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0 22:12

ayarinwen 发表于 2015-3-30 21:24
完结了~

哪个是监督?难道是拿照相机的那个?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0 23:20

早上看第一遍觉得不太接受这种结局,但再看两遍觉得还可以。。以下是个人见解,本人没看过原作,请不要用原作的感受来和我争辩,其实我也没打算辩什么。。只是说说对动画的理解而已

还是用皆有定数说吧,这个定数用设定来说就是神的安排。前面某集的评论我也说过,米伽勒突然出来阻止维弗营救玛利亚,并没有显得太过突兀。玛利亚干扰凡间的战争,导致米伽勒对她进行制裁,这是大天使的职责所在,与私仇无关。但随着玛利亚的不断参与,她已经成为了英法战争的一部分,甚至是引出了神父新思想的关键所在,她俨然变为世界真理的一部分。米伽勒的使命就是维护真理,若要让维弗救了玛利亚就么有了神父思想解放的出现。

再说神父的死,神父的思想无疑是超前的,也是当时所不能被众人接受的,除了被当作异端烧死应该没别的下场了,但他确实开创了一个新的教义,也因为自己的惨烈下场触及到小秃头,他应该很诧异是什么让神父敢对大天使人参攻击,不然小秃头不会看他写的东西吧,自此让神父的思想不知不觉地流传了下去。个人感觉开窍的神父和玛利亚都是走着同一条路,只是各自的方式不一样。玛利亚由于一直是独自行动,而且是魔女,除了天使并没有太多约束。反观神父不一样,他面前是世俗的眼光和他的身份。玛利亚被烧他没有出来救场是因为一旦他脱离了神父的身份,他就是一个异端,他的话会变得毫无说服力。他能做的是走内部改革的道路,说道这个好像朱雀诶,CV也一样,制作组是故意的吗?

还有上古神说到的,玛利亚终将会和他一样,还有你们米伽勒。。那几句话我觉得尤其重要,放在玛利亚感谢上古神那里真的很棒,衔接的不错。上古神,玛利亚和米伽勒都是在完成各自的使命,谁也没法逃离这种命运,或者说是定数。米伽勒听从神旨,更像是一个忠诚的执行者。因为他的身份立场不同,所以从魔女的角度看,他确实是可恶的。玛利亚的使命还没有完成,虽然她没有魔法,但她还有知识,可以借此向众人传播自己的想法。而且玛利亚对于人类独立思考的想法比起神父的更为容易让人接受,比如她说人首先要学会独立行走,与神父一上来就要你接受神不存在,改变根深蒂固的思想,反而没有太多令人反感的感觉。

玛利亚被米伽勒送了一个孩子,不但夺走了她的魔法,也完成了对以西结的审判,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看似是挺腹黑的。但这样的结果个人感觉对玛利亚是很好的结局了,如果继续作为魔女干扰战争,只会落得不得善终的下场。再说变回普通人并没有阻碍玛利亚贯彻她的想法,反倒是给她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因为米伽勒发话让众人接受她,有神的庇佑还怕个毛。而且像我上面说到的,玛利亚即便没有魔法也可以继续去实践她的思想,当然这需要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如同上古神说过的,等你还没实现的时候,你已经死去了,新的仇恨锁链又会产生,周而复始。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0 23:34

爱征服一切,不单是指个人之间的爱,应该是点了是爱让战争的世界趋向和平的题吧。回想约瑟夫怒射大天使居然破甲了。。这就是爱的力量啊啊。。也许是和这话的题目呼应了。。脑洞大开完毕,以上仅是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不供参辩。。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0 23:41

说到底都是神的安排,你们试图猜测神旨都是愚蠢的行为

灵魂收割机 发表于 2015-3-30 23:55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0 23:20
早上看第一遍觉得不太接受这种结局,但再看两遍觉得还可以。。以下是个人见解,本人没看过原作,请不要用原 ...

你说得不错。不过这结尾太平淡了——“就这么完了?”的感觉。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0 23:58



