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泽岸 发表于 2016-9-18 10:43

【转】在这世上存有希望的缘由——田中罗密欧x虚渊玄对谈

本帖最后由 云梦泽岸 于 2016-9-18 10:41 编辑


翻译地址: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5772950259510,原文带有配图。

主要看点:
魔法少女小圆
Cross†Channel
Fate Zero
作品角色
都合主义
原载于Eureka2011年11月临时增刊号《总特集——向魔法少女献上花束》
主持&撰文/村上裕一
翻译DREAMER
校对木下
(转载请保留译校者及出处)

•      虚渊玄与田中罗密欧

——今天,为编写《ユリイカ》增刊《魔法少女小圆☆魔力》特集,我们请来了《小圆》的脚本虚渊玄先生和与虚渊先生同样,既是《CROSS†CHANNEL》、《最后的现在》(最果てのイマ)等美少女游戏(译注:以下统一译作“galgame”)的编剧,又著有《人类衰退之后》等轻小说的田中罗密欧先生,一起来聊聊《小圆》这部作品、以及给予这部作品深远影响的galgame和轻小说的世界。
      首先,虚渊先生和田中先生因各自作品的印象经常被一起提及,但是像这样直接地对谈的形式好像几乎没有。

田中是的。以前在《腐姬读本》*这个企划中和虚渊先生聊过,不过那时是座谈会的形式,也有其他人参加。

(译注:《腐姬》,即《腐り姫〜euthanasia〜》,LiarSoft于2002年发售的18禁AVG,在业界备受赞誉,并对后世游戏影响深远。田中先生所提到的企划是收录于游戏fanbook《腐り姫読本〜赤雪腐爛草紙〜》中,《腐姬》主创星空めてお与虚渊玄、田中罗密欧、奈须蘑菇的四人对谈。此文网上有翻译,可见于:https://www.douban.com/note/538477699/ )

——但是也时会像《Fate/Zero》第三卷的解说评论那样,在非常靠近虚渊先生的地方见到田中先生的身影。实际上二位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比如说虚渊先生就常常提及《CROSS†CHANNEL》具有冲击性。所以想请虚渊先生基于这些谈谈对您而言的“田中罗密欧”。

虚渊是啊。比起对谈之类,我们平时私下还是经常见面的。然后一些非正式的话——在官方出版的各种书籍中的发言背后究竟是怎么想的之类——就有各种机会听闻了, 于是油然而生“哇这人好可怕!”的感想。即便只是得知他话语背后的考虑,都能感受到这人隐藏锋芒的方式真的很厉害。那些隐藏起来的部分与其说是恐怖呢,不 如说不是那种令人胆怯的、而是思想上的危险性。

田中我倒是觉得都是血液中酒精浓度太高时说的话(笑),我说了什么吗?应该不是什么反社会的话吧。

虚渊非要说的话可能是对业界比较危险吧。“原来你是一边怀着可能会各种东西都破坏掉的想法一边写的这个吗!”之类的。在写作过程中想着“我本来想这么写吗?”,在这个意义上动摇了作家的根基。“还有这一手啊!”

田中最近我自己在想,我在工作方式这类事情上真是粗糙啊,或者说很随便。比如说大家可能都觉得,因为是原作者所以会非常珍爱自己的作品、会细心地灌注爱意完成 作品。其实我觉得这个想法可能有点不对,但是又不能说得太直白,因为被问起“你爱着笔下的角色吗?”的时候也不能说“不爱”啊(笑)。作者也被偶像化了。 各方总希望我能兼顾表演活动和写作活动,可我觉得那真是不可能。

虚渊 不知为何最近越来越有把作家当作偶像看待的倾向了。在被世间如此期待的情况下,我觉得田中先生的写作方式大概是独一无二的。尽管田中先生退后一步,跟主流审美保持了距离,但据说作品也广受顾客欢迎。我觉得作者本人如此不妥协,一旦上市也不会被广泛接受呢。

田中 如果真是这样我会很高兴的(笑)。网络评价是占大头,但可能也就大约四、五十人会觉得作品很好,所以我心情不会太动摇。

——反过来田中先生认为虚渊先生是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呢?

田中我们是在刚刚提到的《腐姬》座谈会上第一次见面的。实际上我比起虚渊先生还更早一点进入业界,可是刚一见面就有种“啊,是前辈”的感觉(笑)。从初次见面开始我就被那股威严压倒了,其实还稍微有点吓到了。就好像蛭田先生*、TADA先生*那种级别的人物似的。

虚渊我竟然给人造成了这种印象!(笑)不过这还真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啊,大概有十年了吧。之后通过酒会之类的活动也见面了,我们一起在中村(哲也)*先生家里说胡话发牢骚(发酒疯)之类的。

田中是有这么回事。虚渊先生还非常开心地挥舞中村先生毕业设计做的剑来着(笑)。中村先生本是《腐姬》的原画,但却做出了非常沉重的西洋剑这类的东西,虚渊先生对此非常兴奋……

虚渊田中先生真是不可思议,他私下里说想要制作的那些作品,和正式做出的作品实在是太过大相径庭。他作为创作者的头脑构造真令人好奇。

田中其实只是我想要做的企划都石沉大海了而已(笑)。《小圆》是动画公司方面提出的故事吧?

虚渊Aniplex方面提出了“做魔法少女”、“做会死人的奈叶*”这样的委托(笑)。从最初开始就有这样的要求。如果不是这样想必我也不会写魔法少女题材吧。

田中如果做了的话可能就会做成那种散发美式魅力美女。

(译注:1.蛭田昌人,galgame脚本家,原elf所属;多田和史,galgame脚本家,原Alicesoft制作人。 2.中村哲也,漫画家、插画家。《腐姬》的人物设计及原画师。3.《奈叶》:《魔法少女奈叶》,无印动画监督为新房昭之,后续变更为草川启造等。原案为都筑真纪。首播于2004年,影响深远的战斗魔法少女系列。)

——田中先生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去看《小圆》的呢?

田中我先是开播前在推特还是什么上面看到了虚渊先生的发言,说这是个特别温暖人心的故事,当时我就非常怀疑,这里面真的没什么名堂吗?然后,第一话第二话迷迷 糊糊地看下来,看到了第三话那个掉头场面,心道:果然是有名堂啊。就是像这样的,大概是跟一些普通观众不太一样的观看方式,不过对于以前就认识虚渊先生的 人来说应该会和我是同样的反应吧。

——似乎了解虚渊先生的人都是用同一种姿势来观看的呢(笑)。

虚渊这类人比我预想得多太多了。于是我慌忙跑到推特上去灭火,可上去一看已经没有可以拿来灭火的东西了,不过这方面也有监督想要误导大家的原因。之前我本来不 觉得自己有那么恶名昭著,还是想得太天真了。本想着在动画这边应该没什么人知道我,一边悠闲地准备,可网络真是了不起(笑),连不玩游戏的人都知道这些情 报了。

——到第三话为止是这样的感觉,在那之后又怎么样呢?

