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年纪念考古《源平讨魔传》
本帖最后由 大怪鸟 于 2016-2-10 10:39 编辑游戏名:源平討魔伝
制作发行:NAMCO
游戏平台:街机
推出时间:1986年10月
剧情设定:
本作并非取自史实的源平合战,因为制作人觉得这种烂熟的历史题材难以吸引人,而是取自于一种日本传统人偶剧净琉璃的《出世景清》,在原本就是创作物的基础上再次大幅改编,夸张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战国BASARA系列。
设定上源式一族为魔族侧,平式一族则为天帝侧。而源赖朝因为和恶魔订下协议获得了超人的能力,于1192年统一日本后,放任妖魔大量出现祸害人间。于是天帝命令守护三途河的安駄婆从已死的平家里选出一个勇者来除掉源赖朝。此时从异界名为ぷれいや(PLAYER)的人那里得到布施(投币),于是平景清从地狱复活。(所以投币后会听到安駄婆的那句谢谢啦)
除了大BOSS源赖朝外,游戏中的敌人也全部来自于日本历史或传说,比如义经,弁庆,琵琶法师,鬼姬,风雷神等等。
系统及游戏内容:
游戏基本为横版动作游戏,目标是从日本地图上由西到东到达最终关镰仓。本作关卡多达41个,关卡模式分为三类:通常、BIG、俯视。其中通常关卡就是最常见的ACT形式,有战斗的同时也有大量跳平台成分,有些关卡存在关卡分歧;BIG模式以BOSS战为主,本模式用了一种类似皮影戏的技术,做出了在当时看来巨大且灵活的角色;俯视模式则无BOSS战,在一个大场景里以探索为主,关卡内必有隐藏道具或关卡分歧。
本作一改当时最常见的单线强制关卡制,每关的小目标都是进入鸟居结束,而游戏正式开始后(即第二关长门)就面临三分歧的选择,之后也会再次面临分歧,不同路线经过的关卡和难度各不相同,不过无论选择哪条路线都会经过京都和武藏两关。
游戏中包含4个奖励关,佛像会在半空中扔下大量玉,也有两关有制作组的留言。
操作是最单纯的攻击+跳两键设计,BIG模式下可以配合方向键做出刺和斩两种动作,通常模式下连按跳能减缓下落,BIG模式下跳跃高度有一定随机。
系统上分别有4个项目:德表示得分;命表示HP,初期5上限10;剑表示攻击力以及剑的耐久度,耗尽后攻击力大幅减弱,上限99;钱表示金钱,上限99。
游戏中需要收集的三件重要装备:草薙剑能保证剑力不减,八咫镜为雷无效,八尺琼勾玉为毒无效。三神器不仅仅是装备,集齐三神器才能对源赖朝造成伤害,不然就算到达镰仓也是白费力气。
其他道具:
玉:蓝色为HP回复,绿色加钱,紫色加剑力,棕色在HP全满的情况下上限+1/10
蜡烛:HP全回复的同时上限+1
米袋,剑,地藏:分别为消耗10金钱回复HP、增加剑力、得分
木箱:斩开后出现玉(HP回复),宝物(加钱),石像(加剑力)
卷轴(BIG模式):一段时间发动必杀旋风剑,对BOSS基本是秒杀
卷轴(通常和俯视模式):攻击出现刀光,剑力越强飞得越远攻击越高,能干掉普通无法干掉的部分敌人
菖蒲:奖励关最后出现,取得后出现“爱”字,无意义。
此外还有几种NAMCO其他游戏中出现过的吉祥物,获得能得分。
因为没有生命制的设定(本来就是死人),为了补偿跳平台失误即死的问题,掉落后会先来到黄泉这个隐藏关,打开阎王周围一圈特殊箱子,是生字即可返回该关卡,死字就GAMEOVER。随着游戏时长和来到黄泉的次数增加,死字概率也会增高,最终必出死字。除了抽奖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当金钱高于70时跳入黄泉中途出现的血池,以没收全部金钱、HP上限归5的代价返回该关,不过要是已经过了京都,那就会从京都开始。
其次武藏这关结尾处的鸟居会随机将玩家传送到京都附近的3个地方,这点是为了玩家错过三神器收集的补救措施,同时也可能被送进黄泉。