上一集神父背对小秃头写东西的时候特意给了一个镜头,有个红字。最后一集神父作死后又给了这个带红字的镜头,应该就是小秃头打开来看了。。。

久远悠纪 发表于 2015-3-31 00:11

本帖最后由 久远悠纪 于 2015-3-31 00:20 编辑

这片看的浑身不爽啊,有种招魂的感觉
女主说 我只是想要阻止发生在眼前的斗争,然后召唤一堆蛇啊狼啊把打架的双方分开 太傲慢了,女主会魔法所以这招是有效果,但对于解决斗争真的有帮助吗,研究些天气魔法风调雨顺大家都能吃饱鬼才去打仗啊,说到底不过是封起耳朵、闭起眼睛自我满足的做法,果然任性的魔女才是魔女么,其实女主根本没有真正关心那些屁民的死活
女主放现实里就是精神领袖,也许理想很伟大,但当真做事情往往容易好心办坏事,这种人适合放在棺材里照耀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
当然有一点不同,就是女主真的会魔法哦,最近看过本轻小说《零之魔法书》,可以说是一体两面的例子,代行神迹治愈伤病的圣女,很伟大吧,但其实那是魔女创造的魔法,也就罢了,毕竟圣女不知道这茬,然后呢,死了很多屁民,虽然圣女大人救了很多人,但是却会蒙蔽双眼,看不见那目光所及之外更多人的死亡啊
当然,让女主死掉未免悲剧了些,男女主破魔,女主失去魔力,男主为救女主亚而死,即使如此,即使感受到普通人面对天下大势的无力,玛利亚仍然为消除战乱而奔走,比如继承神父的异端遗作,圣女玛利亚开启新教革命(神父乃至这个世界也是悲剧呢,有神啊魔女啊压着,普通人还是找跟粗点的大腿抱着吧),这样的剧情也不错呢



话说玛利亚多少岁啊,和奶奶同辈人?

斑羽 发表于 2015-3-31 00:26

篇幅太短所以很多东西只能让角色直接用台词说出来,不能通过剧情细节表达给观众,感觉蛮遗憾的。

downnote 发表于 2015-3-31 00:32

确实,感觉上Staff应该把线索都摆出来了但不是那么清楚。主线的部分能很直观的明白,但是对支线(原创新增的部分)的理解要推敲研究才能推进,还是有些无奈

下野桂马子 发表于 2015-3-31 00:50

标题这个最强一月的帽子是不是该下了。

南风森琉璃 发表于 2015-3-31 06:14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1 06:47

不知道有人留意到以西结和男猫头鹰的一段对话没?以西结说玛利亚如果都响应人们的愿望,那会如何?那简直是成神了。。但几乎每集开头的旁白包括结尾都在强调有个和圣母玛利亚同名的魔女。。。

玛利亚从头到尾都只说她看不惯那些事情发生在眼前。米伽勒曾经质问这边那边都有你不爽的事情正在发生,你要不要去阻止?我觉得很多人都会有米伽勒这样的疑问,但实际上玛利亚只是尽其所能的阻止,当然不少时候都在起反作用。

总感觉这片在婊中二,做一些旁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而且还很顽固,如果说玛利亚大部分时间都在做错事的话,最后她的结局反而是走向对的方向了。毕竟魔法干扰是不允许存在的,是违反世界的规则的。而且最后包括大天使这些也会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消失。玛利亚不信教,但却有自己坚持的信仰,就是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

同样是影响他人,中二和普通人的做法,制作组都给出了,确实由于篇幅短,就做到转为普通人这里了。或者说没有了某个强大的干预,每个人都可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1 06:49

下野桂马子 发表于 2015-3-31 00:50
标题这个最强一月的帽子是不是该下了。

早就对这种标题反感了,感觉就是招黑用的,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不这么搞就没个**

DOACAON 发表于 2015-3-31 07:04

南风森琉璃 发表于 2015-3-30 17:14
前中段探讨的战争养活一批人你去打人饭碗的这个议题能算不了了之么。。。明明调查问卷里有那么几个人提起来 ...

一部娱乐作品没办法再继续深入下去了啊,否则吃战争饭的问题还在其次,马尔萨斯陷阱才是猛抽玛利亚的脸啊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1 07:13

我不懂宗教历史,如果说魔女玛利亚就是后来的圣母玛利亚,这片只能说是魔女玛利亚的故事,还是一个小故事,仅此而已。感觉大家站在了一个类似米伽勒的位置上,或者说拿圣母玛利亚的角度去看待故事了,开了那啥模式,要求角色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算是正常的。。

片子是点到了人性,信仰,宗教这些没错,但这些只是影响玛利亚的因素而已,不需要自行探究太深,都是为了推进玛利亚故事的发展存在罢了。个人感觉片子传递的是一种比较积极向上的思想,像玛利亚这样乐于助人的并不少,他们和神父一样,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传扬某种思想。不管方式是否完善,也无需探讨过深,本来这样的话题就不会有一个所谓的定论。不可否认,你无法去说服一个跟你三观不同的人,但这和你以实际行动做下去没有什么冲突。举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有人说你让座是犯傻,难道你以后就不让座了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道德准则,你不去做的不代表别人不去做,你觉得没意义的别人觉得很有意义,能说到做到的人应该受到尊敬,即便自己尚未有那个能力做得到。

万妩一湿 发表于 2015-3-31 07:22

这结局还不减分啊,简直毁掉了前面这么多话的精彩

woshenc 发表于 2015-3-31 09:44

感觉不如原作
原作约瑟夫射断米迦勒的剑2人嘴炮米迦勒大笑的时候很有气氛,而且作为读者的我知道米迦勒不会真的吃瘪,猜测后面的行动,最后让以西结堕天的时候一下子很震动,天使报喜、玛丽亚寻求真正的幸福我感觉才是核心的内容,动画改编的结局有点互相理解的意思,再加上魔女们招了一堆萌物出来,气氛全无了
最后米迦勒自己说过不能干涉凡世,结果她自己显现神迹向众人发问,不是打自己耳光吗?

