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45|回复: 63

[原创] 【友代发】精致的克制:小谈《辉夜姬物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2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ondite 于 2014-11-11 22:52 编辑

前些日子和友人A一同去看了辉夜姬物语。友人A有感而发写了本文,多日之后受托转发于此。友人A的S1账号级数不够不能发帖
文章同时发布在acgtalk新浪微博上。相较微博版本略有删改,感谢原作者授权虽然我也看得晕乎乎

Keyword: 批判理论,本雅明,阿多诺,辉夜,高冷,装逼没事找事

以上keyword为作者自选


以下是正文


精致的克制:小谈《辉夜姬物语》


       前天惊闻高畑勳的《辉夜姬物语》已引进北美,一查果然在西雅图有上映。前天与友人冒着夜雨去看了一场,数次落泪。于是今夜又去看了一场,依旧被感动得不能自已。趁心中的感动还未消逝,撰文记之。
      
     《辉夜姬物语》去年已经在日本公映。本片投资50亿日元,以全水墨画风格手绘完成,原画据说高达50万张。这也是高畑勳在1999年《邻居家的山田君》后的再度执导。本片继承了高畑勳做一部赔一部的作死传统,即便公映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票房也仅录得25亿日元,连回本都称不上。
        
       由于到现在还没撤档,碟片是不可能流出的。这也就意味着国内的大部分观众也不可能在此之前看到压制后的本片。但是票房仅有投资的一半这种凄惨状况依然流到了国内。阿宅们于是集体开黑:高畑勳真行,这次又作大死,吉卜力要是哪天挂了说不定就是被你给赔挂的。


       本文目的并非要驳斥各位阿宅的观点,而是要说明这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片子。《辉夜姬物语》既无宫崎骏的美好日式迪士尼童话,又无当下日本宅界的萌腐中二病,即意味着它是一部挑人的作品,既不会受到阿宅的大力欢迎,也不会受到日本国民的普遍接受。但是,这并不妨碍《辉》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辉》基于日本民间神话故事《竹取物语》,绝大部分都忠实地遵循了原作。辉夜姬从竹中出,在农民夫妇的抚育下长大成人。她的美貌吸引了五位朝廷高官和皇族。这五位求婚者向辉夜姬献尽好话,把她比作蓬莱仙山上结满金银珠宝的枝桠,又比作烈火无法烧坏的火鼠裘,诸如此类。辉夜姬巧妙作答,要求这五位向她献上他们比喻中的实物,让他们出尽了洋相。天皇闻之,想要以权势强娶,但辉夜姬努力挣脱,最后离开凡间,飞上月球。本片的原创部分是一个男性角色,捨丸。捨丸是在辉夜小时候的农村玩伴,在下文我将会提及捨丸这一角色的设定用意。
   
      《辉》的优秀之处,不在于它表现了什么、成为了什么,而在于它克制住了什么,没有成为什么。本片难能可贵地避免了四点:1)萌;2)对日本的文化本真性的焦虑崇拜;3)隐性的政治讽刺寓言;4)以自然主义的论调设定「纯真与世俗」、「内心与外在」的对立,并由此提出对俗世的谴责。
   
       片中的辉夜是无上的美貌与智慧的化身,但同时也是成熟的、健康的、思想独立的。《辉》以健全的、独立的女性形象取代了日本宅作中普遍出现的「萌」,这一点跟其他吉卜力作品的女权主义一脉相承。此处不再展开。


       本片第二可贵之处是在于成功避免了对文化本真性的焦虑崇拜(an anxious fetishisation of cultural authenticity)。这一点要从日本的文化环境说起。日本从江户时代以来就开始大力模仿中国,引入并本地化中国的儒家思想。而在黑船事件和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了自保最后选择了大力西化,主要的模仿对象是欧洲发达国家。在日本战败后,帝国法西斯主义作为主要意识形态轰然崩塌,日本的自发意识形态进入混乱状态。共产主义即在此时大幅兴起,直至tenkō(注1)而后的美军占领将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全面美化。在两百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的主要意识形态和文化身份发生了极其剧烈的变化,其后果则是日本和西方学者都异口同声地得出了结论。大江健三郎说:「日本人没有文化身份」。丸山真男则更为直接:「日本人不是一个民族。」(注2)西方的日本研究学者 Kenneth B. Pyle(注3)和社会学家 Rob** J. Lifton(注4)则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在如此剧烈的文化、意识和制度变动下,日本人的集体意识和文化身份是彷徨无助的,而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自身定位也摇摆不定。与此同时,日本人回顾历史,却发现本民族并没有可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更遑论文化身份;在西化的浪潮中残存下来的只不过是文化标志。这种没有任何内涵的文化象征物成为了日本人重塑文化身份的救命稻草(注5)。于是我们看到,无论是怎么样的动画——即便科幻荒凉如《希德尼娅的骑士》——依然会出现逛庙会捞金鱼吃章鱼烧这样的桥段。即便是在西方,对文化本真性的渴求也会存在。本文重点不在于此,按下不表。