田中第三话之后观众的呼声变得非常高涨,真是变成了不得的东西了,或者说惊人却又强大。我是第一次见到像动画的直播实况那种文化,“霸权”这个词也是第一次听 说哦(笑)。总而言之,我全程都念叨着“虚渊先生这个好厉害啊”。内容方面,该说是像云霄飞车般跌宕起伏,本来有点觉得情节是不是被压缩了,不过最棒的还 是放送延期了吧(原文注:受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MBS电视台自11话起、TBS等其他电视台自10话起延期播出)。我相信包括我在内大 家都认为延期让期待膨胀得无以复加。

配图:第一话的小圆。大家被这种暖洋洋的感觉骗到了吗?

——结果,最后三话(关西地区是最后两话)连续播出了(4月21日深夜),不过也有人觉得分开播放更好。

田中我觉得最后酝酿出了一种过节似的气氛,一口气放完是妥当的判断。如果普通地播出就会变成普通的最终回了,现在这样甚至在《读卖新闻》上刊登了一整面的广告。

虚渊但是从编剧的立场上说,我果然还是觉得普通地每周一话比较好。本来还有“这个悬念要拖上一星期哦”这样的作战,这下全都泡汤了,实在是非常悲伤也非常遗 憾。虽然大家像过祭典一样热情高涨这点让我很开心,不过对我自己而言脚本已经是约两年前完成的了,因而当时有着“要是我也能平常地观看然后感受到延期放送 的惊喜就好了”这样的心情。

田中无论怎样,在作品自身的有趣之外外部周边发生的种种,也是非常令我惊讶之处。用“社会现象”来概括可能有些草率,“这是虚渊先生写的作品啊”,还是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虚渊 关于剧情内容,我想对田中先生而言这大概不是个多么意外的故事吧。基本上没有什么偏离正统的展开,或者说应该都是计算之内的情节。不如说,可能是对我们而言并不意外的东西得到了意外的高评价这件事本身,让我们很惊讶。

田中啊,这么一说也确实如此。

——虚渊先生曾在各种媒体上提到,把“人会死”当作一个意外性的要素怎么看都不自然。田中先生关于这一点怎么看?

田中简单粗暴地说,我觉得这是对日常系、也就是现在只描写和平的日常生活的流行趋势的反叛吧。在那类作品里人物绝不能死、也绝不能结婚、不能发生悲伤的事。对 认为这样才好的压抑的流行的反抗,就是类似“把人物杀光”的排斥反应吧。在这方面巧妙地留白,写出了能令人接受的悲剧的正是第三话。

虚渊在エロ圈里那倒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事呢。

配图:(译者附)完结时《读卖新闻》上的整版广告

•      动画与galgame的差异

——虚渊先生现在作为动画脚本家也非常活跃,有了这份经验后对于galgame业界和写手的看法有没有产生变化?

虚渊这个嘛……直截了当地说,对galgame业界而言寒武纪已经结束了,对此还是感到很寂寞。并且我自己也稍微感受到了其中的困难。

田中是进入了安定期呢。如果是10年前应该会更自由,只要加入最低限度的定额也就是H场面,无论写什么故事都可以。最近这样已经行不通了呢。

虚渊毕竟是以低预算来制作,收支平衡点也很低,所以曾经几乎是做什么都可以,低投入低回报的感觉。现在像《THE GUTS》*(99年)什么的就不行了(笑)。

田中绝对不行了(笑)。那个系列居然还能出第四部第五部啊。

虚渊和谐物的内容就是和谐物因此受到好评,我还挺喜欢这种有点令人尊敬的氛围。这种让人心旷神怡的寒武纪的海洋就是十年前**的世界……

田中那种让人觉得制作者是不是脑子有点毛病的游戏比比皆是,也就是那种所谓的亚文化的感觉呢。

虚渊大概是因为后来把这里作为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领域认识了,从而也决定了进化的方向。大量资本投入、追求增加销量的方向,于是那些实验性的内容也就无法存活了。这么说来,Nitro+能生存下来还真是不可思议(笑)。

(译注:《THE ガッツ》:May-Be SOFT 1999年发售的galgame,特点是工地肌肉姐贵。可以去bangumi词条体会一下:http://bangumi.tv/subject/105888 )

——虚渊先生最近有在玩galgame吗?比如田中先生的最新作《Rewrite》*之类的?

虚渊哎呀,我还没出手呢。也有沉迷消费所以暂时远离游戏的原因。所以非常不好意思,我还没有玩《Rewrite》……不过总能听到各种可怕的传言(笑)。

田中 因为那是个极端耗时间的作品呢。

(译注:《Rewrite》:Key社于2011年6月24日发售的galgame,由田中罗密欧主笔,都乃河勇人、龙骑士07参与脚本。2016年7月改编动画播出。)

——那么田中先生又是怎么看虚渊先生、乃至动画脚本家这个职业的呢?

田中虽然我也作为自由写手会接受一些写文章的工作,对动画业界本身倒并不是很了解。写手的职业种类非常不透明,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在募集写手。写手们是如何聚 集在一起的,我认识的原画师也表示不清楚。可能近似于一边做制作进行之类的工作一边转职,但我作为写手是看不到的。所以现场究竟是怎么运作的,我一直非常好奇。

虚渊实际上是从写手再向上迈半步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我觉得可能是和记者差不多的。也有脚本会议,要在现场听取监督的发言,了解他想要做什么,在此基础上把这 些想法组织成语言整合进故事中。不过,《小圆》这边制作方法比较特殊,我写的东西大家什么都不说就把它变成了决定稿,是这样很恐怖的现场(笑)。这个例子 有点特殊,就我在其他现场的经验来看,果然还是合议制度、或者说绝对以监督的意图为优先的体制支撑着现场的运行。影像是监督的作品,脚本能否表现监督想要 拍的东西就成为了关键点。脚本只有staff能看到所以也不需要修辞,但如果能把所有发生了的事情都整理出来就更好了。台词本身倒是需要修饰,不过那与其 说是文面上的东西,不如说是为了让声优更好地表演而进行的修饰。所以最重要的要求是参与力,与各种人都能好好合作,而且不仅是自己要做得好,察觉对方的想 法并在脚本中将其实现的能力也必不可少。比起作家性,这方面的能力更重要,所以基本上不会突然把工作丢给不同职种的写手。不如说因为对现场制作的理解非常 重要,我觉得应该也会有从动画制作进行转行做脚本的人。

——Galgame也是共同作业,这方面和动画相比究竟是相似之处多还是不同之处多呢?

