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如果机战是欧美一线大作那该是什么样的?
全程语音,卡通渲染人物模型剧情过场,战斗动画全机体卡通渲染,类似于CC2的火影?----发送自 HUAWEI HUAWEI P7-L07,Android 4.4.2 参照幽浮系列吧。。。
LZ你的要求是拿3a的成本去开发二线游戏吧
—— from S1 Nyan (NOKIA Lumia 925T) 本帖最后由 Noel 于 2015-3-26 10:08 编辑
真实比例超巨大沙盘模拟驾驶机器人fps,任务制触发剧情和收藏机体切换人物,有ol合作和对战模式
补充:剧情简单而狗血
swimdramasex 发表于 2015-3-26 09:54
会变成开放世界角色扮演TPS,多个行星,多个派系,多个战线实时进行,玩家专用机体母舰同伴各种介入。星战 ...
我靠,好带感!除了变形金刚略违和,其他全部可以! 裤袜脱落:阿姆罗,我是你爸爸! 会变成3d 你们没玩过变形金刚的游戏?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女角全员变成猴子,操着一口老女人音,萝卜取消近身战一律突突突,红血了原地待几个回合满血复活 没有驾驶员,机器全是铁基生命,和美国空军及海军一起组队击败外星人~
我觉得老美的思维就不适合机战吧,你说什么这武装载具不能量产?零件不能互换?这是前工业化时代的设备吧? 都没玩过机甲战士系列的? 男人全换成光头糙大叔黑兄弟
女人全是高颧骨一线眼大嘴巴 记着以前Xbox有个游戏叫铁骑虽说好像也是日本人搞的 首先就会把那借口“无法统一比例”实际为了偷工减料减少成本的万年Q版机身风格废掉,上真实比例 搞成xcom那样没准我会觉得更好玩
砍掉四肢塞进冰箱里,Even in death I still serve ! 不就是画面参战作品场地全面强化的A.C.E 小司司 发表于 2015-3-26 10:58
没有驾驶员,机器全是铁基生命,和美国空军及海军一起组队击败外星人~
...
初代机战也没有驾驶员啊 如果真是画面,机体建模,场景和动作性全面强化的ACE,给我来三张…… 不行 这更好玩了 求4p开发欧美战线 黑机战黑到这地步 我设想联邦和吉翁大战用家园的方式玩 会每年出一作,每作系统差不多,敌机换一套皮,从恐龙帝国打到佐联 本帖最后由 hamartia 于 2015-3-27 04:45 编辑
刚看见这帖主题时还嗤之以鼻,后来想了想,这应该是个哲学问题。这简直就像在论证,如果A是B,那B该是什么样的。实际上B无论从头脑中得出怎样的认知,那也跟A没关系。价值的鸿沟摆在那里,一旦跃过去,就完完全全是另一种东西。
机战只有是现在这个样子,才能在欧美文化圈中被当作异文化来对待。ATLUS以前代理过英文版的OG,虽然文本全部英化,但实际上它还是个东方人做的游戏,具有明显的日式卡通风格,外国OTAKU也很喜欢这样。异就是非己,是对立,因此才有接触和交流的必要。如果还是那些驾驶着X-WINGS与ATDT战车打打杀杀,或星际飞船神游太空的节目,早就腻味了。(星球大战和星舰迷航,这两个是对北美SF文化影响最深的两个作品)
前边提到变形金刚,是个不错的例子。在日系机器人动画里,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这种设定不是没有,例如魔神英雄传和《天外金刚》(这部动画比现参战最古老的魔神Z还早),但是占有的百分比很少,而且一定是给小孩看的,驾驶员在内部操作才是主流。在美国文化圈里,变形金刚既可以在电视上扮演孩子们的英雄,也可以在漫画和游戏里上演一些黑暗、沉重的情节,而这些最终还都能纳入自己的体系中,足见两国对文化市场的定义有很大不同。
日系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偏爱巨大的机器人。如果不算上那些肉身参战的单位,在已参战的机械化兵器里最小的AT(装甲骑兵世界里的一种人型战车)也有3米左右。而欧美那边有名的机器人,例如R2D2与3PO,机械战警墨菲,“霹雳五号”这些基本上都是等身大或比人还矮小。《环太平洋》出来时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凭着它是在用西方演员演日式机器人内涵的这种文化反差。紧急时的关键合体、后继机、决定性的必杀技演出等等这些都是日式的看家法宝。 fps了吧 结果变成楼里一些人乱黑欧美游戏了。机战之所以叫机战,是因为跨作品大乱斗、战棋游戏+播片、日式热血。换成欧美一线,如果他们不按照这个套路,做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机战。什么大型战场,什么突突突。那些就算做出花来,也不是机战了。 hamartia 发表于 2015-3-27 04:43
刚看见这帖主题时还嗤之以鼻,后来想了想,这应该是个哲学问题。这简直就像在论证,如果A是B,那B该是什么 ...
