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uu 发表于 2014-2-20 14:58
能完全主动推动剧情进展的人物,让人猜不透的的人物
让人猜不透的角色分很多种,有些可能确实是塑造得很有层次和深度,另外一些单纯是作者把握不住人物的性格,提线木偶的感觉反而比那些容易猜透的角色更加严重 ———— 被个精神分裂患者操作的提线木偶比木偶师操作的木偶更惨吧。
而那些单纯得让人觉得「他遇到这件事一定会说XXX」的角色也不一定就不鲜活,总之我觉得这个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本帖最后由 风祭茉莉 于 2014-2-20 15:11 编辑
个人感觉
角色性格塑造乱七八糟的那种猜不透 ———— 不及格
有固定性格但给人印象平淡 ——— 及格
性格鲜明容易摸透的角色 ——— 良好
性格鲜明而又层次丰富让人捉摸不透 ————优秀
大概是这样
P.S. 以上回复基于4楼和6楼,至于主贴我只看了个标题,看到木奶奶发的贴就没看内容了。
多个人对人物进行加工和修饰,监督+分镜+演出+系构+脚本
比如说,系构给出这个人的大致行为路线,脚本给出具体台词,分镜给出角度,表现人物当前心理状态,演出给出具体动作,可低调内敛,可高调张扬,也能反映性格
如果分工较为均衡,则这样的角色不属于任何人 LS说痛奶说得好,完全脱离伏见司的掌握把俺妹变成一滩屎 一个小说家设定好了人物以后,不是在操纵这个角色怎么做,而是在记录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做什么
写出名著的作家往往能在脑内产生这样多个人物
三体二里好像就这么有一段是这个意思 xxxllz 发表于 2014-2-20 15:48
一个小说家设定好了人物以后,不是在操纵这个角色怎么做,而是在记录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做什么
写出名著 ...
脑内彼女2333333 xxxllz 发表于 2014-2-20 15:48
一个小说家设定好了人物以后,不是在操纵这个角色怎么做,而是在记录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做什么
写出名著 ...
想到了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的那个故事。 校园里的日子
里面的人物不是提线木偶,都忠实于自己的欲望行动。 死侍 至少性格、心理要统一,就算途中有变化也必须给出足够充分的理由……
如果单纯为了推动剧情让角色做一些矛盾的行为,观众看了会大喊“这前后是一个人?”,那肯定算提线木偶了
页:
[1]