虚渊大概即便是田中先生做的游戏,写手基本也处在类似监督的立场上吧?

田中嗯……能这么说的情形很有限。对我来说,表达导演的真意这一点也是最近才意识到的。导演是为将撰写工作持续下去的接口,作为自由写手不去领会导演的意图也 无法进行这份工作。反过来,如果意见没能沟通好,之后多半就要面对返工风暴了。虽然我听说动画那边返工也很多,不过果然还是在这边这方面的问题更集中一些吧?

虚渊 动画这边与其说返工很多,不如说根本就是返工的世界啊。即使故事本身没有问题,因为无法收进30分钟里啊,预算很 紧张啊之类的原因也会不断地返工。从整体上通盘考虑,就是返工、或者说是不断调整的世界了。这里能花费的工夫有限、经费更想用在另一边等等,要考虑这些平 衡。还有要不要在战斗场景里花钱都要由监督判断。

•      多层性的二次创作影像

虚渊说来《小圆》原稿通过得太顺利,当时反而让我很烦恼。后来才听说,新房监督想要尽力挑战一下把圈外人写的东西做成影像。因为是完全不了解动画的人写的东 西,所以会很离经叛道,如果把这种作品画出来,说不定能拍出一种新颖的影像——似乎是带着这样的意图制作的。虽然不清楚究竟能有多少胜算,但新房监督和 SHAFT依然勇于挑战,我想即使失败了那不也是一种成就吗?

——有没有能体现监督和staff这方面的对应能力的集数呢?

虚渊虽说是分镜阶段的例子……脚本是在人物设计和剧团狗咖喱的设计一概没有的状态下写的,视觉上会怎样表现、战斗会怎么样也不清楚,在脚本上就只写了一行“这 里有战斗”。“在战斗中最好加入这样一句台词”,脚本是用类似这种感觉写的,因此战斗方面的安排完全只看分镜师的判断。第三话巴麻美的战斗真是完全超乎了 我的想象,我设定的只有使用滑膛枪这一点,像画面那样变出无数杆枪、结束战斗最后还喝红茶,这种狂飙全都拜分镜和狗咖喱所赐。我真心觉得狗咖喱的设计让脚 本有了巨大的提高,毕竟其实我根本没读过《浮士德》什么的(笑)。

田中我在看考据网站的时发现了,已经到了“不读德文原著不行了!”的地步了(笑)。

虚渊就因为狗咖喱加入了这些隐喻,别人跟我说什么“《浮士德》变成了这个故事的原型!”时我也只是想“我不知道啊”(笑)。那部分全都是狗咖喱作为内面的隐喻 加入到画面中的。从结果上看,这些让作品增加了许多深入推敲的余地,是非常棒的手段;不过因此夸奖我也会让我很困扰(笑)。

田中也有解读试图超越网上或其他地方的考据解释,寻找这部作品的正确解答。它比创作者考虑得还要深入,我有时候会想,这是不是只是挖掘过度了呢。

虚渊在不对头的地方掘地三尺也挖不出宝哦——也不好这么说啊(笑)。

配图:巴麻美华丽的战斗场景

——正是如此呢。《小圆》经常被拿来和《新世纪福音战士》比较,但EVA有明显的跳跃的部分,我想应该会有对解谜乐在其中的人,不过《小圆》里没有明显的叙事跳跃之类的谜团,在作品内部已经基本把所有事都说清楚了,感觉大家有种硬要寻找谜团解谜的意思。

虚渊不过确实,能为各种各样的考据与解说提供空间,这正是影像的力量。魔女文字、德语的设定等等都是之后加上的,从这点来说脚本是先行完成的说不定真是件好事。这样一来现场的各位能够对脚本进行二次解读,独立地扩展新内容,不断加入新的信息。反正结果好就好啦(笑)。

——这么说来,动画作为完成的作品来到观众面前时,已经是叠加了三四重理解的状态了吧?比如说声优悠木碧小姐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如果小圆不得不在沙耶加和小焰中选择一个,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沙耶加。大意是表达小圆就是这样的人。我觉得这是种很厉害的理解。Staff每个人都怀有各自不同的、类似这样坚定的理解来制作作品的吗?

虚渊 我觉得大概就是这样。比如沙耶加的魔女是人鱼公主,这个我完全没想过。我在看到狗咖喱的设计案时惊呼“原来如此!”更进一步说,等待狗咖喱的设计作业完工再加入到制作中,我觉得制作现场能做出这样的判断也很厉害。

——我看了虚渊先生过去的访谈,能看到您对各种类型的条件有强烈的自觉,特别是galgame要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剧,好像也宣言写不了女性主人公等等。感觉《小圆》大大地脱离了那时的想法。在您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吗?虚渊 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为我认为少女不是女性。那是在成为女性之前的那个阶段的幼体。我如果认真地写女性的话就会变成《续•杀戮之姜戈》*那样了(笑)。

(译注:《续•杀戮之姜戈-地狱通缉犯-》,Nitro+于2007年发售的galgame,虚渊玄脚本,硬派的暴力题材。这也是他截至目前为止最后一部18禁AVG。)

——母亲、老师也登场了,她们是处在怎样的位置上呢?

虚渊她们只是单纯地作为大人出现,没有表现出“女性”的场面。

田中片中有父亲和母亲的角色逆转过来的设计吧。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那里与《爱丽丝镜中奇遇》*类似。

虚渊那个单纯是作为小圆的“英雄志向”的土壤存在的,因为母亲很帅气所以小圆也会以英雄为目标,仅是这种程度的设想。也有人提到最终话里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又变 了回来,不过那里并没有特殊的意图,不如说脚本并没有写到那种地步。在我的想象中,休息日的母亲穿着夹克、头发乱蓬蓬的,就像是休息日的爸爸那种感觉,不 过在影像上一看就变成了“啊,她穿着短裙”(笑)。

(译注:《爱丽丝镜中奇遇》:又译为《镜之国的爱丽丝》,《爱丽丝梦游仙 境》的续作。作品中有大量关于镜子的主题,如对称、时间逆转等,同时包含了许多国际象棋的要素。《魔法少女小圆》播出期间,与《爱丽丝镜中奇遇》的相似之 处是关于剧情发展猜测的一大流行假说。详情可参考:http://comic.sina.com.cn/n/2011-05-03 /1652761.shtml)

——也就是说,虚渊先生给人以非常醒目的作家性的本作,实际上也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支持才成立的吧。

虚渊 哎呀,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家性,开播之前在推特上各种乱说真是不好意思……真的是这样想的。不过,虽然把我从Magica Quartet*去掉的话做出的就是《向阳素描》,《小圆》和它的不同之处全都是因为虚渊玄这个部件起了作用……这样反过来推算好像也可以,我也只能说 “什么事都没发生”、“不是我的错”。