我觉得倒不是东西方萝卜文化和哲学的问题。
我其实一直在想,机战爱好者其实不一定真的喜欢的是战棋本身:2D大头贴,万年新瓶装旧酒的战棋可能是有死忠,但是机战能不能进化?能不能在音画和游戏模式上进化?
机战的核心肯定不是战棋,而是不同机甲作品乱斗,既然是乱斗,那么为何不能是格斗?为何不能是动作游戏?哪怕保留战棋的模式,为何不能是3D的?市面上也并非没有成功的3D战棋游戏(楼上提到的幽浮系列),也不是没有3D-2D渲染以假乱真仍然保留了日式Anime演出风格的作品(罪恶装备X-Rd)
ACE系列现在是死了,ACE:R实在是证明了现在的日厂没有这个实力和能力做战棋以外的机甲乱斗。但是如果,仅仅是如果,用西方3A式的投资和制作呢?——我觉得这才是楼主的问题。
举个例子:Titan Fall虽然其实只是塞了机甲皮的FPS,但是高达Battlefield Operation的概念其实和Titan Fall非常相似,那么如果以Titan Fall的制作来做一部可以单兵突突突,又可以开扎古轰轰轰的TPS或者FPS,那会怎么样?
——当然提到作品企划不谈市场和对象人群那就是YY,这个说白了就是市场太小对应人群太窄,投资就这么点,只能做2D机战来打发萝卜厨们了,反正大家也买账。 sxh1991 发表于 2015-3-27 06:14
我觉得倒不是东西方萝卜文化和哲学的问题。
我其实一直在想,机战爱好者其实不一定真的喜欢的是战棋本身 ...
机战的核心也许的确不是战棋,但也肯定不能简单的提成robo乱斗或者robo杂烩,一定要归纳一个的话大概会是robo的幻之公演,变成以战棋为主的系列也正是战棋游戏能最大程度的体现这个"共"字。至于ace这种一机无双,僚机空气,其余格纳的作品,则是和"共"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去的。也正因此OGIB,机战学园这种东西只能是异端。 http://wallpoper.com/images/00/34/83/82/mech-mechwarrior_00348382.jpg
command:ASSAULT SQ you are clear to Engage!
ASSAULT 1: Engaging! 本帖最后由 C.W.Nimitz 于 2015-3-27 00:20 编辑
xgazer 发表于 2015-3-25 23:03
搞成xcom那样没准我会觉得更好玩
砍掉四肢塞进冰箱里,Even in death I still serve ! ...
战锤40K里的无畏机甲也是这个路子。欧美做也可能成战争黎明2那样的模式。一个战术RTS刷刷刷
不过提到机甲类战棋,这么多楼了居然没人提battletech。它本体是和战锤一样的兵棋桌游,不过也有出战棋游戏。
Battletech的桌游部分的机甲设定,大量的模块组合和详实的局部毁伤效果。在同类机甲游戏里无出其右。无奈实体模型造型太挫影响推广。
高达类战棋如果能实现battletech简化版规则那样的机甲毁伤和武器模块组合就能封神。
绿巨人有HP回复大,精神有魂,蜘蛛侠有必闪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