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所认识的松本大洋和《竹光侍》
本帖最后由 葵 于 2015-7-4 21:25 编辑之前那个尾行狂,一直在漫区追着我黑,随时随地的搜我帖来回话,太恐怖了。
因为我在另一个竹光侍的帖里面列了下作品获得的奖项,就认定我是个无知的人靠这漫画在装逼,要是我对这漫画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估计要在漫区黑我黑到世界末日。
这段是我在那个帖子里的原话,就这么一段:
不知道LZ你看没看《乒乓》的原作,看了的话应该不会看不下去《竹光侍》啊
没看的话可以先去补一下《花男》和《乒乓》原作,《花男》一般都是当松本大洋入门来推荐的,毕竟其中的父子情和对梦想的理解方式都描绘的很好
很多人看松本大洋可能一开始都接受不了那个画风和人设 一般1~2本是个分界线 如果看了2本都还没味道的话就是电波不和了 如果2本之后开始觉得赞和超神了就是电波和的
《竹光侍》算是他集大成的代表作,连载期间获得过手冢赏和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赏 算是松本大洋目前为止的最高实力作
这本不止是在11区被漫画家之间广为推崇 在国内的漫画家圈子里也是被当神作拜的
竹光侍现在网上能看到的汉化版本就是10年~11年之间 豆瓣的松本大洋小组从欧美网站上扒了英文版高清图源 再号召了一堆爱好者和漫画家一本一本翻译和订正出来的成果
我真不知道我在那故意装逼了(苦笑)
不过为了不让他有口实来继续尾行黑,那么在这说一下我个人所认知的松本大洋和《竹光侍》的问题。
我之前在豆瓣的松本大洋小组玩过,认识松本大洋漫画并喜欢上是从香港CC扫描的一堆松本大洋的高清漫画开始,这段时间是在2007~08。
在这之前我虽然看过松本大洋原作改遍的《恶童》,但是并不喜欢,倒是对动画的美术背景监督木村真二佩服的五体投地。
真正喜欢上松本大洋是从看到《花男》和《zero》开始。《花男》讲述的是一对首次生活在一起奇怪的父子之间的感情,早熟聪明的儿子和颓废懒散的父亲,在暑假生活开始后儿子身上化学变化和父亲过去的英雄背影逐渐开始交织的王道展开方式。
而真正让我震惊的是《ZERO》,处于不败巅峰状态的拳击面临最强敌人挑战时候故事,这一篇最让我震惊的部分是在于这是松本的处女作,但是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不败者心理活动的描写之成熟远超很多漫画老油条的生涯中后期作,这才被吓到。
之后在08~09年在豆瓣小组玩的时候,《乒乓》开始有英文版图源放出,之后小组开始翻译中文版,我才看到这部一直无缘得见得松本大作。
《乒乓》的话去年出过动画,也引发过热潮,很多人也写过感想和对原作的评价,这里暂时不谈,因为要谈的话我对《乒乓》的爱可能说不完。
这里重点谈下《竹光侍》,只所以之前会这么赞《竹光侍》是因为在豆瓣时候我参与过《竹光侍》一点英文翻中文的订正工作,有个人的私人感情在里面所以赞的时候比较口无遮拦。
1.作画:首先这部是采用毛笔作画,和松本之前的钢笔作画有很大区别,如果说头1,2本还有之前的生硬感觉的话后面就逐渐趋近于平和生动,并且收敛了之前在《乒乓》一些过度表现的锋芒,在必要的时候才予以表现(配合浓墨渲染)
而在故事中段开始出现了毛笔墨色的浓淡变化,用来表现现实场景和主角思绪活动之间的迁徙,通过国画技法中的留白,顷染来调动场景变化,和主角配角心境对调时候情绪对比,做到了国画中气韵生动和洒脱随性。而这部之后也基本稳定下了松本的画风。