(译注:Magica Quartet:《魔法少女小圆》名义上的原作,实为新房昭之、虚渊玄、苍树梅、SHAFT的共同笔名。《向阳素描》是苍树梅原作的漫画,改编系列动画由SHAFT制作,新房昭之监督或任总监督。)

•      《CROSS†CHANNEL》*的冲击

(译注:《CROSS†CHANNEL》,FlyingShine于2003年发售的galgame,田中罗密欧的代表作之一。)

——想要再深入讨论一下内容的话题。首先想详细请教一下虚渊先生对于《CROSS†CHANNEL》的评价。毕竟这部作品广受好评,而且loop的设定和《小圆》还有共通之处。

虚渊首先说在前面,我不觉得对那部作品而言loop很重要。它并不是因为loop才厉害的作品。Loop仅仅是作为一个舞台设定,真正厉害之处是黑须太一这个 角色的存在方式。我觉得这个故事真像石蕊试纸啊。在谈到《CROSS†CHANNEL》时,危险的人就会显露出自身的危险,这正是田中先生的可怕之处。深 入挖掘下去就会陷入说出不该说的话的境地,或者说有种说了那些话你就没法在社会中生活了的感觉(笑)。

——能不能举个例子,“那些话”是什么话呢?(笑)

虚渊还是关于《CROSS†CHANNEL》的感想吧。比如在感想中,有人会想,为什么太一不和大家共享情报然后所有人一起逃出那里呢?我觉得对此不满的人, 嗯,真是正经人啊。正因为他做不到,所以那才是这个故事的泪点和感人之处。如果对此产生共鸣并热情地为太一辩解的话……我好像要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了 (笑)。我不会说的哦(笑)。
      说起来从决定是SF开始就很自由了不是吗?在SF里伦理啊、社会性的问题啊都不必要过问了,是在省略了这些的前提下的有趣。这点有其强大之处,但反过来说 作品也会有其可怕之处:你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抛弃伦理观念来阅读呢?你能带着从伦理和常识中解放的心享受故事吗?它会这样诘问读者。 《CROSS†CHANNEL》,该说不仅仅是“存在着连生而为人的事实都不再拘泥的人”呢,或者说是非常危险的思想呢,这些连想想都不行、说出口也荒谬 透顶的事——如果不接受这个前提,就只能得出“为啥太一君不和大家好好相处呢?”这种没睡醒似的感想了。“啊啊你真是个好人啊!还是不要玩**这种玩 意比较好哦!”(笑)

田中嘛,因为也有不需要娱乐的人嘛。那样的疑问就像是对根本做不到的人大大咧咧地说“只是因为不够努力而已啦”一样。

虚渊反过来说,对于因《CROSS†CHANNEL》而哭泣、感动的人就想说“嗯……你在各种方面都很危险哦,赶紧有所自觉吧”(笑)。能使人的这一部分凸显出来,实在是可怕的作品。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时期流行一种名为“任意广播”的,以随意或者说幽灵广播为特点、既不是商业节目也不是同人的广播。我记得当时饰演美希的榎津まお小姐在里面宣传了这部作品,而且她非常非常喜欢这个脚本,在广播上宣传了许多。我觉得声优能说出“我真心喜欢这部作品”的情况非常少见。在我印象里,这部作品就是这样获得了包括staff在内的众多粉丝的支持。

田中原画师松龙君曾说,“这部作品好像是集合了年轻人会喜欢的要素而做出来的”,我想说不定也有这个原因。

—— 我非常喜欢通称为《朋友塔》的那篇废稿,那简直正是虚渊先生所说的“虽生为人的外表、内里却不是人”的主题的体现呢。对太一来说本是与大家普通的交流,结 果却把朋友们咔嚓咔嚓都杀掉了,而且还误认为那样很开心,而在那里美希最后扮演了一个特别的角色。她因为喜欢太一于是前来阻止,但还是被干掉了。而且当她的敌意明显表露出来之后她的话还进行了みかか变换*,无法正常地传达过去了。然后,虽然她在结局中也被杀掉了,但她最后的暗号“明明我曾是喜欢你的……”却留了下来。这句话一直残留在太一心中,经过了一段时间差后才解开了みかか暗号,使他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了这句话后他受到了冲击、产生了悔恨,祈愿着“想要重新来过”。于是《CROSS†CHANNEL》本篇开始了——构成了这样非常美丽的故事。

田中(笑)非常感谢。

(译注:みかか变换是日本网络上流行的一种暗号游戏,即把英文字母与JIS日文键盘上字母对应的假名互换。例如みかか代表NTT,即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的缩写。在《朋友塔》中,美希有大量台词是字母乱码,实际上是进行了みかか变换的暗号。)

配图:(译者附)《朋友塔》一文中经过加密后的文本

——我还有一个质朴的疑问,为什么那篇会变成废稿呢?

田中那篇只有架构不错,没法正式放进去,因为没办法整合,无论怎样都有BUG。最后总之还是去掉了。

——实际玩家在玩的时候,并不知道某些东西究竟写成什么样子、然后又在最后打包的程序中被削减掉了,不过他们可能会偶然通过这部作品的设定资料集了解到这个背景。于是因为喜欢解谜而买了设定集的粉丝可能就会这样了解到虚渊先生所说的“危险”了。

田中话说回来,loop系的作品在当时也应该已经有好几个了。PajamasSoft的《潘多拉之梦》*、以及elf的《臭作》*等等都是loop题材呢。

虚渊所以说这只是编写故事时的常规手段呢,从很久以前开始就也有这样的电影了。不过关于《CROSS†CHANNEL》,大家都loop、loop地喊,我觉得说不定是因为不敢说出真正厉害的地方,所以只说loop很厉害,而对实际的内容心照不宣吧?(笑)

(译注:《潘多拉之梦》,PajamasSoft于2001年发售的galgame。《臭作》,elf于1998年发售的galgame。)

——确实,本作的“适应系数*”这个概念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咪咪咪学姐(宫澄见里)应该说过“超过30了”之类的话吧。当时还以为是“30岁了吗……”失落了一阵子,但最后发现实际上是衡量更可怕的东西的标准,大吃一惊。田中先生这样隐隐暗示那些危险的要素,真是绝妙的手法。相反,虚渊先生表现危险的方式是不是直白地剥离出来呢?比如说,从《Phantom》*到《小圆》,都一以贯之地不避讳流血。

(译注:1.“适应系数”是《CROSS†CHANNEL》中衡量人(不)适应社会程度的一个系数,以百分比表示。通常超过30%便被认为不可能适应社会,宫澄见里的适应系数即在30%以上。而男主角黑须太一的适应系数为84%。2.《Phantom》指《Phantom -PHANTOM OF INFERNO-》,Nitro+于2000年发售的galgame,虚渊玄担任脚本与监制。也是他个人、以及Nitro+的第一部游戏作品。)


