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us1 发表于 2015-3-22 12:48

没提世纪初的那些啊,麻辣女孩,德克斯特的实验室,摩登原始人

jabal 发表于 2015-3-22 12:56

斗魂 发表于 2015-3-22 12:42
欸。
是这两篇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ebd59d0100n8sz.html


嗯就是这场
其实搜了下日文网页他挺爱到处讲的,不如找找他日文的演讲记录呗

那场我印象最深的观点是除了部分题材外,音乐和作画的节奏不宜结合过于紧密
完全把音乐节拍踩点踩准的作画会有“木偶感”,类似于印度歌舞片的感觉
这会使得音乐存在感严重加强,削弱画面本身的叙事性

断翼 发表于 2015-3-22 12:58

nexus1 发表于 2015-3-22 12:48
没提世纪初的那些啊,麻辣女孩,德克斯特的实验室,摩登原始人

那个归入UPA动画里面

马小褂未写之前,可以先看看这篇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230758

ScarletWitch 发表于 2015-3-22 17:51

lentrody 发表于 2015-3-22 11:33
美国手绘动画已经衰落,对历史的垃圾堆感兴趣的没有几个了吧

反正美国手绘动画的辉煌原本也是由朝鲜苦力的血汗谱写的……指望白皮加班卖力还不如指望猪进化到能画画的地步……

ScarletWitch 发表于 2015-3-22 17:59

supersonico 发表于 2015-3-22 11:44
迪士尼的发展史研究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不过这个就不需要专业的动画书籍了,随便弄本华特迪士尼传看看就 ...

迪士尼家大业大,传统手绘动画只占其历史的一小部分。
再说在约翰·莱斯特的英明领导下,迪士尼动画部门已经能开发全新的渲染引擎了,劝觉得迪士尼会赔钱“复兴”手绘的同邪还是早点死心吧。

LoveAntique 发表于 2015-3-22 18:03

ScarletWitch 发表于 2015-3-22 17:51
反正美国手绘动画的辉煌原本也是由朝鲜苦力的血汗谱写的……指望白皮加班卖力还不如指望猪进化到能画画的 ...

别扯淡。美国动画黄金时代是28-60后,那时期还没外包什么事儿呢。

这里拒绝抖私货,要么好好讨论要么滚。还是说对于你们的智商来说看懂一篇入门也那么难?

gane1010 发表于 2015-3-22 18:06

进来学习

巴尔库夫 发表于 2015-3-22 18:17

只能说美国动画题材不如尼轰丰富,但人家电影业强啊,回头看看11区,进不去电影业的才去玩动画

yym 发表于 2015-3-22 18:24

LoveAntique 发表于 2015-3-22 18:03
别扯淡。美国动画黄金时代是28-60后,那时期还没外包什么事儿呢。

这里拒绝抖私货,要么好好讨论要么滚 ...

什么意思,70年代以后就痿了吗?没有吧。。。

断翼 发表于 2015-3-22 18:29

yym 发表于 2015-3-22 18:24
什么意思,70年代以后就痿了吗?没有吧。。。

当时动画部门濒临解散,几乎人去楼空的地步

要不是80年代日本动画的文化反哺,90年代连回光返照的机会都没有

free 发表于 2015-3-22 18:40

28年是第一部米老鼠上映,所以作为黄金时代的起始是么...

60年代是迪斯尼去世?80年代日本动画反哺美国是怎么回事,求介绍下。

断翼 发表于 2015-3-22 18:56

本帖最后由 断翼 于 2015-3-22 18:59 编辑

free 发表于 2015-3-22 18:40
28年是第一部米老鼠上映,所以作为黄金时代的起始是么...

60年代是迪斯尼去世?80年代日本动画反哺美国是 ...
60年代是电视行业的冲击,去影院的人大幅减少

80年代是日本经济腾飞使日本文化逆输出到美国


感到疑惑的话你可以搜搜迪士尼 第19到27部动画电影,看看是不是名气大跌


哦,对。有部纪录片《唤醒睡美人》就是讲手绘部门90年代诈尸的






LoveAntique 发表于 2015-3-22 19:12

free 发表于 2015-3-22 18:40
28年是第一部米老鼠上映,所以作为黄金时代的起始是么...

60年代是迪斯尼去世?80年代日本动画反哺美国是 ...

28年是有声动画(音轨录到影带上的同步有声片,不是单独放唱片的有声),同时赛璐璐代替纸上直接拍摄

牙狼GARO 发表于 2015-3-22 20:05

马克,学习了

统一合作关系部 发表于 2015-3-22 20:17

马克,最好能精华一下。
可惜现在没人收集楼主这样的帖子了……

a8610853 发表于 2015-3-22 20:22

对迪士尼的写实主义手法是蛮感兴趣的,11区的研究者(例如,斋藤环的《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和《角色精神分析》)基本对迪士尼的角色有个定性的结论,就是迪士尼的角色是当成“真货“来画的。而11区ACGN的角色则相反是当做”假货“来塑造的。我这么说可能有点拐弯抹角,实际上区别就在于承不承认角色的”虚构性“上。

楼主提到的迪士尼作画中运动时”体积不变“,这个情报十分有趣,引人深思。
不过,我觉得这个与其说是一个作画的问题,不如更接近于这么一种状况。
那就是,并非凭空画出一个米老鼠,而是仿佛先有一个米老鼠(的玩偶)在运动,然后用摄像机拍下了他的动作。

多的暂时还没想到,而且我英语不行。楼主提到资料的确很有趣,但是估计我没法去消化。

mendel 发表于 2015-3-22 20:54

似乎猫和老鼠里也能看到预备动作之类的要素

LoveAntique 发表于 2015-3-22 21:06

mendel 发表于 2015-3-22 20:54
似乎猫和老鼠里也能看到预备动作之类的要素

MGM实际介于迪斯尼和华纳之间,有预备和跟随是很正常的。但是整体思路上还是更接近华纳。

mendel 发表于 2015-3-22 21:12

LoveAntique 发表于 2015-3-22 21:06
MGM实际介于迪斯尼和华纳之间,有预备和跟随是很正常的。但是整体思路上还是更接近华纳。 ...