临界点 发表于 2015-3-31 10:13

woshenc 发表于 2015-3-31 09:44
感觉不如原作
原作约瑟夫射断米迦勒的剑2人嘴炮米迦勒大笑的时候很有气氛,而且作为读者的我知道米迦勒不会 ...

不仅发问还要大家容纳她......这实在是不像他会做出来的行为按玛丽亚那种性格肯定也不会接受的   而且也不应该用这种形式去让她融入当地

LilithMardin 发表于 2015-3-31 20:29

结局改得要吐了,除了古神和神父的话其他感觉都很扯,还我霸气男主啊!

IOZS 发表于 2015-3-31 22:46

看不懂啊看不懂,莫名其妙的感觉,我倒是觉得米迦勒说的很对,人类自己作死,管那么多干嘛
人类如风一般自由,你为何要干涉

黄金蔷薇 发表于 2015-4-1 17:07

本帖最后由 黄金蔷薇 于 2015-4-1 17:09 编辑

IOZS 发表于 2015-3-31 22:46
看不懂啊看不懂,莫名其妙的感觉,我倒是觉得米迦勒说的很对,人类自己作死,管那么多干嘛
...
看看基督教神学家和法学家高全喜这篇奇文应该有助于理解:神的正义本身就是一种苦难的正义,是一种借荒谬才能体现的超验正义。立竿见影改变不幸的命运,那是人的正义,神的正义是用神之爱抚慰人所面临的苦难、不幸乃至死亡问题,让他接受不幸并从痛苦中超脱出来。这种神正、圣爱,在很多人看来是毫无实际功用的,因为爱是一种感情,一种情怀,是纯心灵层面的拯救,没有任何物质拯救的成分。
================================
高全喜:宪政正义与超验正义两种正义及其悖论
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Html/Article_51437.shtml

……然而,问题在于,所谓的不幸和无辜,并不是仅仅由于社会政治的原因所造成的,有些是由于自然的天然原因所造成的,例如,那些老弱病残者,他们之所以处在弱小者的地位完全是一种不幸。因为,他们偶然地成为不幸者,丧失了基本的实现权利的能力,所以,权利对于他们来说与其说是一种权利,不如说是一种奢望,对此,法律正义又能给予他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价值支撑呢?这个问题,已经进入到神学正义论的门槛……到此为止,法律正义似乎在它朝人关怀的路向上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这个尽头却正是神的正义所开始的起点。我们看到,神的超验正义恰恰是在人的正义所达不到的地方显现出来了,它是通过不幸和无辜这一生存论的难题显现的,或者说,正是对于那些苦难的人们,那些处于不幸和无辜的人们的特殊的价值关怀,上帝的正义出现了。对于个人来说,法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幸问题,也就是说,不幸是另外一个维度上的,而不是法律正义所能解决的。但是,由于不幸不可能不存在,所以,对于不幸的正义诉求必然导致另外一个维度的正义,即超验的正义,或者说,人世间对于不幸并非是漠然冷视的,而是另有一种正义给予它价值上的支撑和关怀,这种正义不是人法,而是法外之法才能给予的,这个法外之法就是上帝的法则或上帝的正义。

人法,即便是对于弱小者提供特殊保护的法案,也是有限的,它们只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一般救助。然而不幸和无辜就其实质的意义来说乃是个人性的,它是个人性的不幸和无辜,不幸和无辜在于偶在性与个人性的遭遇,特别是偶在性以一种毁灭的可怕的命运形式使得“这个人”莫名其妙地陷入一种不可理解的苦难之中,在此,偶在性以它的毁灭性形式,彻底打破了法律正义所赖以存在的根基。也就是说,对于这种偶在性,法律正义是毫无能力的,在这个偶然的导致一个人的不幸和无辜的命运面前,法律正义所赖以存在的自由原则,特别是平等原则,彻底地失效,法律正义对于这种一个人的偶然的命运上的不幸遭遇没有任何办法,在它面前,法律正义就显得非常贫乏和无力了。我们可以举出两个著名的例子来审视一下法律正义的无效和神的正义的显现,这两个例子一个是陀斯妥耶夫斯基所提出的那个著名的伊凡-卡拉马佐夫的诘难,一个是《圣经》中约伯的悲惨遭遇。