•      名为《Fate/Zero》*的前史

(译注:《Fate/Zero》,虚渊玄为柰须蘑菇原作的galgame《Fate/stay night》创作的前传小说,2006-2007年全四卷以同人形式发售,2011年由星海社发布六卷本文库版。改编动画于2011-2012年播出。)

田中给我的印象就是虚渊先生真是个无懈可击的人啊。他有着非常坚实的基础,我从没见过他有徒劳无功的失败。在习作中可能有,不过正式的商业作品中就从未见过 了。作为竞争对手来看,给我一种“啊啊反正虚渊先生是不会失败的”的感觉。向这个人挑衅或动什么心思会极其不利,就是如此地难对付。 《Fate/Zero》正是这一点的极致体现。

——《Fate/Zero》的背景是在《Fate/stay night》之中主要描写的第五次圣杯战争以外,零星提及的第四次圣杯战争。我觉得《Fate/Zero》带着把这些零散的条件网罗在一起的任务。关于这方面,具体是怎样的呢?

虚渊因为最初动笔时没有多少商业方面的干劲,是带着“失败的话就把这个埋葬进黑暗吧”的前提开始的企划(笑)。

田中完全遵照设定这方面还是人力可及的,只要认真学习设定就可以了。不过在以本篇为准的基调上把信息汇总起来就非常难了。《Fate/Zero》在这方面是不是好得过头了啊,我还暗自郁闷(笑)。

虚渊写那个的时候也很有干劲。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做了很乱来的事啊。

田中一开始是在家庭餐厅还是哪里决定下来的吧?

虚渊对对,在酒馆之类的地方,被问要不要写fan disc用的特别剧本,然后我越来越膨胀,最后就那样了(笑)。

田中不过假如由其他人来写,我觉得只会写成一个很不协调的故事。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觉得你是个完全无懈可击的人。

虚渊和柰须先生关系很近这点也帮了大忙。也有爆发后才能写出来的部分。另外本来柰须先生就很强。他的世界观有名为厚实的包容力,而且又有能够接受各种点子的肚量和深度。即使我的点子再夸张,在柰须先生的世界观中也能够自然地兼容进去。

——在写了《Fate/Zero》之后,虚渊先生有没有觉得自己产生了什么变化呢?

虚渊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写作它的过程中不是在强烈地表现自己的主张,而需要在写作本身上下力气,这个过程也十二分地有趣,因为从中能发现自我。当时写作稍微 有些陷入了瓶颈。那时我认为文以载道,不想着如何对世间产生影响的话就毫无意义。可是我又不想现在就去改变世界,也没有什么想要告诉世人的东西啊……那么 我写作还有意义吗?当时甚至到了要封笔的地步,就在那时它阻止了我,让我豁然开朗,领会到仅是写作本身就很有乐趣了。于是我后来还进行了《黑礁》的二次创 作。我觉得单纯替某位原作者表达其思想,对各自而言也是一种幸福的关系。

田中就我而言,我也能接受并非是自己的企划的工作。虽然我觉得希望写自己的企划一决胜负的人很多,不过完全相反地,与他人的企划合拍、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我觉得现在的我大概也能写得出来了。有了这种适应力。

——两位都是相当资深的写手了,【但如今依然比起自己想写的东西,更重视如何去写,是吗?】

田中是的。那方面更加重要。大概是因为职业写手当久了吧。

虚渊我通过写《Fate/Zero》才终于达到田中先生的境界了。意外地,带着那些限制条件来写作,就像障碍跑或生存竞赛一样,也就是说写作的过程本身就像游戏一样非常有趣了。如何设法达成所有条件飞向终点呢?这种像借物竞赛般的感觉也很有趣哦(笑)。

——在《小圆》中有没有这种具体的关卡呢?

虚渊 制作人员阵本身就是个难关呢。首先是制作人岩上先生读了《Fate/Zero》之后提出“请就用那种文风”、“写魔法少女”、“人物设计是苍树梅老师”、 “监督是新房先生”——满足了全部这些条件的作品怎么样?我看了《奈叶》、《柯赛特的肖像》*、《向阳素描》也读了好几遍。唔,大概是个寻找这个公约数到 底得有多大才能把故事写出来的游戏吧?

(译注:《柯赛特的肖像》:新房昭之监督2004年的原创动画。)


•      角色与人生

——刚才说到《CROSS†CHANNEL》的看点不是loop,不过我觉得《小圆》中loop的构思则非常引人注目。比如“圆环之理”这种设定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

虚渊哎呀,那个名字其实起得相当随便……“必须要和小圆的名字有联系”……就这么想着决定了标题。最后神的名字来自于女主角的名字是因为来不及想了(笑)。“必须要活用小圆来为神起个名字,怎么办啊……”绞尽脑汁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个词了。

——原来如此。在讨论剧情内容以前,虚渊先生刚才提到loop系、时间系结构的故事已经有很多了,自己只是个后来者。有没有什么讲究呢?

田中稍微补充一点,时间上的loop是古典的时间机器题材,而在故事结构上的loop更靠近游戏这边,比如像《YU-NO》*那样的エロ那样用 interfax来引起loop。时间上的loop则单纯是回到过去而已。比如像《回到未来》那种时间旅行作品,这种非常古典的作品也被包含在内。游戏上 的loop则当然有在游戏中才能登场的与生俱来的方向性,因此蕴含着新的想象力。不过反过来说,我觉得游戏制作者在做loop作时无论怎样最后都会做成后 者。

虚渊我有那么说过吗?(笑)并没有拘泥在loop本身上。那些Loop本身非常重要的故事,比如《ALL YOU NEED IS KILL》*(樱坂洋),我觉得是会详细说明因为什么缘故才引发了loop的科幻作品。我写的loop呢,只是正好为了表现小焰面向过去的性格这种程 度,SF方面的原理完全没有认真想过。什么事都不发生,思想也不向前迈进,只是反复做同样的事——这个loop只是把人的这种愿望具现化,是相当观念性的 东西。

(译注:1.《YU-NO》,即《在世界尽头咏唱恋曲的少女YU-NO》,elf于1996年发售的galgame。《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美国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系列科幻电影,共三部,分别于1985、1989、1990年上映。2.《ALL YOU NEED IS KILL》,樱坂洋所著轻小说。其授权改编的科幻电影《明日边缘》(Edge of Tomorrow)于2014年上映。)