帮忙看个东西
谢谢
http://bbs.saraba1st.com/2b/thread-1106277-1-1.html

LoveAntique 发表于 2015-3-22 21:21

mendel 发表于 2015-3-22 21:12
帮忙看个东西
谢谢
http://bbs.saraba1st.com/2b/thread-1106277-1-1.html

……和主楼话题有关吗

如果你给的就是连续三张,那三张都是原画

断翼 发表于 2015-3-22 21:39

其实60年代的衰落又何止迪士尼,当时美国八大制片厂全部受到严重打击,曾经的业界巨头米高梅整个60年几乎就靠变卖地产来维持

相比之下,华特.迪士尼50年代就与ABC电视台合作搞迪斯尼频道,已经是颇有眼光了



mendel 发表于 2015-3-22 22:19

LoveAntique 发表于 2015-3-22 21:21
……和主楼话题有关吗

如果你给的就是连续三张,那三张都是原画

果然啊

oib 发表于 2015-3-22 22:55

断翼 发表于 2015-3-22 23:18

oib 发表于 2015-3-22 22:55
以前看过一个米国默片黑白18x动画,这玩意才是橡皮管动画的极致啊
那玩意不但比手臂还粗壮,能升能缩,能用 ...

这个不知道,倒是法国人70年代拍了部有点类似的

SuspectX 发表于 2015-3-23 00:09

先marl一记~

oib 发表于 2015-3-23 00:16

无形伏击客 发表于 2015-3-23 03:02

本文上知乎日报首页了,恭喜恭喜

Nico_Minoru 发表于 2015-3-23 07:16

free 发表于 2015-3-22 18:40
28年是第一部米老鼠上映,所以作为黄金时代的起始是么...

60年代是迪斯尼去世?80年代日本动画反哺美国是 ...

变形金刚是不是那时代的?算反哺吗

Nico_Minoru 发表于 2015-3-23 07:18

lentrody 发表于 2015-3-22 11:44
所以想扫清障碍就要展现无知嘛
那么这些上古动画有哪些值得现代动画人借鉴的呢? ...

纸人不上古吧,虽然不纯粹是3d了

断翼 发表于 2015-3-23 13:27

oib 发表于 2015-3-23 00:16
参考游戏荒野大镖客救赎里黑水镇电影院
给拓荒时期的牛仔看的东西,当然是怎么下限怎么来了,而且量不少 ...

记忆美化了啦,那动画除了脑洞稍微大一点之外,水平其实很一般

wiki词条,下面就有视频链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Eveready_Harton_in_Buried_Treasure



断翼 发表于 2015-3-23 13:47

断翼 发表于 2015-3-22 21:39
其实60年代的衰落又何止迪士尼,当时美国八大制片厂全部受到严重打击,曾经的业界巨头米高梅整个60年几乎就 ...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华特.迪士尼将公司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主题乐园建设、电影发行以及电视节目制作上


况且不少钱都扔去建设佛州迪斯尼了(占地12228公顷),动画部门面对票房不佳当然被不断剥削啦

SUNSUN 发表于 2015-3-23 16:36

oib 发表于 2015-3-23 19:47

熊起 发表于 2015-3-23 20:58

作为一个码农以前是从3D实时渲染一直学到并行计算,最近看了动画师生存手册,发现图形引擎设计者和动画师有根本不同。3D是基于几何物理计算模拟,线性插值;动画师是基于对人眼易于识别的色彩和运动的捕捉,通过突出特征来让不真实看起来比真实更真实。
当然无论动画游戏其表达方式都受成本等因素制约无法完全真实,动画受到的制约更大而已。

熊起 发表于 2015-3-23 21:06

lentrody 发表于 2015-3-22 11:44
所以想扫清障碍就要展现无知嘛
那么这些上古动画有哪些值得现代动画人借鉴的呢? ...

动画师的表达是基于人看画面这个行为的总结,正是知道了人看什么东西能感受到什么效果才会有那些夸张但有表现力的设计,什么时候着重表达什么,怎么让假的比真的还真,这种知识3D图形学是不会教你的。

lentrody 发表于 2015-3-23 21:09

熊起 发表于 2015-3-23 21:17

lentrody 发表于 2015-3-23 21:09
美式动画的表现力被日式动画吊打呀

手段我看至少一半是通用的吧,表现力这个部分是习惯问题,制作方和消费者互相正反馈,最后确定下有限的表达方式和主题,换个风格你不习惯很可能看不出来。
换个例子,比如武打片的动作风格,就有类似的习惯不习惯问题。

lentrody 发表于 2015-3-23 21:32

熊起 发表于 2015-3-23 21:42

lentrody 发表于 2015-3-23 21:32
全动画跟有限动画的手段并不一样,美式动画跟日式动画更不一样,很明显的证明就是美式动画都顺利转变成了3 ...

即使不结合手绘,3D动画一样可以借鉴2D的各种非真实表现,原件本身是一种工程思路而不是表达限制。日本尝试的结合,现在主要是3D渲染和手绘的不同图层拼起来。

lentrody 发表于 2015-3-23 21:50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简易动画史入门——美国动画流派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