和一般ACT干掉所有敌人获得所有宝物不同,为了保持剑力,初中期最应该注意的就是不要砍高硬度敌人和BOSS武器。其次也要注意保持金钱,会消耗金钱的宝物要有计划的取得。只要注意了这两点,就会发现本作和其他80年代街机游戏高难度强调操作的风格不同,绝大部分敌人的攻击力都较低,很多地方可以强攻,并且取得三神器后难度还会更低(当然跳平台还是有些难度)。
游戏一大重点是探索,特别三神器中只有草薙剑是必定能获得,其余两个需要自己找,同时大量的关卡和分歧,在当时网络未普及的情况下,只是一两次游戏绝对无法摸清游戏全貌。
另一方面,游戏设计很容易被熟练玩家利用,通过武藏的传送和血池理论上一个币可以无限玩下去,分数设计也因为这种情况变得无甚意义。因此当时很多街机厅禁止玩家使用传送,而竞赛比较的是最低分通关。
当集其三神器来到镰仓时,会发现源赖朝和普通游戏的最终BOSS不同,完全不堪一击,几下做掉后留下一句“我魂不灭”消失,同时平景清也随即消失(任务完成,回地狱了)。
此时打出的结尾字幕代表了诸行无常的理念,颇耐人寻味,开头的“神様は死んだ,悪魔は去った”除了字面意思外也暗指NAMCO初期最有力的两名程序员的意外病亡和辞职。
移植,续作,关联作等:
X68000版
最早移植且移植度没问题,同时附加模式可以玩未收录于成品中的一些关卡。不过X68000在日本不太流行,所以玩过的人不多。
FC版
标题一样但游戏内容不同,FC版是个回合制RPG+桌游,需要配合附带的棋盘来游戏(不用棋盘也不是不能玩)。游戏目的和原版大致相同,在日本各地移动→干掉或收买当地城主→收集三神器→去镰仓干掉源赖朝,同时敌方也会随机夺下我方的城。平心而论本作画面风格等还不错,很多地方保持了原作风格,支持最大4人同时游戏在当时也算是个亮点,但单人游戏枯燥无味是大问题,同时基本没有剧情,熟悉游戏后通关也就半小时,单纯作为RPG来说自然不怎么样。特别是标题还和街机相同,以为是街机移植的玩家多半会失望。
制作人也直接承认最开始是个原创作品,后来制作中借了源平的设定。
PCE版
真挑刺的话PCE版也不能说是完全移植,但除了一些画面小细节和部分敌人的行动AI外整体和街机版非常接近,所以街机和PCE版攻略基本可以通用,在当年来说是除街机版最普及的一个版本。顺便一提,漫画《高分少女》的男主角(或者说作者自己),小时候玩了相当长一段时间PCE版。
PS版
收录于Namco Museum第四卷,因为是多年后移植,移植度自然没问题,包括街机版的刀光BUG这种良性BUG也移植了过来。
除此以外,本作之后还曾移植过WIN和手机,近年街机原版,PCE版,PS版也在WII的VC和PSN上放出下载版,所以除了模拟器,玩到机会也还是很多的。
《源平讨魔传-第二卷》:
PCE原创的续篇,未在其他平台登录过。开发组和前作完全不同,游戏内容的相异点也很多。
游戏剧情是前作被打入地狱的源赖朝统治了地狱中的魔界日本,于是平景清再次被唤醒,出发。
系统首先是废除了通常模式和俯视模式,以BIG模式为主加入地形元素,游戏关卡大幅减少为7个(但每关比较长且全部有BOSS战),也改为基本无分歧的单线过关制。剑力值被废除,八咫镜和八尺琼勾玉改为有使用次数限制的通常道具。游戏难度大幅度增加,同时有了生命制,得分能奖命。除了前作的敌人悉数再次登场外,BOSS也有新增的木曾义中,源赖朝也不再是前作的弱鸡而是会三段变身。
单纯就本作来说在同时期也算是及格线上的水平,但游戏处处透着一种制作组没理解前作的感觉,只是借前作做了一个普通的ACT,仅此而已。
NAMCO x CAPCOM
相信很多国内玩家是从NXC里知道本作的,游戏中平景清和NAMCO同时期另一个游戏《妖怪道中记》的主角组队,面对的敌人包括源赖朝在内倒都是沿用了第二卷的设定。
源平斗乱
爱好者于2012年推出的PC免费2D格斗游戏,世界观和角色再现了原作设定,以一个免费的自制游戏来说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同时太鼓达人也收录过重新混音版的主题BGM,名为《KAGEKIYO源平討魔伝メドレー》。