       作为存留不多的日本民间神话故事之一,《竹取物语》作为文化本真性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把这个故事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制作出来,即是对「日本之精华」的又一礼赞、对「什么是『日本的』」的殷切回答。可贵的是高畑勳没有这么做,而原创角色捨丸即是他对原作再发挥的最好佐证。除去捨丸这一点,片中从未出现过对日本文化象征的过度渲染(水墨画风虽然可能可以作为反例,但须考虑到水墨画源自中国,并非「日本文化独有的」精华;另一个可能的反例是片中反复出现的民谣,但这首民谣的作用并非强调「日本独有」,而是服服贴贴地为剧情服务)。相反,《辉》大力刻画被放逐的月之仙女和作为人的辉夜之间的存在矛盾,并且在结尾大胆地进行了艺术加工:当辉夜穿上羽衣(此时观众已经明白,穿上月宫的羽衣会使她失去在凡间的情感和记忆)登云离开地球时,画面的色彩灰暗下来。原作于此截然而止,但影片随后一边对辉夜进行面部特写,一边重新让色彩明亮起来。此时她回头遥望地球,泪盈满眶。这一笔虽是细节,但已经是对原作的强力改动,原因我会在第四点提到。


       高畑勳不仅避开了对文化本真性的崇拜,而且还高明地公开表明了对这种崇拜的态度。第四位求婚者以花言巧语试图诱惑辉夜——「来吧,跟我一起走吧,逃脱这世俗的首都,到山野去,到花开鸟鸣草绿的地方去!」而辉夜年纪尚浅,竟为所动。这位求婚者的花言巧语无疑带有相当的对文化本真性的追求、对日本的自然、山水的崇拜。而后帘幕被掀开,坐在后面的并不是辉夜,而是用以考验公子的丑女。于是这种对文化本真性的盲目崇拜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公子仓皇出逃。这一点无论是从原作来讲还是从电影的处理方法来讲,都是意味深长的神来之笔。


       第三点可贵在于它将原作隐性的政治批判意味消除了。像许多民间故事一样,《竹取物语》原作表现的辉夜姬是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被统治阶层的理想化身。她具有无上的美貌和智慧,是作为男性的妻子的最佳女性。她巧妙地让五位妄图占有她的高官贵族大出洋相,无疑是像教科书所说的,「对劳动人民智慧的高度褒扬,对封建统治阶级恶俗的幽默、无声的批判」。面对天皇她不为所动,最后挣脱天皇的权势奔上月球,又像教科书一般「表现了劳动人民对于自由的美好向往」。但同时须要注意到,无论是电影中还是原作中,都有辉夜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宝藏」,是「物」而不是「人」的这一点。在一个女性被压迫、被物化的大社会环境中,如果想要获得一个美好的结局,辉夜姬是没有出路的;她只能够以神话的方式收尾。原作《竹取物语》通过辉夜姬与六位求婚者的对抗展现的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政治批判,对当时封建制度的不满。


       众所周知高畑勳其人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他的《萤火虫之墓》即是明证。但在《辉》中,这种对政治批判的消弭则展现了高氏对于本片沦为政治批判寓言的可能性的清醒认识。在辉夜将五位高官贵族耍得团团转之后,她得知第五位求婚者为了给她掏燕之子安贝摔死了。辉夜于是感受到了她的任性给他人带来的痛苦,并在紧接着的下一场戏中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这个桥段无疑跟绝大多数日本作品一样都多少强调了社群主义在日本的社会、政治影响,但须要注意到,辉夜并没有因为成功反抗了权势而洋洋自喜(或至少松了一口气)。这里不仅从另一角度呼应了本片的广告词「公主犯下的罪与罚」(注6),更重要的是讨论的重心从「反抗权贵」这一政治话题,转移到了辉夜本身「承担罪责」这一个人道德话题。于是我们看到的不是原作中被理想化、虚无缥缈、高不可攀、被用作政治批判角色的辉夜姬,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辉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避免了一种无论是日本或者是欧美都具有的「后现代」症候:「纯真」与「世俗」的对立、「内心/思考」与「外界」的对立(注7)。加上吉卜力由来已久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本片很容易变成一种对俗世污秽的批判。阿多诺代表了这一点(注8):


For the intellectual, inviolable isolation is now the only way of showing some measure of solidarity. All collaboration, all the human worth of social mixing and participation, merely masks a tacit acceptance of inhumanity. It is the sufferings of men that should be shared: the smallest step towards their pleasures is one towards the hardening of their pains.


