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童,超级系萝卜和魔法少女这么像是不是历史悠久?
看超级系萝卜看的少,像单元剧,打干部这样的元素还是知道的但是从每集的主题,整个流程的安排,反派的作风来看这么像Q娃的萝卜还是第一次见到
也许是我勇者系列看的太少?
片子还是不错的,比福田之后的作品也良心,但是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燃啊
不说盖塔魔神,就说最近几年的超级系,勇者王、新大空魔龙,都是钢之魂满满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小学生的缘故,电童打起来始终差口气,始终有点失望……
不知道是不是我燃点高的缘故…
内部是一样的,针对人群不同而已。你可以说魔法少女是女性向的萝卜,也可以说萝卜是男性向的魔法少女。
----发送自 samsung GT-N7100,Android 4.1.2 因为岁月杀猪刀了,你没看到曾经的观众现在对萝卜片的要求高了很多吗,除了那些有点情怀的,其它简单粗暴的萝卜片放到现在会被骂成屎 韩子 发表于 2015-9-27 11:24
我觉得lz大概不是这个意思,以及看完勇者王看电童觉得不够燃是相当正常的… ...
童年是这样的话我觉得太早熟了 楼主你有意见吗? 勇者王还近年? 勇者王还近年? 本帖最后由 ange 于 2015-9-28 00:40 编辑
首先,電童是個子供向的腰斬作(因為玩具賣不好),而我覺得作為沒有後續的人氣偏低的腰斬作,寺田給了電童這麼好的待遇證明了他多少認同這作品。
有多好呢?本作是和真蓋特機器人對NEO蓋特機器人一同是2000後首套參加機戰的作品。之後電童在旗艦作mx以主線登場,而後者在奶粉機戰cg登場。。。而且還有芯片「媽媽的牛肉炖湯」呢。
可見電童的好評除了必殺技之外,更來於人物關係。福田自己的訪談也說故事的重點之一是家庭的關係,而制作人古里尚丈也拿了不少編幅來試驗他的2.5次元虛擬組合C-DRiVE。(這是2000年的作品!想想當年2.5次元的組合可是超前衛的想法。虛擬偶像的話im@s要到05年,初音要到07年,LL作為8組的作品更不用說了。)這點勇者王和電童是很不同。
最後,其實誰比較燃總覺得有點個人主觀的感覺,但是電童和新大空魔龍那種不少業界大手參加的作品不同(連金田伊功都有),電童有稻吉兄妹那種新手原畫師,主力重田智和久行宏和當年也不怎出名,兩澤初次系構,吉野弘幸初次寫動畫腳本,進藤尚美初次主役,滿滿的新手訓練場。而電童無論是人手上,還是素材上都可說是作為下開8組的起家作舞HiME 和seed的作品,還是很有其客觀的價值。
自然。好像是新房还是谁说过,萝卜和魔法少女是最适合动画这种表现形式的题材。
于是还有拥有“魔法少女高达”这样称号的作品呢。
----发送自 Xiaomi MI 2S,Android 5.0.2 至於反派的流程安排是指那種每集新敵人來攻擊,主角打敗的單元劇方式的話,傳統子供向就是那樣的,理論上不分男女性向作品,更不限於蘿蔔或者變身或者任何其他類別,例如數碼獸之類的片也是那樣。 當然現在因為小孩子都不看蘿蔔片了,都只剩下大叔在看,所以的確很少這種作品了。看到樓上說什麼歲月是個豬刀什麼的,我只能說某種程度上這算是求仁得仁了?這就不要抱怨蘿蔔片沒落了。畢竟現在蘿蔔片除了賣情懷的還真快賣不動了。 至於樓上所說的女性向問題,雖無可否認電童的確有為數不少的女性愛好者。理論上本作作為蘿蔔片玩具廣告(所以玩具賣不好時就被腰斬了)理應一開始創作時並無這想法。 都是源于特摄片,都是一个祖宗。 还是看来打吧 引用第9楼波卡帕马于2015-09-27 15:56发表的:
本帖最后由 波卡帕马 于 2015-9-27 15:59 编辑 引用:dberserkers 发表于......
@波卡帕马
因该说一开始都是子供向,也就没有这么分明,比如很多早期萝卜动画都有明确的女一甚至多名女配方便女生带入,而且有时候这些角色有着不逊于男主的本事或在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受众方会成长是一个事实,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的欣赏角度就开始往不同方向发展,制作者也响应对作品做出改变。最后魔法少女系开始明显区别与萝卜了,女生可能还比较能代入萝卜里的女性角色,男性则相对难代入少女向动画里的男性角色。
而这本身又使得女性向更加远离男性受众,最终导致魔法少女系完全独立出来,变成男性粉丝基本只有萌豚和极少数宅才看的作品了。
但因为骨子里还是英雄打怪兽的桥段,又使得魔法少女动画仍有别与纯少女向,这只能说是市场决定的,正好填补了空白。
----发送自 samsung GT-N7100,Android 4.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