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o 发表于 2015-10-11 16:47

业内:为何有趣的动画卖不掉

相信很多关心作品销量的动漫迷都会注意到一个问题:有时候一部引发众多话题、很多人在网上观看的动画明明非常有趣,但是在销量方面却惨不忍睹。对此近日有业界人士榊正宗(東北ずん子と朗読少女の企画) @megamarsun在推特上进行了解读。




“从时代潮流来考虑,深夜TV动画的蓝光销量会逐步衰减,而在网络上观看独家付费播出的情况将会慢慢成为主流。”

“现在依靠蓝光来获得收入的深夜档作品几乎只剩下四格萌系漫改以及工口向动画了,而网络独家播出的话,一些推理要素较强、重视剧情的作品将会崭露头角。”

“要说‘明明动画很有趣,但是卖不掉蓝光’,这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从根本而言‘还想要重新看一遍,即便没看过,我也想拥有全套碟片!’的感觉,跟‘想要看后续剧情!’的想法是不相容的。尽管也有一些作品奇迹般地满足了这两点,但是只要强调其中一点,那么它们就会变成完全相反的特质了。”

“一部作品不能光由制作方的意志或者一部分死忠粉的呼声来决定,倒不如说是销售形态决定了作品的方向。如果改变销售方法,那么作品的倾向也会有所改变。这就跟游戏业界的主机游戏和网游的关系相同。”


“虽然现在评价作品的基准是碟片销量,但是今后会慢慢转变为网络付费观看时候的作品评价跟点击率吧。一方面点击率会影响人们对作品的看法,另一方面真正好的作品能够吸引用户注册和付费,对于网站本身起到积极作用。”

“一部作品如果动画蓝光卖不好,但是原作畅销的话,那么就应该属于重视剧情的作品了。说起来,付费网站上的新作动画当中,有不少是原创的作品,并且很强调推理要素。因此采用网络播出的形式进行销售,应该才是最好的方法。”

“而制作委员会并不会限制动画的内容。可根据销售方式的不同,投资者则会有改变。销售方式跟市场是由作品内容跟制作委员会成员共同决定的。”

“希望拥有动画碟片的人往往都是喜欢角色的,所以蓝光畅销的动画一般不倾向于杀死角色的严肃剧情。另一方面,推理要素强烈的作品则肯定会有类似情节上演。想要满足这两者的需求,就只能通过回忆杀、在尽可能不死人的情况下不断令人气角色登场了。”

“就在前一段时间,我总结了一下‘如果动画就依靠网络先行付费播出的形式来操作如何呢’的假说,而分析最近的倾向,似乎也已经变成现实了吧。如果蓝光卖得好,那的确会带来极大的收益,不过独家播出的时候就不能期待这类现象了。虽然可能会吸引一些用户,但社会级别的现象就没有了吧。”

“说起来,既然现在蓝光都卖不掉,为什么作品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呢?对此我悄悄地说一声:其实跟投资方跟制作公司的循环交易、幕后操作等危险的大人事情有关。”


“虽然现在也有《魔法少女小圆☆魔力》那样满足所有条件的奇迹般的作品,但是这种事情不会频繁发生的。即便做相同的行为,效果也未必尽如人意。虽然可能有奇迹跟魔法,但也只有1次了。”

liujn6 发表于 2015-10-11 16:51

不先谈谈为什么很多烂作能卖得好吗?

烟花缭乱 发表于 2015-10-11 16:53

这是第几次转过来了?

鱼鸟MoMo 发表于 2015-10-11 17:04

schneehertz 发表于 2015-10-11 18:10

"没有一部动画是因为有趣而卖不出去的"

灵魂收割机 发表于 2015-10-11 18:56

华语第三销量论坛(但是没有销量数据帖)

cloudliu 发表于 2015-10-11 19:03

其实塑料销量 是评价动画品质很好的方法

只有用户产生想珍藏 纪念的 想法 用户才会买塑料片

可以让很多用户产生这样想法的动画 就不会差

万物为玄一 发表于 2015-10-11 19:05

碟片卖的好的都是卖角色的

木下一流 发表于 2015-10-11 19:07

有时间唠叨这些还不如去工作

resetup 发表于 2015-10-11 19:12

deadbeef 发表于 2015-10-11 19:16

resetup 发表于 2015-10-11 19:12
怎么才算“有趣”?是观众调查还是收视率判断的?STAFF觉得“有趣”那未必代表观众也这么认为。 ...

