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一段是高视角,可以看清楚情况,但是却无法清楚显示每个敌人的动作,无法针对敌人的招式作出反应,导致按键时机不对,使降低一闪成功率
两端是低视角,可以看清楚身边敌人的动作,但是拉得太近,敌我两人往那儿一站便足已...
同样的评价可以应用到鬼武者3上 最初由 jjx01 发表
同样的评价可以应用到鬼武者3上...
你又错了
《鬼武者2》每个场景就那几个视角,你只能从中选择一个
而《鬼武者3》虽然视角仍然无法自由控制,但可供选择的视角要多很多,某层魔空空间刚进入时传送点在屏幕下方,待到战斗结束,传送点经常已经调整到画面上方了,正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视角不断调整的缘故 罗老师不喜欢上Q吗? 最初由 疯狂钻石 发表
罗老师不喜欢上Q吗?
的确不喜欢 最初由 罗炜 发表
鬼2的角色很多,每个人的特点、武器、一闪判定、必杀都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很好的提升了游戏的耐完度,很多人遗憾的是每个人不能使用更多的时间,但这里,竟然还有人鄙视其角色和玩法的丰富(当然,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鬼3的人物并不太多的原因,相信如果鬼3加入了更多的人物和玩法,他的看法会有微妙的改变)。
恰巧相反,正因为除了男女主角以外的角色,每个人的一闪判定都有很严重的问题(对同一只黄牛的一闪居然会挥空四次之多),所以使得所谓的分支剧情成为弄巧成拙的败笔,玩家想要享受所有的分支就必须忍受恶劣...
不明白玩鬼总是抓着一闪不放是为了什么。
的确一闪是鬼系列的亮点,但是拘泥于一闪的话未免过于偏激了,玩游戏不是为了逼迫自己必须去破什么一闪模式,鬼也不是为此而存在的。
上面所有的这些问题,不是一闪模式的话两个鬼战术不就解决了么,游戏里给出那么多的战术不是摆花架子的。小太郎的忍法极强,怎么就不去活用;孙市的枪更不用说,无损太EASY了。
仅仅把一闪和难度作为游戏好坏的评判标准太片面了,以这些理由如何服众。而且楼主的语言应该注意一下。
为避免评判资格之类的无聊争吵,先报一下吧。本人鬼2+鬼3的一闪破过近20次了,鬼2不拿黑首饰破一闪,鬼3的鬼难一闪也都破过了。评价之类没有追求,不过鬼武者还是轻松的。玩下来的感受就是,如此玩游戏太累了,本人现在没那么多时间耗这个。
还是人玩游戏,不是游戏玩人,劝楼主不要陷太深。
以上! 哀,罗老真是偏执的很啊 最初由 athena 发表
最初由 罗炜 发表
为避免评判资格之类的无聊争吵,先报一下吧。本人鬼2+鬼3的一闪破过近20次了,鬼2不拿黑首饰破一闪,鬼3的鬼难一闪也都破过了。评价之类没有追求,不过鬼武者还是轻松的。玩下来的感受就是,如此玩游戏太累了,本人现在没那么多时间耗这个。
资格这东西很有趣,
罗老师破鬼武者2破了N次,结果还是在TGFC那里栽了
罗老师,破了N次不代表就可以乱说话呀~ 最初由 jjx01 发表
资格这东西很有趣,
罗老师破鬼武者2破了N次,结果还是在TGFC那里栽了
罗老师,破了N次不代表就可以乱说话呀~...
其实我真的很不想说这句话,但是我不得不说:你又错了
我在TGFC唯一一次出错便是关于红牛的数量
但那是幻魔鬼武者,与鬼2无关,甚至与PS2无关
再说幻魔鬼武者我只破了两三次
你说你这回错得有多厉害多离谱 最初由 athena 发表
不明白玩鬼总是抓着一闪不放是为了什么。
的确一闪是鬼系列的亮点,
一闪不仅是鬼系列的亮点,同时也是其精髓所在
没有一闪系统的鬼武者就象一代那样淡然无味平平无奇 记得我也为一闪问题跟某人争论过……
对于死忠来说,自然可以高呼一闪最高,一闪精髓,但这样的人占购买者比例的多少?
一闪可以是亮点,但要作为卖点,受众太少…… 大家有拭过只靠三池典太和打刀存暴机吗 <-- 最初由 斗魂使者 发表
大家有拭过只靠三池典太和打刀存暴机吗
不可能
因为你打开幻魔壁必须用鬼之武器 上面的某层是改神,估计除了CG,其他数据没有不可能实现的…… 有全裸档吗…… 最初由 jjx01 发表
有全裸档吗……
空手一闪就不是柳生柿饼味了,而是北斗拳四郎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