片里似乎一直在暗示着这一点:你可以带着它在任何地方开游戏派对,我不得不说,除非是野外烤肉,实在很难想象有人会这么做,尤其是打完篮球之后!
面对现实吧,会带着这么大一坨掌机在外面玩的,可能只有死宅。
3、Switch拨了谁的开关?
Switch的目标用户究竟是哪些人?
在这样一个掌机市场已经有显著下滑的当下,我们似乎不得不提出这个问题。这些年来,不断有人在说,掌机已经没有希望了,它们最终会被手游蚕食。
或许吧,但我想并不是现在。
一类产品的消灭,必须伴随着完全替代品的产生。一个庞大的市场从来不会自我消亡,它们只是被更具优势的产品替代了。而手游目前的状态,是不可能完全替代掌机的作用的。只要有人还愿意在外面享受深度,专业的游戏内容,它就不可能被替代。
极端点说,世界上有多少口袋妖怪的玩家,就会有多少掌机用户。反而现在掌机市场被任天堂完全垄断,他手里握着所有掌机用户所需的资源,马里奥、口袋妖怪、耀西。在短时间,甚至长时间内,这都会成为任天堂掌机的保底手段。所以首先,这款掌机是卖给忠实的NDS用户的。
当然,只是维系原有市场未免显得悲凉,对一个公司的未来来说,也不够健康,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Switch还有哪些意义。
我认为可能正是目前的日本游戏用户。如今日本主机行业边缘化人尽皆知。PS4主机销售刚过300万,显然对于一台已经走过一半生命周期(我们假设生命周期是6年的话),完全成熟的主机来说,有些太少了。对比以往游戏三分市场的格局,日本的主机业已经沉默多时,百万大作几乎死绝, 五十万作品鲜有出现。
而与之相对地,掌机依然卖得还不错。且不论全世界热销的3DS,就连大家印象中“离死不远”的PSV也逼近500万大关。占据了全世界PSV销量近一半左右。令如今的日本工作室依然乐意为PSV制作游戏,甚至出现大量作品同时登陆PS4与PSV的奇景。
日本人对于掌机的无比热爱与他们的生活节奏不无关系,在此按下不表。但这的确造成了日本人将掌机作为家用机替代品的行为。也是这么多新游戏,要同时登陆两个差距如此巨大平台的根源所在。
然而PSV真的能替代家用机吗?答案是否定的。
长期以来 ,除了任天堂贯彻掌机与家用机分而治之的思路。其它公司大抵都是将家用机的产品进行劣化或隔代移植的作法。从SEGA Game Gear开始,到索尼到PSP。都是如此思路的产物。SEGA的GG上也有《忍》,《索尼克》,甚至《VR战士》等作品,但无一例外劣化严重,只得其形不得其神。让玩家以为自己在玩家用机 一样品质的游戏,但上手几分钟后便发现其恶劣的体验不如去玩家用机。再反观PSP平台的劣化版 《使命召唤》,《实况足球》等 游戏,情况又何其相似。
直至那些真正为掌机专门研发的作品问世,掌机方才突显存在价值。但问题在于,掌机机能较低,售价较便宜,导致除任天堂外的游戏公司不可能为其倾注大量资源,《怪物猎人》系列,亦是第一作无心插柳之下爆红,才开始投入资源的案例。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都乐于开发“只是像家用机”的挂羊头卖狗肉式的作品。
而到了PSV这代,改为PSV与PS4双平台发售的策略,难道是意味着掌机与 家用机平起平坐了吗?错了,其实只是将PS4的游戏水准拉低到PSV的水准而已!有PSV平台的《第三次机战Z》明显画质逊于没有PSV平台的《第二次OG》。这还算是较好的案例。像《秋叶原之旅2》、《生存档案》与《传颂之物》无论格局,画面都达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在大屏幕上完全无法接受。这种风气的普遍化,反而进一步损害到了家用机在日本的地位,拉低了家用机软件质量。如此一来,还有谁会愿意认真开发家用游戏呢?
