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舟渡 发表于 2014-10-27 11:07

茶话杉井仪三郎的动画世界

自己翻译的老物,日语、母语水平都堪忧,见谅。茶话杉井仪三郎的动画世界
                                                                                    1.墓场鬼太郎自《铁臂阿童木》开始,TV动画一直是依赖漫画原作来制作的。因此会让人感觉“把漫画原原本本地做成动画不就是通常会做的事情吗?”,实际并非如此。在把漫画动画化的时候,画风、造型以及背景都要为了动画而重新制作。以漫画的样式为基础来创造动画的世界,这就是所谓动画化的工作。与此相对,《墓场鬼太郎》就是一次尝试,目的是为了把水木茂老师的漫画世界,包括画风都原汁原味呈现在动画里。我在制作某部动画的试验胶片时,曾对工作人员这么说“试着把漫画所创造的世界原本地转化成动画怎么样?”。不是为了便于动画化而做出容易动起来的造型,而是尝试把漫画特有的绘画魅力忠实再现出来。《墓场鬼太郎》实际上就是在挑战这一点。水木老师画工精湛、美术功底深厚。以前制作过《怪化猫》的美术班底也会参加动画制作,他们都是一群在绘画方面很有想法的人。以《墓场鬼太郎》为首,水木老师有很多漫画被改编成动画,但是迄今为止做到像《墓场鬼太郎》这样的作品大概是没有的吧。想要回到“水木世界”的原点可能是工作人员的理念,实际上,是水木老师精心创作了鬼太郎的世界,而且老师在动画方面也很在行。
动画转变的分歧点
如果经由这种理念制作出的映像能够给予观众新鲜感和印象,那就再好不过了。TV动画的制作已有近半个世纪,如今观众寻求的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进步,还有新鲜度这样的东西。在这样的时期,我认为动画已经面临改变的分歧点。那么,怎么转变才好呢?这之类的事情我还不清楚(笑)。不同的制作人进行各种尝试,利用动画特有的趣味性、乐趣性不断探寻各式各样的“新鲜度”,我感觉会这样的时期会持续一段时间。“新的尝试”使人感受到新鲜感,“尝试”这件事本身不就是在创造新鲜度吗?不如说,把挑战新尝试时的紧张感传达给观众这件事就让人感觉到新鲜。说到底就是不自己沉醉于自己的技法和表现方式, “能够把这些都完整地传达给观众吗?”应当抱着这样的疑问,这样能够产生一种紧张感,进而变成制作出有趣的作品的原动力。
回归初心的创作
比如说,像能剧和歌舞伎这样的古典艺能,就不能要求它“新鲜度”部分——毕竟是几百年的传统了嘛(笑)。但是即使在现代,它们也有着坚实的粉丝层,依旧生存着。要说为什么,因为从事古典艺能的人们对艺能抱有的紧张感绝非普通人能比的。不是仅仅凭借继承和熟练来表演歌舞伎和能剧,而是抱着紧迫精神层面的紧张感来演出的。我觉得正是这份紧张感让古典艺能活到了现在。观众会因为感受到演员的紧张感而感动,动画不也是道理相通的吗?现在动画业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制作的一方已经熟练了。“像往常一样做就行了会有人看”,以这样的意识创作出的作品,面对观众一方也会以“啊,又来这一套”而收场。但是,抱着紧张感创作出的作品,就能传达出感动。《墓场鬼太郎》正是如此,观看的时候能感受到每一个镜头都下了苦功,制作人把“这样的话就能看了”一样的紧张感切实地传递给了观众。为了不失去新鲜度和紧张感,我们要回归让观众享受乐趣的初心。以此为出发点认真开始的话,我想诞生新鲜的动画的可能性就会无限扩大。                                                                                                                                                                                                                           《animage》2008年3月号
2. 棒球英豪命运的相会
安达充老师是让我放弃旅行的人。曾经,我遇到了巨大的障碍,于是开始了四处旅行的生活。通过动作戏让动画看起来很有趣是我的强项,但是刻画眼睛看不到的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是不是就不行呢?这就是我当时遇到的障碍。不能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技法(即不是设定成台词说出来)作为表现手法来说是不是有极限的?我一边烦恼着一边摸索,这时,邂逅了作者名为安达充的漫画作品。安达老师的漫画,其特征就是能够传达出画面和台词没有直接描绘出的内容。巧妙的分镜和出色描绘人物性格的笔触,将角色的想法和心情的内面真实地传递了出来。如果漫画就能做到这些的话,加上了动作和声音的动画不可能做不到的吧。所以,本来是打算继续旅行的,偶然读了安达老师的单行本之后不久有人问我“要不要做《Nine(最后的冠军)》的监督?”,“乐意之至”我如此回答着接受了这份工作。《Nine(最后的冠军)》做了三部TVSP,《棒球英豪》是在那之后的延长线上……有种宿命感(笑)。
不描绘最重要的东西
安达老师的《棒球英豪》毋庸置疑是名作。没有出现一个恶人角色就能演绎出如此长篇巨作,实在是笔力高超。总而言之,《棒球英豪》是一部描绘纯洁而伴随烦恼的复杂心灵的剧作,同样也是一部轻松明快的青春物语,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我从安达老师的漫画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故事,并不一定要解说”。比如说,南和和也对话的时候,南的心里想的是达也——这在漫画里哪里都没有画出来,但是读者心里却很清楚。不画出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却能很好地传达给读者。我想这种传递信息的方法在电影制作上也很重要。电影比漫画更为极端,映像一闪而过便留在观众的脑中。然后信息在记忆中混合,最后画面也描绘不出,台词也想不起来,单单留下一个印象。也就是说,在电影和观众之间,最后决定作品的是观众——观众一一把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趣味性等自己的东西同作品糅合,在记忆里完成它们。安达老师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这种绝妙之处。因此现在我也在倾向于用这样的方式做电影。我从《棒球英豪》这部作品学到的,同我自身在电影制作方面的主题、自己想要做怎样的电影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记忆中的青春影像