陀斯妥耶夫斯基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社会正义论和教会的神学正义论通过伊凡之口提出了一种强有力的诘难。我们看到,伊凡所特别强调的是“这个孩子的”无辜死亡所具有的对于法律正义和神学正义的巅覆性作用,在他看来,无论社会通过怎样的法律而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秩序,神正论通过怎样的上帝法则为这个社会的合理性提出辩护,但这一切在这个孩子的无辜死亡面前都统统失去了效力,他反复说到的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个孩子的无辜死亡这一苦难性的不幸命题,正是它对人正论和神正论的根基产生了动摇。这个命题的核心在伊凡看来并不是这一死亡的事实,而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个孩子的毫无道理的死亡这一事实的荒谬性,才构成了颠覆法律正义和神学正义的关键。在他看来,在这个荒谬性面前,一切解释都是毫无道理的,一切所谓的正义都是毫无意义的,都不足以慰籍这个孩子的无辜受死的生命,因此,正是这一荒谬事实使得伊凡走向虚无主义。

伊凡的虚无主义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决断,但是,他提出的不幸和无辜的荒缪性却是对于法律正义最致命的打击,法律正义所赖以存在的公正和平等在这个荒缪性面前被彻底的否定了,荒谬不但是不平等,同时也不是平等,可以说,法律正义所要解决的社会的不平等问题,以及它所确立的平等原则,在荒缪面前都失去了效力。因为,荒缪并不是与平等相对应的,也不是与不平等相应的,它从本质上超越了平等与不平等的层次,进入一个更深的生存层次,个人的不幸和无辜的荒缪性使得建立在自由平等原则上的公正和正义失去了地界。问题是,这种荒缪性的人生确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事实,它随时随地地发生着,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这种荒缪的生存境况,甚至都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和无辜,然而,法律正义对此却无能为力,这种法律的正义对于人们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处在不幸和无辜之荒缪境况中的人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显然,对于人世间的这种大量存在的,每个人都曾遭遇的境况,法律正义乃至人的正义无法给予真正有效的说明。不过,即便如此,却并不一定必然将导致伊凡的虚无主义,佐西马长老针对伊凡的这个荒缪性问题的诘难,通过《宗教大法官》给予了回应,我们看到,佐西马心中的神的法律和神的正义并不是伊凡所理解的教会的神正论,在佐西马看来,神的法律和正义乃是与人的法律与正义绝对不同的另外一种天上的正义,因此,对于人来说,它恰恰是荒缪的,也就是说,神的正义恰恰是通过荒缪表现出来的,只有荒缪性的不幸和无辜才使得苦难的人们感受到神的正义和神的法则,神的法则和正义并不是单纯停止在荒缪性这一事实上,而是通过它来表达神对人的圣爱,从而实施对人的拯救。荒缪不是导向虚无,而是导向永恒的正义,导向神圣的爱。

神的正义通过荒缪来显现,这在约伯的悲惨遭遇中表现的尤为明确和真切。大家都知道,约伯是个义人,他信仰上帝,辛勤劳作,没有做出任何错事,然而,这个好人却莫名其妙地遭遇了一系列的打击,家产败落,牛和羊都突然病死,随后女儿和儿子也相继死去,最后剩下他一个老人孤苦伶仃,身患病痛,刮骨疗伤,受尽了无穷的折磨。对此,约伯也曾抱怨,也曾不解,也曾向上帝发出为何待他如此不公的呼声,他哭喊道:“惟愿我的烦恼称一称,我一切的灾害放在天平里,现今都比海沙更重。”显然,约伯的遭遇是对世间正义的一种诘难,按照法律正义的理论,约伯这样的人应该得到法律的保障,而且也应该得到合理的美好结果,但是,问题在于,偏偏是这个约伯却受到了按照正常的正义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苦难,这个苦难完全是没有道理的,打破常规的,不符合法律正义原则的,因此,也是荒缪的。对于这个问题,约伯的三个朋友曾帮他寻找原因,他们按照正常的人的正义逻辑,问他是否做错了什么事等等,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任何原因使他导致这样的不幸。约伯的遭遇不是赤裸裸的荒缪性又是什么呢?然而,正是这种悲惨命运的荒缪性使得神的正义出现了,也就是说,神的正义是在人的正义所无法解答的地方才出现的,约伯按照人的正义标准来理论和追索他所遭遇的不幸命运,这显然只能使约伯回到人的生活中去,所应证的也只能是人的正义,而这是与神的正义相左的,所以,神为了显示他的正义,只能通过荒缪性的悲惨命运,打断约伯与人的世界的联系。

