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情雪绒花 发表于 2014-8-18 21:03

Kuas0079 发表于 2014-8-18 21:12

柱头三 发表于 2014-8-18 21:12

baiducaonima 发表于 2014-8-18 21:15

本帖最后由 baiducaonima 于 2014-8-18 21:16 编辑

电脑上色方便制作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是资金不足的动画画面质感很差。数码摄影机拍摄的电影后期有的还会加上胶片颗粒模仿真胶片质感。

baiducaonima 发表于 2014-8-18 21:21

赛璐璐制作也有好坏,就像《逮捕令》的OVA和TV版完全不是一个档次,OVA的画面爆掉现在一些热播TV不是问题

lesangel 发表于 2014-8-18 21:23

fuyuncangzhui 发表于 2014-8-18 21:27

谢雪片

杉并 发表于 2014-8-18 22:31

提到寒蝉就想到马上要下海的小飘

枇杷树 发表于 2014-8-18 22:33

柱头三 发表于 2014-8-18 21:12
啥?!我都不知道寒蝉有电影版,别告诉我是真人拍的

青春18金鱼?

柱头三 发表于 2014-8-18 22:36

hlazd 发表于 2014-8-18 22:42

这玩意就和电影的噪点一样
各有各的喜欢,有人就喜欢降噪降噪降噪,有人反到喜欢加噪
争来争去毫无意义

alitonz 发表于 2014-8-18 22:45

电脑能模拟赛璐珞,反过来不行呀。

Cityrat 发表于 2014-8-18 22:48

你不如比较现代数码相机系统和传统胶片相机系统
前者因为技术升级,在抗炫光、鬼影、紫边、色差,畸变,暗角乃至锐度都会好很多。但很多人就喜欢以前那种“味道”——这才是照相

临界点 发表于 2014-8-18 22:52

引用第12楼Cityrat于2014-08-18 22:48发表的:
你不如比较现代数码相机系统和传统胶片相机系统前者因为技术升级,在抗炫光、鬼影、紫边、色差,畸变,暗角......

不管怎么比较后两者已经被市场淘汰 喜欢的人也只是小众再怎么也没办法扭转市场发展的进程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我就是那条龙 发表于 2014-8-19 00:06

什么味道啊 那个词叫脑补

payboy 发表于 2014-8-19 00:21

为什么当其他公司都不再使用「赛璐珞片」作画,却只有《サザエさん》保留传统下来呢?动画公司回答道:「因为用赛璐珞片拍摄的动画作品,从画面上的轮廓线条颤抖,可以感受到一股温暖的风味。」

富野新作就运用了一种新技术来得到近似赛璐珞手绘的笔触

downnote 发表于 2014-8-19 00:26

嘛嘛,时代无情,怀旧无价

eva02eva02 发表于 2014-8-19 04:56

你说了半天,也没说出啥味道,作画崩坏和用啥方法无关,四格漫画和照片有个基拔关系啊,我还觉得四格漫画不能用油画替代呢

----发送自 samsung GT-N7100,Android 4.1.1

eva02eva02 发表于 2014-8-19 04:58

说白了,就是动画的表现手法目前进入了瓶颈期

----发送自 samsung GT-N7100,Android 4.1.1

fjj036 发表于 2014-8-19 05:02

其实就是风格问题,过去的片线条粗,大色块,所以美术感更强一些,现在画面精致了这些特点就不怎么突出了,所以就像失去的味道一般。

比起这些,倒是3D+2D渲染这种邪道理应被人唾弃,既没了3D的真实感,也表现不出2D线条的动感,更不用说一些夸张的表现方法了,简直鸡肋。

lentrody 发表于 2014-8-19 06:41

苌门有K 发表于 2014-8-19 07:13

玄学

尸良 发表于 2014-8-19 07:27

现在鬼子动画那股浓浓的数码味直接把我给吓跑了   以前看过ufotable做的那个号称数位时代的动画技术讲座    浓浓的一股子屎味    拉低了动画的艺术性还沾沾自喜    FZ里那些无比廉价的后期    真是扯还算可以的作画后腿    更不用说糙到爆的那些23d结合了

看到上面有人拿数位和胶片作比喻的,还算比较贴切,但我想补充一下的就是至今仍有很多高端工作室以胶片技术作为卖点,除了胶片本身那种温润的质感和冲洗时可控的偶发效果以外,主要还是卖的稀缺性。不像上面说的已经被淘汰,事实上只要有需求就不会被淘汰,甚至,随着数码本身艺术表现力的局限性和便捷性,奢侈化服务可以是今后胶片摄影的一个发展方向,档次嗖地提升。

韩子 发表于 2014-8-19 07:50

纯情雪绒花 发表于 2014-8-19 09:12

真tのR妻 发表于 2014-8-19 09:18

本帖最后由 真tのR妻 于 2014-8-19 09:21 编辑

别的不说,辛德勒名单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校光和调色技术,正因为它是黑白的,所以对细节的要求更高。黑白是艺术需求,但是支持这个艺术需求以至于成本控制等等,都需要最新的技术支持。而且,辛德勒名单并不是全黑白的。
楼主你举技术的例子就不要拉上美国了,美国人永远乐意把最新技术实用化。只有日本人喜欢把落后技术玩成一种文艺,这是一种情怀,但不是美国人的。

Arbor 发表于 2014-8-19 09:41

就之前看到的讨论帖来看,更有优越感的明明是赛璐珞的拥趸们。艺术领域里,手工劳动比例高的技术本身就有更高的逼格,更容易占领优越感制高点。所以这帖本身就是无病*

木消灭 发表于 2014-8-19 10:59

日本后期也是每年都有开发新技术和手法的,只不过大多数观众看不出来而已
至于后期追求部分还原赛璐珞时代的技法,那是因为当年的光源都是真正的光

——— 来自Stage1st Reader For iOS

fantuanhtr 发表于 2014-8-19 11:12

daizhenye 发表于 2014-8-19 12:30

你们到底是要看动画本事还是看技术
真要说技术,美国3D动画大片就应该一统天下,日本二维动画这种小成本低技术的劳力活,早就应该淘汰了。

还争什么赛璐珞和电脑手绘的高低,都到影院刷芙蓉镇去。

che 发表于 2014-8-19 20:01

fantuanhtr 发表于 2014-8-19 11:12
日本就没几个监督爱使用前沿技术的,大概也就老光头、今西、押井守等了,其他要么用不起要么根本就不懂。 ...

还有大友克洋
不过他的片子拍着拍着也就只剩下技术了

发表于 2014-8-19 20:06

glennq 发表于 2014-8-19 21:40

什么技术不技术的,说白了就是高效率+低成本。要是赛璐璐省钱又省事,谁还会用电脑制作。

奎爷他爹 发表于 2014-8-19 21:45

这种东西谈到最后都是情怀,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genos 发表于 2014-8-19 22:03

赛璐璐片就这么多了,不会再有新的,你值得收藏。

❃✽✼✾✶✻ 发表于 2014-8-19 23:14

纯情雪绒花 发表于 2014-8-20 22:2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赛璐珞与电脑制作的问题,我想某些人忽略了这样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