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魅族体验店摸了MX4,说下情况
听说各地体验店的MX4都到了,我就中午去了一趟。来摸机子的人不少,我进去就有人刚摸完了走,而我摸了下外形掂了下重量看了下背盖还没开屏后面就有人来问MX4了。
我把那唯一的一台先给让了,去跟店员了解下预订的情况。
是这样的:店员跟我说如果在实体店订货,大概20号左右就能领机,而去官网订得排到30号左右。如果这个数据属实那我估计,官方预订人数应该是没有400万的,发售前10天供应400万台,别说魅族了苹果应该都不行。
然后我问店员尾款能不能刷信用卡,得到的答案很含糊就是说有可能不行,这是让我很不高兴的,因为我基本上所有的流动资金都在余额宝里面,要取现金还挺麻烦。
等后面来的人跑完了antutu,一人指着屏幕对另一人欢快得叫喊道:“52000,快订。”店员连忙表示分数没有实际意义。然后那两人也确实没有订就走了……
后面20分钟几乎就我一个人,我左手MX3,右手MX4算是体验了很久。
先说下外形方面
MX3已经是窄边框,MX4描述上2.9mm到2.6mm也就少了1/10左右,但是我当时第一眼对比我居然以为窄了一半。因为边框组成部分的占比不一样了,MX3是前面板的边比较宽,金属边框在正面投影上很窄,而MX4呢,夹在金属边框和亮屏中间那道前面板的边差不多就是窄了一半,而金属框在正面的投影则要比MX3宽不少。但就这么一个分配比例的变化,第一眼就窄了非常之多。
然后MX4的体验机应该是量产机了,后面没有SAMPLE字样。后盖有一点瑕疵,就是盖子上部突出来大概0.1mm,怎么说呢,就是这个盖子比完美的尺寸上部长了一点,结果在弧形背盖的上部就突出来了,非常扎眼也很容易摸出来,而且边缘都明显变黑了估计就是试机者手上的泥垢。这个后盖严丝合缝也好短一点也好,在弧形背盖上都不至于这样,偏偏这台是长一点,如果我拿的机子也长了点我会受不了的。
宽度来说,我觉得MX3的尺寸确实是个临界点,MX4就大了那么一圈我就很明显得感觉到劣化,不是说差就是说MX4的握持手感我觉得不如MX3。而MX3对比MX2的时候我则是完全无压力,觉得还是MX3顺手些,明明MX3相对MX2尺寸提升得更多,所以我现在觉得MX3的尺寸确实是个临界点。
然后说下屏幕温度什么的
屏幕基本上就是那种理所当然的感觉,这台手机的屏幕就该是这样的,找不到什么缺点,但也不像我刚摸Super AMOLED或者IPS手机时能激发品头论足的兴趣。
温度我比较满意,别人跑完52000的时候我就去拿起来,背盖是温的,边框也是温的,明明是金属和塑料摸上去在感知温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别。
主要的体验还是系统,我跟MX3对比了20分钟呢
首先我要说,flyme3的按住home上滑直接进入桌面没有了,这个我觉得很莫名其妙,明明和双击屏幕进入解锁画面没有冲突的为什么不能两个都有,我进设置找了半天,没有找到改回的办法。
接着,flyme4我觉得完成度还不高,我在设置的账户项目里,我发现SB栏上出现了两个中文大字——“重置”,SB栏不是只有图标么?我连忙去MX3上看这个界面下是什么情况,结果是一个挺好看的逆时针旋转箭头图标。界面图标还没画完,你说是不是半成品。还遇到了两次操作无反应的情况,一次是安兔兔我看到拿52000我想按个home到桌面,按几次都无效,结果我是连按返回不断回退到桌面的;另一次是我拍了照,然后进图片看,点右上的信息,我第一次点击没有给我任何反应,界面并不是开启一半,我也觉得我绝对按准的,结果是完全没反应,第二次我才按进去。还有一点让我感觉半成品的是,进入一个应用,通知栏会变成一样的颜色,但是是应用界面打开后半秒,通知栏才变成同样的颜色,并没有做到和界面开启同时,我不知道魅族是不是就这么设计的,但我觉得这显然不如同时开启来得顺眼。
然后,整个系统明显放大了(比例尺上的变大),应用图标变大了,然后设置界面的行也变宽了,设置差不多的内容MX3可以一屏放下的,MX4上要一屏半,需要滚动才能找到下面的设置。还有,魅族说不关注过渡动画,觉得那是次要的,但是我一比较flyme3,我觉得flyme4是很关注过渡动画的系统,MX3上打开个应用或者在应用内切换个页面,你觉得它是撞进来的,能意识到它来的方向,但看不清中间的过程,MX4则完全看得清了。
最后说下照相,模式切换需要按住屏幕,等出现模式刻度条时左右滑才有效,直接滑屏是没有任何反应的,拨模式的手感惊人得好,音效还有震动反馈,还有模式是可以一次拨多格的,一次连续拨多格时候那耳朵和手指传来得咔咔咔的感觉,我觉得是目前我体验过的最接近实物手感的触摸操作了,非常爽。自动模式就是2000万像素,拍下到可以回放间隔比较长,一张照片有4M多。照片拍得不多,在背后是正午的直射太阳,室内是节能灯的情况下,同一件东西手机屏幕上看起来和肉眼直接去看那个东西色彩非常一致。解析力应该不错,但没有特别好的对比对象,我用的是galaxy nexus,店里别的只有MX3,打赢这两个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台湾评测说到了微距,我也试用了下,确实非常杰出,5cm合焦完全没问题。对焦只能说一般,一般情况下没问题,但是我不开微距的情况下,拍10cm左右,基本上就是在重复对上对不上的过程,而这个距离即使我的galaxy nexus都能做到对住就对住了。
