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墙】Outel的末路?10nm Cannonlake无限期搁置
http://www.techspot.com/news/61103-intel-10nm-cannonlake-delayed-replaced-14nm-kaby-lake.html看来摩尔定律终于在面子上也维持不下去了。。。
实际上工艺提升带来的性能增长真的没啥看头了。
我觉得未来对工艺进步非常热衷的也就是闪存和GPU这种需要塞大量晶体管的。 那是不是到了买一块cpu可以传给儿子的时代了
智子果然来了么 接下来的20年的性能提升就靠程序猿了! 硅基走到頭了 就是說腦后插管 高性能ai全部都沒指望了嗎 链接的标题和正文说的都是“延期”,哪里有说“无限期”延期?我漏看了哪里? 66666 发表于 2015-7-7 08:22
Today, enthusiasts have more bad news: Intel's Cannonlake, originally slated for 2016 and later 2 ...
靠,关键词indefinitely没看到
所以skylake可以战多少年了? 石墨錫的时代即将来临!
—— 来自 LGE LG-D857, Android 5.0.1 这都要进入量子效应的尺度了吧,量子隧穿,这还能玩? 14nm可以大胆购入了,传到孙子还能用 第一代酷睿i3现在用日常丝毫不虚,i7 920爆到4Ghz可以高特效玩今年最新游戏...已经五年半了啊 skylake传家宝 未必传家宝了,以后的性能提升应该是运算架构进步,phi线进民用你们换不换主板? 66666 发表于 2015-7-7 07:54
错了吧,最需要工艺提升的是移动SOC和物联网芯片。
尤其物联网芯片需要几十乃至几百毫瓦功率下工作,没 ...
其实移动soc这类要求低功耗的,到22/28也就是差不多到头了,漏电已经非常严重了。再下去,成本/单位面积功耗就下不去了 66666 发表于 2015-7-7 07:54
错了吧,最需要工艺提升的是移动SOC和物联网芯片。
尤其物联网芯片需要几十乃至几百毫瓦功率下工作,没 ...
物联网用上90nm都已经是先进制程了…… 66666 发表于 2015-7-7 11:29
民用要phi有啥用?天天压毛片还是挖矿?
普及了自然会赋予民用功能
实际上软件的GPGPU的功能使用率已经不低了,把Phi推向民用有助于把该市场抢过来。 秋雨灰灰 发表于 2015-7-7 10:13
第一代酷睿i3现在用日常丝毫不虚,i7 920爆到4Ghz可以高特效玩今年最新游戏...已经五年半了啊 ...
我的2500k超到4.5才能在玩最新更新的gtaol时不会达到100%
—— 来自 HUAWEI P7-L00, Android 4.4.2 卖哥 发表于 2015-7-7 11:36
普及了自然会赋予民用功能
实际上软件的GPGPU的功能使用率已经不低了,把Phi推向民用有助于把该市场抢过 ...
能先让民用领域软件的多核利用率提上来么? 本帖最后由 stannislas 于 2015-7-7 11:52 编辑
66666 发表于 2015-7-7 11:28
所以14和16nm才会上finfet,可以大幅改善漏电。
但是到10nm的时候现有finfet也没用了,必须得上环栅或者 ...
就我之前看到的技术规格而言,finfet主要解决的是能不能用的问题,也就是说能让电路有个开和开一部分这两个状态。。。至于漏电性能,按照之前别的组片子的测试结果还是连22/28都比不上的,但是因为版图单位密度下降了,而且有新的散热手段,所以温度反而更能接受了而已。。。
而且现在架构里面,对低功耗的重视,导致对时钟和电源部分的,以及整体结构都好进步了很多,
因为以上原因,所以纯粹超大规模的数字逻辑电路还能继续堆,比如cpu/gpu,但是稍微带点模拟特征的就已经很难受了。
之所以说22/28有可能是移动soc的极限,是因为,首先但凡有模拟要求的从这时开始几乎都要考虑用数字实现了,但是它模拟特性其实还是稍微勉强可以接受的。其次从60/65nm往下,尤其是过了45这个坎以后,本身流片成本上来的太多,再然后28又是一个坎。再者就是版图的单位密度从45开始下降,28这个级别的也就是umc的某个工艺还能保持住,其他或多或少都有比较显著的下降。最后就是一般soc的管子数量其实没有多到必须用22/28以下的地步。 草薙·京 发表于 2015-7-7 11:39
能先让民用领域软件的多核利用率提上来么?
有些事情就是没法并行
但是人们可以去主动增加民用环境下的并行运算需求
比如现在浏览器各个都能平滑滚动平滑缩放,对于浏览网页你说意义有多大?但是确实一般人不会考虑用不支持的了,这多出来的就是GPGPU的需求呀。 实际上英特尔挺到14nm还算比较好的,你看NV觉得28nm以后单位晶体管成本就没啥变化了。
http://img2.expreview.com/img/review/news/20120327/nv6-(5).jpg
而ARM更是表示,28nm以后单位晶体管成本是反增的。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g4/M07/01/0C/Cg-4WVO1IiuIe7ZhAANBk9EUV8IAAPOzAOXpmQAA0Gr896.png 卖哥 发表于 2015-7-7 11:53
实际上英特尔挺到14nm还算比较好的,你看NV觉得28nm以后单位晶体管成本就没啥变化了。
arm这个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她把有她家ip的fab统计的结果吗? stannislas 发表于 2015-7-7 11:59
arm这个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她把有她家ip的fab统计的结果吗?
这我不知道,毕竟这是ppt不是论文。 猫鲸 发表于 2015-7-7 11:37 我的2500k超到4.5才能在玩最新更新的gtaol时不会达到100% —— 来自 HUAWEI P7-L00, Android 4.4.2 ...
你这绝对很奇怪啊我i3玩都能玩…部分最高部分高 lwabala 发表于 2015-7-7 02:36
接下来的20年的性能提升就靠程序猿了!
分布式系统已经是一桶浆糊了 我来自一中 发表于 2015-7-7 13:23
下一步就是建超算中心,个人用户通过网络向超算买运算性能了
云计算在米国已经基本普及了,这种情况下,网速是瓶颈 可以考虑减持Intel股票同时增持HP和IBM了 鸡蛋灌饼 发表于 2015-7-7 22:28
可以考虑减持Intel股票同时增持HP和IBM了
为啥呀,这俩对工艺的追求放弃得更早吧。 卖哥 发表于 2015-7-8 00:32
为啥呀,这俩对工艺的追求放弃得更早吧。
HP在搞忆阻器
IBM则是公认的鬼知道压了多少奇怪玩意
当然如果Intel爆出什么新玩意儿的话也不奇怪。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