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完全按照日方的要求,一部攻略可能要用很长时间才登完。即使是半月刊,这也不符合国内游戏者的情报需求。不能让国情屈从于日方主导,走独立的传统路线基本来说是必要而合乎环境的。
顺带一提,香港的游戏杂志也采用日方授权,分期连载的方式。但因为是周刊或双周刊,加上编辑体制带来的高效率,大量的攻略情报反而消化得很快。 刚才提到游戏直播,如果大家有看美国有一个动画叫做《南方公园》,它的上一集刚刚喷过我们国内称为“优酷通关党”的玩家。它的感叹是这样,咱们玩游戏都是想尽办法要去玩游戏,要去自己体验,为什么现在这个潮流都变成了大家都去看游戏而不去玩游戏。所以,到底这个世界怎么了?
这个切入点本身就不对了,伴随着时代变化,不同时代的玩家会选择属于自己的娱乐方式,游戏直播就是走在前头,公众就是变得懒惰不堪,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不能随行就市,又怎么能做媒体啊。
UCG现在的销量我不方便说,但是以我知道的数字我觉得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这样一个成绩,就是说在当前这样一个环境下还能够维持这样一个数量级,非常非常很可贵的这样一个事情吧,至少它保有了我们电视游戏媒体最后的这样一块领地,尤其是传统媒体来说。
这一点简直是催命吧,我这里有个例子,掌机迷在2009年6月时只有不到两万的销量,七个月后就停刊了。
之前大家应该都熟悉的那个《Journey》,在 PS3 上面那个陈星汉做的。那么这个游戏呢能够看得出来有一点点这个互动艺术的气息在里面吧。
journey的关键是玩家的参与性,如果这个就一点点的话……
hamartia 发表于 2014-12-30 23:51
日本游戏杂志刊登攻略情报很有限,而且是按周连载,这是为了配合独立出版的攻略本。
如果完全按照日方的要 ...
其实还有个问题是国内杂志做成周刊或者半月刊对于铺货来说是是一件难事吧? 又是这个傻逼 这货一辈子就靠个前游戏机编辑的title来混饭吃了 ucg里印象深的就是喜欢恋爱游戏的初代d.s,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在做和游戏相关的工作
——— 来自Stage1st Reader For iOS 这傻逼还能跳腾多久啊 UCG最喜欢某代邪魔天使 最喜欢的是沙迦,不过仔细想想也不记得他干了什么,最多也就是掌机的几本,可能是他提到了大航海的缘故? 刚才主持人也提到说,我之前供职的那本杂志《游戏机实用技术》是班主任重点查抄的对象,我挺感谢这些班主任的。因为他们没收了这些杂志,这些学生们才会去买第二本、第三本,我们的销量也要感谢这些班主任。
我被恶心到了我高中一个月5块钱零花钱都是和同学借钱 大家轮着买着看 那都是仅有的一点娱乐杂志
你他妈和我说第二本 第三本?
而且我仅有一本被查抄的还他妈的是TONY的封面直接被班主任全班点名批评传阅黄书我都没后悔买过UCG
买过这货参与的UCG突然就成了我做过最后悔的事情 还敢提vgl,脸皮厚得开裂了 LZ 又在秀真爱。
游戏区三大主题,转大胸鸟的SB文, 转钱UCG著名SB的文,转知乎的文。 本帖最后由 sunkaifeng00 于 2014-12-31 11:58 编辑
血之暴走 发表于 2014-12-31 08:24
最喜欢的是沙迦,不过仔细想想也不记得他干了什么,最多也就是掌机的几本,可能是他提到了大航海的缘故? ...
沙迦是个彻头彻尾的违非
长期自称无双总帅,z52时候那个武将实力排名把BUG算在内,结果伊达政宗和浓姬排在第二第三
长期自称机战总帅(其实就是OGS开始的),结果连2OG刚公开就已经宣布的MB都不知道,还说什么自己要工作日理万机不可能整天盯着机战新闻……
说真的,不是应该是famitsu么,famistu是什么鬼 看了个结尾发觉是自吹广告文 嘛,给五年内基本必须消失的杂志写的墓志铭么? 多边形这人真逗2333 转知乎不只有书记吗!? 不只是书记转,还有人把书记得答案转过来
这么一说好像真爱贴 zpf 发表于 2014-12-31 09:28
刚才主持人也提到说,我之前供职的那本杂志《游戏机实用技术》是班主任重点查抄的对象,我挺感谢这些班主任 ...
看见tony就能联想到皇叔,你班主任也挺博学的 开头那段,喜欢看游戏多于玩游戏,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小时候就经常去电脑室看别人玩游戏,因为没钱,只能在旁边站着看,有钱了就自己爽几个小时,但是都是玩战略类,红警啊,CNC之类的,对于RPG或者SLG,还是更喜欢看别人玩,有时候人家不玩了下机了,总有一种怅然若失,被吊起了胃口的感觉。 wuyin211 发表于 2014-12-31 20:59
瞎说,明明是玩家的错:
雪猹
问题是就现在情况来看 这有关部门就没安排锁区啊 锁区不是巨硬的自主规则么 所以为了更好的打自己脸,某人把工具双手奉上了 本帖最后由 張郃 于 2015-1-1 23:00 编辑
wuyin211 发表于 2014-12-31 20:56
某代邪魔天使被人人肉出来放在网上,挺惨的,貌似和杂志上表现的一样... ...
一代转主编,二代基本没人记住,也就三代比较久,2002年后就是三代了,然后这个ID就没了,人家都过得很不错的,哪里惨了? 看起来多边形在S1的主要黑点是VGL的表现,但去VGL的人不多啊,时间地点限制太多。看你们黑得这么起劲我理解不了。 本帖最后由 karma 于 2015-1-2 00:18 编辑
裤袜大落 发表于 2015-1-1 23:49
其实还行吧
我来S1晚 看他们黑第一刊的时候一样起劲 既然这人到哪都没走出UCG的范围 被黑也是正常 ...
那就是说,更多的是是因为UCG而不是因为VGL?
S1论坛喜欢游戏日的比较多,所以就不喜欢对手“第一刊”UCG。而且游戏日死了,UCG还活着。
因为这样子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