由此可见,神的正义所表现出的神人之间的关系,是按照人世间的法则所无法理解的,也是无法测度的,正是这种不可理解性和不可测度性,才恰恰是神的正义形式。正像约伯在最后向神认罪自责时所说:“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听我,我要说话;我问你,求你指示我。”约伯终于了解了神的正义原来竟是以这样荒缪的形式向他显现,使他克服了那种曾经顽强地按照人的正义逻辑去追索缘由的愿望和想法,从而真正领受到神的恩宠。

上述两个例子使我们看到,神的正义与人的正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正义,人的正义有着它内在逻辑,并在人世生活中是有效的,但是,这个有效性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不幸和无辜面前,法律正义失去了效力。然而,对于那些不幸和无辜的人们来说,法律正义的失效并不等于他们被永远地抛弃,而是相反,一种新的真正属于那些不幸和无辜者的上帝的正义反而向他们敞开了。我们看到,神与人之间的关系竟是这样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关系,它并不优先惠顾那些由地上的法律正义所维护和保障的人们,而是相反,它总是优先惠顾那些处于苦难中的人们,对于那些因不幸和无辜而被法律正义所遗弃的受难的灵魂来说,恰是在法律正义达不到的地方,神的正义出现了,神的正义是一种天上的正义,然而,更可以说是一种苦难的正义,一种不幸和无辜的正义。


……只有在基督教的神学政治中,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私人,才成为整个神的法律所关注的中心,可以说,神的正义直接地体现为对于个人的拯救,个人在基督教那里,第一次成为神权关系的主要承担者,神的正义就是为了人,而且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而来的。

……对于地上的与天上的,早在圣经中就有明确的区分,保罗写道,“在完全的人中,我们也讲智慧。但不是世上的智慧,也不是这世上有权有位将要败亡之人的智慧。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神奥秘的智慧,就是神在万世之前预定我们得荣耀的。这智慧世上有权有位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他们若知道,就不把荣耀的主钉在十字架上了。……我们所接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并且我们所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语言,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语言。”我们看到,天上的正义或神的正义与人的正义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正义,神的世界或那个彼岸的王国,是与人的现实社会根本不同的另外一个世界,神在那个世界所实现的正义,也是与世间通过法律所实现的人的正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神的正义与法律所要实现的人的正义有着绝对的异己性。

    四、法与爱:两种正义的悖论


……(神正)这个维度同样以个人、个人生命的独一无二性为要旨,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趋向却与法律的关怀不同,它不是强调个人的权利,甚至相反,它是以一种让人放弃权利的奉献为特性而展现出来的对于个人的关怀。正像汉斯·昆所说,“耶稣期待他的门徒自愿地放弃权利,而且不要补偿。”

    放弃权利何以成就正义呢?显然,这里开出的不是法律维度上的“成义”之路,而是另外一种“成义”之路,它呈现出另外一种价值关系,即苦难与正义的关系。从神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并不是他所关注的,也不是他的前提,对于他来说,最为核心的乃是人的苦难。正像对于法律正义而言权利是人的天赋权利一样,苦难对于个人来说,实质上是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揭示了人的生存境况。人不单是生活在一个由法律制度所保障的社会,更生活在一个由于人的罪恶而命中注定的苦难世界,这个苦难并不单纯是由于人所遭受到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的非法打击和压迫,而且更主要的是来自人的偶在命运,对于每个人来说,他固然是一个拥有权利的生命主体,但更是一个偶然的弱小的生灵,他的生存随时随刻都在遭遇着不可抗拒的偶然命运的打击和摧残,因此,人的不幸和无辜是注定的。……显然,人的正义是力所不及的,因此,苦难中的人们需要另外一种不同于世间正义的价值关怀。

……(神正)使人在不幸和无辜中找到一种价值的寄托。在人看来,在这个时候能有一个上帝之手来拯救他和关怀他,这是比任何其它的正义都更有意义的一种价值,例如,一个人可以通过法律的正义来保障他的合法的劳动权利,并合法地拥有数不尽的财产,但这一切法律的正义对于他即将面临的死亡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在这个时候,如若神的正义出现了,那么这种正义对他来说将比法律的正义不知要珍贵多少倍。同样,当一个一贫如洗的病人,在病痛的折磨下痛不欲生的时候,此时的法律正义最多能给予他一些有限的援助,而且这种援助还多少使他的人格尊严受到损伤,然而,在这个时候,如若能有一个比他更不幸和更苦难的人向他伸出安慰的手,哪怕给予一丝慰籍的话,那么,这对于他来说将比福利的帮助更具有价值,更能打动他的心。而这正是神的正义之所在。