2.分镜:松本分镜的一个最大特色同时也是别人最难以接受的地方,在于其分镜的“电波”
其作品中都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页面“杂乱无章的场景,人物面部局部器官特写,看似无意义的台词,动物,奇怪的效果线” 。
这也是他和别的漫画家最大的不同,但是如果是放到电影领域,就是很基础的东西了:“蒙太奇处理的单元格”:把一些看似无关的镜头,场景,人物组合成一个新的叙事单元,把组合拼图自由和思考的空间交给读者。
这个看似不好理解,同时又似乎在故弄玄虚,不亲近读者。
但这实际上涉及到的却是漫画阅读的本质:
知觉封闭:将观察到的一部分理解为一个整体的现象。人随时都在观察世界,但随时观察到的却都是不完整的世界,看到前面世界,你就无法观察到后脑勺后的世界,但后面的世界消失了么?并没有。
走进封闭的房间,你就无法观察到外面世界的环境,但是外部世界消失了么?并没有。即使在你脑内,你也会自己补完后脑勺后的世界和屋子外的世界使之和你眼睛看到世界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体。
在这个不完整(无法完整观察)的世界里,人类是必须要靠知觉封闭才能生存(精神稳定),这是一种随时存在并自发而无意识的精神活动。
而漫画正好是一个不完整世界的表现形式,人物格和场景格,特写格,台词框的分离(看到人物格时候同时脑补他所在环境,看到纯场景格加上台词就能脑补有人在里面说话,看到局部特写格脑补知道他属于那个人)
分镜格和分镜格之间的衔接(漫画不是动画,不会自己动起来,需要读者脑补来链接两个之间的动作和人物,让他们在脑内动起来)
阅读漫画时候,读者是在主动使用知觉封闭来进行故事的阅读和思考的。
而这一块正是展现松本大洋高明之处的地方,很多商业志作者追求和调度的是表现读者直接能观察部分,帅气的人物,酷炫的动作,精细的场景。
而松本大洋要控制和调度却是另一部分,读者知觉封闭的部分:让读者在蒙太奇般的格子间自己组合完整的叙事单元,读者知觉封闭部分参与的越多,则自己给自己增加的带入感就越高,越能塑造出最立体化故事阅读世界。
回到《竹光侍》,里面第一场经典的知觉封闭运用是在第一卷射场时:
主角连续射中后开始用对话框讲述:“老家时候常和父亲打猎”(引导读者开始由射箭转向打猎 )
之后视角转向陪射女,两个面部的局部特写进行地点的问话(继续引导读者对打猎场景的想象并用特写增加读者到问话旁观者的带入感)
之后一个荒凉冬天的场景突然插入(为之后春天树林场景的出现做插入对比铺垫)
之后突然主角脸部特写“告诉我,你自己选择!你想射什么?”(既是问射场女又是问向读者)
之后是连续的眼睛特写连续,视角由主角(“我射到了野猪”)到射场女(微笑,不信的眼神(迂回)再到主角(“那这次请你再看好吧!)重新回到射场女(之前微闭的眼睛睁大)之后是一格花粉花瓣的空气场景格(通感嗅觉为春天树林场景的到来做最后铺垫)
之后在下一页中主角和射场女已置身树林,射中的野猪在一格中嚎叫,主角再次重复之前的问话“那么现在,请问这位女士想要什么?”(重新在新场景中重复上一个场景中的动作和台词,来让读者在潜意识中建立两个场景过度的联系)
射场女“我想要那个鹿”(之前场景的窃笑不参于到新场景的高兴完全参与来烘托对比新场景的真实) ,至此一个场景转换的蒙太奇单元完成。
描绘重点一直不在人物画成怎样,动作画成怎样,树林的场景是否真实细腻,而都在于如何调动读者的知觉封闭,最大的参与到这奇妙的场景想象的蒙太奇转换中。
