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del 发表于 2016-6-6 17:21

《足球小将》与《灌篮高手》背后的市场逻辑

作者:小虾汉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41069/answer/104499521


由于梶原一骑的《巨人之星》及精神续作《魔投手》以极为超现实的手法来描绘日本人最为脍炙人口的职棒和读卖巨人队,所以引发了漫画家中不少棒球狂人的不满。其代表人物有水岛新司和千叶亚喜生。作为70年代最富盛名的体育漫画大师,水岛新司曾喊出“打倒巨人之星”的激情口号,但他更多的作为“棒球漫画第一人”“高校棒球漫之父” "棒球博士” 等名号存在,原因在于鉴于“魔球”漫画的巨大影响力和人气,他也不敢完全推翻必杀技,而是在代表作《大饭桶》中采取了折中手段,技术动作虽然其实就是真实的变化球,但却仍然以必杀技命名。第一个以完全抛弃必杀技,画平实的棒球漫闻名的是《青少棒扬威记》《Play Ball》的作者千叶亚喜生,但却受困于作品叫好不叫座,郁郁而终。


井上雄彦有一个背景可能大家都不知道,那就是他少年时是狂热的棒球漫爱好者,特别崇拜水岛新司,后来还和偶像面对面访谈过。井上1989年才开始连载漫画,与以上这些名家比其实是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然而他出道之时,正值棒豪、《逆境九壮士》为代表的技术实写流兴起,水岛新司的棒球漫模式走向衰落之际。所以,井上顺应了时势,1990年,同样以NBA篮球为模板,高度写实的技术动作、精彩的人体绘画创作了《灌篮高手》。

《足球小将》的创作背景与之刚好相反,它开始写作的年份是1981年,此时必杀技漫画尚处于绝对主流地位(与棒豪是同年开始连载),所以,它采用的就是当时体育漫画的标准模板“必杀技流”,只不过是将舞台搬到了足球而已。各种XX射门、XX踢法,在当时各类棒球漫里面也是屡见不鲜(换成投球和打击就是),只不过这些棒球漫大多国内没有引进动画片,诸位没有见识而已。
同样,《足球小将》一些国内广泛认为的糟粕,其实也多和《巨人之星》有关,其典型就是强调“根性”,以及“胜利人生”模式。这两种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少年XX,浑身是劲,历尽艰苦,终成拳精。。。(啊不,是球王)” 。





aiplus 发表于 2016-6-7 18:08

棋正社 发表于 2016-6-7 21:06

足小很不错的,单纯热血向上,世青篇几乎可以看作日漫最好的续集之一

六花自我中 发表于 2016-6-7 21:18

3000 发表于 2016-6-8 01:13

《拳精》,主角叫陈敏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byisme008 发表于 2016-6-8 01:48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8 01:59

byisme008 发表于 2016-6-8 01:48
确实有不少足球运动员表示喜欢足球小将,但好像没听说有什么nba球员喜欢sd啊 ...

SD和足球小将的区别就好像天体战士桑雷德跟美国大超一样……

zxlice 发表于 2016-6-8 08:24

足小喜欢J版

★ARCHER☆ 发表于 2016-6-8 08:38

棋正社 发表于 2016-6-7 21:06
足小很不错的,单纯热血向上,世青篇几乎可以看作日漫最好的续集之一

别闹了 各种必杀身法犹如神仙打架戴志伟这译名一举成名    世青最大的贡献倒是坐实了两对CP

武神吕布 发表于 2016-6-8 09:19

棋正社 发表于 2016-6-7 21:06
足小很不错的,单纯热血向上,世青篇几乎可以看作日漫最好的续集之一

别闹,世青篇差点被腰斩,最后不得不烂尾掉了。

足小最好看的就是最初的36卷,剩下的都是辣鸡。

死也不告诉你 发表于 2016-6-8 11:40

足小最大贡献影响了很多人去踢球,然后出现了很多球星,尤其是在日本国家队里。

死也不告诉你 发表于 2016-6-8 11:40

足小最大贡献影响了很多人去踢球,然后出现了很多球星,尤其是在日本国家队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足球小将》与《灌篮高手》背后的市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