其他:
相信很多人看了上面介绍后就想到了一个类似的游戏,没错,就是KONAMI于1987年在FC推出的《月风魔传》(你看,名字都有些类似)。
KONAMI看中的是街机版大火,而FC又因为机能关系确实难以移植的这个空档(事实上X68000机能比MD都高,而PCE版也是用了一些邪道办法才保持了高移植度)。
两个游戏对比下来类似点真是非常多,同样的纯和风,以鸟居为出入口,三神器和三把波动剑等等,连游戏开头的老巫婆看起来也和安駄婆类似。当然本作也绝非简单山寨,而是针对FC机能做了大量原创和改变,普通模式保留,俯视模式改为大地图,BIG模式改为3D迷宫。同时又加入了一些道具解密的元素,除了后期3D迷宫难度高且兀长的问题外也是个佳作。既然本家在FC上只是个电子版桌游,作为“FC版的源平”,也绝对是有价值的。
这两游戏的类似问题在日本一直是讨论点,制作人也在多年后承认是跟风,不过大家都知道啦(挖鼻)。
另一个游戏《胧村正》虽然没月风魔传做得那么明显,不过很多设定和细节比如纯和风横版ACT、在日本全国移动、蜡烛表示HP、剑力耗尽后剑会折等等也是明显受源平影响,七夜崇妖魔忍传的黑幕也完全是一股源平琵琶法师的造型。
结尾语:
实际上根据很多网络记事所说,本作刚公开时很多玩家和同行都不看好,因为纯和风题材游戏在市面上并不流行,而本作居然还走大制作路线(连配音都是专门请的声优,不仅是NAMCO游戏第一次,在当时也是罕见的)。当然游戏面世后因为高完成度的关系各方面都受到了高评价。
此外本来只是想考一下古,写了三分之一才注意到是1986年的游戏,就算是30周年纪念好了。
纠正一下,NXC和景清组队的那个小屁孩太郎助出自“妖怪道中记”。 老大,多配点图吧,文字看的好累 FC的BGM堪称神曲。 lldssz 发表于 2016-2-10 08:26
神威奏乱和这个啥关系?
应该没关系 萨拉丁 发表于 2016-2-10 08:48
纠正一下,NXC和景清组队的那个小屁孩太郎助出自“妖怪道中记”。
多谢,改了 dudeism 发表于 2016-2-10 09:25
老大,多配点图吧,文字看的好累
太懒,不想配图 太懒,不贴图不看。 现在看每个类型初期脑洞都特别大,很多明显会摧毁游戏平衡的手段都敢试 dudeism 发表于 2016-2-10 09:25
老大,多配点图吧,文字看的好累
MD水平的画面配啥图。。。。。 最近在玩05年的NXC,很感动! 知道这个游戏还是三公主上的恶魔成HD 胧村正佐助线BOSS德川纲吉和源赖朝造型和关卡都差不多的 知道这个游戏还是因为月风魔传 本帖最后由 welcom 于 2016-2-10 16:24 编辑
说到这个我倒是想起了另一个,TAITO在1988出的歌舞伎Z,有点全程BIG模式的感觉,防御动作被特别细化了
不过开发者的意图没看懂,打着打着就穿越到其他世界了还换主角。现在这游戏的评价也只能说是脑洞太大
本帖最后由 大怪鸟 于 2016-2-12 08:07 编辑
welcom 发表于 2016-2-10 16:17
说到这个我倒是想起了另一个,TAITO在1988出的歌舞伎Z,有点全程BIG模式的感觉,防御动作被特别细化了
不过 ...
这个看了一下差别有点远,有上下段和防御倒是和战国传承2类似
不过TAITO在1986年还出过一个黄金之城,这游戏也是用那种皮影戏技术做大角色,还有部位破坏,不知道哪个游戏更早一点
很多大河剧的姿态都是平氏反动,源氏正统,弁庆豪杰,义经英雄。这里面源一族都是鬼怪,九朗主仆凶恶不堪,很难再有这样的叛逆者了吧。 讲道理的话源平合战题材哪里烂俗了……除了暗耻的源平合战和遥远时空3之外还有啥源平题材的游戏么?战国那才真叫烂俗……
这游戏以前听说过,当时还以为就是普通的清版act,没想到有这么多独特的设计,有时间试一下,多谢推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