配图:在小焰即将陷入绝望的瞬间现身拯救了她的小圆

——真是非常有趣的见解。我很偏爱柰须蘑菇先生的文章,其中有“肯定过去”、“不想让过去的失败变得毫无意义”的主题。卫宫士郎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生存方式无疑是扭曲的,他的生存方式无疑是扭曲的,无论敌人还是同伴,乃至他自己都嘲笑自己。但即使如此他还是接受了这一切向前迈进。其中蕴含着不去计较失去的东西、而去重视现有的东西的伦理观,这个主题虚渊先生也继承下来了吧。比如小焰无论怎样loop都无法拯救小圆,而且后来还得知在loop同时还带给了小圆苦难。“我已经只有一死了!”在这即将放弃的瞬间,小圆说“已经够了”并救下了、或者说救赎了她。我觉得在这种地方强烈地体现了那种伦理观。

虚渊或许和我写作的动机有一定关联,不过我自身真的已经是无主题主义,或者说是本着没什么思想的随便的生活态度了。只是在创作故事的过程中,角色们自行得出了 故事的解答、或者说展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他们自己在努力。不知何时起,角色有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哲学、人生动力。如果我能看到这种角色模拟真的实现,那 么对我而言这就是创作故事的快乐和意义之源了——角色补完了我自身没有的部分。

——虚渊先生在杀掉角色时毫不犹豫这点很有名,不过在描写生死大事时还是会赋予角色栩栩如生的感觉是吗?

虚渊 怎么说呢。只是对我而言生死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不如说很自然平常吧。我也常说起年轻时生病的事,那是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让我知道了人体内能实现和谐的平衡是何等的奇迹。有了那种经验,不由地想其实活着才比较异常,不如说死才是一种普遍而安定的状态吧?

—— 田中先生对于角色的生死问题又是怎么想的呢?举个例子,我对《人类衰退之后》*的说明书的故事印象很深。在有许多妖精的地方即使发生了奇怪的事情也没问 题,但只有一个或零个的时候对人类而言就会发生危险了。换一种奇怪的说法,就是只要有妖精在,即使发生爆炸也不过是脑袋变成爆炸头的程度,但没有妖精的话 就是“发生爆炸人就会死”那种现实的展开了。我觉得田中先生的作品一直给人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感,您对此怎么看?

(译注:《人类衰退之后》,田中罗密欧所著轻小说。改编动画已于2012年播出。)

田中如果无论如何都有必要,也是会杀掉的。虽然现在比以前更考虑顾客们的反应了,但实在有必要时也不得不如此。只是觉得不应该太过度保护角色。打个比方说,在 轻小说和动画里常见的那种后宫系日常,所有的女主角都喜欢主角,这种我觉得就是简单模式(Easy Mode)。不过,在我的脑内没有写简单模式的选项,一直以来写的都是相对而言的普通模式(Normal Mode)。现实里会发生的事情故事中也会发生,这种。这不是有意的选择,而是无意识的。

虚渊正因为如此,我能深切体会到田中先生的作品里有着奇迹般的、像是本人亲自体会过似的真实感、或是说危险。或者该说是角色的危机感吧?这家伙如果能在剃刀上 取得平衡就能安稳地过日子,但视线稍一离开他,下一个瞬间他会掉落下去也不奇怪,这种危险的日常中的现实主义比比皆是。

田中我想虚渊先生的考虑方式大概也和我相似,在写战争题材时,重要人物被子弹打到就会死。这时会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种会让此人很戏剧性地死,另一种是让此人被 流弹打中很普通地死。我是会轻描淡写地杀掉的类型,我觉得虚渊先生也是如此。不过在有必要时虚渊先生也是会戏剧性地杀人的(笑)。

虚渊(笑)。哎呀,不过我基本上还是轻描淡写派啦。果然,在日常系作品里的角色即使一周放着不管,再回来看时也是老样子。这种角色的强度或者说安定感就是日常系的铁则。《小圆》在这方面大概是反其道而行之了吧(笑)。

—— 我本来认为教室是支撑日常的安心感的场所,但在《小圆》里麻美从教室里消失、沙耶加从教室里消失、最后小圆也不见了。这种空座位渐渐增加的感觉让人心里很 难受。然后,想要问问田中先生关于其中稍微有些校园戏的沙耶加这个角色的感想。恐怕在这个作品中,沙耶加是最有人味的角色,对于她的处理方式您是怎么想的 呢?

田中哎呀,就是普通地觉得她很可怜。虽说我感觉本来就是会变成那样的(笑),不过还是觉得很可怜。但是,考虑到巧妙地动用了仁美这个角色,某种意义上那样就是最好的。

——在第十话的回忆中,魔女化的沙耶加把很像仁美的使魔用车轮咔嚓咔嚓碾杀了……

虚渊那个不是我搞的!那是狗咖喱的设定画,我才没有写那个就是仁美(笑)。

田中读过脚本之后在二次创作中把仁美变成了恶女,这也是很容易发生的事呢。角色本身并不是坏孩子,但却被环境变成了这样什么的。

——也有人觉得仁美也只是单纯的不幸的一方。主要的登场人物似乎都给人这种感觉呢。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常常是单行线,得不到即时的回应。麻美在得到小圆这个伙伴之后立刻就死去了,沙耶加和上条没能在一起,杏子尽管尝试劝说沙耶加最后却还是自爆了,至于小焰更是自不必说。

虚渊嘛,我觉得是很有初中生风格的失败吧,模拟了年少的幼体。如果换成高中生的话大家可能就能更好地相处了。常有人这么说,即使QB去了向阳庄,大概也不会有人和它契约的,因为她们怎么说也是高中生,不会上那种当,应该能更好地处事。

——我觉得在评价《小圆》时经常拿EVA来比较这点很不可思议,不过仔细想想两者都是关于初中生的故事呢。观众们大概也是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经过十五年后初中生的故事变成了这样啊……可能也有这种冲击感。

田中不管怎么说,动画(或许不只是动画)这种东西不吸引中二的客人是不行的,也有这种说法呢。

——这真是具有双重意义的发言呢。不仅吸引实际就是中二年纪的小朋友,也要吸引了内心中二的大朋友吗(笑)。

田中嘛,两边都要呢(笑)。如果吸引不了大朋友他们就不会掏钱,但如果吸引了真正的中二年纪的小朋友,他们今后也可能会一直看动画下去。果然从长期的饭碗来考虑两边都是必要的。

虚渊吾辈为了谋生也要深谋远虑呢(笑)。

——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了老奸巨猾的生存战略(笑)。说来刚才虚渊先生说到他自己领悟了不去传达主题或信息,单纯地享受写作的快乐的境界,田中先生对于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题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

田中我自己的想法怎样都好,重要的是主人公是怎样决断的。如果每次都一样也很麻烦,所以要参考人物设定仔细考虑再做决定。这个过程是个相当刨根问底的工作,如 果在其中还要强行加入自己的想法那负担就太大了,因为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又增多了。不过在没有制约的情况下,即使有人说“请田中罗密欧先生对世事发表点看法 吧”,我其实也没什么想说的啊。

