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母体都TM电脑统治了 我是真不懂哪里来的腐败
前些时还跟人讨论过选母体还是选锡安的问题
当时反对方提出的看法是 TM的现在的日子过的这么痛苦
好歹去锡安能改变下现在的生活不是
虽然确实有点道理
但是我是一点都不想尝试每天担忧被机器章鱼围攻的生活
这问题我想来想去
只想到当人没得到爱情的时候高呼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而当得到爱情以后发现爱情就那么回事 为了没得到的自由 和生命一样都可以丢进垃圾堆
然而谁都知道 自由是一个相对概念 上哪里都得不到绝对的自由
所以就不会存在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后发现自由也就那么回事的情况喽 反对派可能多是看起点的时候觉得龙傲天太傻逼了的人 脑后插管的世界毕竟不是现实 你选蓝药丸不代表所有人都选 乐园追放里倒是大多数人都同意的,而且女主本来也是要回去的结果那边不同意她的想法还要把她关起来才跑出来的。。。 人如果不痛苦,就会无聊 总有人希望能自己面对命运,哪怕是毁灭的命运 frosta 发表于 2016-9-9 19:01
你选蓝药丸不代表所有人都选
那不選的人自己繼續面對殘酷現實,選的人便住在電腦管理的天堂便成。問題是大多數主角只要自己反對便不容許那東西存在,導致讚成的人沒機會享用。 玛娜的世界多好,可是照样被灭世魔女给毁灭了啊 Gooddays 发表于 2016-9-9 03:45
那不選的人自己繼續面對殘酷現實,選的人便住在電腦管理的天堂便成。問題是大多數主角只要自己反對便不容 ...
但是强行月之眼也没给人选择的余地吧你不仁我不义喽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9-9 19:46
玛娜的世界多好,可是照样被灭世魔女给毁灭了啊
还不是 因为阁下扔了诺玛进去 frosta 发表于 2016-9-9 19:49
但是强行月之眼也没给人选择的余地吧你不仁我不义喽
即使不給人選擇,也不代表主角可以為全世界作選擇,最後說到尾也是雙方也是以毒菜方式強行把自己喜好塞給全世界了。
而且不是所有作品也是沒有選擇機會,以 Seed D 那 DP 為例子,因 p lant 是議會制,議長在通過議會前說的個人理想根本不代表甚麼,議會有可能不通過,其實連如何實行也沒說。結果議長只因說了一番個人理想,便被敵對非法武裝組織以此為理由幹掉了,而那組織的老大在以往還不斷宣揚不要戰爭要談話呢。 Gooddays 发表于 2016-9-9 04:01
即使不給人選擇,也不代表主角可以為全世界作選擇,最後說到尾也是雙方也是以毒菜方式強行把自己喜好塞給 ...
我觉得首先是没有哪个作品能讨论到这种层面上,所以常见情节一般都是反派强推月之眼来成为“神”,所以主角有很正当的理由去阻止
其次就是我之前的理由,因为反派是首先站出来强推月之眼的人,主角方去“阻止”这种强行将个人意志凌驾全人类之上的行为,我认为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如果反派真的是跳出来一个一个选药丸的话,主角应该也没有理由去反对了(除非反派用了欺诈手段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再就是SD,不过很惭愧在这个种青论坛大概只有我没看过SD,所以不太了解你举出的这个例子,不过按你的描述,我觉得这种议会制同样没有权利在这种问题上为全人类(或者说整个星球的人?)做决定,就像是不能因为上面研究决定了,就满世界种蘑菇大家一起完蛋一样,这种行为是反人类的,即使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在关乎人权的问题上,我认为涉及到的主体有权利为自己作出决定。
当然了上来就直接干掉这种事,只能说毕竟动画,即使是主角方滥用私刑也没人会在意,也算是一种局限吧 亚瑟姆·明日野 发表于 2016-9-9 19:50
还不是 因为阁下扔了诺玛进去
剧透
诺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造出来的……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6-9-9 20:18
因为伤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1
这才是关键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9-9 20:23
剧透
诺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造出来的……
所以说这还是你的锅啊 逃避现实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事,何况是被迫的逃避现实 Gooddays 发表于 2016-9-9 19:45
那不選的人自己繼續面對殘酷現實,選的人便住在電腦管理的天堂便成。問題是大多數主角只要自己反對便不容 ...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黑客帝国的结局也并没有毁掉母体 更没有改变什么体制
唯一的成果就是说服了电脑放了锡安那帮人一条生路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或许黑客帝国的主题并不是要推翻统治 而是要给人争取选择不接受那统治的机会
不过我觉得光从前期来看 似乎是并没有这种趋势的
只能说感觉是拍到最后怂了 包菜 发表于 2016-9-9 20:34
说起来,有肯定这种计划的作品么?最后是否失败无所谓,关键是描写倾向是否正面,或者至少中立 ...
游戏胚芽线……
可以算翻版命运计划 亚瑟姆·明日野 发表于 2016-9-9 20:33
所以说这还是你的锅啊
嘛,错在没选对人咯(笑) 包菜 发表于 2016-9-9 20:34
说起来,有肯定这种计划的作品么?最后是否失败无所谓,关键是描写倾向是否正面,或者至少中立 ...
我觉得黑契第二季结局有点这个味道
虽然克隆地球和活在梦里味道有点不一样 包菜 发表于 2016-9-9 20:40
………游戏这种不能算啦,就好像野望游戏里这么多路线,有些是不可能拿到台面上去拍成完成度更高的作品的 ...
