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和人口的角度看,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尾田荣一郎?
本帖最后由 calf 于 2014-12-31 22:37 编辑原文载于漫神网 http://www.manshen.net/special-detail.php?id=394因为论坛标题的字符限制,稍微改了下标题。以下是原文的复制粘贴~授权转载,欢迎讨论~
从经济和人口的角度看,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具备跨行业影响力的漫画家?
前一阵子,知乎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会画画的人那么多,却出不了一个像样的漫画家?”,让关心国产漫画的同仁们再次就“中国漫画产业为何常年积弱”这个老问题讨论起来。
一句看似“气话”的呐喊“为什么?因为你们这些XX不肯出钱买漫画啊!!”得到上千赞同;最高票回答“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漫画家,只是许多人不关心”登上知乎日报,让更多人关注常常被忽视、误解的国漫。除此之外,也有大批业内人士现身说法,痛陈产业链不完整、资金支持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社会关注度不够等弊病。
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提问者说:
“我是看到漫画甚至可以代表日本作为一个形象出现,而现在的国内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的,还有外国的漫威,我也很喜欢,看过很多电影……我不打篮球我知道科比,我不打乒乓球我知道邓亚萍,我不打网球我知道李娜,如果我不踢足球我也会知道C罗梅西!”
可见问题的核心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具备跨行业影响力的漫画家”(如《龙珠》的鸟山明、《海贼》的尾田、《火影》的岸本,即“非漫迷也知道的那种超人气漫画家”)。
那么,是否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决定产业发展”的规律,首先确认一下,中国是否需要像《龙珠》《海贼》《火影》这样,具备跨年龄、跨阶层影响力的本土漫画IP,和“具备跨行业影响力的漫画家”?
放眼世界,漫画产业作为国家文化名片的现象,仅仅出现在日本。除此之外,美国和法国的漫画产业在全球也算出众,但也没有达到日本这种登峰造极的程度。其他国家,不管是富裕的北欧诸国、还是战事不断的中东国家,没有日、美那样庞大的漫画产业,生活依旧继续。也就是说,“漫画产业”并不是一个国家必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产业的兴衰,与其所在国家的具体国情,尤其是经济、人口形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日本作为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从它的漫画产业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到借鉴:日式漫画是在怎样的社会条件下发展壮大的,目前的中国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
天才手塚开拓的日漫时代 VS 改革开放后从天而降的漫画
文学家夏目漱石的孙子、漫画评论家夏目房之介的《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简洁明了地阐述了日式漫画的诞生背景:
“在二战失败后严峻的形势下,比起其他需要大量资本和人才的领域来说,漫画这个容易涉足的领域具备更大的可能性。只要有创作热情,本来只有电影、戏剧能办到的事,漫画就靠一人,再有纸和笔,也能够表现出来。与美国这样资本雄厚,电影、电视、表演业人才济济的国家不同,对于日本这样的小型国家,漫画也许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漫画之神手塚治虫的出现,将漫画优势发挥到最大。19世纪40年代,那时候漫画尚被认为是“儿童读物”,手塚作为儿童漫画家,在粗点心店卖的一种叫“赤本”的廉价单行本上刊登作品。赤本在常人眼里相对“低级”,但也正因为不受重视,所以它对作品的限制较少,手塚便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大展拳脚,画起了长篇故事,涉及较为成人化的政治、战争、人性等话题。“手塚第一次证明,漫画也能描绘从人的生死离合到国家、人类命运这样规模宏大的故事。”