(翻译:对知识分子而言,匹夫不可夺志,离群索居便成为展示某种程度的团结性的唯一途径。通力协作、值得交往通融和参与合作的全部人性,仅仅是一些面具,在它掩盖之下的是不言而喻的对非人性的宽容。这就是人类应该分享的痛苦;趋向于快乐的微小步伐,都一定会强化痛苦。)

      

       以阿多诺为代表的后现代犬儒们高举「内在纯真」的大旗,宣称入世参与任何的社会活动、与任何人交往合作,都将会带来世俗意味上的痛苦,对外在世界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这一点也不幸地为宫崎骏所分享。宫崎骏几乎所有作品(除了《风起》)都带有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人工的、世间的、成人的(例如《悬崖上的金鱼姬》中,在海洋边上的工厂的排污口和贪得无厌的捕鱼者)是丑恶的、令人痛苦的。与之相比,那些虚无缥缈的自然奇迹(波妞)则是纯真的、一尘不染的、绝对美好的。这两者必定形成鲜明的对立,以一方胜利另一方失败而告终。纯真的胜利意味着理想主义者的孤高,而世俗的胜利意味着作者对现实的悲观而清醒的认识。不仅仅是宫崎骏,庵野秀明也在《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无比强烈地表现了这样一种对立:需要与人接触的外界是痛苦的,而纯真的内心则是虚无却平静的。

      

       但是须要认识到,设置这样一种对立不仅对人的境况毫无用处,而且是犬儒的。内-外的对立在指责外界的痛苦与痛惜被玷污的纯真之后,又迅速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两难困境,对内在纯真的追求表示绝望。这种对立的设立本身即是矛盾:既惧怕外界痛苦,又蔑视内在孤高,实际上并没有前进一步,因而对人毫无帮助。EVA 在用真嗣表明了这样一种对立之后,又进一步假惺惺地表明了立场:在内-外的两难境地中,作为人则一定要参与到痛苦的外界中去。这是 Sloterdijk 所谓「痛苦正义论」(algodicy)的一种生发形式:用形而上学来解释痛苦,赋予它以意义,但同时又冷酷而故作姿态,一边将自己与外界划清界限,一边将自己刻画成被暴民迫害,但仍要坚持发声的先知——「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辉》的原作《竹取物语》是一部反体制的神话故事,辉夜姬最后升天奔月这一结局,本身就带有强烈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现状的不满。这一点在电影的还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电影以象征着纯真自然的农村生活开头,以吉卜力一贯的自然主义态度着力刻画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和小辉夜的童年生活。在进京之后,竹取翁(辉夜的养父)总是以身穿华服的形象出现,并且被刻画成一个逐利好功名的人,将自己对功利的追求与为辉夜所谋的幸福混为一谈。竹取翁还请了相模夫人来教辉夜「公主的礼仪」,而辉夜认识到这是对女性的迫害和物化(她曾说过「不会哭、不会笑、不会发怒和大喊的公主还是人吗?!」这样的话),对此十分反感。在女主角成年并得名「辉夜姬」后,竹取翁举办了盛大的宴会来庆祝。辉夜听见世俗男子下流而带有非分之想的谈话后,幻想着冲出宫殿,在幻境中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山村竹林。

      

       到这里为止,全片似乎都在营造上面所说的纯真与世俗、天然与污秽的对立。辉夜找到了一位正在制作木炭的大叔,问他村子里的人都到哪儿去了。大叔回答说,因为林木资源被用光了,所以人们离开了,十年之后才会回来;但是不用担心,土地的力量还在,十年之后又会是一片郁郁葱葱,人们还会回来的。于是辉夜以一种乐观的心态离开,并且从幻境中回到了现实。接下来的镜头便是辉夜接受相模的礼仪训练,主动顺应现实。

      

       这一处幻境即完美地消解了纯真与世俗、内在与外界的对立。木炭大叔没有悲观地认同辉夜:「世俗是痛苦的,但你作为仙女被流放到此作为凡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应当勇敢承受这种痛苦。」反之,他以「土地的力量还在」这一句,避开了形而上学的论证,从根本上否认了这种痛苦的对立的存在——人们只是暂时离开了而已;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你所思念的捨丸哥哥还会回来的。这一点即是对原作《竹取物语》的愤世嫉俗成分的改动。

      

       对这种对立的消解还体现在本片后段辉夜与捨丸的重逢。辉夜在八月十五将至的时候回到了竹林故里,见到了已经成家立室的农民捨丸。须要注意的是两人都具有十分厚重的背景负担:捨丸已经成家立室,而辉夜的宿命则一定是回到月宫。换言之,这段爱情严肃来讲不可能开花结果。但即便如此导演依旧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们俩幻想中的自由之爱:随着「私奔吧!」这一句话,两人手牵手在山林中奔跑,而后辉夜拉着捨丸的手飞上天空,在象征着纯真的山林中翱翔。但当两人飞到月亮面前,辉夜的仙力突然消失,坠入海中,而捨丸醒过来,发现这是一场梦。从外界逃入内里、从世俗逃入纯真,只能是一厢情愿和幻想,这是这一桥段告诉我们的;紧接着这一桥段的便是辉夜被强行接走的高潮段落。所以我在上文说捨丸这一原创角色至关重要:不仅让辉夜姬从一个神话角色变得有血有肉,而且还担当着化解内-外对立的重任。

