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游戏)与容量兼得的3T硬盘应该怎么选?
本帖最后由 迷路的 于 2015-6-16 13:28 编辑不追究黑盘那样的极致性能 但也不像绿盘那么废只能做仓库主要放GTA5之类的硬盘杀手的游戏和兼具仓库
检索了一下以前的帖子 貌似ST3000VX000是最好的选择了?7200转且故障率低 而且现在价格历史最低649.00
http://item.jd.com/604230.html
还有一个都市传说求打脸 “监控硬盘的固件会忽略一些错误导致文件损坏 不适合做家用硬盘”
来最便宜的硬盘,剩下的预算请往SSD上添。
HDD之间的哪点性能差距根本感受不出来。 SSD+1 VX000淘宝价只要500+
----发送自 HUAWEI H60-L12,Android 4.4.2 会忽略错误的是红盘 killsx 发表于 2015-6-16 16:18
会忽略错误的是红盘
不是应该是紫盘,怎么红盘也是 Justice_jsj 发表于 2015-6-16 16:21
不是应该是紫盘,怎么红盘也是
nas盘都有个限时纠错功能,遇到错误时只会读7秒然后通知raid控制器恢复,而普通盘会一直读
紫盘只会在ata streaming命令下忽略错误,一般家用没问题 killsx 发表于 2015-6-16 16:33
nas盘都有个限时纠错功能,遇到错误时只会读7秒然后通知raid控制器恢复,而普通盘会一直读
紫盘只会在ata ...
那希捷这款没问题吗? 东芝3t很不错了。塞不进ssd的都装在这里面。就是噪声略大。 东芝,7200转,还不贵 osk666 发表于 2015-6-16 17:59
上混合硬盘吧
成本效果都不如兩個硬盤吧 Realplayer 发表于 2015-6-16 18:18
东芝,7200转,还不贵
可是东芝那一款好像是神器榜常客啊 目前东芝最便宜吧,绿盘不见得比他好 2t希捷混合硬盘。我用1t的用了一年,感觉很不错
—— from S1 Nyan (NOKIA Lumia 630) ramiel1 发表于 2015-6-16 21:34
民用盘还谈什么纠错?监控跟NAS盘都不过是舍弃用户数据保证延迟不大到影响后续队列而已,数据一旦错误根本 ...
网上搜了一下 貌似提到忽略错误是软件控制的功能
只有特定的监控软件在写入硬盘时会启动这个功能
家用的情况下 貌似和普通硬盘的工作模式没有区别 ramiel1 发表于 2015-6-16 23:42
很遗憾你看到的这些信息是完全错误的,忽略错误只在写入前出错之后执行,跟家用或者监控环境毫无关联。只 ...
我找到的是这篇文章 似乎流传很广 最后2节
http://www.uwill.com.cn/Showfangan.asp?id=203
在网上查询它们的区别,看到不少相关的讨论,但经常得到这样一些结果,因此有不少网友选择它组建自己的数据仓库:
传言一
“监控级硬盘为7×24设计,拥有更低的启动电流、更低的功耗、更好的稳定性和寿命,故障率低于桌面硬盘”
乍看之下,监控级硬盘比桌面硬盘更可靠,而比桌面硬盘略高的价格似乎也佐证了这一点,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经过不懈的查询,终于搜到一篇题为“Western Digital AV-GP 2TB Hard Disk Drive Review”的英文文档。其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陈述了西数监控盘如何为影音数据做优化,在此略过,本文关注的重点在第二部分:“Not For Desktop Use”(非桌面用途)。现将该部分内容翻译如下(水平有限,难免错漏):
“与桌面硬盘不同,为了能按时完成命令,AV-GP被设计为跳过错误纠正。这能防止在为损坏数据纠错时造成时间消耗从而导致影音流的中断。这对于CE型应用比如从电缆或闭路电视中录制影音流是非常好的。少量的像素点颜色失真要比少量的丢帧不显眼得多。
“然而,没人能接受在桌面或服务器环境中出现损坏数据。当我们拷贝一篇文档到硬盘中时,我们希望它的内容与原件是100%相同的。如果一个比特被认定为错的,我们希望硬盘在写入之前就修正它。但如果为了确保能“按时”完成写操作,硬盘不会执行修正过程,而只是简单地忽略了错误并写入了损坏的比特位。
“由于标价相对桌面版要稍高,某些没有道德的或误导你的商人会把这种为影音优化的硬盘作为桌面版硬盘的“高级”版向你推销。这完全是胡扯。这些影音优化硬盘与它们的桌面版兄弟并无谁高谁低。它们是为非常专业的应用设计的,并不适合在桌面和服务器环境中使用。”
看完以上解释,想必各位读者都有自己的判断了,是的,所谓监控级硬盘,具备出色的连续读取性能,能同时提供十几条音视频流,但这是以牺牲数据纠错为代价的,所以仅适用于DVR、PVR、CCTV等特定领域,正如上述文档中还提到的:“永远不要把这类硬盘用于桌面或服务器中”!因为文件内容很可能在存储时已经损坏了,对于影音文件,影响尚不大,但对于重要的文档,一旦出错,损失就惨重了,不正确的数据对于数据仓库来说是致命的,况且这种错误是硬盘本身带来的,用这种监控盘即使组成RAID也无法避免错误数据的产生!