由以上背景,可以得出日式漫画迅速崛起的两个要点:
1、战后百废待兴,人力物力缺乏,漫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成本更加低廉,同时表现效果非常出众,是一种非常适合当时社会状况的大众娱乐形式。
2、天才级作者(手塚治虫)的出现,带动一个行业的形象转变(从幼稚的“儿童读物”变为相对成熟的“青少年读物”)。
反观我国的情况: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等大众娱乐形式与漫画一起冲进国门,不管是从“制造成本”还是“感官效果”上来讲,漫画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从成本上来讲,我国80年代的经济水平,已经不是刚刚战败的日本所能比拟的,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各行各业人才济济,漫画的低成本优势并不突出;从效果上讲,漫画能讲的故事,影视剧大多也能做到,所以大众对漫画需求也不会太强烈。
不过在需求这里,有一个缺口:影视剧大多面向成年人拍摄,而专门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娱乐作品,相对缺乏——漫画的机会就在这里。这也是为什么漫画最广泛的读者群,存在于青少年之中的原因。
漫画产业能否持久繁荣,正取决于漫画的读者,即“接班人”们有何作为。
“团块世代”和“80后”撑起的漫画市场
20世纪60、7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从下图可以看出,在60年代,日本经济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中心,在70年代后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比超过50%。田园牧歌似的风光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冷冰冰的水泥森林。
http://www.manshen.net/file/special_content//20141231/1420018305310861.jpg
(上图来自夏目房之介《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
经济增长往往会促进消费需求,恰巧当时漫画最大的消费群体“团块世代”(日本战后十年的婴儿潮出生的人群)迎来了青春期。
“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漫画还属于上了中学就应该告别的东西。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一批被称作剧画的漫画作品。剧画中有很多作品面向渴望成熟的年轻人,它的线条不再是手塚式圆乎乎的线条,而是用G笔画成的粗犷而有气势的线条。白土三平、斋藤隆夫等漫画家就属此列。人数众多的团块世代购买层接受了剧画的洗礼,在他们的支持下,新的漫画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出来。”(摘自夏目房之介《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
漫画读者的需求促进了产业的细分,随着读者年龄的增长,漫画逐渐开发出面向不同年龄、社会阶层的品类,成为面向全民的娱乐产业。
20世纪60年**始的漫画产业细分,是漫画界里程碑式的革命。它使漫画成为不输于影视剧、流行音乐的大众娱乐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因素不可忽视:
1、经济腾飞,国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增加。
2、漫画的最大受众群(团块世代)迎来青春期,用户需求促进产业走向成熟。
一些学者认为,从经济角度来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相当于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日本银行前副行长武藤敏郎表示:
“从结论上来说,我个人觉得更接近日本60年代末期,有几个象征性的东西。一个就是经过战后经济复兴,到了1968年,日本GDP的总量刚刚开始超过德国。就像现在中国超过日本这样的时期。再一个就是有一些大规模的国家活动。比如大阪的世博会是1970年召开的,这让我们想到今天在上海召开的上海世博会。从总的迹象来看,我觉得非常像日本69年、70年这样的情况。