      

      在本片高潮与月宫天人的对峙中,辉夜即明确地表示了这种真正的、并非「本真性」或者「内在纯真」的真诚与果敢。月宫的天女拿着羽衣对她说「披上这件羽衣,你就会忘掉污秽的凡间的一切痛苦和悲伤了」这样的话。这在言语无疑正如我上文所说,是对内在虚无缥缈的纯真的狂热追求(本来天宫与俗世就是这种对立的有力体现)。而辉夜对此的回答并非像真嗣那样「即便世间有多痛苦、多污秽,我也要勇敢地承受痛苦」这样犬儒的痛苦正义论。在消解了这种两难境地之后,她的回答是「我爱这个凡世,因为它有(民谣中所唱的)花、木、草、兽」。她也对养母说:「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世间了——是要像花木草兽一样真正地活着!」

      

       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让她终于从虚无缥缈、犬儒避世的仙女辉夜姬,转变成勇敢坚强、成熟独立的女性辉夜。跟前面遇到的砍柴大叔一样,她对世界本身的切实承认,强烈地否认了天人竭力塑造的纯真与世俗的对立,从而去除了她身上残存的「神性」,让她真真切切地站立为人。有趣的是,这一点即与以海德格尔为首的存在主义学派遥相呼应——「我们活着,仅仅是因为我们活着」。另外一点值得提到的是,在这一段动画的分镜表中,作者还写下了「这样的女人(指手捧羽衣的天女)真讨厌」之类的批注。

      

       与原作最大的不同即在于此。原作的辉夜姬是无能为力的人性被飘渺却万能的神性拯救的故事;片中的辉夜则正好相反——否定虚无缥缈的神性,肯定坚强独立的人性。于是片尾的加笔此时则显得理所当然:在体验过山水自然和爱情的美好之后,完全成为人的辉夜再也不是月宫里的辉夜姬。坚韧伟大的人性胜过了神性,因而月宫的羽衣是无法抑止一个人对于人世的追念的。这也就是辉夜即便穿上了羽衣仍然含泪回望地球的原因。这并非在纯真与世俗间作出了选择的结果,而是在彻底地消解了这一对立、克服了犬儒后,对于世界的真切热爱。这也是我认为《辉夜姬物语》的难能可贵之处。

      

        如果本片的结局不是悲剧,而是「天人被辉夜所感动,让她挣破神的桎梏留在人间」这样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局的话,辉夜「成人」的意味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天人的让步则意味着辉夜也接受了天人「纯真与世俗」的对立。天人「允许」辉夜留在凡间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依然在让辉夜在「纯真与世俗」中选择。对比之下,忠实于原作的奔月结局反而显得别有意味——只有在全盘否定了天人所预设的对立之后,辉夜才能真正成为反抗了这一系统的人(注10),而不是被废黜的神。这一点不可谓不妙。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哭了三次,一是在辉夜和捨丸在幻想中翱翔的桥段,二是高潮时辉夜抗命的桥段,三是 ED。之前没有仔细听,一看歌词瞬间泪就下来了——这是辉夜在月宫给捨丸写的情书。歌名为《生命的记忆》(いのちの記憶),简直是最适合不过的标题。

      

         除久石让的配乐和华美的水墨作画之外,《辉夜姬物语》是我见过的,最真诚、最谦逊、最自然、最精致,也是最能发人深省的动画电影之一。无论你对高畑勳其人一无所知,还是因为它没能收回成本而心存怀疑,《辉夜姬物语》都是值得一看的。

      


请允许我以最深的诚挚、以最高的敬意,向大家推荐《辉夜姬物语》这部电影。


注释:


1 在二战战败后,日本的共产主义思潮迅速发展。政府将大批知识分子投入监狱,并且动用他们的家人来大打亲情牌,于是使得大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一夜之间放弃信仰,转投国家主义。这一大规模的知识分子集体放弃信仰的事件即被称为tenkō


2 大江健三郎的话源于 Japanese Encounters with Postmodernity (Sugimoto)。丸山真男的话源于Maruyama Masao: and the fate of liber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Japan


3 见 Pyle 著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Japan Rising


4 见 Lifton 著Destroying the World to Save It: Aum Shinrikyō, Apocalyptic Violence, and the New Global Terrorism


5 见 S.N. Eisenstadt 著 Japanese Civilization: a Comparative View。


6 据高畑勳本人说,广告词「公主犯下的罪与罚」原指辉夜姬在月宫思凡而违抗仙规的「罪与罚」,而不是在人世间给他人带来痛苦的「罪与罚」。


7 此处为译意。原词为 innocence versus the world's brutality; inwards/the lofty perch versus outwards;参见Timothy Bewes 著 Cynicism and Postmodernity(《犬儒主义与后现代性》)。扩展阅读关于「行动的生活」(vita activa)与「沉思的生活」(vita contemplativa)参见汉娜·阿伦特著 The Human Condition(《人的境况》)。


