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在记忆中的——丑小鸭之恋多田薰
多田薰老师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恶作剧之吻》无疑,但是即使是这漫画的故事即是多田薰本人经历的纯情重写,也无法和多田老师本人的经历相比。
多田薰十八岁出道,成为了职业漫画家。我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名漫画家,但是画功肯定是不会太出色就是了。然而八十年代,多田老师的感情经历才是关键。她和摇滚乐队的主唱西川茂结成了夫妻。八十年代,那可是远东摇滚的黄金时代之一,玛丽莲曼森和平克弗洛伊德等欧美乐队的带领下,日本摇滚也是个大热门!多田老师和乐队主唱的爱情也难怪会让多田老师把对方当成男神崇拜!
可是这个传奇故事的后半部分,多田老师还没来得及画就作古。不论是因为疾病被医生认为无法怀孕之后,怀孕生子。或者是38岁的壮年突然病逝,都比恶作剧之吻本身更具有传奇色彩。
所以如果要推荐一部多田老师的作品,我会推荐《情敌黛博拉》这部作品。虽然故事的套路是标准的多田范儿。一个呆呆的天然少女和万能的英俊男主之恋。
然而,这部作品讨巧的点在于把男主设定成了一个性别倒错者。这让故事发展的激情四射,百合光环缠身。一下子盘活了整个故事。至于故事为何四卷结束,我猜是某些保守派的反对吧?
事实上,日本并不算一个开放的社会,尤其在刻板性别观念方面是远东最夸张的之一。同样工作的男女收入差,女性工作比例,女性公共事务参与比例这三个重要指标都是远东倒数前两名的水平。而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仅有的所谓耽美,往往只是虐恋和异性恋的夸张化,满足某些群体的需求。
这和这个时代流行的女体化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过是为了满足某些读者的特定需求罢了。所以在九十年代中期,塑造一个非模式化的性倒错者在日本也是需要勇气的。尽管我们得说,多田老师塑造到最后也不太把握的住性倒错者的习性的感觉,变成了传统男女爱情戏。
不过,这部作品还是很有意义,至少说明,日本社会上刻板性别认知的坚壳(也就是父权制下的性别歧视的主体部分),正在悄然无声的一点点瓦解。所以以后才能出现志村贵子这种更加深入的描绘性别认知不同的人的精神世界。毕竟,facebook已经把性别分了五十多种,日本这点进步是该有的。
然后,问题在于我接下来推荐点啥呢?志村贵子不是很想推啊,太热了粉丝太多。难道要推荐欧洲人么?日本漫画家好多还没说,确不知道说谁好,纠结 失踪人口又回归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