“希望不要误解我这个话,我主要是从整个国家的平均发展程度来讲的,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特点,尤其是内陆和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如果我们光把目光集中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话,那它的发展程度要远远高于日本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尤其像东南沿海一些大企业,它甚至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收购美国企业。但从全国平均水平来讲,我觉得做这样一个判断还是比较贴切的”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期,作者:黄广明,原题:《中国像日本的60年代末--访日本前央行副行长武藤敏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发达城市,近似于六七十年代的日本,这些大城市也是漫画在中国最初和最主要市场。80年**始的经济腾飞、日本漫画的初次引进和漫画主要受众群(80后,中国的第三次婴儿潮时诞生的人群)的青春期叠加到一起,相当于日本两代漫画人(“手塚一代”以及“团块世代”)经历的一系列经济、人口形势,由80后一口气接受。以80后为代表的漫画青年们继承了日本漫画黄金时代的光荣传统,成为中国漫画最早的开拓者。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大陆)漫画家中的佼佼者,大多是80后。在代际特征上,80后既是中国第一代漫画家(相当于“手塚一代”),也是中国最早最大的漫画消费群(与“团块时代”相似)。
然而,中国漫画的崛起,只靠80后仍然不够,不然知乎上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会画画的人那么多,却出不了一个像样的漫画家?”也不会出现。是的,我们这里尚未出现像《龙珠》、《海贼王》、《火影忍者》这样的漫画巨制,也没有出现鸟山明、尾田荣一郎、岸本齐史这样外行人听来也如雷贯耳的知名漫画家。
但是希望仍然在。“团块世代”的下一代,也就是1960-1975年出生的一代,是日本漫画家群英辈出的一代。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星作者,诸如尾田荣一郎、岸本齐史、青山刚昌、井上雄彦、富坚义博、武内直子、荒川弘……等等,都属于这一代。
正如武藤敏郎所说,以平均经济水平看,2010年左右的中国,很像1970年左右的日本。1970年左右,正好是日本最早的漫画受众群“团块世代”养育下一代的时机;2010年左右,又正好是以“80后”为主的中国第一代漫画青年养育下一代的时机。
三代一贵族,第三代漫画家缔造黄金时代
我们来看一看,“团块世代”的下一代,姑且称之为第三代漫画人,这个时代出生的漫画家群体与其他世代相比,是多么群星闪耀:
(以下数据来自维基百科,仅标注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作者)
20 长谷川町子 22 水木茂28 手塚治虫
33 藤子 F 不二雄34 藤子 不二雄 A 横山光辉35 赤塚不二夫36 楳图一雄37 永岛慎二38 石森章太郎 松本零士39 水岛新司 矢口高雄
41 宫崎骏44 池上辽一45 永井豪47 池田理代子大岛弓子安彦良和山岸凉子弘兼宪史48 大和和纪49 一条尤加利
50 竹宫惠子和田慎二51 安达充 52 秋本治53 车田正美魔夜峰央54 大友克洋星野之宣 55 鸟山明56 江口寿史高桥叶介吉田秋生57 柴门文 高口里纯高桥留美子山田章博58 臼井仪人福本伸行 59 赤石路代池野恋物领冬实竹本泉 北条司细野不二彦美树本晴彦
60 荒木飞吕彦岩明均浦泽直树冈野玲子高屋良树高桥阳一永野护多田薰 成田美名子筱原千绘61 江川达也克亚树佐佐木伦子士郎正宗岛本和彦鹤田谦二原哲夫星里望留 日渡早纪62 垣野内成美桂正和黒岩よしひろ柊あおい63 青山刚昌麻宫骑亚芦奈野ひとし伊藤润二萩原一至高田裕三 高桥和希 寺田克也吉住涉吉田战车64 西原理惠子藤岛康介藤田和日郎光原伸望月峰太郎65 こしたてつひろ(越田哲弘)さくらももこ(樱桃子) さとう ふみや(佐藤文也) 椎名高志园田健一高河弓高桥努那州雪絵66 梅泽春人漆原智志大桥薰鬼头莫宏楠桂武内直子田岛昭宇富坚义博 西炯子三浦健太郎森田まさのり(森田真法) 67 井上雄彦 大川绯芭冈崎武士奥浩哉 久米田康治齐藤千穗高桥真猫部猫 桥口隆志矢泽爱68 赤松健 浅田弘幸 あずまきよひこ(东清彦)冈野刚 桐山光侍 こうの史代(河野史代)曾田正人もこな mokona 八木教广古屋兔丸69 小畑健 彩花みん五十岚寒月 五十岚大介伊藤理佐植芝理一 二之宫知子 猫井椿福岛聪