8 见阿多诺著 Minima Moralia


9 见 Peter Sloterdijk 著 Critique of Cynical Reason(《犬儒理性批判》)。


10 见瓦特本雅明著 Kritik der Gewalt (Critique of Violence) (《论暴力》)。

利益相关:文内引用 Kenneth Pyle 教授;本文作者是Prof. Pyle 日本研究学的学生。


文章发完,友人A level 5发作,那邪恶的笑声萦绕在我的脑际,渐渐的远了,远了,呜呼,我再也说不出话,谨以此纪念本文作者。


你们要的药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3 0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还没看,说说看完顶楼评论的感受
我不太懂犬儒主义的精确含义,单就文章描述的感觉说,辉夜姬就像大自然中的草木,不会主动委曲求全改变自己,如果外界有什么无法抗拒也无法逃避的就顺应这个存在,但不会接受,如草木般永远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外界怎么对她与她怎么对这个世界无关,因为摆脱了一切执念的生命就是如此,自然而然的活着。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魔法师 发表于 2014-11-12 15:02
电影还没看,说说看完顶楼评论的感受
我不太懂犬儒主义的精确含义,单就文章描述的感觉说,辉夜姬就像大自 ...

嘛,犬儒主义。。。话说我这位友人A上学期写了篇阿宅和犬儒主义的文章说要拿去发表,我也说不清楚所以犬儒主义就撂下不谈了。
关于电影我的理解比较接近于:片子想要表达那种自由无拘无束的愿望,辉夜希望独立的存在。但是到头来发现自己不是想“我行我素”的生长,人世也未必适合或允许这种生长方式,而是想充分的“互动”的活一次,额自己的一点儿想法。
老爷爷的声优问高田“这片子是对地球的否定吗”,高田回答这是对人类的赞颂,额,我觉得我说得不够清楚,
你感受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起来这文大概就这个逻辑:辉夜姬这片没有犯这个错误,没有犯这个错误,也没有犯这个错误,所以这个片子好屌啊
还特么扯本雅明和阿多诺,作者简直太闲

所以说你们这帮日漫社会学家也是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grubst 发表于 2014-11-12 17:00
总结起来这文大概就这个逻辑:辉夜姬这片没有犯这个错误,没有犯这个错误,也没有犯这个错误,所以这个片子 ...

哈哈哈哈,恨不能鹅。。。话说你这真的是第一贴?

话说世界上有三种特别让人讨厌的人,他们的学名是日漫社会学家,韩剧伦理学家和美剧人类学家。但是总有人乐此不疲甚至以此为生。三种人中,我们一般称第一种为S1er。他们广泛分布于北纬20到50度,东经90度到120度的广袤大地上。他们昼伏夜不出,食性不明,有肉食性,艹食性,杂食性和不吃不喝坐地成佛性多种说法。他们形单影只,他们为了心中的真实与正义看穿世间的浮华诱惑,他们纯真善良,他们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还是没能打败小学生。恩,就是这样。

好了这是我给你的S1指南、wellcome、and夜露死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Alondite 发表于 2014-11-13 09:22
哈哈哈哈,恨不能鹅。。。话说你这真的是第一贴?

话说世界上有三种特别让人讨厌的人,他们的学名是日漫 ...

呵呵 你以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电影再来看此篇评论,收获不少

比我是写得好多了,我的评论只说觉得这片处处很克制的注意到不去煽情,这很厉害。但没能像这样举例都分析出每一个“这个错没犯,那个错没犯”的境界呀,233,这也就是我没能看到流泪的区别所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8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是个坟……我就感觉这片纯属有钱烧的,票房暴死也是活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名津流 发表于 2014-12-8 01:48
看完了电影再来看此篇评论,收获不少

比我是写得好多了,我的评论只说觉得这片处处很克制的注意到不去煽情 ...

嘛,的确这片子的好处就这样被本文作者变成了“高畑勲你没犯错误值得鼓励“这样的东西了(笑)。对于高田导演这算是不错的评价了吧,他的确力求做到只讲故事不流露导演对故事明显的价值取向。故事本身观众已经足够熟悉,所以我想更多的赞誉应该给予本片的制作人员,演员们,还有久石让大神了。
至于他写了一大堆的”这样那样“,分析癖而已,我作为观者也只能膜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少奸 发表于 2014-12-8 01:54
居然是个坟……我就感觉这片纯属有钱烧的,票房暴死也是活该

我猜他们制作的时候根本不考虑票房问题,只考虑做出艺术品,投资方老爷子去世了他的继任者都站出来表示全力支持,这种情况只能说这片子简直就是个公益片儿,能收回多少票房是多少吧。所以吉卜力爱好者们这一次根本不能用活该啊这样的话来责问高田导演,只能默默的感谢制片方了(点一根蜡烛)。
他们有钱让他们去任性,人家就不是为了赚钱的。如果是为了吉卜力这个”即将覆灭“的工作室的艺术再添上一笔,我认为他们是做到了(电影院感觉和电脑前完全不一样啊,我都试过了)
像这样有情怀(真)的东西,看一部少一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0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幽灵公主」BD发售纪念会在12月2日召开,吉卜力制作人铃木敏夫在会上称:“宫崎骏在引退后在给某模型杂志画类似有点时代剧感觉的漫画,会画得比以往还细致。”

  记者问宫崎骏有没有看过「辉夜姬物语」,铃木称:“看过了,看完「辉夜姬物语」后很多人都感动得流泪,吉卜力的很多人也都感动流泪。宫崎骏的表情却很复杂。”

  据称,在离开试映室后,宫崎骏对哭着的日本电视台的奥田诚治制作人愤怒地说“奥田你哭什么啊。看这电影哭的只有外行人!”