而Switch则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它是一款日本人喜闻乐见的掌机,拥有至少PS3级别的性能(可以运行《上古卷轴5》),并且可以直接逆输出至电视。对日本人来说,可能会产生开发心态上的改变。由于它同时兼具家用机与掌机的属性,又兼备对日本中等规模游戏的性能需求。它给了日本人一个理由去制作较高规格的掌机游戏——因为它同时也是家用机。让用户也能从掌机着手,渐渐回流到家用机上来。其对日本曾经辉煌的家用机市场,可能真的会是一个“转变”的契机。
第一点认同,第二点反对,第三点没看懂 第二点同感,两个人挤在一起对着那个小屏幕实在太违和了 看着视频里两个人玩一台还假装可以轻松看着屏幕的样子,心想别逗了 我觉得两个人拿着小手柄的感觉超HIGH的,两个人躺床上玩玩横版的卷轴游戏不是很好么 现在掌机面向的用户本就不是想在外面玩游戏的人
而是在家却不想坐在电视前玩游戏的人
跟手机并不冲突 相反冲突的是平板
所以NS与其说是向手机宣战 不如说是向平板宣战
至于结果会怎样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switch是不可能移植现在的第三方顶尖大作的。即便他使用了可能是最好的移动设备硬件。
看到这句就不用往下面看了,最基本的前提都是错的 第一点还是比较赞同的,Switch机能无论如何都达不到Xbox One的水准,今明两年PS4 Pro和天蝎座发售,也就是说Switch刚发售就被拉开半代到一代(没准还要更多……)的性能差距,就算有年货作品横跨到老任这边发售,画面上的差距也决定了这些作品最多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吸引那些核心的console玩家,事实上老任这个预告片也没把重点放在这上面,只不过是表示“我们的机器上确实能玩些其他平台上的大作但是性能怎么样我没法告诉你”,意思意思罢了。拼硬件,老任这么多年一直打不过索尼,现在索尼自己都被高配置PC压一头,老任不走差异化路线就是死路一条,“体面的退出主机市场”感觉说的有些道理,掌机是老任站的很稳的细分市场,新产品倾向于掌机方面是很好的选择。
至于第二点,预告片里的场景固然假,但是我一直觉得任天堂的游戏机就应该突出合家欢或者“Party上的玩具”的特质。作为一个死宅,基本每个月都会有几个朋友到我家玩的时候,四五个人聚在一起时PS4基本没用,我其实是很想要一台能作为聚会娱乐设备的游戏机的,包括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出门,间歇时间掏出机器来一盘马里奥赛车,是很正常的需求,这种体验手机平板给不了我,微软索尼的主机给不了我,桌游也给不了我,如果市场上一台这样的游戏机都没有,那未免过于无聊。我反倒觉得老任应该进一步强化这种多人游乐的玩法,我身边有很多非宅,他们都有这样的需求,这绝非一个伪需求,也绝非一个小众需求,一个主机如果只运行核心向游戏,那它一定会死的很快。 但是现在还没有官方配置或者实机运行画面公布 触摸屏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大问题 还是静观任地狱的下一步消息 这货一出,其实已经说明,主机市场退出只留掌机续命 搞不好在2019年左右还会出一个精简不可拆卸的纯掌机版,现在这个只是拼图的一部分 任天堂交换机
谢谢 本帖最后由 S.I.R 于 2016-10-21 18:03 编辑
跳起来1米5 发表于 2016-10-21 17:11
因为ns实际上是掌机,所以没有第三方大作,这逻辑神了
不是没有,如果第三方要专门制作是可以的,但移植不了现在全平台的大作,或者像COD这种交互比较简单的可以移植,但画面惨不忍睹。
触屏我倾向于没有,因为系统需要兼顾TV模式,势必UI是按非触摸的来做的。那么没必要还做触摸屏了。
popchong 发表于 2016-10-21 17:36
触摸屏的问题已经显而易见了,grip拼起来的小手柄和PRO大手柄都没有专门的触摸区域,因此为了兼顾不同模式 ...
如果触摸可以应用于简单的网页浏览和视频播放,那么出门的时候就可以只携带NS不带iPad了,对我个人来说也方便了很多。
毕竟NS拼起来之后也差不多有一个iPad大小了,出门带两块那么大的板子还是挺费劲的。 myron_cloud 发表于 2016-10-21 17:56
如果触摸可以应用于简单的网页浏览和视频播放,那么出门的时候就可以只携带NS不带iPad了,对我个人来说也 ...
XBOX360的IE很好用的,手柄操作。不过你别对任天堂抱太高期望,就算能触摸,很可能网页显示中文也不正常…… myron_cloud 发表于 2016-10-21 17:56
如果触摸可以应用于简单的网页浏览和视频播放,那么出门的时候就可以只携带NS不带iPad了,对我个人来说也 ...
XBOX360的IE很好用的,手柄操作。不过你别对任天堂抱太高期望,就算能触摸,很可能网页显示中文也不正常…… 绿冰 发表于 2016-10-21 17:11
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switch是不可能移植现在的第三方顶尖大作的。即便他使用了可能是最好的移动设备硬件 ...
+65535
看到这一段就不用看了,各种打脸 触乐到底给了多少稿费才能写一篇看了3分钟的PV就自己脑补一大串的文出来?还搬到S1? 我觉得楼主现在就依靠一个视频就下这么多结论不太好吧一些观点太武断了 边界循环 发表于 2016-10-21 18:12
我觉得楼主现在就依靠一个视频就下这么多结论不太好吧一些观点太武断了 ...
不算结论,只是可能性的分析。另外,我说的没法移植,我是真心觉得的,要么缩成狗,大约部分游戏可以做。
演示其实也是拿老滚5来说事的,而且还被表态只是播片…… 以后外号就叫“开闭”了吧
茶茶丸 发表于 2016-10-21 18:11
触乐到底给了多少稿费才能写一篇看了3分钟的PV就自己脑补一大串的文出来?还搬到S1? ...