——的确,您在《PC Angel》*的连载专栏标题也叫《不针砭时弊!》(笑)。

田中那可蕴含了我对世间完全没有不满的心意啊(笑)。你们可能想批判一番,但我不会哦。好像稍微写了一点讽刺吧?嘛,反正那种东西谁也不会看的,最后和什么也没说是一样的(笑)。

——总之我可是每期都读的!(笑)

(译注:《PC Angel》,1992年起发行的galgame专门杂志,2007年更名为《PC Angel neo》,2012年起休刊。田中罗密欧曾在其中的业界讽刺专栏连载文章,2013年以《田中ロミオの世相を斬らない》为名结集出版。“不针砭时弊”的翻译擅自参考了网友牙刷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81472891,如有冒犯,深表歉意。)


•      名为日常的都合主义的诞生

——对galgame而言奇迹是很重要的要素,对于《小圆》我想也十分重要。虚渊先生对此曾在各种场合说过“(奇迹)只是偶然产生了意义的概率性的东西”。田中先生对奇迹是怎么看的呢?

田中在制作《Rewrite》的过程中也稍微考虑过“奇迹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过还是虚渊先生这个说法最合适。结果还是要取决于见证这些的人的心态。哎呀,虚渊先生真是个无懈可击的人啊。

——我认为难点在于,为了给故事一个大团圆结局而滥用奇迹、或者说会变成都合主义的问题。关于这方面想请教一下两位的看法。

田中 都合主义度……好像有类似这样的东西。“这次达到最大值了”,“这次稍微低了一点”什么的。

虚渊啊啊确实有。《AURA》*结尾的包袱太棒了,笑死我了。都合主义度突然飙到满点的那种漂流者感*(笑)。

田中在最开始的阶段写那里就没什么违和感呢。决定了开头和结尾再填充中间的话,总会有点偏差。

虚渊 那种偏差感不能忍呢,不如说是脱节感。再重温时那个倒是很好。

田中哎呀,已经有两三个人指出这一点了。

虚渊直到中间都还那么好的故事,不能善始善终就太扯了!像蒙蒂•派森一样了。

(译注:1.《AURA》:《AURA ~魔龙院光牙最后的战斗~》,田中罗密欧所著轻小说,剧场版动画于2013年上映。2.“漂流者”:指日本搞笑组合漂流者,日文名为ドリフターズ,简称ドリフ。原为乐队,后以演出短篇喜剧闻名。3. 蒙蒂•派森:又译为巨蟒剧团、蒙提巨蟒、踎低喷饭,英国的超现实幽默表演团体。大约活跃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喜剧影响深远。)

——在《小圆》这边,结尾高潮部分最后以小圆不容分说地将一切划上句点告终,那种不容分说感是当初就这样设想的吗?

虚渊嘛,因为是魔法少女所以没关系吧,在都合主义度上一下子峰回路转了(笑)。标题上也有小圆嘛。

田中也就是说总之先正负归零的意思吧。

虚渊最终选择了最为重要的东西。我很意外有人对此感到违和,不过也有人觉得,人类也有选择不幸的自由。我认为对这些女孩子们而言,最后最重要的是把“祈愿了什 么”贯彻到最后。关于这部分不能抖成随随便便的包袱。许愿的部分之前都必须要好好斟酌,如此考虑着最后变成了那样的形式。

——最典型的就是沙耶加呢。最后在魔兽的世界里她依然死去了,但却肯定了沙耶加帮助上条这一选择。

虚渊就是这样。所以也有人认为在祈愿被否定之前人就获得幸福是不行的。

——这个问题可能很空泛,不过幸福到底是什么?

虚渊唔嗯,就是满足感吧?不过确实,我想使之成立的前提也有选择不幸的权利这一点。在有所牺牲以追求什么的时候,把得失两相比较,能认为赚到了的人就是幸福的吧。失去了什么,却不知该将其与什么比较的话,幸福就无法成立了。

田中我会说幸福是“喘口气”。如果一直持续痛苦的状况人就会窒息,这时就能深切体会到呼吸的可贵。这样比喻可能是最合适的。从一开始就很幸福的人就不太会有这种意识了。
高潮部分的小圆

——果然还是会让人联想到《CROSS†CHANNEL》呢。在失去时才第一次发现是日常生活的可贵。

田中我以前对钱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有段时期生活有些困难。之后虽然又充裕了起来现在过着普通的生活,但对钱的执着心就变了。现在对钱的珍贵非常有体会,幸福大概就是这样的东西吧。

——说到幸福,我记得还有一个相似的关键语是“虚渊玄想写温暖人心的故事”。现在两位对此又是怎么想的呢?

虚渊我充分体会到,就算我的心已经充满温暖了,但也不一定能温暖别人的心。虽然有时候就是打算要写过分的故事,但也没打算以满满的恶意结束它。让人在极寒的冰原里发现仅有一碗热腾腾的年糕小豆汤放在那里,就是这种程度的关怀。“看,这碗年糕小豆汤是热的哦。”(笑)

田中这难道不是很过分吗(笑)。把这种欺负人的感觉告诉顾客了哦。

虚渊我只是觉得为了温暖心灵让周围的环境寒冷一些比较好(笑)。

——那么田中先生有没有像“温暖人心的故事”之于虚渊先生那样的招牌呢?

田中我的目标是,不管招牌是什么,招牌和内容能表里统一。“本来在期待让人落泪的故事结果却不是”或相反的情形会让顾客不满,我想尽力回避。

——也就是类似品质保证一样吧。

田中事先说明“在这部作品里估计会死一百个人,不能接受的人请小心”之类的(笑)。PBM(Play-by-mail)类型的游戏也有,我过去也玩过。那里有 五十个或上百个作者,一人负责一个部分。如果是在名为“政治”的群里,就写只能以“政治”为关键词想象到的东西,如果中途变成了机器人作品就会惹得顾客很 厌烦。因此从那时开始就被告诫要彻底地说清内容成分,我觉得这一点将是个一直适用的普遍方针。

配图:沙耶加为自己的愿望而以身相殉

——虚渊先生在galgame时代曾说过,您想尝试按照恋爱剧的规则去描绘男女关系。如今再回首,对此怎么想呢?

虚渊仔细想想我好像写不出有建设性的恋爱。结婚生子养家……这种东西好像一个都没有,不如说我心中的恋爱观可能就是很破灭性的东西。

——以前虚渊先生曾提到过《永恒恋曲》*,您说虽然觉得那个游戏很有趣,但这个系列以详细描写男女主结合后的蜜月生活而著名,您极力主张这样做就是绝望乡,作为男人已经死了,简直和被榨干没什么两样。关于这方面的话题田中先生怎么看?