    前面我们曾反复提及这样一个问题:神的正义究竟是什么?现在,我们总算可以给予说明了,在我们看来,这种神的正义并不是给人带来什么特别的福利,也不现实地使人能够立马改变不幸的命运,重新在社会中分享一些或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满足业已丧失的各种世间的权利等。上帝的正义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意味着为人带来这些东西,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上帝的正义,那么,仍然是用人的正义标准来衡量上帝的正义,其结果只能是这种人所想象的上帝的正义根本不存在。上帝的正义是人所无法想象的那种正义,它是超验的,往往以一种荒缪的形式出现,而荒缪只是为了打破人所固有的那种按照人的正义标准来衡量上帝正义的逻辑思维,所以,荒缪对于上帝来说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并不是最后的结果。最后的那个超验的天上的正义,在基督教来看,就是神对于人的爱,神爱或圣爱才是上帝的正义之最根本性的表现。《圣经》中写道:“神就是爱。”“爱心乃包括全律法的义。”

    也许,上帝的正义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毫无实际功用的,因为爱是一种感情,一种情怀,它与人世间所要维护和保障的权利没有可比性,更是与人按照本性所希望得到的功名、利禄、富贵截然相反的。然而,正是与人相反的这种神圣的爱,才是上帝的正义所赐福予人的东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帝的这种正义之爱,又并不是从天上直接的带给人,或者说是由高高在上的上帝恩赐给人的,相反,它乃是一种苦难中的爱,通过耶稣的受难表现出来。因此,上帝的正义是一种经受了远比人的苦难和不幸不知要深厚多少倍的苦难和不幸所带来的正义之爱,这个由耶稣基督在受难中所给予人的爱,才是真正的天上的正义。

    我们看到,这种正义的标准和尺度是人世间所从来没有的,它虽然不像法律正义那样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但是,通过它,每个人却可以获得远比权利和自由更为根本性的关怀与扶助。也就是说,在人的不幸和苦难之中,特别是在人所遭受的死亡的不幸和苦难之中,法律正义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帝的正义之爱却可以解决,它使人从根本上有别于动物等自然之物,成为一个人,具有着超验的生命尊严。当然,这里所说上帝之爱能够解决人所面临的苦难、不幸乃至死亡问题,并不意味着它使人无灾无病,长命百岁,如果这样,岂不又是用人的标准来理解神的正义,其实,神的正义并不具有这种人世间的神奇大能,它所谓的解决只是这样一种根本上的解决,即,即便是每个人在不幸、苦难和死亡中,也能永恒地感受到来自一种超验价值的神圣的爱,这种爱伴随着他走向死亡的深渊,――“爱是永无止息”,这才是上帝的正义的核心之所在。


aerodreamer 发表于 2015-4-1 19:15

就是香菜没再转世露个面……

小黑鱼 发表于 2015-4-1 19:40

aerodreamer 发表于 2015-4-1 19:15
就是香菜没再转世露个面……

外传里倒是露面了:http://tieba.baidu.com/p/3561712361

aptx8285144 发表于 2015-4-2 18:51

虽然感觉可以

黄金蔷薇 发表于 2015-4-2 23:42

我又想到了一个米迦勒阻止玛利亚的理由:法国借着百年战争的胜利完成了消灭封建采邑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改革,并且为了削弱封建领主政治势力,让市民与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使出身工商业阶层的市民获得参政议政权。
玛利亚阻止法国胜利,等于阻挠和迟滞了法国的社会结构变革。最直接的因果是,英军不被赶走,削藩就迟迟无法开始,法国的封建采邑制度就不会因削藩被削弱和废除。
----------------------------------------
查理七世的中兴:
政治上:禁止战争中的劫掠行为;用国王参政院压制贵族特权;设立高等法院;提高市民阶层政治地位(重组政府,大量任用市民充当顾问,实质是给予商人参政议政权);主动与最大政敌与勃艮第派和解而非兵刃相交实现统一。
经济上:用商业税(货物税和盐税)取代农业税;付钱赎买贵族手中的行省;大力消灭封建采邑制度。
军事上:向商人筹集军费打仗;取消封地征兵制,建立常备王军;注重火器的使用,建立炮兵编制;利用货币战争在经济上削弱英国。