  铃木表示:“我虽然认识他这么久了,但也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那到底什么才是专业人士呢?那之后我每天都会见到宫桑,但从那之后他再也没说过一次关于「辉夜姬物语」的事情。”

  但是“工作人员都知道谁看过「辉夜姬物语」后最感动”,而这个人暗指的就是宫崎骏本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段话,老头子的心思谁也猜不透呢(说不定他不是感动而是真的愤世嫉俗了)
我看了两遍哭倒是没有,感动还是有的,本文作者友人A哭了两次,我一定会让他来看看这篇报导。
求原报导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Alondite 发表于 2014-12-10 08:54
我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段话,老头子的心思谁也猜不透呢(说不定他不是感动而是真的愤世嫉俗了)
我看 ...

宮崎駿監督の次回作はマンガ!ジブリ鈴木Pが明かす
http://www.cinematoday.jp/page/N00585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ic 于 2014-12-10 09:42 编辑
Alondite 发表于 2014-12-10 08:54
我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段话,老头子的心思谁也猜不透呢(说不定他不是感动而是真的愤世嫉俗了)
我看 ...

哭高畑这样败吉卜力的钱?自己的隐退计划又要泡汤了,铃木肯定要他出山

因为内行人看得出这片的制作多么昂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0 1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看完的感觉也很复杂,这不就是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动画吗,拍的这么美,有什么用?还不就是屠龙之计?市场不会认可,觉得有意思的人也很少吧?明知道是这样却还是做完了,而且做成了这样,我感觉他们可能是知道的,这是向名为动画的祭坛献祭,反正我看完是觉得是觉得有点害怕的,也可能是敬畏,尽管这实在很蠢

----发送自 BBK vivo Y20T,Android 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maxic 发表于 2014-12-9 17:40
哭高畑这样败吉卜力的钱?自己的隐退计划又要泡汤了,铃木肯定要他出山

因为内行人看得出这片的制作多么 ...

咦?奇怪的脑洞。50亿日元的制作费不是盖的动画;日本电视台的boss氏家齐一郎相当喜爱高畑勋执导的《我的邻居山田君》动画;而愿意出资协助高畑勋拍摄这部新作,并曾表示著“不论要花多少钱我都会设法、另外就把这部片当作送给我死时的土产吧”。之后氏家齐一郎在作品正式上映前的2011年离世,后续的资助工作则交由继任者大久保好男来完成。所以用的不是吉卜力的钱啦
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不过我觉得老头子应该是因为和动画本身或者业界和国民心态类似的原因愤怒吧,高畑勲毕竟是他几十年的老友,不至于会怪他个人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少奸 发表于 2014-12-9 18:02
其实我看完的感觉也很复杂,这不就是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动画吗,拍的这么美,有什么用?还不就是屠龙之计?市 ...

你说的有道理,看过咱们山水情这样的动画的也许能够明白,颇有一种70岁的中国动画躺在那里,半死不活的向辉夜姬望过去,都是自己30年前的影子。当年找国家级国画大师一笔一划画动画,为国争光的年代毕竟一去不复返了。这部片子体现了制作难度,也做出了美感,但是她比30年前的中国动画质量上的优秀之处在哪里?刨去音乐(久石让大神!)有这个剧本这个分镜设计,三十年前我们也可以倾举国之力做这么一部片子。如今看过去的赛璐璐片子,看到的是质感,这种东西我觉得不能代替。这两天重看老片子(高达79的那个分镜集合,动画人展的东西,b站有看到),就是觉得画面质感比现在的很多所谓大制作要好看(凛酱那个崩的啊)
我们这里不讨论剧情,那是脚本家的事,就动画而言,这些年究竟有多少进步?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究竟是为了节省资源做出相似质量的东西,还是为了还原实景生活,像很多日本制作人说的我们做不起电影,所以来做动画了。或者说我们做动画的上限实际并没有提高,虽然内容更丰富了,种类多样了,钱月赚越多,关注越来越多,动画自身却很难再进一步,观众又有多少懂得动画人的艰辛,多数去看个热闹,看个剧情,看个销量,然后嘲讽一句“高田你又暴死啦”。无非如此。而如何让动画本身变得更有趣则是动画人的责任。
现在想想的确,辉夜姬的水墨是一大亮点,同时也是一种返祖现象也说不定。里面有很厉害的镜头,有很强大的作画,有天衣无缝的音乐,但是这些花了50亿日元做到了,或许我们过去多花些钱和时间也可以做到吧。。
相比而言倒是那个乐园追放,新技术的实验有了一些实际效果,可以看到3D的进步,带来新的感官体验和制作上相对的节省和轻松。这倒是不错的尝试。
这是我的猜测,一点儿想法,一股脑儿有些激动了,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上面很多说的,不管观众还是从业者自然而然把动画日漫定位在了商业和固定观众所以也导致了大部分日漫很难上台面无法出圈
宫崎骏高田勋这种奔着做电影想搞点艺术去的自然自己东西多一点追求也高一点,觉得单用商业日漫的眼光去看也....根本不能说是一样的东西
另外既然LZ也说了背后有贵人掏钱,那放手一搏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又有何不可,反正我是觉得非常可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不过说实话,我只觉得老头子没打算做完这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1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10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用红油精 发表于 2014-12-9 23:41
你们去看那个起风的纪录片,里面说的很清楚,宫崎骏这个工匠恨死了高田那拖拖拉拉的工作效率,几次讽刺高田 ...