田中这是在说第二部吧。第一部里也有这种倾向,但我记得第二部尤其如此。结果把全盘肯定玩家的愿望作为最终目标,在类似“他们永远甜甜蜜蜜下去”这种地方着陆 大概是必然的吧。主角和女主角最后一起变成了老爷爷老奶奶……如果写了这种结局的话,也会招来不满。“为什么会让他们变老啊?不准变老!”什么的,而且这 种不满还会有很多(笑)。这部游戏真是有着彻底地提纯快乐要素、除此之外的东西一概摒除的铁的觉悟呢。做到了完美的温暖人心。这对我来说难度太高了。

虚渊那真是太高了(笑)。

田中还有一个问题,这也要是能写出完全不涉及苦难的东西的作者才行,真的得是纯粹地喜欢那类东西喜欢得不得了。他不用复习也能得90分,我通宵苦读只能得70分,那种感觉(笑)。

虚渊太痛苦了(笑)。像是开挂的人和老实人赛跑一样。
田中所以不动脑筋就没法赢他,不停地loop之类,用了各种手段的感觉。

(译注:《永恒恋曲》系列,又译“三角心”,原名为《とらいあんぐるハート》。由ivory制作、JANIS发行的galgame,脚本、人设与原画均为都筑真纪。第一部于1998年发售,其后分别于1999年、2000年发售第二、三部,此外还有《LOVE LOVE玩具箱》(ラブラブおもちゃ箱)、《Lyric玩具箱》(リリカルおもちゃ箱)两部fandisc。其中,《Lyric玩具箱》即为2004年播出的TV动画《魔法少女奈叶》(魔法少女リリカルなのは)狭义上的原作。)

——我似乎渐渐了解现在的galgame业 界了(笑)。已经超过预定的时间了,差不多要进入总结部分了。不过我个人还有一个很在意的问题想要问。刚才提到了“幼体”的话题,我个人有一种强烈的印 象,即小圆最终超越了性别。没有性别之分的“幼体”成为魔法少女——也就是说即将成为少女——这么说的话似乎是也取得了性别,但另一方面小圆又跳过了这个 过程。这种超越感的印象,感觉对于过去曾把女性称作“妖怪”、“最终BOSS”,期待着主人公能超越这些的虚渊先生而言,是会必然出现的。对于这个问题,您是怎么把握的呢?

虚渊对于魔法少女题材而言最大的主题和必不可少的支点,我认为正是都合主义。要构成一个魔法少女的世界,首先那个世界就要有都合主义,否则风格就无法成立了。 无论妖怪怎样肆虐人都不会死,是能彻底地保证这种希望的世界。从一开始就根本不会写都合主义的我要写那个的话究竟该如何是好?这就是我考虑的结果,也就是 写都合主义的诞生的故事。所以,主角自身成为了名为都合主义的概念,其后这个世界变成了魔法少女的世界——是这样的故事。这样一来即使标题里讴歌了魔法少 女,姑且也不算是欺诈吧。我所想的是,用十二话的篇幅去讲述如何让这个世界产生都合主义的故事。

——也就是说小圆成为了都合主义,之后那个世界的人们不再是幼体,而终于能普通地成长了。

虚渊嗯,那个世界终于成为了能展开魔法少女题材的故事的世界了,就是这么回事。

田中这个话题是第一次说吧?真是非常易懂的故事啊。在企划书的第一行写上这个的话就能合格了的感觉(笑)。就是如此地通俗易懂。

——再次感受到虚渊先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懈可击的恐怖之处了。今天长时间的访谈有劳二位,非常感谢。
虚渊玄•脚本家/作家
田中罗密欧•脚本家/作
村上裕一•批评家
9月8日,收录于Nitro+


lagarto 发表于 2016-9-18 14:35

“——也就是说小圆成为了都合主义,之后那个世界的人们不再是幼体,而终于能普通地成长了。”

所以小圆剧场版是个啥?求大大解答。

osore 发表于 2016-9-18 15:11

老虚本来随便搞个都合END就交差了呗,staff改成了方便出续作的结构

supersonico 发表于 2016-9-18 15:17

鹰狮 发表于 2016-9-18 15:27

这扑面而来的羞耻气息。
田中罗密欧自从沾手动画,逼格直线跳水……

结夜野棠 发表于 2016-9-18 15:38

rp-1 发表于 2016-9-18 16:15

浮士德那段看笑了,当初就觉得太搞笑了,已经脱离剧情本身去解读了,还被人追捧成小圆的内涵。
如今也算是证实了。
回头来说,狗咖喱真是厉害,从美人鱼概念那里就精确地概括了蓝毛的悲情色彩,浮士德元素也造成了粉丝间虚妄的回声效应,都是一流的设计。

supersonico 发表于 2016-9-18 16:20

ackroyd 发表于 2016-9-18 17:54

“选择不幸的权力”讲的是啥。。

《永恒恋曲》那里有些不爽,果然故事只是故事而已。

云梦泽岸 发表于 2016-9-18 18:17

ackroyd 发表于 2016-9-18 17:54
“选择不幸的权力”讲的是啥。。

《永恒恋曲》那里有些不爽,果然故事只是故事而已。


老虚是说因为人有选择追求幸福或不幸的权利,所以才有资格自认幸福或不幸吧。和下文田中所说的“幸福”的定义,都存在一个对比的关系:因为能够选择,所以有资格去感受,因为不幸,所以才能感受到幸福的温度差。

qi147iq 发表于 2016-9-18 18:34

supersonico 发表于 2016-9-18 18:36

ackroyd 发表于 2016-9-18 18:37

云梦泽岸 发表于 2016-9-18 18:17
老虚是说因为人有选择追求幸福或不幸的权利,所以才有资格自认幸福或不幸吧。和下文田中所说的“幸福”的 ...

你说的解释了“所以也有人认为在祈愿被否定之前人就获得幸福是不行的。”这一句
但是我不理解的是这一句:
“最终选择了最为重要的东西。我很意外有人对此感到违和,不过也有人觉得,人类也有选择不幸的自由。”

感觉似乎意思是:因为是魔法,所以结局都合地he了;有人觉得应该be、都合he显得违和,对此老虚很意外?

云梦泽岸 发表于 2016-9-18 19:20

ackroyd 发表于 2016-9-18 18:37
你说的解释了“所以也有人认为在祈愿被否定之前人就获得幸福是不行的。”这一句
但是我不理解的是这一句 ...

因为后面老虚也说了,因为“许愿”是作品的重点,所以小圆许愿拯救大家是一开始就定好了的,有的观众找错了重心,所以才会感到违和。

发财就手 发表于 2016-9-18 19:31

发财就手 发表于 2016-9-18 19:36

supersonico 发表于 2016-9-18 19:3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在这世上存有希望的缘由——田中罗密欧x虚渊玄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