查理七世登基时,面对的是一个在百年战争末尾屡战屡败,已经支离破碎濒临被英国吞并的法国,外有强敌亨利五世占领首都步步进逼,内有强藩拒绝臣服,法国大贵族分成勃艮第派和阿曼亚克派两大派系内斗不休。外敌亨利五世宣布英法合并,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内敌勃艮第派勾结英国人,否定查理继位的合法性,阿曼亚克派虽然拥立查理为摄政王,但本质是想和勃艮第派争夺权力,只想让查理当一个傀儡国王,拒绝让其掌握一兵一卒。时人嘲笑曰:“国王没有能力在诸侯的采邑里行使他的法律、委派官吏和财政人员。”查理根本无法在法国全境征收赋税,招募士兵,手下没钱又没兵,故被戏称只是“布尔日的国王”。
手中无钱无兵,又无法信任贵族们的查理,只能选择以土地为抵押向商人借贷筹集军费,组建一支只听命于王室的光复军(光复节中最著名的将领便是圣女贞德,应该将贞德的任命视为国王常备军改制的一部分)。这支全新建立,人数很少(相对于英国而言)的光复军一步步奇迹般地扭转了法国的劣势,最终收回了除加莱之外英国在大陆上的全部领地,结束了百年战争。在战争结束后,查理很自然地建立了中央集权,并用同一支军队剪除了各地大贵族的叛乱。
值得一提的是查理七世时期商人地位的上升。以雅克·科尔为代表人物,商人阶层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主导国家经济政策的地位——这在后来发展成为近代的重商主义,但在15世纪可是完全的新鲜事物。法国是在最早让商人阶层进入政治核心的欧陆强国(威尼斯之类的海上小国不算),同时也是最早发动货币战争的欧洲强国,查理七世利用货币贬值影响了仇敌英国的财政。尽管光芒在历史上被圣女贞德遮蔽,查理七世是名副其实的中兴之君。
支持法国对英国反攻胜利的不是贵族豪强,而是商人。
查理七世的治国策略,一言以蔽之就是依赖商人阶层完成中央集权。面对“大贵族觊觎王位”的现状,查理做出一个非常有魄力的战略决策——完全把封建贵族扔到一边,向商人联合会筹钱建立常备军剪平封建势力。在常备军建立后,他直接将法国的封建领主废除大半,确立中央集权。
在财税制度上,查理完成了一个意义深远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工商税取代农业税作为国家主要财政收入——要知道,明朝就因办不到这一点而亡国的。他从三级会议争取到了永久征税权,即中央向地方派驻征税官员的权力,从而解决了同样明末的“地方士绅不纳税”的问题。
政治上查理恢复了路易九世时期的国王参政院,这种参政院的成员完全由国王任命,而查理大量任命市民充当参政顾问,出身工商业阶层的市民开始拥有中央参政议政权,从而使城市工商阶层得以在政治上与贵族相抗衡。这样,瓦卢瓦王朝的政权支柱实际已不再是传统封建贵族,而是市民与商人——查理七世因此被称为“市民国王”,他是在市民而非封建贵族的支持下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因为在他即位时几乎所有的大贵族都是他的敌人。

karaage 发表于 2015-4-3 12:30

没看过原作,没被剧透,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后面几集看着都挺感动
鸽子转世成女儿真是很震惊……最后有个圆满的结局看完觉得很愉快

黄金蔷薇 发表于 2015-4-7 21:09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1 06:47
不知道有人留意到以西结和男猫头鹰的一段对话没?以西结说玛利亚如果都响应人们的愿望,那会如何?那简直是 ...

在外野看到一篇布道文,内容居然对得上,转来这里:约翰.斯珀:论耶稣神学的重塑


最后再来看看约翰福音。约翰福音当中有一个许多人都没注意到的细节,就是耶稣的荣耀时刻。不是复活,不是升天,而是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刻。根据约翰的说法,耶稣正是在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刻才将人们聚拢在了自己周围。因为在约翰看来,十字架之刑体现了耶稣运用自己的自由。他在爱当中为世人舍弃了自己,甚至就连那些正在杀害他的人也包括在世人当中。这是对于人类含义的新看法。

因此神性绝非人性的对立面。神性就是最深切的人性。我们任何人想要获取神性的唯一方法就是深入彻底实现人性,坦然接受神性在我们心中以及通过我们所带来的一切。声称基督徒相信耶稣具有神性其实就是声称基督徒相信耶稣具有完满且自由的人性。耶稣成为了我们用来体验上帝的容器,无论我们心目中的上帝是什么样子。只要你刮去关于福音书的一世纪解释,就会发现完满的人性与神性无异。

如果要我挑选我最喜欢的新约经文段落,我会选择约翰福音当中的一段。单纯只看字面意思并不足以完全体现这段经文的感染力,有必要对其稍微演绎一番。因此在我的脑海中,耶稣当时正在与门徒们对话——别忘了这段文字成形于耶稣死后七十多年。门徒们问道:耶稣啊,请告诉我们你为何而来?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坚定我们的宗教信仰吗?耶稣说:不是。上帝知道人间的宗教早已经太多了,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很邪恶。我来不是为了坚定你们的宗教信仰。耶稣啊,你是要让我们变得道德且公义吗?耶稣说:也不是。根据我的经验,十分道德且十分公义的人很懂评断,却一点也不懂爱。我来不是为了设立道德与公义的标准。耶稣啊,你是要把真正的信仰带给我们吗?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正统信徒吗?耶稣摇头说道:还不是。根据我的经验,自信掌握真正信仰的人总喜欢躲在防御工事里向外面的人们开火。这样的人已经够多了。越发心神向往的门徒们问道:那你究竟所为何来呢?耶稣的回答至今依然回荡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基督教敬拜场所。他说:我来,所以你们能得生命,所以你们能得富足。信仰不在于使人虔诚、道德或正确。信仰的要义在于号召人投入生活,号召人实现完全的人性。我们不必寻求拯救,我们需要彻底做人。我们不必重生,我们需要成长。套用潘霍华的观点,成为基督徒并不意味着成为信仰宗教的男女,而是意味着成为完整无缺的男女。完整无缺的人性能够步入神圣的范畴。



