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的弱电箱网络终于整好了,发个帖总结下
本帖最后由 a4840639 于 2014-2-27 18:35 编辑前情提要:光猫必须放在弱电箱里头,无线路由器放弱电箱太占地方对性能也是浪费,但是无线路由器所在房间和弱电箱之间只有一根预埋的网线
最后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交换机配置VLAN的方案
有线路由器相对好一点的真不便宜,这些产品往往都是用的RouterOS,Cisco之类的,实在不想去折腾,而且还只有4个LAN口比交换机少得多
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刷了DD-WRT的Broadcom方案的路由器是可以自由设置VLAN的,于是就省掉了一台交换机,只需要弱电箱里头一台交换机就够了
交换机方案的成本和复杂度反而变得占尽优势
于是路由器选择华硕AC66U,反正我另买了一台WD My Cloud也不指望把路由器当NAS用,不需要太强大的处理速度,R6300的信号口碑不太好的样子
交换机选择了网件GS108E,价格和五口的GS105E差不多体积也不大,虽然貌似还有个国产的牌子有卖白菜价的千兆+VLAN交换机,我一看配置页面只能用IE就缩了(后来才发现网件的设置更蛋疼,压根没有Web GUI,只能通过Windows上用户体验奇差的配置工具配置,如果之前打开了网络共享还会出现莫名其妙地错误)
VLAN的设置:
交换机:打开802.11q VLAN,Port 1接路由器的Port 1,VLAN 选择“全部”(即802.11q trunk),Port 2-7接其他LAN设备,选择VLAN 1,Port 8接光猫,选择VLAN 2
路由器:在DD-WRT的VLANs设置下,“已标记的/Tagged”这一行勾上Port 1,然后在VLAN 2(即WAN口所在VLAN)这一行也勾上Port 1
随意测试了下性能,用了根又烂又长的线直接接交换机上,通过AFP协议从WD My Cloud往128G的830里头写入文件,速度差不多有100MB/s吧,本来WD My Cloud的读写性能就存在瓶颈,AFP的性能也不是很好地样子
最后评测一下AC66U这款路由器,还是没能完全覆盖整个房子,好在个别死角可以随便补个随身路由搞定
2.4G穿一堵剪力墙还能达到10MB/s的传输速度,基本可以流畅看3D原盘很暴力(放在路由器边上也就16MB/s左右,似乎是因为我手上的2.4G设备都不支持40Mhz)
5.8G完全没法穿墙,5.2G明显好一点,但是奇葩的Mac在中国区码下居然完全找不到channel 36-64,只支持channel 149-165跪了
N5不知道在哪个区,反正对不支持的Channel还是会显示,但是完全连不上,因为连不上channel 100所以我觉得也是中国区,奇怪的是channel 36也连不上,40以上的就可以
DD-WRT的易用性比原版固件还是有差距(华硕的原版固件扩展性也很强),一开始5G的速度莫名其妙地只能达到78Mbps,不管是11n还是11ac都坑爹地比2.4G还慢
后来一阵乱调莫名其妙的才好,还出现过莫名其妙地无法用移动设备无法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各种设置乱调也不知道是调好的还是自己抽风
连PPPoE拨号都抽风,一开始死活没办法拨号,telnet连过去杀掉PPPoE的进程然后重启又莫名其妙地好了。启动速度还超级慢,要花上好几分钟,和死机了似的
华硕的官方固件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VLAN支持(双WAN和IPTV),但是似乎没办法设置trunk
通过telnet登陆可以像DD-WRT那样通过nvram命令设置VLAN
可惜一重启就会被重置,不重启又不会生效,似乎是无解
再说说WD MY Cloud吧
这东西最爽的地方就是它本身运行的就是一个相当完整的debian,该有的基本都有,没有的也可以轻松apt-get,从某种程度上折腾起来比群辉还方便
就是官方固件的功能确实是比较弱,还有每次系统更新之后要重新安装应用也有点小蛋疼,写入性能差强人意。
需求这么复杂?当初考虑过用软路由么 国行mac的5g应该就支持4个频道。。。 所以我在客厅电视后面埋了三根网线
——— 来自Stage1st Reader For iO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