风起了的纪录片还真的没看,不是吉卜力的深度粉,只是碰巧看到上映慕名去看了一下“暴死大作”而已,不过看完以后为他打抱不平一下。如果有什么新鲜的材料可以用来毁三观,打脸,嘲讽,质问,尽管提。
个人对高畑勲本人并不了解,片子也只看过平成狸合战,所谓精神暧昧,不明所以。你当然可以理解成三个人勾心斗角互相拆台的情况,当然他们自己是不会承认的。。。

至于你认为这文章扯犊子,鉴于作者现在在飞机上一时下不来了,我代为回应一下,如果看不懂的就不要随便贬低人家。如果看懂了又何必自贬身价,如果压根儿没看完,又何故狂吠如此?如果你说的高中阅读理解是国内的“过度解读”问题,我告诉你这货根本没受过那熏陶。大学哲学他还是学的不错的。虽然有些高冷,但是文字的功底,资料的积累他是很实在的。如今静得下心读那么多东西的人不多了,大家戒骄戒躁吧。话说今儿学校放假了,可怕吧。我等小学僧一个个的又来危害社会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11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用红油精 发表于 2014-12-10 22:03
你见过哪里的小学十二月上半月放假????

我又没喷他资料有错,我喷他脑洞巨大乱塞私货。 高田,宫崎, ...

恩恩,这文章的确是自我满足的产物,塞了不少私货的(笑),如果你一开始把这东西当特别严谨的论文看,我只是觉得吧,写这么长的东西真的不是因为必要的任务,写作是习惯,不是负担,你那个先入为主的“这是作业”的想法已经放低你自己一档了(你大概明白我在说什么),都说了是发给ACGtalk庆祝他们“复辟”的小文章啦,所以我再次怀疑你根本没看文。。。。写文章的只是有感而发啦。tag是自嘲,关于这一点大家都很满意。

然后我看了看你这两段内容,找到不少槽点。关于XXX这些人的读书工作经历很难支持文章所说的精神文化洁癖。我想说可能是你不够了解,这个论断可是需要很大的材料支撑的。我个人不是非常了解,只是看过一些老的专访。至于你说“导演会累死”,高田他多大年纪了(50岁以上吧),那个右派做这片子9年(不是7年吧),他倒是拖拖拉拉(如你所言)真不怕累死,起风里那个地震段落手绘都要花上将近两年时间(具体忘了),这片子做个9年也不算太长。就政治倾向而言我觉得高田本人是有政治倾向的(右派),这里高田并不代表“日本国民”,他就是代表自己,你说他能忘记过去,你看他其他的作品如何?萤火虫之墓?到目前为止你所说的喷点很多很像自己YY的产物。吉卜力的内部冲突等等,倒是很像是用自己的思维套进这些年龄数倍于自己,通过多年坚持赢得了声誉的老人家身上。看来看去还是妄自揣度的成分偏多。至少我的个人经历告诉我自己日本人离“失敏”还早呢。国内政治,国民自身的彷徨对于很多人都是有自觉性的。那种“自卑感”是我自己的体验了(当然这个算不上严谨的材料,却可以说明问题了)。我没有机会去找材料,所以我凭借自己的感受给予猜测,给予这些能给我们拿出实际东西的动画人赞誉,即使这如你所说是“半成品”,也已经很优秀了。拿出点儿实际材料来吧。我也长长见识,看看吉卜力的“贵圈真乱”什么的。中文日文英文都无所谓哦。
关于本文中谈到的各种象征性手法,吉卜力的“自然主义”什么的(我也好久没看文了),我自己也有所异议,S1有转载九十年代后期的专访,讲的还是蛮透彻的,我也懒得去找了。

嘛嘛,一次不适宜写太多,因为我一眼望过去你的观念和我有所不同,对于把自己的想法放入作品中,导演当然都会有这么想,吉卜力一直以来的片子都有精神上的内涵,可以分析。在这里不存在“窗帘为什么是蓝的”的问题。至于文章内容中的具体争论,等他自己来回复你好了,反正我等小学生都放假了。

欸?你问我哪里的小学生12月上半月放假?你真的有看文章第一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11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11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11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用红油精 发表于 2014-12-11 03:45
诶  漫区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生太多了,工作都没工作,先把理想的云梯架得老高,最后也是在空中看平流层的蓝色 ...