大概是网络放送后的评价?

不过就像之前有帖里的人说的
评价只有看完了的人才能做 能坚持看完的 只要片子风格改变不太大 一般也不会差评到哪里去

chenyedgg 发表于 2015-10-11 19:18

只有扩大海外受众和海外产业链才是正途,11区的市场已经饱和,

在11区不太人气的作品在海外反而人气会比较高

抖M两个字 发表于 2015-10-11 19:24

所有文艺作品的销售本质上都是卖人物。
传统文艺作品使用剧情塑造人物,因此剧情的重要度很高。
深夜动画大部分是使用画风与设定塑造人物,如果有剧情的话也是用人物丰满剧情,但卖的本质上还是人物,也就是说剧情如何其实对销量影响不大。大部分作品的剧情发展没能反馈式的塑造人物,而有反馈的那几个因为剧情本身的不合理或不适宜不仅不能塑造人物,反而伤害了人物,比如著名的屎作们。
既然卖的是人物,剧情是创作的副产物,那么为了赚钱我们为什么还要动脑子编剧情?

66666 发表于 2015-10-11 19:30

子戏星斋 发表于 2015-10-11 19:50

“有趣”和“商业元素”也没有那么势同水火,叫好又叫座和叫好不叫座的片古往今来都有很多,至于市场化是否伤害了艺术表达,我觉得并没有,不如说这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百花齐放的时代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夏小芽 发表于 2015-10-11 20:15

除了楼上提到的卖角色的问题外,还有:
受众问题,只给宅看的动画,市场就那么大。
价格问题,400多元一份(而不是一套)的BD,得多精彩才值得收藏啊?
时间问题,回顾一季动画,得花上一整天,除非单元剧,舔角色用的又或者独立成章的(比如你京境界的彼方第6集),可惜这又与文中所谓的“剧情向”矛盾。

回头看看芙蓉镇,老少皆宜,碟片不贵,再看一遍的时间也不长,人物出彩,剧情也不差的情况下,当然比绝大多数日本动画卖的好得多了。

maertz 发表于 2015-10-11 20:18

只靠有趣就能卖的话就不需要王之力了

nihuo 发表于 2015-10-11 20:28

小津安二郎说过:“电影以余味取胜”
看来还是蛮有道理的

gzfloet 发表于 2015-10-11 20:30

灵魂收割机 发表于 2015-10-11 18:56
华语第三销量论坛(但是没有销量数据帖)

第一是名作之壁贴吧,第二是啥?

灵魂收割机 发表于 2015-10-11 20:38

gzfloet 发表于 2015-10-11 20:30
第一是名作之壁贴吧,第二是啥?

猴区吧,主楼文章前几天在猴区盖了若干页。

欧阳明 发表于 2015-10-11 20:49

NETFLIX的收费法才是世界的未来
说真的,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真的不喜欢收藏碟片,直接开个账户给我转账不

欧阳明 发表于 2015-10-11 20:51

发财就手 发表于 2015-10-11 20:52

欧阳明 发表于 2015-10-11 20:53

cloudliu 发表于 2015-10-11 19:03
其实塑料销量 是评价动画品质很好的方法

只有用户产生想珍藏 纪念的 想法 用户才会买塑料片


可是我觉得塑料片碍地方
现在房价这么贵

852048 发表于 2015-10-11 20:58

这算键盘贴?

resetup 发表于 2015-10-11 21:05

kalamazoo 发表于 2015-10-11 21:10

说这个谁懂啊!京吹第五卷要出了我还没钱预定,赶紧搬砖去了!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业内:为何有趣的动画卖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