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心安 发表于 2014-4-7 20:12

什么是最佳握感?智能手机设计的秘密

本帖最后由 若我心安 于 2014-4-7 20:14 编辑

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大,把持智能手机的手感成了问题,这也成了一些厂家炒作的卖点,最出名的要数魅族黄章的“螺旋测微手”和“0.07mm”。不过实际把持的手感,MX3确实很不错,而真正做到手感不错的智能手机并没有多少。被神化的iPhone4,其实也是边框割手的失败设计,那么手感的秘密在哪呢?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a1b34ef756874f9cbcace28e6cc30480.png
智能手机带来的问题
刨除90年代早期的“大哥大”砖头,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手机的把持并不是问题。传统上,大部分手机设计会控制在50mm以内的宽度,而且手机从一出现就考虑到了把持的问题,后盖都做了圆滑处理,把持并不是问题。
早期手机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曲线: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335b07f60e5544fd907ae9398ec19906.jpg
至于一些特别宽大的智能手机,往往也没有单手操作或者把持的要求,因为当时的大屏智能手机是用手写笔的,本来就不单手操作,而是一手把持,一手用手写笔。
多普达699就是手写笔操作的典型: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1ba1cf448e4947a0825b8349e257de10.jpg
大屏幕和单手把持、操控手感的矛盾是iPhone以后的事情,iPhone采用电容屏不需要触摸笔,需要手指操作,同时智能手机又需要大屏幕,虽然iPhone很长一段时间保持了3.5寸屏幕,但是Android手机很快就有了4.3寸、4.5寸、5寸,而现在国际品牌发展到5.2寸,国内发展到5.5寸,至于不考虑单手把持的大屏手机,则6寸、7寸都有。
这个时候,把持感就成了问题。
薄一点,再薄一点;窄一点,再窄一点
大屏触摸和把持的矛盾自从iPhone一代就有了,人们先用减低厚度来解决,iPhone一代厚度是12mm左右,iPhone第一代被广为诟病的内置不可更换电池,实际上也是为降低厚度努力的一种。
在iPhone之前,14mm就被认为是比较薄的手机了,智能手机更是20mm甚至25mm的大块头。iPhone用功能机的身材实现了智能机的功能。
iPhone一代把宽度控制在58mm左右,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总体的把持感到3GS都是非常不错的(iPhone 4之后另说)。
之后随着屏幕越来越大,屏幕宽度也就越来越宽,为了保持把持手感,厚度就越来越薄。
从12mm到10mm以内,再到7mm以内,现在已经做到5.55mm了。
除了厚度,人们还注意到了窄边框的问题,过去,5mm被认为的边框的极限了。而随着屏幕的扩大,采用非标准屏幕比例的魅族最早注意到了这一点。从5mm到3.5mm,之后屏幕厂商、手机厂商都努力缩减边框,逐渐进入了3mm以内,随着下一代屏幕的应用,进入2mm也是可能的。这就在增加屏幕面积的同时控制了手机的宽度。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3737b88204624858b27e6940292fe23e.jpg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40fb98c3a4c24bc78c085ad9cfa4c5e3.jpg
对比不同时期的两部手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边框的差异。
手感的曲线
虽然在厚度和边框宽度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很多智能手机的手感依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后盖曲线处理造成的,而iPhone 4带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af8aaef5ea714bc9aa9de39567dfffaf.jpg
这是iPhone 4的顶部视图,我们看到iPhone 4因为使用前后玻璃,在边缘处几乎没有什么圆滑处理,而且有明显的阶梯形状,这让iPhone 4在把持的时候会割手。
即使是3.5寸的屏幕很小,手机宽度控制在58mm,然而操作时候依然会割手,除非带手机套。iPhone 4虽然是外观设计的经典,但是在手感上其实是失败的,更糟的是iPhone的这种糟糕手感的设计延续到了4S、5和5S上。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950754ecfc8646df9cae92ab55834c0a.jpg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黄老板“螺旋测微手”测出来的MX3,其实MX3宽度已经非常宽了,远远超过iPhone 4的58mm,厚度也挺厚,但是手感确非常不错,秘密就在后盖的曲线上。