七濑恋 发表于 2015-4-7 21:38

神之叹息 发表于 2015-3-31 06:47
不知道有人留意到以西结和男猫头鹰的一段对话没?以西结说玛利亚如果都响应人们的愿望,那会如何?那简直是 ...

在外野看到一篇布道文《约翰.斯珀:论耶稣神学的重塑》,内容居然对得上,转来这里:
看看最早问世的马可福音,看看耶稣复活之前的最后一个故事。耶稣已经死在了十字架上。这时马可居然特意安排了一个不洁的异邦人守在十字架下面,并且让他诠释了耶稣的意旨。此人是个罗马士兵,一个未经割礼的不洁者。他抬头仰望这个凭借自身自由彻底捐弃自我,从未反击过自己的刽子手的人,不由得脱口而出:“神一定便是这样!”越界之爱的自由,放弃生命的自由。当然新约里面的具体行文不是这样,而是“这人真是神的儿子”,就好像这个士兵刚刚看过尼西亚会议神学考试的标准答案一样,这条教义还要再等三百多年才会出现呢。他实际上想说的是:我看到了人类凭借自身能力打破藩篱献身捐躯的可能,我正是在这里见到了神,无论你如何定义神。

最后再来看看约翰福音。约翰福音当中有一个许多人都没注意到的细节,就是耶稣的荣耀时刻。不是复活,不是升天,而是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刻。根据约翰的说法,耶稣正是在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刻才将人们聚拢在了自己周围。因为在约翰看来,十字架之刑体现了耶稣运用自己的自由。他在爱当中为世人舍弃了自己,甚至就连那些正在杀害他的人也包括在世人当中。这是对于人类含义的新看法。

因此神性绝非人性的对立面。神性就是最深切的人性。我们任何人想要获取神性的唯一方法就是深入彻底实现人性,坦然接受神性在我们心中以及通过我们所带来的一切。声称基督徒相信耶稣具有神性其实就是声称基督徒相信耶稣具有完满且自由的人性。耶稣成为了我们用来体验上帝的容器,无论我们心目中的上帝是什么样子。只要你刮去关于福音书的一世纪解释,就会发现完满的人性与神性无异。

如果要我挑选我最喜欢的新约经文段落,我会选择约翰福音当中的一段。单纯只看字面意思并不足以完全体现这段经文的感染力,有必要对其稍微演绎一番。因此在我的脑海中,耶稣当时正在与门徒们对话——别忘了这段文字成形于耶稣死后七十多年。门徒们问道:耶稣啊,请告诉我们你为何而来?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坚定我们的宗教信仰吗?耶稣说:不是。上帝知道人间的宗教早已经太多了,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很邪恶。我来不是为了坚定你们的宗教信仰。耶稣啊,你是要让我们变得道德且公义吗?耶稣说:也不是。根据我的经验,十分道德且十分公义的人很懂评断,却一点也不懂爱。我来不是为了设立道德与公义的标准。耶稣啊,你是要把真正的信仰带给我们吗?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正统信徒吗?耶稣摇头说道:还不是。根据我的经验,自信掌握真正信仰的人总喜欢躲在防御工事里向外面的人们开火。这样的人已经够多了。越发心神向往的门徒们问道:那你究竟所为何来呢?耶稣的回答至今依然回荡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基督教敬拜场所。他说:我来,所以你们能得生命,所以你们能得富足。信仰不在于使人虔诚、道德或正确。信仰的要义在于号召人投入生活,号召人实现完全的人性。我们不必寻求拯救,我们需要彻底做人。我们不必重生,我们需要成长。套用潘霍华的观点,成为基督徒并不意味着成为信仰宗教的男女,而是意味着成为完整无缺的男女。完整无缺的人性能够步入神圣的范畴。

John Shelby Spong(1931.06.16-):前任美国长老派教会纽 瓦克主教(1979-2000),自由派新教神学家。

改名了的 发表于 2015-4-7 21:41

看完了 总感觉没什么亮点呢

aptx8285144 发表于 2015-5-3 11:56

ayarinwen 发表于 2015-3-30 21:24
完结了~

教主和香菜都挺美的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最强1月 谷口X仓田《纯洁的玛利亚》 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