这样的分镜蒙太奇在之后试刀人对决场景中也有优异的运用,老巡捕在被试刀人杀之前为了表现紧张的氛围分镜开始从上至下逐格压缩,一格比一个小和拥挤的同时由人物逐渐到面部特写再到眼神。
之后突然加入狗叫的声音描写格(环境通感),在气氛被描绘到最近紧张的时候,下一页突然用广角镜头超大格表现了街角转角的场景,试刀人在前,赶来的主角在后,豁然开朗,之后是半格被拉长却不见面孔的主角。 英雄登场,危机解除。
其他部分还有很多这中典型的松本大洋蒙太奇,比如骑马舞枪那个浮夸子弟的有趣身世描写,盯里黑猫和黄狗之间关于旅行的没逻辑对话,主角身世的动物插画表现方式等,都是很多《竹光侍》特有的或是比以前更加进步的叙事手法。
不一一说了,其实说的过多可能讲得过仔细可能大家还反感,我讲《竹光侍》也不是为了要显示我懂漫画或是不懂漫画,就算这些分镜漫画知识我全都不懂不知道,此生能认识松本大洋并获得阅读他漫画里的快乐都是我漫画生涯的宝贵回忆。
最后感谢大家完了我这无聊长文。
楼主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真努力,有空的话我也看看吧。 初识松本大洋是在《恶童》,被震傻了,然后开始补他的漫画作品。
我是不明白为什么喜欢一些好的东西会被以为是装逼,这思路我看不懂 上论坛要心态平和,外野不仅有起点文大战轻小说,有时候还有起点文大战古典文学【茶 本帖最后由 suv2012 于 2015-7-4 21:42 编辑
@蠢毛
呵呵 如lz所愿
混沌大陆 发表于 2015-7-4 21:26
楼主也真是蛮拼的,不过我建议加点配图可能更好一点
在外地玩,没在家,没有自个电脑里的漫画,不然我肯定配着漫画讲
因为被追着黑烦了,才脑抽了用酒店里电脑写的这长文,我现在觉得我不应该这么认真的去浪费时间,有点后悔了 子戏星斋 发表于 2015-7-4 21:40
上论坛要心态平和,外野不仅有起点文大战轻小说,有时候还有起点文大战古典文学【茶 ...
以前玩漫区没见过这种漫区流氓,说一句话莫名的就被记恨几天,天天尾行搜着我帖子追尾黑,我真是看不透S1~ 记得楼主先是在那贴吹浪客行分镜的
我只能说.........呵呵 suv2012 发表于 2015-7-4 22:02
记得楼主先是在那贴吹浪客行分镜的
我只能说.........呵呵
没吹浪客行,我在你那帖不是说了种田剑客高不到那去么?你又忘了?
只是你用井上雄彦做**来炸鱼太好玩我才去吐槽的。
话说现在怎么变成你来跟我撕了,我这帖说松本没说井上啊,你和那个蠢毛是大小号关系? 葵 发表于 2015-7-4 22:08
没吹浪客行,我在你那帖不是说了种田剑客高不到那去么?你又忘了?
只是你用井上雄彦做**来炸鱼太好玩 ...
以前就见过浪客行和无限住人能战分镜画工打起来 现在浪客剑心都能和浪客行打起来 S1真是越来越帖吧化了.......
-------------
呵呵 好不容易钓到LZ了,饥渴难耐的渔夫们自然追着炸喽!虽然是有点可怜⋯⋯
——发送自S1 Pluto suv2012 发表于 2015-7-4 22:09
以前就见过浪客行和无限住人能战分镜画工打起来 现在浪客剑心都能和浪客行打起来 S1真是越来越帖吧化了.. ...
我说,只要你不追着我炸了,你以后开黑井上我来帮着你黑行不?结盟!结盟啦! 本帖最后由 suv2012 于 2015-7-4 22:22 编辑
葵 发表于 2015-7-4 22:18
我说,只要你不追着我炸了,你以后开黑井上我来帮着你黑行不?结盟!结盟啦! ...
