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cy]看完就算的观众才是最没有资格批评动画公司的人。
本帖最后由 尔乃美家累 于 2015-1-21 23:13 编辑因为我本人很少去关注作品的特典,所以对于有没有动画的特典是送配音演员 COSPLAY 影像之类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放到初回特典」就能好卖到爆的东西还是有的。
这里的初回特典说的就是指初版的动画 BD/DVD 发售时,商家为了促销而加入一些额外的赠品。通常会送一些作品设定资料,官方解说书,主题曲 CD 什么的。近年多见的是放一些特别篇动画,比如《白箱》的初回特典就有送 《EXODUS!》,根据现在的剧情,之后应该会送一集《三女》。
不过加入之后就能卖得很火的东西确实是存在的——那就是「见面会抽奖券」。
《歌之王子殿下》第一季光盘初动(第一周)是 20000 左右,累计 24600 余,只好平均的累计销量是 13000 份左右。到了第 6 卷,销量忽然爆炸,初动销量就达到了 25000,累计销量最后冲到 28000,比之前的集数销量翻了一番。原因就是那一卷送了现场活动的抽奖券。
而《歌之王子殿下》第二季的第一卷特典其中一样是现场活动抽奖券一张,然后这一卷 BD+DVD 累计卖了 65000 余份,之后的集数虽然也不少,第二卷就只有 28000 了,平均下来大概是 26000 左右,和第一卷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为效果巨大,所以日本那边把这类特典戏称为「王之力」。语出《罪恶王冠》 17 集,主角樱满集被斩掉右手的「名台词」:
和「右手」扯上关系是由于日本经济领域的习惯用语,来自语图表中的增长曲线。如果提高,那么就叫「右肩上がり」,相反就叫「右肩下がり」。而 BD/DVD 销售中,因为之后的集数销量剧减,等于是「没有了右手」→王之力没有了。
这就是配音演员偶像化的威力,真是不得不服,左右了作品销量的并不是作品本身,去购买这些 BD/DVD 消费者显然也不是为了作品去购买的(因为其他集数她们都没有买),而是为了能够见到她们喜欢的演员。类似的消费模式在演艺圈早就司空见惯了,狂热的支持者们为喜欢的偶像大量消费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这些粉丝可以为了一张抽奖券大量买 BD/DVD ,自然会在其他地方更疯狂的消费。对于经营这些业务的公司而言,做动画那点点钱就真的只是毛毛雨,就当是打个广告。
动画制作者的「情怀」在这种巨大的利益面前往往真的是十分脆弱和无力——你们不让我这个人当主角,那么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谈了,这部动画我们也不会投资了。对于自己没有钱做动画的公司而言,这种现实很多时候真的不得不妥协。
对于动画销量有「××线」的说法,比如「学美线」,源自电视动画《学美向前冲》(私货:这部动画我很喜欢)。虽然制作质量不错,但是当时的销量平均是 2300 左右,所以 2300 到 3000 左右就是学美线,到这条线的大概就是制作质量得到部分人肯定,但是卖不好的作品。
下一级就是「保本线」,3000 到 5000 之间,一般深夜档动画到这个级别就能大致回本,或者能够小赚。但是基本上就到此为止了。对于侧重于动画的计划来说,这样的销量出第二季的可能性很低。
而过了 5000 的就「有可能出第二季」,6000 到 8000 这个段一般是在特定群体范围内热门的动画,比如优秀的卖肉或者搞笑作品,8000 到 10000 就是热门动画了。10000 以上的就是大热门。33813 是「名作之壁」,这个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了,不了解的知乎上面有人问过,请善用搜索。
当然,上面说到的那些本来就不怎么打算卖动画的作品就不在此列了。而这里的《EXODUS》因为是原创动画,主要投资方应该是葛城的 BD/DVD 销售公司,是主打作品销量的项目,这个销量对于投资方而言确实很难满意,额外的商品化授权收益从销量就可以看出来,并不会太大。这点可以说是原创动画作品的软肋,因为没有已经被市场认可的角色,所以新市场实际上是需要动画来打开的,如果动画没有取得大成功,那么就等于是市场开拓失败,往后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虽然这种「唯销量论」往往让很多「有情怀」的观众反感,但是讽刺的是,那些观众往往都是纯粹消费故事的最浅层消费者,在日本这个狭窄的市场里面,这类消费者的贡献是十分小的。正因为只消费故事,所以他们的消费行为随着故事完结基本上就完结,他们往往不会去买光盘——因为故事他们已经消费过的,同样的故事再去看的动力很小,尤其是日本录影设备已经很发达,所以喜欢看的话录下来就可以了。
也正因为是单纯的故事消费者,BD/DVD 的作画修正,送的各种特典对他们来说都没有吸引力。更别说各种和故事关系不密切的角色周边商品。遗憾的是,这些才是作品能够盈利的地方。那些只看故事,看完就算的观众实际上才是最没有资格批评动画公司的人。批评动画公司老做卖萌作,不重视故事的同时,这类观众就只是在无偿消费别人的劳动成果——爱看看不看滚,人家又没收你钱,你有什么资格埋怨人家的作品不合你口味?