然而TGFC没收一分钱就已经刷了满屏的分析文了
这叫真爱懂么
掏钱的时候就不真爱了
跳起来1米5 发表于 2016-10-21 17:11
因为ns实际上是掌机,所以没有第三方大作,这逻辑神了
说的没错啊
你这5年在PSV和3DS上玩到任何欧美的第三方大作了么
欧美人根本就不待见低性能平台
而日本已经没能力生产大作了
也就只有怪物猎人这种扎根掌机的才行
本帖最后由 S.I.R 于 2016-10-21 18:29 编辑
tenco 发表于 2016-10-21 18:24
然而TGFC没收一分钱就已经刷了满屏的分析文了
这叫真爱懂么
我会掏钱的。而且赶早在发售后两个月内购入。我对这个机器还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听说Nvidia负责了API部分。 触乐好歹给稿费,徐老师好歹网易写稿一篇一千,现在出个3分钟PV都可以捕风捉影发一版面贴,也是可以 看衰论调太明显,人家硬件规格都没放出来,臆测的东西还是太多。
我也是看衰,理由跟你不一样:主机市场本身的大萧条,已经到了养不活三个平台的地步。
微软跟各种电视盒和Win10可怜兮兮的整合,索尼各种赌命VR,老任强借掌机东风的行为,都说明了这一点。
多少工作室倒掉,多少游戏再也没有续作。这个行业,已经不行了。 tenco 发表于 2016-10-21 18:26
说的没错啊
你这5年在PSV和3DS上玩到任何欧美的第三方大作了么
低性能的wiiu还有ME3AC4蝙蝠侠呢,前面低性能的wii也有不少育碧EA游戏,怎么只单拿3DS出来说 tenco 发表于 2016-10-21 18:26
说的没错啊
你这5年在PSV和3DS上玩到任何欧美的第三方大作了么
另外PSV上的刺客信条是被吃了吗 S.I.R 发表于 2016-10-21 18:22
不算结论,只是可能性的分析。另外,我说的没法移植,我是真心觉得的,要么缩成狗,大约部分游戏可以做。 ...
We’re happy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collaborate with Nintendo on the video.
我们很高兴和任天堂在这个视频上的合作.
一群人被a9那群傻逼往沟里带 tenco 发表于 2016-10-21 18:26
说的没错啊
你这5年在PSV和3DS上玩到任何欧美的第三方大作了么
书记你先定义一下那种级别的才算欧美第三方大作? tenco 发表于 2016-10-21 18:26
说的没错啊
你这5年在PSV和3DS上玩到任何欧美的第三方大作了么
书记你先定义一下那种级别的才算欧美第三方大作? S.I.R 发表于 2016-10-21 18:28
我会掏钱的。而且赶早在发售后两个月内购入。我对这个机器还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听说Nvidia负责了API部分。 ...
我觉得把NS当成英伟达生产任天堂贴牌也没问题,刚好NS也是英伟达神盾,基本上软硬件都是N记负责的 绿冰 发表于 2016-10-21 18:36
We’re happy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collaborate with Nintendo on the video.
我们很高兴和任 ...
昨天真是群魔乱舞,哈哈哈哈哈,任地狱死的时候把这群家伙也带进地狱就好,那样我很支持地狱死掉 NF17 发表于 2016-10-21 18:33
低性能的wiiu还有ME3AC4蝙蝠侠呢,前面低性能的wii也有不少育碧EA游戏,怎么只单拿3DS出来说 ...
你说的这些游戏正好有PS3/360版或只有PS3/360版。WiiU性能本来与这两款主机各有长处,移植同期游戏也正常。但一到PS4时代……瞬间就萎咯。 NF17 发表于 2016-10-21 18:33
低性能的wiiu还有ME3AC4蝙蝠侠呢,前面低性能的wii也有不少育碧EA游戏,怎么只单拿3DS出来说 ...
你说的这些游戏正好有PS3/360版或只有PS3/360版。WiiU性能本来与这两款主机各有长处,移植同期游戏也正常。但一到PS4时代……瞬间就萎咯。 本帖最后由 绿冰 于 2016-10-21 18:52 编辑
langke888 发表于 2016-10-21 18:40
原文能不能翻譯下,目前網上的翻譯全是添加了蘇丹紅
到底上古5是怎麼回事,真像翻譯說的那樣只是給了段視 ...
We’re happy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collaborate with Nintendo on the video.
我们很高兴和任天堂在这个视频上的合作.
While we are not confirming any specific titles at this time,
虽然我们现在还并不能确认任何具体的作品信息,
we are pleased to announce our partnership with Nintendo and support of the Switch.
但我们很高兴宣布我们和任天堂的合作关系, 并表达对任天堂Switch主机的支持.
We look forward to revealing specific games and details in the future.
我们期待在未来公布具体的游戏作品和更多细节.
视频最后“本映像で使用されたいるゲーム画面は開発中のものです”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