70 小花美穗叶恭弘许斐刚沙村广明津田雅美 渡濑悠宇和月伸宏冬目景 ひぐちアサ(樋口朝)71 安倍吉俊安野梦洋子贰瓶勉 藤崎龙吉永史吉崎观音72 安西信行大暮维人河原和音 武井宏之古谷实魚喃キリコ73 天野明荒川弘志村贵子新条真由高屋奈月 平野耕太74 天野こずえ(天野梢)石川雅之岸本齐史篠原健太雷句诚75 尾田荣一郎 峰仓和也 椎名轻穗岛袋光年76 増田こうすけ(増田幸助)绿川幸 幸村诚77 石黑正数オノ・ナツメ(小野夏芽 basso)久保带人小林尽铃木央真岛浩 こげどんぼ*(小夏钝帆)林田球78 种村有菜 村田雄介森熏79 空知英秋中村明日美子
80 矢吹健太朗星野桂椎桥宽金田一莲十郎 81 ヤマシタトモコ(山下知子)82 藤卷忠俊83 大高忍江口夏实84 中村光枢 やな86 谏山创
可以明显看出,1960年至1975年,是漫画大师“井喷式”出现的年代。这与他们的父辈“团块世代”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团块世代”人口基数大,对漫画的接受度高,才养育出这一群热爱漫画、天才辈出的第三代漫画人。
二十一世纪迈入第二个十年,从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口储备上来看,中国的此时与日本漫画家大批量诞生的那个年代已经非常相似。那么,今后中国会顺理成章地出现超人气漫画家吗?
笔者认为,以国家经济实力愈发雄厚,和漫画的热度在青少年中有增无减的现状,情况是乐观的。当然,为人诟病的审查制度、淡薄的版权保护意识,和网络对纸媒的冲击,这些因素不得不考虑进去。
漫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形式,与相声、曲艺、影视剧相似,只要大众有追求快乐、排解压力的需求,它就有存在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漫画的“外表”或许会变化:它有时在纸媒出现,有时在网络上出现;它有时是黑白的,有时是彩色的;它有时是一页一页的,有时是条状的……但它的核心永远不会变,漫画永远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千变万化、最有生命力的一种艺术形式。
只要一个行业,热爱它的人、投入它的人越来越多,它就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成熟。至于什么时候涌现天才,只是时间问题。可以说,中国不是出不了超人气漫画家,或许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没那个需求
想搞都能搞出来 这种画家作家什么的 还不如小品相声演员有吸引力 因为动漫产业=动画产业,漫画压根没啥关注度
出一个大友克洋就可以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为什么中国非要什么都有? 问这个问题的就跟问为什么中国没出现马来多纳 贝利一样傻 loli炮 发表于 2014-12-31 22:15
没那个需求
想搞都能搞出来 这种画家作家什么的 还不如小品相声演员有吸引力 ...
嗯,眼下段子手正在侵蚀漫画家的市场……
同样是履行幽默讽刺讲故事的职能,段子手打字可比漫画家画画有效率多了…… Archlich 发表于 2014-12-31 22:22
从经济和人口的角度看,为什么印度没有出现尾田荣一郎?
换句话说,印度再有钱一些,也就有了吗?
印度再有钱也未必会有吧,印度人不像中、日人民这样爱看漫画,需求不强啊…… JudgmentEye 发表于 2014-12-31 22:25
还不如问为什么不出岸本,尾田也就在11区还算出名
是这样吗,我还以为海贼比火影影响力大…… yym 发表于 2014-12-31 22:26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为什么中国非要什么都有?
是啊,为什么非要有呢?如果没有需求,没有也无所谓的。 临界点 发表于 2014-12-31 22:26
问这个问题的就跟问为什么中国没出现马来多纳 贝利一样傻
提问的人是三次元人士,平常不怎么看漫画,他不了解中国漫画的情况,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也能理解。
不过既然有人问,就说明群众对“自己国家的漫画和漫画家”有需求吧~
田径一向是亚洲的弱项,但咱们也出了刘翔,所以漫画这块,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就说一句, 唐家三少的小说漫改卖的还算不错的,有单卷破百万,不过具体多少就不知道了。。也是听说。。 中国出次时代3A级单机游戏的可能性都比出一个尾田高 我上初中的时候,教导主任对我们说漫画书是"没出息"的书。国情不同。
—— from S1 Nyan (NOKIA Lumia 925) calf 发表于 2014-12-31 22:58
提问的人是三次元人士,平常不怎么看漫画,他不了解中国漫画的情况,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也能理解。
不过 ...