魅族MX3在左右做了一个相当长的圆弧,然后到前面板又做了一个内收,这个曲线符合人类手掌把持的人体工学,感觉比较舒服。
但是MX3为了显示档次用了一个金属边框,在交界处会刻意滑动手指有些小割手,不过瑕不掩瑜,MX3对手感的设计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这种设计有一个缺陷是电池的宽度,因为两边做了大圆弧设计,而电池一般不是异形的(异形电池成本较高),而是一个长方体,这样电池的宽度就小,容量也受到限制,而MX3是不能换电池的。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72429f8bed2541fb872341d40631a523.jpg
类似的设计还有HTCM8,M8的两侧圆弧比魅族稍小,电池牺牲少一点,这款手机的手感也是相当棒的。但是HTC和魅族同样有电池体积被限制的缺憾,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
成功和不成功的设计
大曲线虽然手感好,但是会浪费空间,限制电池体积。直线留给电池的空间比较大,但是会割手。大多数厂商都是在这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但是有比较成功的,也有不太成功的。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fa2ab19fef174a0982841c371820ed4e.jpg
Nubia这两天因为第一夫人大出了一把风头,其实它的的第一款产品Z5就设计的相当讲究。
这款用了一种小圆弧大内收设计,下宽上窄,没有像魅族那样牺牲过多的电池容量,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手感,虽然也有金属边框,但是下宽上窄的设计让你没有滑动割手的机会。这个设计在把持和空间之间找到的平衡是不错的,但是会稍微加宽手机的宽度。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4d0fbdca627f4702b6c7eacbdf09e156.jpg
我本来打算在这个设计上用小米3做例子,但是考虑了一下还是用原版诺基亚N9子,因为诺基亚后来的800、900、920都是在N9的设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米3学习的诺基亚模板其实最早的产品是N9。
诺基亚的半圆弧也是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同样有不错的手感,不过这种设计有一个小缺陷是半圆弧会加宽手机的宽度,不如先圆弧后内收来的窄。所以小米3的屏幕不大,宽度不小。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43addc0eb3304c8888a901c44bbc33f3.jpg
联想K900其实也是一种讨巧的设计,它是在直线的基础上简单在底面和边框接触的地方做了一个小圆弧,避免割手,而上面基本没有做内收。这种设计可以把内部空间留到最大。因为没有内收,这种设计的手感会稍微逊色一点,不过也算是成功的方案之一。
下面我们要看两个做了努力但是不太得法的例子。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2dcf1b2ac70d48c195679935c25bea1d.jpg
这款手机在设计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注意到了后盖曲线的问题,在厚度上做了相当大的牺牲来贴合手掌曲线,内部空间也做了牺牲,但是这个设计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下面上面和边框的过渡没有做圆滑处理,一个是边框没有内收。这样的结果是,虽然做了后盖手掌曲线的贴合,浪费了空间,牺牲了厚度,但是边框依然割手,而且是下边框和上边框割两次,对大屏幕手机尤其如此。其实只要简单的改动做一个圆滑处理,手感就能上一个档次。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67b776ebefc44c00aefa2b55c702ce39.jpg
无独有偶,这款手机的后盖弧线已经达到魅族的水平了,牺牲了足够多的空间。因为它是可更换电池的,所以牺牲电池容量问题不是很大。
但是在做了这么大牺牲后,它偏偏没有做后盖与边框的圆滑处理,造成把持感下降,而这恰恰也是一款大屏产品,问题就更严重一些,跨屏幕较远操作时也会割手。
完美的方案
就单纯的手感而言,魅族的大圆弧,加上Nubia的下宽上窄的内收是最理想的。但是这种方案会降低电池空间,也会增加一点宽度。
http://img1.mydrivers.com/img/20140407/375e61a83cf5495b948d6d2e08ea30da.jpg
而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电池容量受限,做成可更换电池不就行了?即使容量只做到2000mah,用户带两块电池增加不了什么负担,高强度应用一天也足够了。比带着移动电源打吊瓶方便的多。
宽度加一点,手机屏幕可以不用那么大,5寸手机够用了。5.5寸很多人就要开单手模式了,单手模式再好用也不如真正单手。而且如果要开单手模式,直接7寸好了,都是一样麻烦。
手感设计其实并不是个高科技的问题,而是稍微用心就可以注意到的,这点各家的老板、设计师应该学学黄老板,黄老板虽然很多地方不靠谱,但是这一点确实是为用户体验着想的。