嗯额这我同意,我算是比较满足于站在山岗上看野花的。但是我认为这是个人观点差异,现在在平流层看蓝色像素的人,有些会掉到山岗上,有些最终还是会飞向宇宙的。具体还是看人。

不过我那位朋友和我这废柴不一样,工作什么的他是有不少的,虽然也还是学生。

然后我真的觉得你从头到尾prejudice太多,既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你们老师真的没教过你们怎么相对客观的不加刻板印象的谦虚一点儿讨论问题吗。。。好吧这算我人身攻击(sorry for being out of turn)。但是既然你是工作了的前辈,我觉得有些地方你的讨论缺乏材料,就我看来是因为信息不足导致的明显错误的东西。我对日本人“失敏”完全有不同看法(和日本人一定程度上讨论过这些问题)。。。

嘛,整体看对我而言是很愉快的讨论,不是我写的文章,我自己也对文章部分问题有保留意见。所以对于我写这些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1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用红油精 发表于 2014-12-11 21:13
啊,因为我就不打算讨论干货,因为必定没有结果。     

所以不如从源头分析文章的立意,总的来说就是, ...

想起前段时间流行的那个表情包:
“别逼我从本体论的层面否定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12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用红油精 发表于 2014-12-11 05:13
啊,因为我就不打算讨论干货,因为必定没有结果。     

所以不如从源头分析文章的立意,总的来说就是, ...

我的语文书水平果然有限,惭愧

干货,什么是干货,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补讨论,无论是表态还是具体的材料补充。对文章中材料的用法质疑,或是对其具体含义的不同理解,对文章中逻辑错误的指出,对文章后续扩展的建议,对作者写文意图的讨论等等大概都是干货吧。

如果看文的读者也曾走进电影院看过这部片子,谈自己的感受,无论是什么样的都可以说是合理而可以接受的吧。

嘛,看看我们都干了什么,你首先提出了吉卜力内部贵圈很乱的问题,批评作者做中学阅读理解(过度解读?)和脑洞大(也就是不严谨咯),然后给作者戴帽子,用工作党的立场压制,然后抓住了我(而非作者)的信息不完整,批评作者缺乏写本文的基础材料,认为作者是在毫无根据的自high(虽然他在别的意义上的确有这个嫌疑)。以上讨论你几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抓到了看死的弱点(实际和主干无关,已说明)就不放。好一个论游击战法在实战总的运用。我个人同意你在打哈哈,不过话说我还是会比较正面的承认不足,讨论问题的吧,我态度上并没有给你打哈哈的意图呢。

回应一下关于文章的立意问题,这和主题相关。我觉得这又是“窗帘为什么是蓝的”的问题,我作为友人看到的是一个顺便打算去看看高田到底为什么又暴死了的少年出了电影院后很受感动,然后联系自己的所学(碰巧还有点儿专业知识)分析了一下这个片子为什么感动自己了。为外部看似普天盖地的“高田又闯祸了”的论调提一点儿反向意见。在这里电影本身是主题。。而不是借电影抒发如何的情感,那才是做天朝高中阅读理解。凭兴趣而作文,我认为这个立意是简单而没有深意的。且在文章开始之前说明了的。如果你一定要分析文章立意,我所看到的那就是这样,并不是崇高的,富有批判意味的。希望你能理解。

话说这片子在电影院看加分很大。气氛很好,比在电脑前好多了,我认为主要是音效的问题,这部分真的立功了,在电脑前是完全感觉不到的。

至于你说讨论干货必然没有结果,首先,我认为重要的是讨论,不管是什么立场或者讨论的多激烈,只要是在说同一件事情,并且是理性而有建树的,就值得让参与者开心,我并不求什么结果。(这一点最近才从教授那里学到)所以我很感谢你一直在回帖。我担心的是这片子没人讨论,或者这帖子不再有人提起。不过话说回来,现行讨论就是你不讨论干货所求的结果吗?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用红油精 发表于 2014-12-11 20:17
说明对自己写文章讨论的人基本了解都没有,就尽情脑补,塞私货,自high。

一个关于“作者写这篇文章出发 ...

文章是私货多高冷装逼这我同意
可是这位说得有点儿过分?你看 LZ 被戳破了都不好意思出来,您就得饶人处且饶人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1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片子到底怎么花完五十亿的
你们真的觉得这古怪的画风算画面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19 05:15 , Processed in 0.22747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