魅族为啥不放弃开盖电池不可拆卸的设计...据放映,留下的缝还是蛮大的 同摸过,照相效果很满意,但对焦不快。屏幕没啥好黑的,温度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基本达到预期 谢谢LZ的评测,我明天也会去授权店看看 我今天也去看了一下,旁边来体验倒是纷纷表示整机尺寸差别不大,后面把屏幕底边对齐,才发现屏幕大了很多 有的玩了?hou!摸它个天昏地暗 也摸过了。机身比想像的小的多。 那台后壳贴合完美,SB兰的问题也和楼主说的不同,是个时钟。我发现的问题是,摄像头的玻璃和外围的边框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玻璃还要再突出一丝丝 界面方面,是4X4,一面只有16个图标位,间距够大,看着挺舒服。后盖的缝隙中规中矩,还能有改进空间。上午白色版视频中貌似改善了。 界面方面,是4X4,一面只有16个图标位,间距够大,看着挺舒服。后盖的缝隙中规中矩,还能有改进空间。上午白色版视频中貌似改善了。 界面方面,是4X4,一面只有16个图标位,间距够大,看着挺舒服。后盖的缝隙中规中矩,还能有改进空间。上午白色版视频中貌似改善了。 顺便说一下,大屏手机电源在顶部是正反人类 配上1799的价格非常诱人。就等评测和市场反馈决定买不买啦。 配上1799的价格非常诱人。就等评测和市场反馈决定买不买啦。 配上1799的价格非常诱人。就等评测和市场反馈决定买不买啦。 langsheng 发表于 2014-9-12 19:46
顺便说一下,大屏手机电源在顶部是正反人类
MX从一始,锁屏和解锁都不需要用电源键的。。。 langsheng 发表于 2014-9-12 19:46
顺便说一下,大屏手机电源在顶部是正反人类
有了双击唤醒,电源键别说放在顶上,去掉都没问题。 失身招领处 发表于 2014-9-12 20:08
有了双击唤醒,电源键别说放在顶上,去掉都没问题。
既然做了电源键,就是要给人用的,既然要给人用,何不行个方便呢 引用第19楼langsheng于2014-09-12 20:16发表的:
引用:失身招领处 发表于 2014-9-12 20:08有了双击唤醒,电源键别说放在顶上,去掉都没问......
@langsheng
那个键是真的用来敷衍的,我想这是魅族故意让你不想用来培养用户习惯。何况,那个小圆圈真的太好用了!
----发送自 ONEPLUS A0001,Android 4.3 同是三儿子,CM11刷着没感觉有什么瓶颈,咋整? 纯白色什么时候能买啊,好想买买买 魅族看来这次要爆种了? 长草……等续航测试
----发送自 LGE LG-F180L,Android 4.1.2 等白色 mx的白色系列感觉真心好看 虽然MX系列是不需要电源键来唤醒和锁屏,但放在顶上其实还是有点不好,就是放裤兜里容易压到唤醒。。。
----发送自 asus Nexus 7,Android L 话说你们谁知道MX4怎么打开北斗?我玩体验机的时候没找到 话说你们谁知道MX4怎么打开北斗?我玩体验机的时候没找到 cyberalogo 发表于 2014-9-12 23:06
也就是说现在实体店订机都得用实体钱,连刷卡都不行?
我没问,但理由是那几天会太忙太多要结算。
所以平时应该是可以用信用卡的。 问一下,mx不需要电源键的话是如何熄屏?手势吗? leia_rolando 发表于 2014-9-13 00:12
问一下,mx不需要电源键的话是如何熄屏?手势吗?
没有设置语音助手的话,长按home可以熄屏。
设置了的话,长按home就是呼出语音助手了 河野贵明 发表于 2014-9-12 22:34
拿着去年首发的64GMX3现在真是进退两难
只要魅族扛过去这一年,下一部手机总会更好的 noneoneone 发表于 2014-9-12 18:52
大概摸了一下,背盖没想象中丑,我觉得就可以了,别的秒天秒地自然胡扯至少对得起1800。
解锁我也觉得不甚 ...
手势可以直接亮屏解锁,只要设置一下吧 hybridrainbow 发表于 2014-9-12 21:54
同是三儿子,CM11刷着没感觉有什么瓶颈,咋整?
我的三儿子用了一年屏幕已经像草纸一样不能看了.. 引用第35楼jamboo于2014-09-13 00:34发表的:
引用:noneoneone 发表于 2014-9-12 18:52大概摸了一下,背盖没想象中丑,我觉......
反正我试的时候是要双击亮屏,再滑动解锁。没法像MX3一个动作完成。
----发送自 asus Nexus 7,Android L 说到温度,其实我们都错过了体验MX4的最佳季节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