这话说的。题目问题水平和“从经济和脸的角度看,为什么隔壁高富帅老婆比我老婆美这么多”差不多。
群众不仅对“自己国家的漫画和漫画家”有需求,群众还对一切最牛的东西都有需求呢?谁不想自己有最牛的东西?
说说两片嘴皮,谁不会 拿唐家三少来做对比的话不就是了, baiducaonima 发表于 2014-12-31 23:09
我上初中的时候,教导主任对我们说漫画书是"没出息"的书。国情不同。
—— from S1 Nyan (NOKIA Lumia...
实际上也没啥不同,日本的那些中年人在读初中的时候估计听到的也是同样的话,那些老漫画家都是战斗过的。。。
即使是现在的漫画里,读漫画也是常用的表现主角慵懒的手段之一不是?
呃,标题像是来找茬的,内容却只是引用了一些日本的理论套了一下,还比较正面。。。。。 别扯,你找个30-40岁的人问问岸本齐史是谁看看他知道不知道 原来时髦神也能秒op了,活在七八年前吧? 从业者不都在怨社会么,哪个行业自己创业不难…… 满月诗篇 发表于 2015-1-1 00:30
别扯,你找个30-40岁的人问问岸本齐史是谁看看他知道不知道
……你觉得80后不看火影?他们不是30多? 全世界这么大也就日本漫画家爆棚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这种问题基本上都是答非所问,回答“为什么会出现”是才是正确的方向。
但本文基本上也就是隔靴搔痒罢了。 calf 发表于 2014-12-31 22:58
提问的人是三次元人士,平常不怎么看漫画,他不了解中国漫画的情况,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也能理解。
不过既然有人问,就说明群众对“自己国家的漫画和漫画家”有需求吧~
田径一向是亚洲的弱项,但咱们也出了刘翔,所以漫画这块,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在这种浅薄的民族主义和盲目的爱国主义之上永远产生不出世界级的漫画家。 上帝只是在60亿人里随便选了一个,你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那人不是我。
----发送自 HUAWEI HUAWEI G750-T01,Android 4.2.2 本帖最后由 鸡蛋灌饼 于 2015-1-1 04:52 编辑
大泉凉 发表于 2015-1-1 04:13
第一次知道原来漫画靠的不是有趣的故事和出色的画技而是国际主义精神。 ...
抓点货色挂上民族的旗号自娱自乐,意淫强国只能产生新双剑这种除了爱国牌几乎一无是处的奇葩。
把反对狭隘民族主义等同于国际主义,能得出这种结论只能暴露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本帖最后由 Dya 于 2015-1-1 06:58 编辑
漫区大腕会用吊打柯南的喜羊羊票房和各种门户网站的漫画数量和唐家三少来打作者脸的,宅宅只是小众而已,中国动漫前面只有一个迪斯尼。 噗了,某大国的审查和自我阉割世界第一,执政党G点遍布全身还妄想出尾田。。。 火学家数量完爆O学家这个绝对没的说
火影你们再怎么瞧不起,人家就是画给诉人看的,门槛比OP低得多 我觉得中国的精神文明落后于世界已经太久了,且不论漫画这种次时代的东西,哪怕就是文学,绘画,音乐,有一样是在国际上拿的出手的么? 引用第38楼skyraker于2015-01-01 08:25发表的:
我觉得中国的精神文明落后于世界已经太久了,且不论漫画这种次时代的东西,哪怕就是文学,绘画,音乐,有一......
@skyraker
女子十二乐坊算不
----发送自 HUAWEI H60-L11,Android 4.4.2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