么么哒 我最初接触松本大洋是通过STUDIO 4℃制作的《恶童》,虽然总体不喜欢这个故事架构,但是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豆瓣组织汉化的《竹光侍 》,同意楼主的说法,松本大洋在此作中蒙太奇的运用十分流畅,这可以算得上是一部“艺术品”了。
虽然松本大洋不算是小众向,但是其画风足以吓退部分读者了;喜欢也好嫌弃也好,能通过作品有所收获则足矣。 葵 发表于 2015-7-4 22:18
我说,只要你不追着我炸了,你以后开黑井上我来帮着你黑行不?结盟!结盟啦! ...
喷了,LZ快和京都黑社会结盟,不然他们要把你炸翻了 southleaf 发表于 2015-7-4 22:25
我最初接触松本大洋是通过STUDIO 4℃制作的《恶童》,虽然总体不喜欢这个故事架构,但是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
我最早也是从《恶童》动画接触,不过《恶童》那调调始终有点不喜,不论是动画还是漫画原作。
不过后面的《乒乓》和《竹光侍》就是特别爱的了,残酷的青春,爱甜食的武士,哈哈哈哈。 竹光侍给我一种看80年代杂志上传奇故事的悠闲感,很舒服,几乎不像在看漫画。 确实被这种烦人的家伙缠上挺不值的,不过楼主这篇文章倒也不算白写 感谢楼主安利(?),被毛笔作画激发好奇心了,回头去看看...
—— 来自 samsung SC-04E, Android 4.4.2 松花 发表于 2015-7-5 02:38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楼主只要你有干货,就算被追着黑也是会有人挺你的
谢谢~ 我对你有兴趣,是因为觉得你比之前那人有料。而既然你能说出个所以然,那我就没有立场再纠缠下去,应该赔个不是。你要@的除了我,还应该有那贴lz吧 蠢毛 发表于 2015-7-5 19:36
我对你有兴趣,是因为觉得你比之前那人有料。而既然你能说出个所以然,那我就没有立场再纠缠下去,应该赔个 ...
谢谢~ 葵 发表于 2015-7-4 21:23
之前那个尾行狂,一直在漫区追着我黑,随时随地的搜我帖来回话,太恐怖了。
因为我在另一个竹光侍的帖里面 ...
竹光寺的成就是作画,剧情不是松本写的,只能说一般。sunny才叫一个赞,可以说松本大洋描绘的小孩子内心情感无出其右者。 奥柏伦亲王 发表于 2015-7-5 07:38
感谢楼主安利(?),被毛笔作画激发好奇心了,回头去看看...
—— 来自 samsung SC-04E, Android 4.4.2 ...
同意,毛笔作画什么的,实在是太惊人了 airlandon 发表于 2015-7-5 20:34
竹光寺的成就是作画,剧情不是松本写的,只能说一般。sunny才叫一个赞,可以说松本大洋描绘的小孩子内心 ...
竹光侍是有原作,所以我主楼里只讲了作画和分镜,没谈剧情。不过讲故事的人是松本,总体还是那个松本味,可能我比较偏爱传奇故事把,所以很喜欢这部。
sunny是超赞,而且还能看出松本还在进步(太可怕,不过还木有完结,所以先没有说~ fuyuncangzhui 发表于 2015-7-4 21:33
初识松本大洋是在《恶童》,被震傻了,然后开始补他的漫画作品。
我是不明白为什么喜欢一些好的东西会被以 ...
话说这动画为什么没翻译成钢筋水泥? 刚把最后一卷《竹光侍》看完了,首先我是个剧情党,竹光侍这略显平淡、“就这?”的结尾让我看完不是特别尽兴,但是整个阅读过程却又很享受,尤其是刚看完的宗一郎雨中大战木久地实在是意犹未尽,因此反复琢磨松本大洋为何能把我轻易拽入故事中,或者说,我电波对上了。然后就搜到了楼主这帖。
“知觉封闭”这一块的讲解,学习了。
感谢楼主写了这篇优质长文,时隔数年,冒昧来挖帖,恨不能加鹅
—— 来自 OnePlus HD190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2.0.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