那就没办法了
机战类游戏里倒是有不少,但是你说了这种不算啦
动画估计不敢这么做 本帖最后由 黄金蔷薇 于 2016-9-9 20:48 编辑
大学生《乌托邦》读后感【四】
“乌托邦”——子虚乌有的地方,包含了人类的多少美好向往。从记事起我就听到过“乌托邦”一词,它是完美、空想、追求的代名词。我就一直在想,乌托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度?有人说它美,美到荒诞,那它究竟又是怎样地虚幻美好、不切实际?如今,我有幸拜读了莫尔先生的这部作品。
《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本书叙述了一个航海家走进了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共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莫尔借航海家之口断言,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如果私有制度仍然保留下来,那么大多数人类,并且是最优秀的人类会永远被压在痛苦难熬的悲惨负重下。在书的第二部分,他描绘了乌托邦这个与世隔绝的幸福海岛,财产共有是乌托邦的最大特点,物资取之不尽,家家户户可以免费领取所需要的东西,不受数量限制,却也从来没人多领。在乌托邦,所有的人都要参加劳动,并要学会至少一门手艺。每个城里人都要先去农村住满至少两年,以种田为业。人们每天吃食堂,每天工作六个小时就足够了。小孩儿必须上学接受知识与品德教育。乌托邦人没有贫富差距,鄙视金银,金银被用来做马桶和罪犯身上的枷锁。岛上人人平等,住房每隔十年抽签调换一次,人人自由进出。乌托邦人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心灵的幸福。
大约在500年前,有一个水手扬帆出海,去寻找这座传说中的岛屿。他听说,在那个两头窄中间宽的新月型海岛上,那里的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没有私有财产,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了堕落和罪恶。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点儿被巨浪吞没,最终也没能找到这座海岛。我又听说大约在500年前,有一个水手扬帆出海,去寻找一座传说中的岛屿。他听说,在那个两头窄中间宽的新月型海岛上,那里的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没有私有财产,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了堕落和罪恶。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点儿被巨浪吞没,最终也没能找到这座海岛。
在人类智慧和思想的海洋上,有许多哲人像这位水手一样扬帆起航。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中国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不在苦苦找寻着人类的完美世界。我不禁想起了电影《血滴子》里边的场景:所有的人穿着同一个颜色的衣服,人人劳作,人人有饭吃,病人能得到他们需要的药草,小孩子开心地在水车上玩耍……这安宁的美深深打动着我。
我不禁在想这位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生活的作家是如何跨越时代潮流,怀着对广大劳苦群众的深切同情写下这本书的。于是我特意了解了一下作者莫尔。1478年,莫尔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贵族家庭。14岁时,莫尔来到牛津大学深造。当时的牛津大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中心。那个时代,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刚刚用帆船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哥白尼正在书斋中论证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同时在世……人的肉体的热量和活力正从神祗的禁锢中释放出来。莫尔如饥似渴地阅读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他最喜爱的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很快,年轻的莫尔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律师和国会议员。因为他刚直不阿、主持正义,无权无势的人民被欺负都爱找莫尔律师。在为平民打官司的过程中,莫尔隐秘地觉察到一种前所未见的压迫,这种压迫来势汹汹,虽与温顺的绵羊有关,却格外暴虐、蛮横。“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乌托邦》中的这段描述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马克思说:“圈地运动使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莫尔从各种描写美洲新大陆的游记中发现,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美洲印第安人的那种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的情景正是他的向往。他相信,自己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奥秘,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的私有制度。他严厉批评国王贵族的贪婪残酷奢侈无度,深深同情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的疾苦,莫尔为拯救这些社会疾病开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药方。工人农民提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比如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实现社会公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多么高尚,站在自己的利益上且坚持这就是公正那是胜利者的专利;这一主张却是出自出身富裕而且是国家重臣的莫尔足见难能可贵。
《乌托邦》果然是美得荒诞。组合家庭怎么能有血亲家庭来得亲切自然?具有着占有基因的人类怎能抛弃这一本性?男女相亲时怎能一丝不挂?乌托邦有奴隶的存在是否说明莫尔还保有奴隶社会中奴隶主思想的残余?也许乌托邦人从小就在接受这样一种文化,对这些习以为常,也就没有什么。乌托邦虽也有它的非现实性,但跟当时的欧洲比起来制度似乎更加优越,人民生活更加和谐,乌托邦俨然已经美好了太多。它在当时更多地充当了现实的麻醉剂和社会的反面映射。
然而跨时代的遐想自然是荒诞的。莫尔看不到劳苦群众有改变社会制度的力量,更不能设想无产者有朝一日作为一个阶级将是革命的主力并是一切革命力量的领导阶级。《乌托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开山之作,虽然有些不切实际,却引起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因为有了乌托邦,才有了后来活跃在美洲和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才有了马克思的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创造了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造就了社会主义体制的国家。
关于乌托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人对它的狂热崇拜,也有人对它的严重排斥。总之,对于21 世纪的人类来说,正确认识乌托邦的空想主义,有效利用乌托邦意识和精神,必将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促进作用。而我认为,乌托邦空想主义必须与现实理性相结合,既不能把它抬得太高、视作万能的所在,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对人类积极的一面。唯有善用它,才可以促使人类和整个社会向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 活着本身就是很累,有这种实现所有人愿望世界大一统的计划大家都会希望实现吧 Gooddays 发表于 2016-9-9 20:01
即使不給人選擇,也不代表主角可以為全世界作選擇,最後說到尾也是雙方也是以毒菜方式強行把自己喜好塞給 ...
议长先手用卫星武器把一个国家灭了好不好,还敢吹是个人理想?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9-9 20:39
嘛,错在没选对人咯(笑)
您的品位不错,可惜对方看不上您啊
不反对→传播负面价值观→道德不正确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