鉴于如今有很多用户难以区分绿盘之间的差别,甚至迷信监控盘的“高稳定性”,希望能以此文,宣传一下相关知识,让读者真正地了解监控盘。
传言二
“我们平常使用的硬盘都具有校验功能,读写时如果出现错误,硬盘会尝试返工修正错误。
“而eurs支持一种ATA Stream指令,在这个指令下,当往硬盘里写数据时如果出现错误,硬盘会放行继续往下写而不是暂停重新校验。
“这个指令专门针对监控设备这样的东西,因为偶尔偶尔的一两个字节的错误不会对视频造成多大影响(大部分情况下肉眼无法分辨),所以忽略掉这一两个错误保证录像程序的连贯流畅。
“但这个ata stream指令并不是无时无刻都是这样,这个指令仅仅在操作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才生效,而且也只有一些类似于专业的视频程序这样的东西才会使用到这个指令,所以平常应用下,eurs和普通的硬盘完全一样,发现了错误也会孜孜不倦的去校验。
“有人做了测试,从3个不同的硬盘在同1时间段向希捷监控硬盘分开发了31组数据,106个文件。
“包含31个视频和若干文档,文本,RAR,PDF。
“传输速度下降到1M/S,完成传输后比较文件,未发现差异。”
因此就像上文所说,监控硬盘在软件控制下才会忽略错误。
这两节好像内容完全矛盾吧……
不过按照你说的 家用写入量不一定触发写入错误 而这个错误只会发生在写入阶段
那用监控盘来做仓库 放些视频文件应该没有问题啊 最多就是拷贝文件和压缩包以后 校验一遍hash 不对再重新拷贝
本帖最后由 ranma0912 于 2015-6-17 00:38 编辑
迷路的 发表于 2015-6-16 23:54
我找到的是这篇文章 似乎流传很广 最后2节
http://www.uwill.com.cn/Showfangan.asp?id=203
表示实际用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一次性复制3T数据进去,md5校验耗时就够呛,根据我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各类硬盘写入错误命中率1%没问题,3T写入大概坏30-50G毫不稀奇,然后校验找到坏掉的,再次复制,再校验,这个整理过程持续会超过20小时。目前已在使用的ST的dm系列,sv35.5,vx系列,vm系列,然而只有sv35.5还坚固点,可惜也已经停产了,根据这样的使用情况来看,基本上看脸吧,所以不要为了那个概率去找了,就找单位价格最低的就可以了,至于写入错误~~没ecc和raid就不要那么执着了。
ps:一共只保存有20T左右的数据,因此样本也比较少。现在转用st那个5T,目前还不知道情况咋样 ranma0912 发表于 2015-6-17 00:37
表示实际用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一次性复制3T数据进去,md5校验耗时就够呛,根据我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 ...
所以除非上自带ECC的企业级HDD,其实就是看脸。 Theseus 发表于 2015-6-16 17:55
东芝3t很不错了。塞不进ssd的都装在这里面。就是噪声略大。
具体型号是ABA还是ACA的? 百度百科也有楼上的那些个内容,另外有一篇流传比较广的英文测评也是外行写的,共同特点都是在澄清事实的同时混淆是非。 在ssd之后,什么性能与容量兼顾都没意思了 就希捷来说,监控盘也有比桌面还烂的渣渣监控盘和真的商业监控盘的区别...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型号 斑驳的阴影 发表于 2015-6-20 13:15
具体型号是ABA还是ACA的?
TOSHIBA DT01ACA300 SCSI Disk Device
同时挂的2个硬盘 一个西数2t绿盘 一个东芝3t
拷贝同一个电影文件 西数60MB/s 东芝是2倍 Theseus 发表于 2015-6-20 14:57
TOSHIBA DT01ACA300 SCSI Disk Device
同时挂的2个硬盘 一个西数2t绿盘 一个东芝3t
拷贝同一个电影文件 ...
最后还是下手DT01ACA300了...说不定我之前用了2年的那个东芝移动硬盘里也是这型号的硬盘呢,接USB3速度确实飞一样 hdd怎么也比不上ssd,现在ssd这么便宜,咬咬牙,别犹豫 日立7K4000、7K5000系列才是好硬盘(不开玩笑
—— from S1 Nyan (NOKIA Lumia 52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