这一幕也确实反映出了日本深夜动画的竞争激烈和残酷,我们作为观众看着制作人员辛辛苦苦把作品做出来,自然喜欢他们能有个好的成果。但是,实际情况是,没有不努力不辛苦的公司,大家都是拼了命的。你不用名配音演员,不造话题,不搞王之力,制作质量也没有压人家几条街,最后输了真的是没有什么好埋怨的。
由另一个角度来看,没有人买的作品真的可以说是好作品吗?销量当然不代表一切,但是没有销量,又凭什么认为自己做出了出色的作品呢?因为自己很满意吗?因为在网上看到了好的评价?但是,观众不来买,难道不也是一种「不好」的评价吗?除去「王之力」的加持,那些热卖的作品难道就都是靠着旁门左道卖出去的吗?从制作上毫无可取之处吗?那些作品的制作者都是舒舒服服拿着一个大热的原作然后随便糊弄一下就卖出好成绩的吗?
从来没有做出过一部卖座的作品,从来没有做出过一部被广泛认可的作品,对于制作者而言也并不好受。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然后大卖,这是最理想的 Happy End。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总是要做出妥协的,让步的是「自己」还是「销量」,并不是可以轻易决定的事情,既想要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但是也想自己的作品可以大卖,到最后都在追求着「Win Win」的这种贪心才是常态吧。
http://zhuanlan.zhihu.com/zc-anime-note/19939207 又是逼乎...书记带坏不少人 nexus1 发表于 2015-1-21 22:54
又是逼乎...书记带坏不少人
在鄙视链中,怎么也轮不到s1这种宅圈逼格犯来鄙视知乎吧 至于优越感这么浓重也是很让人蛋疼的 nexus1 发表于 2015-1-21 22:54
又是逼乎...书记带坏不少人
在鄙视链中,怎么也轮不到s1这种宅圈逼格犯来鄙视知乎吧 至于优越感这么浓重也是很让人蛋疼的 销量厨每天在那里上窜下跳装优越秀无知,实际上也没几个买圆盘的,销量关你屁事 我也不明白鲁鲁修后劲这么足为什么会被逼得砍掉一季 销量论盛行以后,最大的贡献大概是打压了各类什么的排行榜 销量论盛行后最无语的就是有人拿非深夜档的片的碟片来说话的。反正我是不信那几片碟片就能抵得上好的时段的价值。 牙鸟 发表于 2015-1-21 23:03
我也不明白鲁鲁修后劲这么足为什么会被逼得砍掉一季
鲁鲁修当时主要是收视率不达标吧,毕竟把R2放到了黄金档,委员会对它的期望肯定就不止是圆盘的销量了。 个人感觉从销量榜选择要看的动画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销量靠前的作品必然有可圈可点之处,否则难以打动人的购买欲。比如下面那个新世纪销量过万的动画一览表,凭着良心说,里面大多数动画至少是可以一看的,真正烂到看了后就会悔恨到无以复加的大烂片其实没几部。哪怕是名作之壁,你也必须承认动画做的真不错,只不过后宫这个题材太滥俗而已,但这也只能怪原作本身如此
http://www38.atwiki.jp/uri-archive/pages/166.html ztxy1 发表于 2015-1-21 22:58
关于这个我实在想不明白漆黑的子弹这片作画也好,cv也不错,歌也好,故事也不赖,为啥会暴死
只能说没道理[ ...
http://bbs.saraba1st.com/2b/thread-1072477-1-1.html
你在开玩笑么?举例举什么不好 你们不要怪销量厨,对点击神作厨的反弹罢了 用小王子当例子谈投资方塞人,是不是傻了啊,怎么不干脆说LL? ztxy1 发表于 2015-1-21 22:58
关于这个我实在想不明白漆黑的子弹这片作画也好,cv也不错,歌也好,故事也不赖,为啥会暴死
只能说没道理[ ...
也许是因为唧唧喳喳的萝莉观众老爷们已经看烦了 sunisover2000 发表于 2015-1-21 23:23
个人感觉从销量榜选择要看的动画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销量靠前的作品必然有可圈可点之处,否则难以打动人的 ...
销量榜都快变成脱衣榜了 销量榜不就满足下键盘出资方的心理么……当销量厨也就讨论下塑料碟没讨论好坏啊 举例《漆黑的子弹》是什么鬼?
要举例也是拿《寄生兽》《来自新世界》说话啊! 连让人购买欲望都没有的作品,真能称的上是佳作? 本帖最后由 水无口薰 于 2018-4-21 22:15 编辑
ztxy1 发表于 2015-1-21 23:38
就同期和次期来说,子弹作画和cv不算最佳也是排在中上游的水平,结果1卷只能说刚刚过了保本线,后面更惨的 ...
和魔劣比干嘛,原作的厨力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ngsd1000 发表于 2015-1-21 23:00
在鄙视链中,怎么也轮不到s1这种宅圈逼格犯来鄙视知乎吧 至于优越感这么浓重也是很让人蛋疼的 ...
s1鄙视知乎是s1的政治正确啦不爽不要玩 漆黑的子弹。。。倒真第一次见吹这货的作画,故事的依我看来它的质量也就这个销量了
不应该看正文的、看了之后真心被恶心到了。 ztxy1 发表于 2015-1-21 23:47
1月番来看,基本都是暴死向,= =
问一下,暴死的标准是多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