安达老师的这种把最重要的部分交给读者自己来想像的作风,我认为和宫泽贤治的作风有共通之处。自己创作的作品该怎么读都交给读者。安达老师和宫泽贤治作品的共通部分就是给人感觉沟通的理想状态就是不去碰触最关键的地方。《棒球英豪》得到了很高的收视率,很多人都看了这部作品。肯定是因为达也和南的故事很容易让观众代入到自己身上,制作人员也是一样的,达也和南的身影和自己记忆深处里美化了的“青春”——我当时把这称作“记忆中的青春影像”(笑)——是紧紧相连的吧。以作画监督前田实为首的工作人员,作曲芹泽广明,声优三矢雄二和日高法子,大家似乎都是自己本身被这部作品所吸引。因此,我想制作《棒球英豪》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件辛苦但是充满快乐的工作。话说在制作TV后半部分的时候,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曾一脸认真地讨论“南的脸是朝向右面好还是向左面好”,像是在对待真实的演员一样(笑)。记忆中我在旁边笑眯眯地听着,想着南这个角色居然有这么强大的存在感啊。                                                                                                                                                                                                                            《animage》2009年2月号3.怪化猫不可思议的映像世界
这部作品,首先是包括作画和演出在内拥有的独特的通俗性(译注:原词为日语的POP)就很吸引人的目光。故事相对而言简单明了,映像有种不用说明也能给人以印象的不可思议的风格。就像是给广播剧加上画面一样。隔扇上的画富有技巧性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但是全部都画出来可是相当费工夫(译注: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怪化猫》里面的一些背景图样)。没有徒劳地追赶“完成度”也不错。有种背叛了至今为止动画培养出的评价基准的感觉。映像的展开与惯见的构图和剪辑大相径庭,配色也很奇特,有时难以入目(笑)。但是不可思议的是,渐渐接受了这种世界观之后,人物和背景的一体感,色彩组合的奇妙之处都让人感觉到了快感。根本上还是艺术精神,以此为话题讨论的过程中就能逐渐理解。真是不可思议的作品啊。
变革期中的挑战作
本作应当是先作《化猫篇》(译注:《怪~ayakasi~》的化猫篇)的延伸作品。《化猫》颇受好评,收视率也很高。因为之前没有看过,这次让我看了《化猫》。《化猫》也是非常通俗向的作品,演出方面把常见的TV动画的剪辑方式稍稍向具有艺术感的方向靠拢,让普通人也能轻松观看。另一方面,因为这次的《怪化猫》会更加跳跃,观众会怎样看待也是很让人在意的地方。我反复提到,如今在很多条件的作用下,TV动画作为一项娱乐迎来了不得不作出改变的时期。艺能总是在新刺激和新鲜度、以及吸引观众的趣味性上苦下功夫,否则就无法生存下来。以TV市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动画界会怎样变革呢,可以说现在是业界和制作人都在进行摸索的变革期。在这样的时期中,我认为《怪化猫》这部作品是相当有挑战意义的。
自由创作是困难的
这样一部有挑战性的作品在创作之际的难点就是,如何在动画制作这样的共同作业中将挑战的能量维持下去。比如监督是意气十足向流行性挑战,而参加的主要制作人员能不能将同样的精神保持下去就是一个问题。人们总是倾向于回到能够放松和安心的地方。在制作史无前例的新潮作品时一旦感到不安,就会不自觉地想要回到一直以来习惯了的动画表现手法上去。因此,既不返回安逸的路径,又要维持团队全体挑战新事物的能量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部作品在一见之下像是随心所欲创作出来的,实际上创作有挑战性的作品是很艰难的。
创造新的乐趣
如果是一两集,也许能随意做出新的挑战性的作品。但是,假如这次的TV一个段落就有13集的话,那就是可怕的工作量了。无论如何不能仅仅在剪辑手法上作出挑战,不能让人享受到故事的展开的话那就连一般的娱乐性作品也称不上。总之,表面给人感觉像是“轻松做出来”的,背后也都有着很大的苦劳。但是,如果由此诞生的作品能够成为开拓TV动画新乐趣的“前沿”的话,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样的作品不能以“做得很棒”或是“动画很好”这样的基准来评价。不如以“有趣?还是无聊?”一言定胜负。既然是没有前例,那么观众在最初一定会抱有违和感。能否超越这份违和感,决定着奉上作品一方的精神是否真正传达给了观众。这部作品的工作人员在《化猫篇》就已经赢得了收视率和好评,现在又挑起《怪化猫》的重任。从这一点上来说,结果如何也是很令人期待。                                                                                                                                                                                                                               《animage》2009年2月号

cuc 发表于 2014-10-27 19:44

翻译还不错,谢谢楼主。

轩雨雪 发表于 2014-11-2 13:20

板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茶话杉井仪三郎的动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