宅男的爱 发表于 2014-4-7 20:21

哪个黄老板?

hullipilli2 发表于 2014-4-7 20:22

黄章???

caibing 发表于 2014-4-7 20:26

真心无语了啊。。 这个是算二b还是花样作死? 嫌PC区太无聊了么。。。

gofbayrf 发表于 2014-4-7 20:26

轉這種槍文 自己作死

dup 发表于 2014-4-7 20:27

割手?我真第一次看到這觀點.....

最省你妹的在變薄、屏邊變幼時,就己經沒手感,有個角還能卡著,沒角的手指都不知擺那兒...

无念 发表于 2014-4-7 20:56

你们看,LZ这不是已经死了

sodr 发表于 2014-4-7 20:57

竟然没有罪大恶极系列?

我想看看Z,Z1,Z2到底算什么级别,自用感觉手感还不如买给老妈的八百块低端爽爽爽

eva02eva02 发表于 2014-4-7 21:48

IP4割手?

——噗 发表于 2014-4-7 21:52

gil 发表于 2014-4-7 22:00

肾4肾5确实割手啊,我现在带了套还稍好一点

lwa190212 发表于 2014-4-7 23:05

去你妈的贴合手型,又不是手柄,贴合手型的大屏手机哪有直角割手的拿着稳当,拿着心里感到舒坦,还可以不用架子就在桌面上立起来,方便各种拍照

萝卜roto 发表于 2014-4-7 23:42

肾4的边框确实是有点割手。

----发送自 Sony M51w,Android 4.4.2

yxch 发表于 2014-4-7 23:55

我以为前几楼就会有人吐槽“割手”,你们到底知不知道“割”和“硌”之间的区别?看客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码字的编辑都是这种小学语文肄业水平?

Realplayer 发表于 2014-4-8 00:02

而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电池容量受限,做成可更换电池不就行了
------------------------------------------------------------
就不的

宅男的爱 发表于 2014-4-8 00:44

不过说起来现在的软文真用心,一路看下来满满的那种【看纱布在认真】的赶脚

和看罗锤子的发布会一样

IzumiNova 发表于 2014-4-8 10:52

说ip4 4s不割手的都不是裸奔党吧,这种割手的感觉,怎么说呢,平时拿着感觉不太出来,躺在床上屏幕朝下的时候感觉尤为明显

斑驳的阴影 发表于 2014-4-8 11:01

引用第7楼sodr于2014-04-07 20:57发表的:
竟然没有罪大恶极系列?我想看看Z,Z1,Z2到底算什么级别,自用感觉手感还不如买给老妈的八百块低端爽......

@sodr
的确不行啊,为了外观牺牲了手感,z1的还好点带了圆角,z的简直反人类

----发送自 Sony C5503,Android 4.3

紧那罗 发表于 2014-4-8 11:21

之前ip4用了一年多 没觉得硌手...
割手是要闹哪样 是说moto那样用了一段时间会不自觉把手砍下来?

方舟 发表于 2014-4-8 11:32

说这些有用?有这些就能卖出苹果的逼格?
不过3gs好像是这样的,我去查查iPhone是从3还是4开始火的..

fantasyzxc 发表于 2014-4-8 23:32

3gs完胜

recolet 发表于 2014-4-9 00:07

最大恶极最赞还是之前的小蛮腰系列,骚气+手感的完美结合

kingtreasure 发表于 2014-4-9 12:18

我到现在用过的手感最好手机是defy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Justice_jsj 发表于 2014-4-9 12:52

引用第17楼斑驳的阴影于2014-04-08 11:01发表的:
引用:引用第7楼sodr于2014-04-07 20:57发表的  :竟然没有罪大恶极系列?我想看看......

你不知道z1那下方的喇叭开口和磁吸电源接口存在导致有明显的割手感存在吗?

----发送自 Sony C6903,Android 4.4.2

女武神 发表于 2014-4-9 15:4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最佳握感?智能手机设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